[关键词]宋梓滢;
琵琶;
音乐教育;
文化传播
北京长大的川妹子
对于第一次接触琵琶的具体时间,宋梓滢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因为当时的她年纪太小了。还是宋梓滢的妈妈告诉她,她第一次听琵琶应该是在四岁左右时妈妈带她去的一场在锦城艺术宫举办的音乐会上。那时,宋梓滢的妈妈只觉得小小的宋梓滢特别能坐得住,而且一点都不闹,尤其是圆溜溜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琵琶,看起来可爱极了。妈妈笑着问她喜不喜欢琵琶,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六岁时,妈妈送给宋梓滢一把小琵琶作为儿童节礼物,并将她带到了启蒙老师周岳琴那里开始学习琵琶。没想到,以这里为起点,一弹一拨间,眨眼就是二十余年。
在儿时,宋梓滢就很享受琵琶的学习过程,因为既能跟小伙伴们一起玩儿,又能弹奏自己喜爱的乐器。当年学习琵琶,动不动就要集训,每次集训至少要一个月,每天都要练七八个小时。宋梓滢还记得在青城后山日复一日练习琵琶的那段日子,屁股甚至都因为坐太久起了疖子。我问她觉得苦吗?她回答道:苦也不苦。客观来说,确实辛苦;
主观来讲,由于喜欢,所以也能苦中作乐地享受。周岳琴老师觉得宋梓滢在琵琶演奏上颇有天赋,建议宋梓滢往专业方向发展,这却是宋梓滢的父母没有料到的。一开始,他们是为了培养女儿的艺术感知,只想女儿将琵琶作为爱好。再加之,家里还没出过专业的音乐人和艺术家,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和赛道。当时宋梓滢在班上的成绩很好,基本保持在前十名,宋梓滢的父母思忖,女儿应该会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最终上一所好大学或继续深造。但他们还是要以女儿的想法为重,所以当周岳琴带宋梓滢去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考试时,她的父母还是同意了。被誉为“中国音乐家摇篮”的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门槛颇高,宋梓滢的父母还侥幸地想着这次考试或许会让女儿受点打击,这样一来,说不定她就不走专业道路了,不成想,女儿竟带着器乐系全国第一名的成绩美滋滋地回来了。
宋梓滢的天分总归是不能浪费的,而为了留住宋梓滢这棵好苗子,当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和老师们轮番上阵来劝说宋梓滢的父母,这才终于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让宋梓滢开始了北京的求学之旅,这一去就是13 年,所以宋梓滢也笑称自己是“皇城根儿下长大的川妹子”。
宋梓滢在北京求学的过程中有过好几次“第一名”,她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本科,最终免试直升为硕士研究生,更遑论她丰富的参赛经历和所获得的累累奖项了。宋梓滢曾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华音杯”中国国际音乐大赛成人专业组“金奖”以及诸多国家级赛事奖项,还获得过北京市少儿民族器乐独奏大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其所教授的学生分别荣获琵琶组“金奖”“银奖”。2008 年,宋梓滢在北京参加了第29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Beijing 2008; Gamesof the XXIX Olympiad)的开幕式音乐录制及演出。其间,她不仅在会旗入场环节现场弹奏了琵琶,还参与了仅有20位琵琶演奏者进行的音乐录制。北京奥运会的参演经历,给了宋梓滢很大的感触。传统民族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呈现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展示,所以她和其他演奏者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尽管集训时间长、练习任务重、综合要求高,但大家都坚持了下来。当时,除了演出必须保证无可挑剔外,服装、姿势、笑容等细节都要力求完美,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令她记忆犹新的是自己的琵琶演出在第二次彩排时突遇暴雨,现场演出有100 个人拿着100 把琵琶,琵琶都是大家的心头宝,淋了雨就相当于废了。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一切都得听指挥,只要导演让你上你就还得上。当然,为了保护演员的琵琶和服装,最后也只是顶着雨稍稍走了一段舞台,但当时大家因为事关集体荣誉而义无反顾的样子让宋梓滢始终难以忘怀。除此之外,奥运会现场的很多志愿者都让她印象格外深刻,看着大家拼尽全力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宋梓滢觉得既感动又骄傲。每每谈起这段经历,她都喜上眉梢,宋梓滢说道:“我永远记得演出当天我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哪怕没有摄像机拍到任何特写镜头,我都知道我的位置在哪儿。我们全家人都觉得这是最为光荣的时刻,是我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次经历。”
在丰富的演艺生涯中,宋梓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音乐会也尤为令她难忘。那是她在学校最后一次进行汇报演出,在老师、同学、家人和朋友们的见证下,她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那场毕业音乐会可以称得上个人演奏会了,因为曲目量很大,共八首,包括传统、现代、协奏曲、室内乐等题材和獨奏、重奏等形式,宋梓滢在恩师刘德海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这场精彩的演出。这对于宋梓滢来说,算是人生中的一道分割线,为自己的琵琶求学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对宋梓滢来说,北京就是她的第二故乡。尽管离开的时候非常不舍,彼时带着一口京腔普通话的宋梓滢还是坚定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成都,这不仅是因为作为家中独女的她想给予家人更多的陪伴,更重要的是她希望为四川琵琶音乐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步履不停的传播者
琵琶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传统弹拨乐器首座,其由六个相、二十四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琵琶是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的一种乐器,动静皆可,能文能武。
琵琶是历史长河中一颗与音乐和文化息息相关的璀璨明珠,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都努力用自己的心血来擦亮这颗明珠。作为新一代的艺术工作者和传承人,宋梓滢更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以先辈的精神来激励自己在传播琵琶的路上继续前进,绝不能让这颗在文化艺术史上闪闪发亮的明珠蒙上无人问津的时间尘埃。
而在琵琶传播的路上,宋梓滢也真的做到了步履不停。除了大大小小、各种各类的演出活动,她还参与过电视剧(《天涯明月刀》《咏春传奇》《画皮之真爱无悔》《秀丽江山之长歌行》)配,这类配乐方式虽然相较于专业作品的呈现会较为轻松,但更考验演奏者的二次创作能力和情感体悟水平。创作过程中,宋梓滢就要认真思考如何将琵琶的韵味与配乐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融合,宋梓滢的步履不停也体现在这里,她永远都不会停止思考、停下脚步。
如今的宋梓滢还是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的琵琶专业教师,以教师的身份来向自己的学生传授琵琶技艺和音乐精神。她始终认为,青年教师一定要活跃在舞台上,因为教学相长,教学跟演奏是相辅相成的,这点至关重要。没有舞台实践,就没有办法去调整学生在舞台上的状态,如果自己不在舞台上去打磨自己,有很多东西就可能没有办法传递给学生,比如:在舞台上紧张情绪的处理,舞台上演奏时表现力的呈现,根据现场狀态来对不同作品进行演奏等。这都要先由教师进行实践,在取得经验并获得真知后,再放到教学活动中。而教学活动也同样会辅助于舞台表演,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训练和教授出的系统性和技术性外化为舞台表演中的表现力。所以,教学活动和舞台实践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尤其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教师更不能轻易放弃舞台。天天把自己关在琴房里给学生上课,始终教的就还是那些东西,没有一点新意。自己没有发展空间不说,学生进步也不大,学不到新的作品和技巧。只有青年教师将自己在舞台上所学习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作用于教学,才能充实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的有效完成会进一步推动舞台表演的完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作为教学与演奏并重的艺术家,如今的宋梓滢身兼数职,包括: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民管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会员、第五届成都市文联委员、成都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暨理事、成都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民族音乐发展促进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但这多重身份的背后,都是她对琵琶的技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进行传播的追求所在。宋梓滢还曾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交部赴日本、匈牙利、埃及、孟加拉等国交流访问,演出足迹遍及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
恪守初心的爬坡人
宋梓滢先后师从于周岳琴、周慧、李佳、刘德海,每一位老师都在她学习琵琶的生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刘德海先生,对宋梓滢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是她一生的恩师。
在宋梓滢小学的时候,刘德海先生来成都演出。宋梓滢当时就想“我一定要当他的学生,这就是我的梦想!”后来,在给刘德海先生献花时,宋梓滢跟他说“刘爷爷祝您身体健康,我等着您教我。”刘德海先生觉得这孩子挺有个性的,还真就记住了有这么一个小孩。等宋梓滢到北京后,周岳琴老师还带她去刘德海先生家上了课。刘德海先生觉得宋梓滢有天赋还有韧劲,便鼓励她“你好好学啊。将来等你考上大学了,如果我身体还好,就收你为徒。”因着小学时就怀揣的梦想,宋梓滢不再畏惧学艺路上的艰难险阻而勇往直前,她憧憬自己在导师栏写下刘德海的那一天,拜刘德海为师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荣幸和骄傲。尽管琵琶学艺的路上面临坎坷和不顺,但她始终坚定着自己的目标,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了刘德海先生的学生。在刘德海先生那里习得的知识和哲理,更让宋梓滢觉得他是自己人生路上启明星一样的人物,是一个无法超越的存在。
刘德海先生是对审美要求非常高的艺术家,他认为,任何艺术都要是美的、可以被欣赏的,琵琶首先就是好听。所以,刘德海先生要求自己的学生在弹奏琵琶时,音色不能是“噪”的。好比在演奏《十面埋伏》《霸王卸甲》这样气势十足的曲目时,就要注意扫弦时的扫而不破,声音如果被弄破了,那么发出的音响就是不美的,缺失了审美价值。因此,在对宋梓滢等学生的培养上,刘德海先生更为严苛。宋梓滢始终记得刘德海先生的告诫:“我们搞艺术的,想要达到顶尖,首先要甘坐冷板凳。”所以要一遍一遍地练习、要一次一次地品味,要在综合能力得到充分提升的情况下去深化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水平。在参加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评选比赛时,宋梓滢才读研一,入围复赛后,她每天都要去琴房练够至少7 个小时,先是至少1 个小时的早功,然后就是基本功、曲谱、曲子的难点等练习。那个时候的宋梓滢,十指都有裂痕,因为肌肉劳损还要喷药物、泡热水来进行放松。但她始终提着一口气,因为她是刘德海先生的弟子,她不能给自己“丢人”,更不能给自己的老师“丢人”。后面拿到优秀奖后,她也不觉得是多么大的荣耀或奖励,她淡然地告诉我,她不过是尽全力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而得到好的结果,除了自身的努力,也有幸运的加持,实在不必为了某次的好成绩就欣然自得,路还长呢!
宋梓滢永远忘不了刘德海先生的一句话:“我是民族音乐道上的爬坡人,明知前方没有终点,但还是会继续爬下去,哪怕前方有再多的苦涩和寂寞。”而她也在努力成为后继琵琶事业的爬坡人之一。刘德海先生的成就是难以复刻和超越的,就好比他的脚印已经印刻在那条琵琶演奏者都想爬的高峰上,但宋梓滢认为,不管自己的脚步多缓、多小,都会坚定地克服一切困难,追随着自己老师的脚步一路往上攀去。
琵琶历经千载,演绎者要跨着历史的印迹来品读这分韵味与雅致,就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就得有着皎白如月的泠泠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寂,一遍遍地琢磨。习得琵琶劳神,传承琵琶劳心,这话不假。但她一点也不惧坡高路远,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爬就是了。
前途似锦的艺术家
传统乐器通常讲流派之分,由于师从刘德海先生,宋梓滢称自己为“刘派”。
刘德海先生是中国民乐界贡献突出的标志性人物、琵琶界的泰斗,是琵琶改革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刘德海先生先丰富了琵琶演奏的新技巧,让琵琶演奏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从他的演奏现场,可以看出他精湛的舞台表现力和绝妙的情感张力,他的演绎技巧集各家所长而自成一派,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优化改良,着实令人啧啧称奇。再者,刘德海先生的音乐创作极为丰富和多彩。自1960 年改编《马兰花开》后,他便开始自己的音乐创作之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首演的《狼牙山五壮士》《唱支山歌给党听》、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曲目都是由其所改。他在传统音乐中进一步认识作品的文化价值,其中的旧曲新弹有《陈隋》《霸王卸甲》;
在琵琶独奏系列“人生篇”——《秦俑》《童年》《天鹅》《老童》《春蚕》中强化了对音乐的哲理性思考;
还在自己创作的“田园篇”——《金色的梦》《一指禅》《天池》中以开阔的胸襟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美好遐想。此外,他还移植了大量西洋乐器的练习曲和乐曲片段用于琵琶训练。刘德海先生的创作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新的艺术构思:音调和结构上偏向于古今中外的融合,形象塑造上侧重于对独特意境的追求。在他的创作中可以听到中国、外国,汉族、少数民族,民间歌舞、戏曲等各种音调;
在他的创作中既运用了中国传统乐曲典型的“曲牌连缀”和“板式演变”的原则,也可以感受到西方典型的“主题贯穿”和“呈示、对比、再现”的结构因素。
当然,对刘德海先生而言,不管是传承也好,创新也罢,都是信手拈来。但是对于后来者,如何在学习琵琶的过程中在传统和创新中找到一个平衡呢?宋梓滢的观点是要把基础打牢,先把传承做好,綜合能力到那儿了,量变自然能引起质变。传统音乐和基本功必须要保持下去,不能丢了,因为这是音乐上的根,只有根基打好,创新才能焕发光彩、保持生机,而不是如空中楼阁一般空悬于顶,在时间的河流里翻上两翻、滚上两滚,又没了动静。形式上的创新有意义,但可能会像流星闪过般转瞬即逝,想让自己的创作流传下去,最终靠的是演奏者和创作者自身的深厚积淀。刘德海先生在培养宋梓滢的时候,就要求她要“三加一”全面发展,所谓“三加一”指的就是演奏、教学、理论,再加上作曲这四项。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不仅让宋梓滢成功成才,也成了她成长路上的指向标。如今,宋梓滢的演奏和教学的发展已然阪上走丸,但她今后还会在理论和作曲方面投入更多的心力,以求得更为长足和全面的发展。
宋梓滢始终给我一种“稳”的感觉,不管是琵琶技艺的稳扎稳打,还是精神内核的稳定淡然,她都让人印象格外深刻。但就算宋梓滢少年老成、庄重自持,作为青年艺术家的她,艺术生涯还很漫长。有实力、有毅力、有目标、有远见,这位艺术家的前途是想得到的光明似锦。
笔者手记
因为宋梓滢正值孕晚期,所以采访地点定在了她家。我们在客厅里采访时,宋梓滢的妈妈因为担心女儿的身体状态,会时不时从里面的房间出来静静地看看我们、聆听我们的对话。到后来,她也忍不住插了几句话,宋梓滢稍有恼意,笑嗔着母亲不要再多言。阿姨沉默了一会儿,许是琢磨着不再说话了。但每每听到宋梓滢讲述自己演出的一些经历时,又忍不住从房间里探出身子,跟我们分享一些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也让我们了解到,宋梓滢在每一次完美演出背后那日复一日的苦练、沉着冷静的精神。宋梓滢的妈妈,或许在她送给女儿第一把琵琶时,只想让她修身养性,不料想以那把琵琶为契机,竟塑造了一个天资卓绝的琵琶艺术家。现如今,妈妈对女儿的琵琶事业充满了浓炽的骄傲之情。她甚至记得每一次女儿外出访问时弹琵琶的细节,就算没有随行,也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跟我们分享个中滋味。
“我们宋老师,天生就是吃琵琶这碗饭的,拦都拦不住。”诚如她所言。
(本文图片由宋梓滢授权使用)
参考文献
①杨志强:《从刘德海的演奏创作,看一代宗师对真善美的追求》,《刘德海琵琶艺术国际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②焦志丽:《简论琵琶演奏家刘德海的艺术创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6期。
③孙丽伟:《海纳百川能容乃大:从〈刘德海传统琵琶曲集〉谈刘德海琵琶艺术特色》,《人民音乐》,1999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沈椿桃,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 郑雪
猜你喜欢文化传播琵琶音乐教育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23年3期)2023-03-14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7期)2016-10-13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出版广角(2016年4期)2016-04-20窈窕淑女琵琶妹学生天地(2016年15期)2016-04-16我的“反弹琵琶”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