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析

时间:2023-09-21 18:10:03 来源:网友投稿

李红燕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师作业设计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趣味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适量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同时,作业内容要丰富多样,形式要新颖而开放,如注重听、说、读、写的基础类作业,重视能力提升的探究实践类作业。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兼顾到个体特点,又保证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深入研读课标、深挖教材、提升自我,为“双减”的高效落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双减”背景;
作业设计;
趣味性作业;
分层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一种实践活动”。“双减”政策的主旨指向于作业“量”的减少和“质”的提高。在此政策的指导下,教师的观念得以更新,作业的设计也与时俱进,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创新。“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适量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个体差异得以兼顾、学习效率得以提高、语文素养得以提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设计难易适中、由浅入深、具有梯度的语文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自然也会随之提升,语文素养的提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1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具体要求

1.1作业“量”的减少是关键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以此为主导思想,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减少作业数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深度解读“双减”内涵,将政策中“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和“中高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的理念灵活渗透到语文作业设计中,以“精”且“新”的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2作业“质”的提高是重点

“双减”背景下,既要关注作业“量”的减少,也要重视作业“质”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与教师的作业设计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依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储备和身心发展规律等要素,优化语文作业策略,真正将作业“量”的减少和“质”的提高落到实处,实现夯实基础、培养习惯、提升能力的美好初衷。

2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语文作业优化策略

2.1趣味性作业,激发学习热情

传统作业的机械、重复、超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方式、降低了学生对作业的热情。因此,作业设计要做到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发挥作业的作用。

作业形式要灵活新颖。如果学生每天面对一大堆机械、重复、一成不变的作业,产生抵触、烦躁、厌倦的心理在所难免,出现应付、逃避甚至不做作业的举动也很正常。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要有艺术性、灵活性和趣味性,要摆脱“纯文字”的窠臼,应以学生比较喜欢的故事、绘画、诵读、表演、古诗新唱、课本剧、课文续写等形式新颖的方式呈现作业。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时,教师不妨这样设计作业:擅长绘画的学生,可以用画笔将小鸟和大树、伐木人、火苗对话的情景画下来;
善于表演的学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表演课本剧,并录制下来,然后分享到班级群;
擅长写作表达的学生,可以续编故事,并讲给家人、老师或朋友听;
擅长实践的学生,则可以搜集其他童话故事分享给同伴。如此灵活新颖的作业设计,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更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作业内容要丰富。作业设计既要求形式灵活、新颖,也要求内容丰富。作业设计就像一个“大型超市”,教师设计听、说、读、写、画、演、做等作业类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作业形式。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多种类型的作业,要求全体学生完成的作业:自主阅读课文,自学课文生字词;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择的作业:爱习作的,不妨给爸爸写一封信,偷偷放在他的床头;
爱画画的,不妨将文中父亲缝被子的场景画出来,分享到班级群里;
爱唱歌的,不妨将刘和刚的《父亲》唱给爸爸听一听;
爱阅读的,不妨将这个感人的故事分享给小伙伴或家人听。这样设计作业,既重视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又重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激发、语文素养的提升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2.2分层性作业,兼顾个体

小学生知识储备和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要重视“分层设计”。所谓“分层”,即作业设计不能“一视同仁”,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层级有目的地设计。这样方能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语文素养整体性提升的教学初衷。

学生分层,都会有所收获。“双减”背景下,虽然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水平至关重要,但是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做到“了然于胸”也不容忽视。如果所有学生每天都面对的是“一刀切”的作业,都要进行同样的背诵记忆、同样的强化训练、同样的反复刷题,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力一般的学生“吃不了”,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能力强的学生则“吃不饱”,能力提升遭到阻碍。因此,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当然,这种分层是“隐性”的,是不能公之于众的,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针对学生的层级设计相应的作业,才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内容分层,能力有所提升。要想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作业内容的分层也不可或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梯度性发展的原则进行。因此,作业内容的分层也要依据“基础型作业、提升型作业和拓展型作业”这样的方向设计,才能助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七律·长征》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作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并能做到熟练背诵和正确默写;
借助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搜集诗中涉及的战争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在以上基础上,搜集毛泽东的其他诗歌,选取其中的一首写下来,并进行赏析。这样极具梯度性的作业设计,既兼顾了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其语文能力的提升。

评价分层,提升动力。要想突出作业的层次性,既要关注学生的分层,又要关注作业内容的分层,还要关注评价方面的分层。作业设计不能“一视同仁”,教师需要“隐性分层”,同时,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也要做到恰当、艺术、自然。以中高年级的学生为例。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读通、读熟,能够独立自学课文中的字词,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就可以了;
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除了要完成以上的学习任务之外,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字词,能够总结出课文的主题思想;
对于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主动“走出”课本,拓展课外知识,开阔眼界,学会将课本和生活联系起来。

2.3实践性作业,培养能力

语文作业的设计,除了注重课堂练习和文本测试之外,还要注重实践运用。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作业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根据课堂所学知识主动完成作业。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如何灵活运用知识,又理解了其产生的原因,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实现其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一课时,教师不妨先布置任务,鼓励学生走进生活,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关于家乡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相关资料,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以及春节等节日。问一问家人: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吃饺子、放鞭炮?问一问老师: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端午节有哪些传说?或者上网百度一下: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同时,要鼓励学生观察最近的一个节日,人们的各种活动以及朋友圈转发的相关图片和文案。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然后,结合刚刚学过的课文,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作为写作的素材。最后,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实践教材内容、锻炼能力的过程,可谓一举多得。

2.4探究性作业,拓展思维

语文作业的设计,既要体现作业的趣味性设计、分层性设计、实践性设计,也要注重作业的探究性设计。这样的作业,不需要教师的督促,就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经验。这样的作业,既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判断,也需要同伴之间的互相补充、合作探究和交流分享。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不妨让学生每四人自由组合为一个小组,探究生活中周围的人在环保方面的做法。所在城市有没有污水处理厂,如果有,调查一下污水处理之后的用途;
调查一下周围人,可以随机采访路人、学生或家人。通过查资料,了解当下国家在环保方面的一些新举措。调查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在环保方面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调查完毕后,还要把调查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并写上完成作业的感受和收获。如此设计作业,极具吸引力和操作性,学生会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他们或采访路人,或记录调查过程,或搜集资料,或整合信息。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探究能力倍增,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2.5延续性作业,开阔眼界

作业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更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这个平台。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处处都需要语文解决问题。同样,语文作业如何落到实处,需要以生活作为延续的平台,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去运用、去实践,才能体会语文学习的价值和魅力。如果只是把作业的设计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写几个字、说几句话,也就失去了作业设计的真正意义。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摆脱教材的束缚,向外延续,让它成为课堂、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学会如何“用语文”,促使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2.6开放性作业,提升素养

延续性作业把课堂和生活、社会联结在一起,让课堂内容延伸且扩充。同时,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印证课堂理论知识的过程。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开放、视野更加开阔,和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生活味更加浓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就会了解丰富的社会知识,学会灵活地运用知识,进而体会学习的意义、思考的益处、实践的价值所在。时下的网络、微视频、新闻广告等都可以成为完成作业的资源和平台,都可以助力学生发展。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一课时,教师可以创意性设计作业:首先,让学生通过资料查阅、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渠道搜集有关汉字的对联、古诗、故事、歇后语等,然后,教师组织开展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之后,开展“啄木鸟”行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上街头、深入生活,利用他们的“火眼金睛”,查找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并记录下来;
接下来,搜集一些经典的店铺命名、精彩的广告词、网络语言等,通过归类整合,制作成微视频;
最后,把这些成果分享到网络上,让人们在欣賞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业内容丰富、灵活,形式上的新颖、开放,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一次语文知识的全面实践,语文素养的提升自然也得以实现。

总之,“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要将学生从机械、重复、超量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而且要通过灵活多样的语文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得以发展、能力得以提升、眼界得以开阔。同时,利用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深度思考、主动实践,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学习的意义,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实现作业设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梁生健.“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文教资料,2022(7):129-132.

[2]徐乐加.“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江西教育,2022(28):7-8.

[3]陈晓妍.“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开发设计策略[J].语文建设,2022(8):61-65.

猜你喜欢作业设计双减背景“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汽车工程师(2021年12期)2022-01-17“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中旬版(2019年2期)2019-05-08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4期)2016-12-0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推荐访问:作业 探析 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