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书海,爱阅童年

时间:2023-09-21 18:15:02 来源:网友投稿

宋文宇 孙冬冬 李杨 曹微 肖然

多元化支持幼儿阅读思维模式建立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但学前期阅读并非单纯发展幼儿的读书能力,而是要让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阅读思维模式,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应该怎样多元化支持幼儿阅读思维模式的建立,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呢?

提供多元阅读感知材料

幼儿对阅读的体验以感知、操作为基础,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与阅读相关的感知材料,引发幼儿与阅读材料之间的互联互动。一是支持科学探究的材料。围绕科学探索类图书,为幼儿提供声、光、电、磁、力等可操作和探索的玩具材料,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知、感受读物中展现的抽象图画。二是引发创意表达的材料。在阅读唯美的阅读材料后,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美术工具、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意愿自由作画,任意剪拼,随兴而作,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大胆表达。三是拓展认知的动植物材料。阅读知识类图书后,带领幼儿走进动物园认识各种动物,认识常青树、落叶树、阔叶树等植物,了解物种的多样性,帮助幼儿构建作用于各种感官的思维印记。

设计支持多元阅读提问

提问有助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有助于幼儿与绘本作者的互动,还能帮助幼儿保持思维的活跃。首先,教师要让幼儿尽可能多地亲身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变化,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自信心。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推断,引导他们提前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先做出预测,然后再去印证。最后,要利用好提问支持幼儿大胆创造、表达、表现和锻炼,并给予其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发掘多元鼓励阅读行为

一是以公正的态度欣赏幼儿的阅读行为。幼儿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能赋予阅读种子以发芽和生长的力量。二是以发现的目光接纳幼儿的阅读感受。教师要以发现“美”的目光捕捉、欣赏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在幼儿缺乏自信时,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帮助其树立信心;
对于不同的幼儿,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挖掘他们身上微小的闪光点。三是以宽广的胸襟容纳幼儿的阅读习惯。对于自制力十分有限的幼儿来说,在阅读活动中有不解、有歧义、有偏差,也可能有过失,这都是正常且在所难免的。作为教师,不仅要看到幼儿的可爱之处,还要容纳幼儿的不足,更要宽容幼儿的“错误”行动。

修炼善于启发阅读的能力

首先,要学会解读幼儿。幼儿往往会当众诉说新体验、倾吐新思想、展示新观点,他们提出或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千奇百怪的。这是幼儿对于思维信息的表达。他们在表达前需要先筛选重要信息,然后进行整合,也就是将这些信息中加入自己的思想,形成新的理解。其次,注重启发创造阅读思维。其实,创造性思维的突出特点就在于非逻辑独特性,教师要鼓励、表扬进而要求幼儿问答,激活和发展幼儿的这种非逻辑独特思维,哪怕这会在课堂上引起短暂的混乱,教师也不要斥责幼儿,更不能要求幼儿按惯常思维照本宣科地提出或回答问题。

总之,幼儿阅读思维品质培养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但只要教师能用一颗真诚的心善待幼儿,在教育中积极创设肯定、激励、自主、宽松的氛围,就能唤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使幼儿的阅读思维快速建立。

(文/ 宋文宇)

家园协作促幼儿阅读能力提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早期阅读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基的重要途径。通过家园协作的形式开展幼儿园特色阅读活动,促进幼儿阅读能力提升,在日常的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实施。

亲子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开展亲子阅读,制造家园全员阅读机会。在班级中发布亲子阅读倡议书并建立社群,引导家长进行高质量的陪伴阅读。家长将亲子阅读照片分享到群中,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阅读情况,还能激励更多的家庭参与其中。实践证明,家长对于亲子陪伴阅读的重视程度很高,幼儿对于亲子阅读活动也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家长陪伴下,他们的阅读更专注、兴趣更浓厚。此外,家长的阅读方式也各不相同,会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对绘本的感受,更加深入地理解绘本故事。在此过程中,教师每次都会对亲子阅读照片进行回复,肯定幼儿的阅读行为和家长的陪伴,并根据幼儿的坐姿、绘本选择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还会为坚持阅读的幼儿树立自信,表扬他们坚持阅读的行为,支持幼儿继续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存折,促进习惯养成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将阅读变为一种游戏,会更加适合学前阶段的幼儿。阅读存折就是一种模仿“存储”的游戏,通过引导幼儿积累阅读时间的形式,促进其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在“存储”的游戏情境下,幼儿阅读的参与度和家长对于幼儿阅读能力的关注度都有所提高。伴随着每天的阅读行为,以及家长在存折中的协助记录和累加,幼儿的阅读时间逐渐累积,自然而然就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好书推荐,拓展阅读范围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结晶,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契机,向家长推荐有关节气绘本或图画书,让幼儿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气,拓展阅读范围,丰富阅读经验。此外,户外宣传栏也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途径之一,好书推荐作为其中一个固定的版块,隔周会进行一次主題图书推荐,涉及爱国、自我保护、节日等主题。通过这种形式,为家长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拓展不同领域的阅读范围,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

有声绘本,提高阅读深度

早期阅读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心理健康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学习早期阅读和读写的关键期,教育者要把握这个发展的时机,在培养幼儿口语交流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做好书面语言学习准备。为此,幼儿园坚持开展有声绘本活动,并将经验迁移到家园阅读活动中,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家园阅读活动。首先,根据家长的需求制作视频教学,帮助家长了解有声绘本的录制方法。其次,向家长介绍讲故事的基本方法,如内容选择、声音变化、语速变化、对故事语言的加工等,帮助家长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家长们也根据幼儿的关注点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绘本,引导幼儿借助看、听等不同感官的进行立体阅读。此外,幼儿也能制作有声绘本,在阅读和理解绘本故事的基础上,利用讲述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自制图书,积累阅读经验

家园阅读不仅包括看、听、讲这几种形式,还可以利用动手操作的形式进行阅读。家长和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自制图书,帮助幼儿了解图书的种类、材质和图书结构、制作方法等,同时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总之,充分发挥家园协作的优势,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让阅读陪伴幼儿成长,不仅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使幼儿爱上自主阅读,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夯实基础。

(文/ 孙冬冬)

利用故事表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断变化或具有新异性刺激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因此,故事教学应本着从“趣”入手的原则,注重创设“激情昂扬”的情景,通过引人入胜的场景设置、实景体验、角色扮演等,不断给幼儿新鲜感、惊奇感、回味感、满足感,让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不亦乐乎的情感参与学习与思考,让阅读活动变得富有“趣味”。为此,我们尝试利用故事表演的方式引导幼儿展示图书内容,多方位激“趣”,深受幼儿喜欢。

探析实践意义,明确行动方向

语言教学中的故事表演是提高幼儿表演才能的有效途径,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语言、动作、手势、表情),再现该文学作品的内容(或某一片段)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以幼儿在表演角色的活动中获得满足,追求表演的快乐为目的,所以我们不必过分追求表演效果,但教师要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及动作、表情开展表演。

借助故事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创造力。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带领其学习掌握语言、语调等技能,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幼儿喜爱模仿,教师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语言示范,给幼儿提供大量、规范的语言让其模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习得有关的语言。在此基础上,注重发展幼儿的语言创造性。创造是以一定的范型为基础的,它是对已有范型的概括和新的组合。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熟悉的句型中替换字词组成新句子,创造自己的语言。不仅如此,语言使用的环境在不断变化,语言运用也会随之变化,这就要求幼儿的语言运用必须具有创造性,在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语境与语用之间关系的感悟力。

借助故事表演指导幼儿识别基本情绪。幼儿在故事表演中除了要运用语言,还需要运用动作、表情等非语言表现手段。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表演技巧,提高他们的表演兴趣和表演能力,同时有利于幼儿对语词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教师在帮助幼儿学习表演方法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听过故事后,可以请幼儿描述角色性格与特点,帮助幼儿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其次,请幼儿自己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角色的性格与特点。最后,引导幼儿讨论作品中角色的情感变化,从而帮助幼儿体验角色心理,把握角色性格发展的线索,为他們的表演打下基础。

认真观察了解,抓住真实问题

大多数幼儿在表演活动中显得比较拘束,且活动形式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表现力的发展。通过对本班表演区活动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往往只是在表演区玩手偶玩具,并不表演;
参与表演区活动的幼儿也总是那几个,很少有男孩进入表演区;
女孩进区后也总是展示几个舞蹈动作,没有创新。

有效回应问题,支持自主学习

于是我结合班级故事表演活动,引导幼儿展开自主学习,从而实现新的突破。我先讲述了幼儿感兴趣的小红母鸡的故事,再引导其在表演区尝试表演。针对幼儿不知道怎样表演的问题,我选择带领他们一起创编剧本,并将整理好的剧本放到表演区,以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慢慢地,幼儿开始尝试进行故事表演,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兴趣开始减弱。对此,我尝试观察并询问原因,并在班里开展了“我的剧本我做主”的活动,请幼儿自己创编剧本。幼儿对此表现出十分浓烈的兴趣,开始研究各种剧本,并将创编好的剧本用彩纸装饰起来,订成了小册子。对此,我积极为幼儿准备表演道具、音乐,以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并在其表演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真正地尊重幼儿。

每个幼儿都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而游戏化的故事表演,不仅能够满足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还能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能使教师获得专业层面的提升。

(文/ 李杨)

以绘本为载体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绘本,被称为最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被称为“儿童的第一本书”。它是一种通过文字和图画来表达的读物,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将其用于提升幼儿阅读能力的关注度和实践还不够深入。因此,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阅读活动的实践还需进一步探索。我园以此为背景,在深入了解绘本性质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找寻绘本在提升幼儿阅读能力实践中的具体指向和策略,为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

绘本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也在实际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幼儿的知识储备极为欠缺、认知发展尚不完善,绘本则以图画和简单文字的形式更容易让幼儿接受。绘本中图画的色彩搭配较为讲究,对于幼儿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可以绘本为媒介,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拿起书籍。这也是对幼儿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第一步,也是奠基环节。

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拿起书籍后,如果只是单纯浏览绘本中的图画,对于好奇心较重的幼儿来说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对此,教师要注重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幼儿的好奇心转变为识记文字的动力。对于幼儿来说,文字阅读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想提升文字阅读能力就要从文字识记开始。绘本中涉及的文字较为简单,加上图画的辅助,文字识记难度会有所降低。同时,可以绘本为基础,引导幼儿通过阅读对绘本中的故事进行理解和记忆,之后通过讲故事等活动形式进行讲述,也是对阅读活动再现的过程,对于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竞赛是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学前阶段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以绘本为媒介开展讲绘本故事的比赛,对于帮助幼儿养成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幼儿要想在比赛中有良好表现,就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比赛中顺利完成对阅读内容的提取和复述。

此外,绘本制作也是引导幼儿将获取的知识进行提取、再现的有效方式,对于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完成的过程,可以帮助幼儿将自己了解到的内容,以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使幼儿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更加用心地阅读自己亲手制作的绘本,对于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绘本以文字和图画为主要内容,符合幼儿的学习和心理特点,在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阅读能力提升教学,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绘本为载体,以良好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为媒介,分析把握提升幼儿阅读实践能力的相关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幼儿教学实践中,对于丰富绘本阅读教学策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 曹微)

幼儿园阅读活动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西游记》是我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其对于角色的刻画和描绘十分细腻,人物形象更是鲜明有趣。作品中神妙奇幻的故事情节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引导他们透过故事联想生活,同时带给幼儿思想道德方面的启发,促进幼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因此,我们巧借“探索西游世界”活动,固牢幼儿成长之本,帮助其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善恶观。

活用环境内容,回归立教之本

结合读书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与《西游记》绘本进行深度对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兴趣和需要,使师幼在不断互动中互生互长。

“西游”大调查。《西游记》中蕴含着许多教育内容,取经目的、人物、取经路线、取经故事等都可以作为教育要点。例如,引导幼儿通过阅读分析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家园共育,引导家长协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优缺点。再通过幼儿园“猜猜我是谁”的活动,引导幼儿发现自身优缺点,对自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根据别人的建议调整自身的不足,同时促进同伴间交往。

我喜欢的西游人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大班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在带领幼儿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自己对于西游记人物的了解时,幼儿对于“太上老君的芭蕉扇和铁扇公主的扇子是不是同一把”产生了疑问。基于此,幼兒在活动中对这两把扇子展开了探究和讨论,能够比较两把扇子的不同功能,探究事物的真相,积极寻找答案。

我的烦心事。看似无忧的童年,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幼儿的情绪也需要进行纾解。为此我们开展了“我的九九八十一难”活动,请幼儿记录自己的烦心事,并鼓励他们互相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和化解,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培育本真的品格。

整合多方资源,探究发展之本

在实施经典故事课程时,我们通过乐、享、演、编、创等形式,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将阅读活动童趣化、多样化,使阅读充满乐趣,从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自主快乐地参与阅读活动,并将优秀的传统经典故事与幼儿的真实生活相融合,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品读经典,在不断的感悟和交流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渗透多联互动。一是师幼互动。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有新的兴趣和发现,教师则要充当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并将自己的指导形式进行转变,从整齐划一到尊重个性,关注幼儿在游戏中探索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充分尊重和支持幼儿的游戏意愿和需求。二是家园互动。活动中充分挖掘家长资源,鼓励引导家长以各种形式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赢得家长的教育支持,实现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如开展了亲子自制《西游记》绘本活动、“爸爸妈妈的烦心事”分享活动、亲子讲西游故事等。

搭建展示平台。有目的、有计划地预设主题内容,能让我们的《西游记》主题活动更有序。在活动中预设了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将幼儿的零散经验进行整合,并给幼儿搭建了不同形式的展示平台将经典故事阅读活动进行趣味化的实施。例如,乐读:基于“场景迁移”联想,创设《西游记》情境主题环境,让幼儿在快乐体验中阅读;
享读:打破班级、年级限制,邀请家长积极参与的全员性的传统书展分享阅读活动;
演读:基于模仿《西游记》中的人物造型,通过角色扮演开展游戏化阅读;
编读:基于《西游记》绘本故事开展想象续编故事并自制成绘本;
创读:基于《西游记》的阅读与五大领域融合开展活动,在西游记故事表演活动中,幼儿对经典故事的了解更加深入,表演也更加大胆、自信,提高了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

注重延伸活动。例如,在“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游戏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回家后自主搜集相关故事情节,并在区角活动与过渡环节进行分享,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了幼儿对于经典故事的了解。

其实,许多经典作品都可以作为引导幼儿学习的载体,我们要倡导将经典文化教育与幼儿的真实生活相融合,引领幼儿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感受经典,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幼儿品格,让幼儿做追求真理的人,做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完整的人。

(文/ 肖然)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新城嘉园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绘本家长幼儿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绘本读者·原创版(2021年2期)2021-02-26绘本读者·原创版(2021年1期)2021-01-19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7期)2021-01-18绘本读者·原创版(2020年11期)2020-11-19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家长日常行为规范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我心中的好家长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11期)2020-02-01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家长请吃药Ⅱ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推荐访问:徜徉 童年 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