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本次试卷共分听力、笔试二个部分、十一大题。据试卷抽样分析及任教教师反映,认为本次测验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比较全面地检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6篇,供大家参考。
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1
本次试卷共分听力、笔试二个部分、十一大题。据试卷抽样分析及任教教师反映,认为本次测验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比较全面地检测学生对听、说、读、写综合知识掌握及实际运用能力,内容覆盖全册教材,无难题、偏题。试卷形式上仍保持灵活多样,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
本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听力题,第二部分是笔试题。
一、试题的特点:
(一)、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中能充分体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命题则,坚持依据于课本,但又避免教材中机械的知识,对于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如动词的时态的运用,重点短语等),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础。
(二)、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英语作为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而小学英语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确立以听说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读写跟上的原则进行。
(三)、渗透了能力考查的要求
学习语言是为了交际。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能力。在试卷的问题设计上,增加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活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二、下面就试卷的总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听力部分
听力测试旨在考查学生听音、辨音及听力理解和快速反应能力。听力共有两块内容,分别为:一、听录音标序号选出你所听到的句子中所包含的单词或词组;二听录音,根据问句选择正确答句。整体来看,听力部分得分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失分较少。学生有的不能领会录音内容中的关键信息点,有的能听懂句子但是不能根据句子的整体写出单词的恰当形式,以至造成失误。
(二)、笔试部分
笔试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语音、词、词组、语法等方面的考查。现分述如下:
一、根据图片及子母写出相应的名词,主要考查学生对字母和单词的书写和记忆情况,答得不错。得分率较高。
二、中英互译。完全都是平时所熟悉的短语,但是学生眼高手低,扣分很多,尤其是汉语短语译成英语,失分很重。这也说明在学生眼中英语并没有被足够重视起来。
三、按要求写出下列单词的正确形式以及单词缩写和分词的使用等,同时考查了学生对词汇整体认读能力,学生完成的还不错。
四、选择填空。内容都是书上平时的对话内容,部分学生做得很好,但也有很差的,原因是因为不能弄清楚句子的含义故不能准确找出答句。
五、连词成句。本题较为简单,学生多数完成的不错,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对,得分率也很高。
六、找出对应句。本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对话理解能力,而且考查了学生正确使用和判断识别句子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答对,得分率较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出错。
七、找出句子中错误并改正。学生在本题扣分很多,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学生对词的形态不能正确运用;二是学生练得太少或者说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学英语。
八、阅读短文并判断正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由于课文比较简单,总体上答得很好,错误不多。
九、习作。要求学生只少写出6个句子。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而看,学习较好的学生写得不错,能够满分,但也有一部分较差的学生就不同了,出现很多错误,甚至还出现白卷。其原因就是学生对英语信心不足,产生厌学的感觉。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用功能的训练,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常抓不懈。词汇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熟练地用英语读和写;能否顺利地用英语思考。从阅卷所反映的问题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拼读与拼写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应加强对词的用法及内在含义的理解,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单词的能力,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单词教学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学生在学会了单词的同时,也学会了词的一些基本用法。
2、基本的语法教学一定要与语境相结合。进行语法操练时,要坚持“四位一体”,即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抓住话题,联系语境,确定语法结构,明确语法功能(交际功能)。要重视语法知识对于培养语言运用功能的基础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
3、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又一重点。《课标》规定“学生应达到一定量的课外阅读量”。其实,试卷上每一题都要求学生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教师在平时讲解阅读理解题时,应着力帮助学生分析语言材料,而不是核对答案。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要学的必要条件,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防止“二极分化”提早在小学出现。让所有学生能扎扎实实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让所有学生能在以后的持续英语学习中有更好的发展潜力。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首先要实践,其次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要经常地接触,反复运用。要明白实践越多,掌握英语程度越高。
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2
一、基本情况:
三年级本次考人数22人,平均成绩84.13,及格率100%,优秀率45%。本试卷考查了内容全面,主要分为三大块:基础知识、课内外阅读和习作。
二、具体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在我班中,有十人这题未得满分,这些学生存在的是拼音拼读错误,和书写错误。虽然在平时中都有练习,反复考练,但是还是出现错误,这与老师平时抓的不够。还有就是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平时作业完成不认真导致失分。
<二>、形近字组词
该题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学生存在书写和组词错误,在今后的生字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还要勤加练习。
<三>、选择正确读音
平时复习的是多音字,这题考查的是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的内容,并不是原封不动的题,有三个是出自课内,有一个是园地的,让学生自己分析选择哪个读音,这方面平时会做题,但是还是不够,复习未到位。
<四>、日积月累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理解和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这个题失分的原因是有两个学生有一空未写,可能是背诵不熟练,在考试时突然忘记;还有的就是会写但是写错字没检查出错误来。但是现在的背诵和默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给分题,需要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丢分原因是内容理解不对和书写不对。对于拓展阅读,在讲课文的时候提到过,并且印成卷子发到学生手中,但是个别学生没听讲,根本不知道。
<五>、课内外阅读
课内阅读:这题相对简单,在复习的时候已经全面复习过,但是最后一题失分较多,考查的是对段意的概括。虽然在平时已经在加强训练,可是有的还是不会概括,老师在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理解、分析能力培养不够。
课外阅读:失分较多,对文章内容不理解,学生对概括文章写的内容能力欠缺,审题不认真,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加强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提高概括理解能力。
<六>、习作: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要求进行写作,主要问题是个别学生书写还不够工整。部分学生语句还不够通顺,教师平时在要加强指导,还有的学生写的内容不够丰富。还有一个学生作文只写了十几个字,这导致他的作文失分严重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生字学习和书写,多训练拼音的拼读和书写,对学生的平时作业提高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对个别学困生要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困生,还是要注重基础,平时可以考虑留一些分层作业。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平时讲课中,就当做阅读来讲,在讲中提炼方法,总结方法。教学中,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且注重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段意的概括。同时,要将阅读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掌握答题技巧,平时还要在教学中多加练习,定时检测。
4、作文教学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在写作时,首先让学生打草稿,让他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怎么写,会用什么修辞等,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每周进行一次习作练习,每周上一节阅读课,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并且完善自己的读书笔记,然后把平时的积累运用到习作当中去。学生的习作与阅读是远远分不开的,阅读不仅在课上还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还要提高学生对习作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3
一、基本情况:
三年级本次考人数22人,平均成绩84.13,及格率100%,优秀率45%。本试卷考查了内容全面,主要分为三大块:基础知识、课内外阅读和习作。
二、具体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在我班中,有十人这题未得满分,这些学生存在的是拼音拼读错误,和书写错误。虽然在平时中都有练习,反复考练,但是还是出现错误,这与老师平时抓的不够。还有就是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平时作业完成不认真导致失分。
<二>、形近字组词
该题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学生存在书写和组词错误,在今后的生字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还要勤加练习。
<三>、选择正确读音
平时复习的是多音字,这题考查的是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的内容,并不是原封不动的题,有三个是出自课内,有一个是园地的,让学生自己分析选择哪个读音,这方面平时会做题,但是还是不够,复习未到位。
<四>、日积月累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理解和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这个题失分的原因是有两个学生有一空未写,可能是背诵不熟练,在考试时突然忘记;还有的就是会写但是写错字没检查出错误来。但是现在的背诵和默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给分题,需要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丢分原因是内容理解不对和书写不对。对于拓展阅读,在讲课文的时候提到过,并且印成卷子发到学生手中,但是个别学生没听讲,根本不知道。
<五>、课内外阅读
课内阅读:这题相对简单,在复习的时候已经全面复习过,但是最后一题失分较多,考查的是对段意的概括。虽然在平时已经在加强训练,可是有的还是不会概括,老师在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理解、分析能力培养不够。
课外阅读:失分较多,对文章内容不理解,学生对概括文章写的内容能力欠缺,审题不认真,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加强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提高概括理解能力。
<六>、习作: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要求进行写作,主要问题是个别学生书写还不够工整。部分学生语句还不够通顺,教师平时在要加强指导,还有的学生写的内容不够丰富。还有一个学生作文只写了十几个字,这导致他的作文失分严重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生字学习和书写,多训练拼音的拼读和书写,对学生的平时作业提高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对个别学困生要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困生,还是要注重基础,平时可以考虑留一些分层作业。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平时讲课中,就当做阅读来讲,在讲中提炼方法,总结方法。教学中,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且注重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段意的概括。同时,要将阅读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掌握答题技巧,平时还要在教学中多加练习,定时检测。
4、作文教学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在写作时,首先让学生打草稿,让他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怎么写,会用什么修辞等,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每周进行一次习作练习,每周上一节阅读课,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并且完善自己的读书笔记,然后把平时的积累运用到习作当中去。学生的习作与阅读是远远分不开的,阅读不仅在课上还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还要提高学生对习作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4
本次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全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三个部分,选择题12题36分、填空题6题18分,解答题占66分。综合整张试卷来看,知识布局比较合理,而且主次比较分明,越是重点的、关键的内容所出题目越多、占的比重越大。 成绩出来之后,我认真分析了学生的答卷和不同班级的成绩。
2、班级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说,同样高低悬殊明显,高的可考到满分,少的也只有31分。由此看出,班级两极分化比较严峻。为此,“培优促差”将成为今后教学的重点。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今后工作安排:
1、继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学生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学习就如盖房子,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继续往上面盖高楼大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现在数学学科正处于新授阶段,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才能应用和提高。在课堂上,今天的教学目标,哪些知识必须掌握,要检查、要记录、要落实到位。
2、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及时复习、对比、归纳、梳理知识,让新学的知识迅速建构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3、注重能力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的培养。使学生能融会贯通,能将各章节具体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解决综合性的问题。
4、加大对后进生关注,并及时辅导。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性被动的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进行课后辅导,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5、继续加强我们备课组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使九年级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以上是我对本次月考的汇报小结。
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5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测试,体现了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开放为主。测试本册课文中要求识记的字词及语文园地中出现的句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充满了吸引力。题型结构合理,难易恰当,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
二、试卷内容分析。
这次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型有,“看拼音写词语”、“拼音选择”“形近字组词”,“词语补充”,“模仿写词”“选字、词填空”,“课文内容填空”“按要求写句子”,“句子排列顺序”,“阅读”,“看图写话”。题型较新颖,能贴进学生生活,覆盖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积累、理解运用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三、结果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测验,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了程与方法,体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本次考试一个年级参加。从整体看学生发挥的还比较理想。
(二)具体情况分析。
典型错误分析:
1、答题分析。
(1)、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题比较易写错的字的是:“欺负”的“欺”,其主要原因没注意检查。还有一种写错是因为平时写字不太落实不够扎实,所以写错。
(2)、拼音选择,错在同音字的音调上。
(3)、形近字组词,个别同学把字的偏旁记得不清楚,如:桶和涌。
(4)、阅读短文,答题有的同学不按老师教的方法在文中找答案,而是自己想象着填写。
2、错误分析。
(1)、写错别字的问题比较严重,每一道题都有错别字出现。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把所教的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教给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和规律。把字词放在语境中去认读、去理解,把字词句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认字的兴趣。
(2)、学生在语句中理解词语的能力弱。
例如:“选字、词填空”。很多学生出错就是句子不通顺,其实只要多读一下句子明白意思就不会错了。这说明学生的拓展思维、理解句意等方面还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3)、学生的读题能力有待提高。像阅读题中,要求学生从文选合适的词填空。学生就没有在文中认真找匹配的,而是随意在文中找或者自已写认为对的,结果不符合题的要求。
四、今后教学措施。
这次测试,无论是对突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还是教学质量的监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深化课改,学得扎实。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每一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注重精讲精练,夯实语文基础,只有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能力的形成、素养的提升才有依托。
2、关注生活,重视体验。
从这次试卷来看,对学生来说阅读理解题和写话依然是最难的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应明确的是,知识目标是否实现,不单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因此,教学前的设计和实际的课堂教学都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特别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在学生学习母语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不等同于知识,但知识是从生活中产生的。让学生懂得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是活化学生知识的关键。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在生活中去理解,在生活中去体验,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和自然
以及社会的认识,反映着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从生活中寻找与课文上所学知识的联系,那么学生就会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学习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知识与生活想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就会联系生活感知、理解文本。语文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学习语文要持之以恒,长期积累。同时,考试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复习工作以巩固基础知识,特别是在书写的时候一定严格把关,试卷上才会出现清晰正确的字迹。
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篇6
20XX年高考历史山东卷秉承了以往厚重大气,又不乏活力的特点,在稳定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从整体来说,今年的试题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实现了选拔性和导向性、基础考查和能力考查的和谐统一,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特点,符合历史学习与认知规律。具体而言,今年试题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凸显学科性,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
20XX年山东卷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重点,符合考试说明中“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原则。试题主要从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来区分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实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1、以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为核心,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如选择题的第11题,通过对近代纺织企业与其他行业的数量比较,考查了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不均衡性,使考生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工业半殖民地性的特征。第29题第(2)小题,以张之洞对汉阳铁厂选址因素的考虑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洋务派官办企业封建性特点的认识。
2、增强试题的综合性,突出对考生历史思维深刻性的考查。试题将世界史和中国史、古代史和近现代有机结合,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模块的知识相融合,突出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如选择题的第12题,考生只有将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三个历史事件以及这一时期的其他历史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再如第15题,从空间上涉及了欧美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时间跨度上涉及了近代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三个历史阶段,考查了考生对世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把握。试题的设计从单点到多点,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大大增强了试题的综合性,从而加强了对考生思维深度及广度的考查。第27题也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试题不但在知识上将中国古代史中的黄宗羲思想、世界史中的孟德斯鸠思想以及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结合,而且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实现了对考生能力的多层次、多角度考查。
3、以材料的多样性、客观性,思维过程的发散性、自主性以及答案的非唯一性,来考查考生思维的创新性。比如第33题第(2)小题,题干为考生并行列举了三则关于农奴制改革的史料,材料具有多样性;设问是开放的,给考生留下了多角度进行思维的空间;答案是非唯一性的,考生只要能做到史论结合,自圆其说就可得分。试题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和谐统一,有助于考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二、突出研究性,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
今年的高考试题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通过对学习方法的考查,检验了考生进行历史学习的能力和潜质,更加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
1、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是今年试题的一大特色。
史料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的第一项即是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今年试题在史料方面有三个特点:(1)史料的选择更趋丰富和多样化。文字史料除了传统的历史典籍,还有诗歌、回忆录等。此外,试题还选用了汉画像石雕刻图、个体户营业执照等,使卷面更加生动和鲜活。(2)试题所选用的史料与设问、答案的结合更为紧密和科学,避免了为材料而材料,使材料真正成为了能力考查的载体。(3)更加注重对考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比如第27题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设题,鲜明的突出了史料在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中的地位。第33、34、35题不但考查了考生对史料的选择、鉴别和解读能力,而且引导考生加深了对历史认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理解。
高中历史新课程重视新情境新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史料教学法”等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师认为自己一直是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但是问卷调查却显示,很多学生却并不清楚什么是史料,更不知道如何搜集、整理和使用史料。今年山东卷对史料的考查,必将对中学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2、试题突出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对20XX年山东卷进行评析,不得不提到第27题,作为分量最重的学科内综合题,它比较全面、最为典型的反应了整个试卷的风格和特点。
第一,试题以史学构成的三个要件——“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进行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它不仅仅表现为一种试题外在的呈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试题各个部分之间一种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沿着试题呈现的这一主线不断探究,使考生对历史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次分明,全面落实了考试说明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命题者通过这一方式,构建起了进行史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框架,呈现了史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学科特点鲜明。
第二,试题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但又不显空洞。它做到了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史实的结合,既使得考查具有一定的高度,又不脱离考生的认知水平。第(1)小题将史料与史论相结合,要求考生通过解读材料一(史料)的信息,论证材料二(史论)的观点,体现了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特点。第(2)小题要求考生掌握评价历史事物的两种方法,也是论从史出,毫无生硬之感。紧接着要求考生运用这一方法去评价“三权分立”思想,考查层次由了解、理解到运用,逐步深化。同时,由史料到教材主干知识,所考查的内容与考生的知识背景越来越贴近。第(3)小题是对更为抽象的史观的考查,题目要求考生结合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作答,明确的指向性,使考生不可能空泛的去谈理论,抽象的历史认识变的具体化。
此外,比较、判断、归纳、概括等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学习方法,在试题中也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注重思想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能力考查有机融合
高考科目的考试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但是对一些考生来说,有的科目有的试题是使其终身难忘的。因此,高考试卷绝不仅是一些堆砌的文字和符号,它也是对考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
从20XX年山东卷来看,命题者没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简单的理解为一种思想教育,而是将其上升到了对历史事物的态度、对历史观念的认识这一层面上。比如,第27题第(1)题让考生回答黄宗羲思想的“新见”,就是让考生认识黄宗羲的思想在明清专制的文化环境下所体现出的历史进步性。第(2)题涉及到用什么样的方法,怎样去评价历史事物的问题。实质是在考查考生对待历史事物的态度和价值取向问题。第(3)题以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为主线设题,不但寓含了“思想的力量”——思想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这一主题,而且渗透了以传承与交流为主题的全球文明史观。“学史以明志”,试题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以历史知识和能力考查为“显性”主体,“隐性”考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寓意深刻。
20XX年山东卷以“发展、进步”为主题,向考生展现了一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卷。试题所涉及的科举制、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五四以后的民族主义思潮、改革开放、雅典的民主政治、工业革命、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启蒙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等等,都是推动或深远影响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试题不回避热点,第27题第(3)小题考查了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第34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体现导向性,试题实现了有利中学教学和有利高校选拔人才的和谐统一。
高考的本质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在客观上对中学教学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20XX年山东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试题的区分度;同时,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密切联系中学实际,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1、注重基础性,考查主干知识
试题注重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是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掌握的主干知识。比如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近代的民族主义、近代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雅典民主政治、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启蒙思想、明清进步思想、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近代洋务企业、一五计划等。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外,试题还注重了对考生基本技能的考查。比如对史料的鉴别和运用、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等。它们不但是中学的主干知识和考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考生升入大学后,学习历史所必需具备的基础。
2、试题所考查的是课程知识而非单纯的教材知识
教材只是历史学习的工具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和学习应该“以课标为本”,而不能“以教材为本”。第12题以陈独秀对义和团看法的前后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的民族主义,就不是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它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生需要通过对五四运动及前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正确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基本脉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试题没有超出考生的认知水平,是考生应该掌握的课程知识。
3、稳定中创新,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试题不创新就会陷于模式化,从而失去生命力。作为学科内综合题的第27题,去年在试题的形式和内容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好评。因此,今年山东各地市模拟题中纷纷出现了模仿第27题的现象,而且高度“仿真”。如果命题者再以去年的模式命题,必然会加剧中学教学中的应试教育思维,使其陷于教条化和模式化,背离新课程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精神。今年的第27题没有沿袭去年的形式,再次大胆进行了创新。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形式新颖,内容厚重,寓意丰富,更有了专业性和学术味。这不但能有效区分考生的层次,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且对中学教学也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4、正确对待“新材料”,合理处理不同版本问题
在重视新情境新材料的同时,目前的教学和考试中,出现了为材料而材料的倾向,以追求材料的新、奇为目标,违背了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初衷。今年山东卷第33题大胆引用了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材料,老材料考出了新意,这对于以后教学和考试中新材料新情境的使用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同时,三则材料虽然分别引自三个不同的版本,但是在设问上对与使用不同版本的考生都是公平的。它透漏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命题坚持“以纲不依本”的原则,所考知识非教材知识,而是课程知识,只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学习,使用任何版本的考生都可以答题。
5、注重学科性,避免去学科化和学科边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化,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生活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追求试题的新颖和所谓的生活气息,个别试题出现了去学科化或者将学科知识边缘化的现象。试题注重形式而淡化内容,所考查的知识远离主干,给中学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也不利于考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继续学习。今年山东卷注重历史史料、历史方法,如第27题对史料的处理,就不是简单的进行史料解读,让考生去“概括段落大意”,而是以“史料”“史论”“史观”整合和统领整个试题,史论结合,学科特点鲜明,专业性突出。
6、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历史思维方式的养成,避免历史学习的碎化。
新课程教材都是以模块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时空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强,考生要了解历史基础知识,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必须要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今年的第27题或古今贯通,或中外结合,或前后承接,使的试题的综合性大大加强,力争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以“史料”“史论”“史观”为线,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展示了历史学习的基本认知过程,也是对历史思维的一种积极引领。
纵观20XX年的山东卷试题,既秉承了传统,又进行了积极创新,即完成了为高校选材的使命,也深刻的阐释了新课程的内涵。它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进步和提升,是一份让人满意的试题。
1、考察中西方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变迁,此题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体例来整合教材资源,只要熟悉课本,答此题绝非难事。
2、此题是一道信息题。从去年高考开始,此种题型已经常态化,以绘画题材的切入,考察汉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
推荐访问:试卷 改进 措施 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建议 小学科学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小学道法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小学英语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