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燕 莫坚义
【摘要】本文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途径,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并优化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结构,以培养思政课教师四个维度(政治素养、师德素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师风建设、“课赛培”融合、构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搭建研究平台的“四维四措”培养策略,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的工作保障机制,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思政课 教学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9-0050-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建设高水平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是高职院校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创新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到2023年,分级培育遴选1 000个左右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深化“三教”改革中,结合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在“大思政”视域下优化教学团队结构,实施“四维四措”培养策略,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大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
一、树立“大思政课”理念,优化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结构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信仰坚定、学识扎实、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按生师比配备思政课教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思政课教师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欠合理。如2020年,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中,22—30岁的年轻人占68%;
本科学历的人员占67.2%;
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力量薄弱,缺乏硕士、博士、教授等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这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团队持续健康发展。为打造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学院树立“大思政课”教育理念,设置特聘岗和兼职岗,打破人员界限和时空界限,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一方面,特聘高层次人才。近两年,加大招聘引进力度。学院特聘教授3人、副教授2人,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整合校内教师资源,把学院拥有高职称的教学名师充实到思政课教师队伍。比如邀请全国模范教师陈春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获得者刘良军加入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较好解决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此外,实行兼职制。学院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聘请政府专家、企业技术能手、大国工匠、社会道德楷模等为思政课兼职教师,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比如,聘请崇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赵志敏局长等为特聘专家,聘请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原刑三庭副庭长湛永敢为思政课兼职教师,聘请全国技术能手殷灿贤、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能工巧匠周岐乐等为思政实践教学导师,等等。目前,学院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有20人,其中教授4人、模范教师2人、骨干教师4人、大国工匠2人、兼职专家6人,形成了以名师为引领、青年骨干教师为支撑、专兼结合、结构比较合理的“大思政课”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中的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有效推动思政课建设和发展。
二、实施“四维四措”培养策略,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
政治素养、师德素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是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也是高素质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学院根据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要求和思政课教师成长规律,实施“四维四措”培养策略,即以培养思政课教师四个维度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师风建设、“课赛培”融合、构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搭建研究平台为培养培训措施,全力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思政课教师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政课教师首要的基本素质。2020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强调,高等学校应当严把思政课教师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因此,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强化政治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学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要”标准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要求,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育人水平。每学期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分别对新入职教师、全校教师及思政课教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思政部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利用每周星期三下午政治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同时,学院还通过党员集中学习教育、收听收看“周末理论大讲堂”和重要活动报道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内容的学习,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意识和知识素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提高师德修养和道德水平。
(二)“课赛培”三融合,提升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讲好思政课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习近平总书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教师要想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得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学院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中,创新方式方法,构建“课赛培”三融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和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
1.进行常态化集体备课,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
集体备课是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学院思政部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推进集体备课常态化。各课程教研室每月組织全员开展集体备课1—2次,集体备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教学重难点,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和课件,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二是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和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时效性;
三是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比如教学方法的使用和策略、试题库建设等问题。不断创新集体备课形式,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思政课示范课集体观摩活动,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互学互鉴、共同提高。常态化集体备课制度,有效提升教师的学科认识和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规律和加强教学基本规范,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
2.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教学竞赛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举措。思政部以教学比赛为契机,每年组织开展创新示范课、公开课、说课和微课等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竞赛活动。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各类教学比赛,通过教学竞赛活动,丰富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拓宽教师的学科视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长的目标。比如,学院每年组织新教师开展人人说课比赛。要求教师:赛前,认真钻研教材,选取1—2个学时的教学内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赛中,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15分钟的说课展示;
赛后,课程负责人或老教师详细点评。说课比赛,为新教师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和相互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新教师说课比赛有效提高了新教师的教材理解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夯实了教学基本功,为新教师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两年说课比赛培养的新教师中有4位顺利成长为学院思政课骨干教师。
3.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思政课教师业务培训,主要包括国家级、自治区级、校际集群和校本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培训,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学院大力支持思政课教师参加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培训和研修活动。思政部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题研修、师德师风培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暑期社会实践研修、集群共建培训等,参加培训的教师有100多人次,实现了全员培训。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研修活动,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三)构建“立体化”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能力
深化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遵循“八个相统一”,树立“大思政课”理念,把思政教育从第一课堂拓展到课外第二课堂、校外社会大课堂和网络第三课堂,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立体化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提高思政课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能力。
2022年寒假,思政课教学团队联合学院宣传部、团委组织2021级学生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我们在行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放假前,思政课教师向学生讲明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指导学生组建活动团队、撰写活动策划书。假期,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深入乡村、企业和社区,开展走访、调研和参观纪念馆等活动。任课教师通过QQ、微信对学生活动进行线上指导,比如,指导学生撰写访谈提纲、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等,并回答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活动结束后,学生结合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以调查报告、访谈记录、微视频、诗歌、绘画、网络直播等形式展现新时代壮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及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学生提交的实践活动作品有2 000多件。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后,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品汇报和展示,并进行点评。师生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获准参加全校“大学生思政课优秀学习成果”评比。学院宣传部和团委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展播院级优秀学习成果,树立典范。这些优秀学习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其中许多作品获得广大学生点赞。有的作品阅读量近万人次,这充分发挥了优秀作品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立体化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把思政教育由课堂延伸到农村、企业、社区和网络,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和“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一方面,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另一方面,使思政课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实践教学策划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近两年,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组织、策划、开展“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学百年党史 当奋斗先锋”“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等思政课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多项,学生参与率达到95%以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搭建研究平台,提升教学团队教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之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并强调各高等学校要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加强教学研究也是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要求。思政课教师开展教改科研,有助于厚实理论基础,拓宽教学视野,增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促进专业成长。多年来,学院通过课程负责人示范引领、组建科研团队、搭建研究平台、建立激励机制等多渠道提升思政课教学团队教改科研能力。
第一,发挥课程负责人优势,组建科研团队。学院以各课程教研室为团队,课程负责人为核心,实行以老带新,形成团队合力,组织申报项目立项,促进共同提高。
第二,以项目牵引,搭建研究平台。学院充分发挥团队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平台引领作用,组织科研团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大思政课”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学院建立激励机制,在教改科研项目中,设立面向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近两年,思政课教师完成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招标课题“职业院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结题工作。其中,“‘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广西红色文化融入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等10个项目获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高职大学生理性信念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等13个项目获校级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立项,为团队建设凝聚智慧,拓展思路。
第三,坚持实践探索,提升科研水平。科研团队立足高职教育实际,从思政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升科研水平。“职业院校‘四方协同、四化驱动的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21年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校政行企四方协同 构建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等获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工作案例二等奖,同时,获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调研报告和工作案例三等奖2项、校级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优秀工作案例一等奖1项,思政教学团队的教师出版《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案例》专著1部,主编参编教材2本。
三、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的工作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的工作保障机制,把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工程,这是高素质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保证。学院建立和完善思政课建设的激励和评价等保障制度。
(一)建立领导机制
第一,建立思政工作领导机制。学院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宣传、人事、教务、财务、科研、学生处、团委等党政部门和思政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全面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经费筹措、资源配置和重大问题决策。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大思政课”工作格局。
第二,强化顶层设计。学院将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承接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将之作为任务之一,强化顶层设计,重点研究制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政策措施,明确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做好师资配备、经费支持规划。
(二)建立激励机制
学院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学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学院制定和修订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教改科研奖励办法》《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教学技能大赛奖励办法》《创新创业竞赛奖励办法》《教学团队管理办法》《思政课教师职称单列评定办法》等,对在教育教学改革、技术技能提升、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思政课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给予应有的地位和待遇,在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将教学科研业绩与岗位奖励绩效挂钩,增强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荣誉感。
(三)建立评价机制
2021年学院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专职教师专项岗位绩效奖励考核及发放办法》,并结合学院每年开展的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要求,运用学院的诊改平台,设置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预期目标观测点、实施过程监控、预警和结果评价等环节,形成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学院通过岗位绩效考核评价把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情况和效果作为岗位聘用、评优评先、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将评价结果与教师个人考核挂钩,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获得感,让教师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切实得到自我提升,从而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
建设高水平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是高职院校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此要从“大思政课”理念出发,建设思政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为学院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提供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易雅琴,冯天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背景下特色高水平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9).
[2]林碧纹.“大思政”视阈下高职思政课教学团队优化建设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
注:本文系2021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21SZ097)、“‘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21LSZ116)、2021年廣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提质培优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叶燕(1965— ),广西荔浦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大思政课高职院校党史学习中“大思政课”的价值旨向与实践进路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1年7期)2021-08-26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中国德育(2021年9期)2021-07-29“大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基本遵循与实践进路中国德育(2021年9期)2021-07-29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党员生活(2021年5期)2021-06-28“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群众(2021年7期)2021-06-01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艺术评鉴(2021年4期)2021-04-02“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