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 张璐
摘 要:在金融业呈现国际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下,本文通过分析国内金融学本科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培养模式顶层设计、教学资源与教师队伍综合能力三个核心环节的现状,探索金融学专业建设存在的内在问题与原因,并基于教学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维视角提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三位一体的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学;
本科专业;
国际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1 — 0157 — 04
一、引言
随着国际关系、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高层次人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大使命。2020年,我国政府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中强调在高等教育领域,要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金融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通讯技术、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数字空间、物理空间和生物空间的深度融合,这些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正驱动着高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业在组织形态以及运行方式等多方面的创新转型。因此,培育适应新技术时代的金融学专业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基于此,应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基础上,抓住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三个核心环节,从教学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等多角度展开,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三位一体的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具体而言,应坚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方针,建设以金融为核心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目标,开发旨在提高学生全球化知识和技能的全英或双语通识课程体系,完善“毕业证+国际证书”培养机制,不仅推动国内学生“走出去”,实施“本研一体化+国际化”三阶段培养路径,还应激励把海外学生“引进来”,尝试国内外联合办学、校企深度融合和国际互访等,培育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对海外侨生的认同感教育。此外,应大力推进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升级以及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并充分运用互联网多元化教学资源,打造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同时,重视本土教材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平台的改革与优化,最后,从综合能力和团队建设上双管齐下,完善数字化师资培训平台,加强师资力量长期建设。
二、现状与问题
(一)国际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不够完善
随着数字技术应用与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金融学国际人才的培养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网络技术,将专业培养与科技充分结合[1]。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围设计可分为两种:其一为传统模式,培育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扎实金融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金融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金融人才;
其二为国际化模式,这里的国际化主要是指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中引入中英双语或全英文教学的基础上,推出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并引导学生参与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前者作为发展成熟的金融专业培养模式,教学目标明确,培养计划也比较系统和完备,利于培育基础金融知识全面并具备一定应用能力的金融人才,但不容忽视的是该培养模式以普适型培养为主,培养目标比较宏观、偏向理论知识,对学生数理与信息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与国际接轨能力的培养不足,毕业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后者虽然在国际化培养上领先于前者,但这种国际化主要体现在金融课程的英语教学上,不仅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与传统模式并无本质区别,而且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专业培养的融合上也未形成常态化。更应引起重视的是,上述两种培养模式都忽视了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引领下对具备金融微观技术和金融科技运用的能力,拥有双专业、多专业背景的金融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导致国际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中教学目标不够与时俱进、缺乏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无法将日渐重要的数字技术应用融入其中,从而进一步导致人才定位不够明确,无法适应目前金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这也是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层次单一,培养方法较为简单,培养对象缺乏国际视野和创新性的原因。
(二)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未能紧跟时代需求
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特征不断凸显的态势,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新文科建设宣言》中强调了课程提质的重要性,并提出应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新文科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径。这无疑给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带来了全新挑战,虽然,很多高校已做出相应调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2]。首先,课程体系跨学科融合较为简单机械。主要表现为,将区块链、金融科技、机器学习等技术类课程直接加入原有專业课程体系中,这种升级方式操作简单、投入成本较低,但其没有摆脱金融学偏重于广而全的知识体系框架,无法培养高精专的金融学人才,更没有将跨学科课程与传统金融学专业课程深入协调融合,使“数智型”新兴技术的学习与金融实际问题的解决无法紧密结合,无法实现真正的跨学科融合发展[2]。其次,传统专业课程设计应用性不足[3]。目前,国内高校主流金融学课程框架几十年来并没有明显变革,仍主要由宏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等为核心学科基础课,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业务等专业课程共同构成[3]。虽然不少学校将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列入了学科基础课,加强学生数理与实证分析能力,但仍未能改变金融课程的模式化、理论化、宏观化的构成特征,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培养适配度高的创新型复合式人才。第三,教材国际化衔接不够顺滑。金融学专业教材主要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类,各有优劣。国内教材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学术性强,但是,不仅实践性、操作性有待提高,且聚焦国内市场,尚未适应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外教材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应用性和国际化程度高,但由于制度设计、政策规范和经济环境等的差异性,往往存在水土不服的劣势。此外,国内外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均存在内容含量与课程周期不够匹配的现象,使教材内容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三)教师队伍综合能力不足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了“卓越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强调“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基于此,当下教师队伍综合能力还有一些不足:其一,适应世界技术变革尚需時间,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新增“交叉学科”门类是为适应技术信息化、“数智化”升级,基础学科布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4],但国内大多数金融学专业教师属经济类学位毕业,缺乏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化新技术的系统培育,处于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过渡期;
其二,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平衡仍存在障碍,紧跟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诸多高校积极响应,推动科研成果分类评价体系“破五维”,但不可否认,从国内主要高校的招聘和科研绩效考核要求可以看出,论文、基金仍然是主要衡量标尺,这无疑阻碍了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能动性,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在准备新课、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省部级及以上基金,甚至完成班主任、教学评估等行政工作,这无疑对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存在一定影响,即使“破五维”拓宽了评价体系的标准,一些学校将教学改革成果同样纳入评价体系,但受限于教学资历、职称、时间与精力等,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很多专业教师分身乏力,难以兼顾;
其三,多维度教学能力仍需加强,随着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学生群体亦呈现多样化特征[5],再加上疫情给教学环境带来的压力,今天的金融学教师虽然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技能,但对于社会交际、文化风俗、心理沟通等知识缺乏必要的关注。此外,面对疫情导致的线上授课常态化,如何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与评价体系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线上沉浸式教学,逐步完善自身在专业、技术、交流、创新等不同维度的教学能力,仍然任重道远。
三、改革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应在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背景下,构建并实施“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的三位一体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一)培养模式国际化
1.建设以金融为核心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目标
宏观上抓顶层设计,依托学科布局和专业特色,将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知识融入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促进学科交叉建设[6],增加金融学专业的科技性和数智性,制定“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的三位一体国际金融人才培养长期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金融科技实验室,聚焦国际金融应用前沿,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双驱动下的学科交叉教学平台;
微观上,主次分明,开设“菁英班”,运用全英教学,其他普通班级采用双语教学,使学生在英语环境中熟练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英语水平提高为辅的教学目标,打破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语言障碍。
2.完善“毕业证+国际证书”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机制
将CFA考试课程及知识点全部融入“菁英班”日常教学体系中,同时,尝试为所有金融学学生开辟FRM(金融风险管理师)、CFP(国际金融理财师)等含金量较高的国际认证学习和考试路径,使毕业生通过“国际证书”的加持,成为复合型人才,力争在全球高端职业竞争中取胜[7]。
3.构建“走出去”+“引进来”顶尖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推动学生“走出去”,设立“本研一体化+国际化”三阶段培养路径,由本科3年就地全英学习,1年的过渡阶段(线上线下互通的国际高校联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实习项目、国内外双导师制度等),以及N年研究生阶段组成(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国际互访、跨国合作式研究课题等)。具体可依托已有国外名校建立硕士双学位联培项目、硕士项目、《中外人才培养计划》,并在双学位项目的基础上加强与国际企业深度融合,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科研、培训和企业的合作,深化国内外校企的深度融合,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协同创新能力的顶尖人才。其次,激励学生“引进来”。不仅可设立国外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侨生、国际学生到中国学习,还应尝试通过线上线下互通的国际互访、短期交流等多元化国际交流项目,搭建生源互换、学术互通等平台,实现中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互通互惠,以及中外文化的交互融合,从而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环境。
4.增强文化和制度认同感。高素质国际人才的培养必须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目标。因而,鉴于国际生源、海外侨生的多层次性,必须加大跨文化的知识学习和交流,将中华传统文化、经济和政治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加港澳台等地区学生对中国经济制度优势和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认可,培养具有“中国心”的国际金融人才。
(二)教学资源国际化
1.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
其一,采取注入法和专设法。一方面,开发旨在提高学生全球化知识和技能的全英或双语选修课程体系,比如国际新闻、全球化视角等,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从不同的视角全面理解国际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对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分别进行技术与跨学科的双重升级,通识课程应对标大数据、基础技术和人工智能三个维度增设相应基础知识和技术类课程[2];
专业选修课程则针对通识课增设的三个维度课程新增对应的金融实际应用课程,以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恰当融合。其二,将Udacity、edX、Coursera三大课程提供商所提供的世界顶尖高校的免费课程资源,作为国际化辅助教学手段,方便学生在国内就可以免费、便捷地学习国外金融专业课程。其三,关注优质课程建设,在校级优质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金融学国际化精品课程,推进省级乃至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打造全英精品课程平台。
2.教学方法改革与优化
一方面,适应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的现实,充分运用雨课堂、学习通、瑞课堂等软件实现跨国合作网络课程,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打造教学共享平台,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依托互动教室,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尝试将课程分为“理论+应用”两个模块,前者采用“问题探索式”教学方法,后者采用“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助推课堂学习共同体建设。
3.教材建设改革与优化
首先,教材选择应遵循新颖性,使用贴近专业前沿理论、权威性经典教材的同时,注意成本和内容的适度性,原版英文教材不可乱用,更不能滥用;
其次,摈弃拿来主义,教师应结合中国国情撰写全英教学资料与中文教材融合授课,着力于本土教材的国际化打造,使学生通过对比全面掌握国内外专业动态;
最后,储备包括全英视频、题库、案例、国外高素质MOOC课程补充等丰富配套的辅助资料。
4.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与优化。
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评价范式,建立课程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可进行国际比较的课程质量评估标准。此外,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指定系主任或专业教师负责落实、跟踪和监督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完成情况。还应进一步拓宽绩效考核口径,打破一刀切,增加教学质量评价比重,将日常课程教学成效与评价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中,提振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5.教学平台改革与优化
第一,依托金融科技实验室、文化电商虚拟仿真平台、经管实验中心等实验平台,开展对口全英或双语课程的模拟及仿真实验,走出教室,提升学生对国际前沿科技的掌握与实务应用的能力;
第二,推动线上、线下、各学院实验中心与平台等教学资源的全校性整合,构建“数智型”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平台,以适应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国际化
1.加强师资多元化综合能力培养
应立足本校,加强本土教师在新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跨学科综合师资能力培养。具体可针对不同知识体系,在假期开设师资培训班,比如“金融科技师资培训班”“全英教学师资培训班”等,还可设计赴海外知名高校国际学术交流、访学和研修的规范机制,强化教师语言与文化素养培育的同时,培养教师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此外,充分利用校内外线上教学资源,根据金融学专业国际化培养目标,打造校内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最大化师资培养制度的弹性,使教师能够各取所需。最后,继续在全球范围内聘请知名学者和学术大师加入师资队伍,通过定期“教学工作坊”、以面对面、互联网等方式鼓励国内外教師和师生之间的交流。
2.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一方面,按照专业或教研室打造包括海归教师或外教在内的国际教学团队,优势互补,通过促进国内外教师之间的沟通提升教学的国际化水准;
另一方面,打造包括学术总监、班主任、教务人员和辅导员“四位一体”的工作团队,在与教学团队的互动中,减轻教学负担,提高课程的管理质量。
四、结语
数字经济的发展,新兴技术的变革使新文科建设迎来了革命性挑战,我国的高等院校在金融学专业培养上应勇于突破、大胆开拓、与时俱进,立足于新时代国家加快培养金融学专业高层次国际人才的战略要求,树立全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整合学院、学校、社会等各方资源和力量,在以金融为核心的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目标基础上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并以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多方面为抓手推动教学资源的国际化,最后,着力从多元化综合能力与团队建设两个方面完善师资队伍,多方发力,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卓越金融人才。
〔参 考 文 献〕
[1]赵凌云,胡中波.数字化:为智能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赋能[J].教育研究,2022,43(04):151-155.
[2]王维国,徐健,盖印.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数智化升级与教学方法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22(03):31-36.
[3]盖锐.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课程改革[J].江苏社会科学,2012(S1):202-206.
[4]王树国.把握“融合”关键要素 构建21世纪大学新形态[J].教育研究,2022,43(03):15-20.
[5]张静华.高校教师本科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05):9-16.
[6]刘志东.新文科背景下投资学课程内容体系与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21(05):54-59.
[7]李倩倩.“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全英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2):150-151.
〔责任编辑:丁 冬〕
收稿日期:2023 — 01 — 05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202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一般教改项目)“金融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实践研究”(HQJGYB2205);
福建省2022年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金融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李倩倩(1982—),福建厦门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养老保障、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
张璐(1985—),福建泉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