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的感人事迹优秀李晓红的感人事迹。革命烈士、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主治医师女,1974年7月生,1997年12月入伍,2001年7月入党,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晓红的感人事迹优秀4篇,供大家参考。
李晓红的感人事迹优秀篇1
李晓红的感人事迹
。革命烈士、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主治医师
女,1974年7月生,1997年12月入伍,2001年7月入党,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她入伍以来,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在救治“非典”患者中,连续奋战6天。被病毒感染后,她还表示,如有新的治疗方法,可先在她身上试验,愿以她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2003年4月16日凌晨3点30分光荣殉职,享年28岁。
2003年5月1日被中组部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武警北京总队追记一等功,并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就在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所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她休息几天。
6年前,出身于军人家庭的李晓红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走进她向往的警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以两轮均为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微笑着走进一间间病房,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科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有关治疗非典的资料,采取救治措施,并亲自为那位非典病人体检、诊治。一整天,她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28岁早逝的医师李晓红:“新的治疗方法在我身上试用”
谁也没有想到,她走得如此之快。4月16日,28岁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二科主治医师李晓红带着未竟的事业,永远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
3月25日,李晓红所在医院收治了一名从急诊转来的患者。对病人集体会诊前,科主任告诫身体不舒服的李晓红不要参加会诊了。
可会诊前,大伙还是在人群中发现了一身防护的李晓红。“我看过这方面的资料,比你们有思想准备,让我来吧!”她从同事手中夺过听诊器和血压表,开始为这名患者查口腔、听肺音、量血压。一阵忙活,她已大汗淋漓。大家劝她休息,她说:“我同这名患者有了接触史,你们上去会又多一份危险。”
李晓红哪里知道,此刻,病毒正绕过层层防护服,向她和她的战友们侵袭过来。
接下来是病例分析。已经答应休息的李晓红突然又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是我从网上下载的有关非典的资料和国家推荐的临床诊断标准,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启发。”早就关注非典疫情的她提出对这名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并建议“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激素早期介入”的治疗方案,得到全科同志一致认同。
李晓红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每天对病人查体、修改医嘱、制定治疗方案,与病人“零距离”接触。3月30日,李晓红突感不适,“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
为了不让救治的病人惦记自己,影响养病,被隔离治疗的李晓红让战友封锁了消息她还反复告诫接管了自己病人的两名医生:“××患者肺部感染很重,要提前使用抗菌素;××心功能不全,要随时探视……”
这个时候,李晓红的耗氧量要比正常人高出20%,肺功能本来就差,加上连续高热、饮食不佳,4月6日,李晓红病情加重,已不能用语言和医生交流其他病人的治疗方案了,她用笔艰难地写道:我是一名医生,有什么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在我身上试用,我不怕,你们不要靠近我,一定要搞好防护。
4月16日下午3时30分,李晓红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永远闭上了眼睛。
5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李晓红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一天,武警北京总队党委决定给李晓红记一等功,并批准她为革命烈士
李晓红的感人事迹优秀篇2
让武大精神伴你成长
——在武汉大学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李晓红
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在美丽的东湖之畔,灵秀的珞珈山又迎来一批新的主人。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祝贺你们在珞珈山开启新的生活!欢迎你们加入武汉大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你们来到学校的第一课应该给你们讲些什么。我思考再三,谈三点感受与你们分享:
以武大为家
武大不仅是我们的生活家园,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有一首歌叫《家是珞珈》,是你们的一位师姐在大学期间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词这样写道:“带着一身青涩和憧憬,我就走进了你。你用慈爱博大的胸怀,把我迎进了家。春你给我阳光,秋你赐我金黄。世上最美的地方,怎么也比不上家。家是珞珈,我向往的地方。心有珞珈的根,人就有珞珈的魂。”这首歌在武大学子中广为传唱,相信也会引起你们的共鸣。
我于2010年年底来到武大,虽然只有两年多时间,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她:我爱这里独特的风景,我爱勤勉不懈的武大师生,我爱古老而青春的珞珈气象。武大对于我来说,就是我的家。
同学们,你们将和我一样,在珞珈山生活、学习或工作,很多同学将会在这里度过四年、六年、十年甚至一生的时光,武大就是我们共同的家。也许我们的家还不够美丽,你们会吐槽“‘中国最美丽大学’怎么像个大工地?”;也许我们的家还不够舒适,你们会抱怨“天哪,这就是21世纪的大学宿舍?”;也许我们的家还不够“牛气”,你们会期盼“学校什么时候才能重振‘北有北大、南有武大’的雄风?”我知道我们做得还不够。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共同去呵护,共同为她添砖加瓦,我们的家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温馨、越强大,成为世界上让我们最为向往的地方。
感悟武大精神
建校120年来,始终有一种品格挺拔着武大人的脊梁,那就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始终有一种担当指引着武大人的方向,那就是教育报国、造福社会;始终有一种气质浸润着武大人的心灵,那就是兼容并蓄、自由开放;始终有一种精神植根于武大人的灵魂,那就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它们汇聚成武大的精神,它们就是“珞珈的根”和“珞珈的魂”。我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去好好地体会与品味,让武大精神在你们的身上得到传承与光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武大精神的滋养下,武大将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我曾经给同学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企业老总给下属布置工作。第一类学生接到任务,还没开始干,就首先点评一番,建议领导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搞得领导极为不爽;第二类学生埋头苦干、加班加点,循规蹈矩地完成了任务;第三类学生按期完成了任务,并提交了一份修改建议方案。结果是:第一类学生被炒鱿鱼,第二类学生成为了业务主管,而第三类学生则得到了重用,接了老总的班。
武大要培养的就是第三类学生!我希望你们不仅要有实干精神,而且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这正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校训精神的体现。武大校友易中天先生曾说过,“武汉大学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风景好,风水好,风气好,这么好的风,熏也要熏出人才来。”我相信,在武大精神的熏陶下,同学们想不优秀都很难!
var script = ("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树立大爱情怀
有人说,武大这么浪漫的校园,有樱花城堡、有情人坡、有东湖,不谈恋爱岂不可惜?我今天想说的是一种广义的爱,它包括对同学的友爱,对父母的关爱,对兴趣特长、学术方向的热爱,还有对我们武大这个大家庭的珍爱,以及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大爱。唯有爱,才能使我们与周围的世界建立积极的联系,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正能量! 爱的对立面,是“不爱”。这些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困扰大学生的突出问题。随意放弃自己的学业,是对自己的不爱;给室友投毒报复,是对同学的不爱;忽视父母,是对父母的不爱;对学校环境的破坏,是对学校的不爱;对社会冷漠,是对社会的不爱。“不爱”将使人生变得晦暗无光。当你们今后遇到挫折,不妨多一点倾听与沟通、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学会自我调适与自我减压,在爱与被爱中获取奋起的力量。如果实在不行,学会求助吧,去找你的朋友倾诉苦恼,去找你们的辅导员和导师寻求支持,去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获得专业的心理辅导。你们要记住,永远不要自己放弃自己。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在一所学校发表“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讲了一句经典而震撼人心的话,他说:“放弃自己就是放弃国家!”我衷心希望,你们永不言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爱自己、爱他人、爱武大、爱世界!
同学们,珞珈时光已经向你们开启,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我期待,你们自立自强,学会自主思考、自主管理属于你们的大学时间,自主地规划和设计属于你们的未来! 我期待,你们珍惜自由发展这一武大给予你们的最好礼物,在自由的网络漫游中学会理性思考与判断,在自由的个体发展中充分发掘你们的个性与潜能! 我期待,你们能砥砺意志、锤炼人格,立足武大眺望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用你们的双肩担负起家庭、国家与民族的责任! 我期待,因为有你们的加入,武大将早日成为美丽武大、英才武大、大爱武大、创新武大、活力武大,早日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武大将塑造你们未来的人生,而你们将塑造武大的未来!我对你们充满信心! 谢谢大家!
取势为先,善做善成
——在武汉大学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
校长
李晓红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这几天,校园里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喜悦,武大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增添了许多新鲜与灿烂。热烈欢迎你们,2014珞珈山的新主人!
每一次参加开学典礼,我作为校长,既感到开心、又有赶考般的紧张。开心的是,又迎来了一批青春洋溢的学子;紧张的是,对于新生开学的第一课,我总想讲出新意,但觉有些江郎才尽。
前不久,总书记讲到,“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我想,今天就谈谈武大的“势”。当你们踏进武大的校门,就应该能感受到,在这所古朴而美丽的校园,蕴含着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势。对于武汉大学而言,要实现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就必须积力蓄势、审时度势、取势谋势;对于我们每一个武大学子而言,要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因势而动,为成就精彩人生不断蓄积动能和势能。武大的势在哪里?
武大之势,在于她恢弘激越、大气磅礴的气势!
上世纪30年代,有位美国外交官问著名学者胡适先生:“中国究竟进步没有?”胡适回答:“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武昌珞珈山看一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美国外交官疑惑不解,当他后来专程来武大,看到东湖烟波浩淼、珞珈钟灵毓秀、建筑巍峨壮观、校园人才汇集,一下子恍然大悟。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能建成如此气势恢宏的大学,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在武大四年,时常登高远眺,每次感受“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都不禁心潮澎湃:唯有这样的山水建筑,才能让人潜心为学、探索新知;唯有这样的山水建筑,才能让人一辈子刻骨铭心、魂牵梦萦!
或许是因为景色太美,每年樱花时节校园总是游人“爆棚”,让我们的同学爱恨交加;还有那浪漫“情人坡”,总会让一些热血学子情不自禁地想谈一场恋爱,甚至成了很多年轻人拍婚纱照的首选之地。武大的美太招惹人了!我们也不必把武大的美藏起来,我们要继续发掘武大美的特质、丰富武大美的内涵、展示武大美的神韵、呵护武大美的声誉!
我希望你们取大美武大、恢弘武大之气势,树远大之理想、立豪迈之志向,去提升你们的精神气质、丰盈你们的大美人生!
武大之势,在于她自强不息、奋勇向前的劲势!
在武大历史中有段岁月让我们无法忘怀。1938年,日寇围攻武汉,武大师生被迫长途跋涉、西迁乐山,从此历经八年“苦难与辉煌”。吃的是满是沙子的“八宝饭”,住的是简陋的寺庙,连上课时都要提防日军炮火的袭击,但武大师生秉持学术报国、科学救国的理念,在艰难困厄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武大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5篇学术论文,为新中国培养出12位院士,并跻身“民国四大名校”!
和平年代重温这段历史,让我时常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撑一所大学不断前行?那就是武大人坚守学术本质、坚持科学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武大历经初创迁址、战火**、恢复调整、合并发展等种种境遇,始终以一种自强弘毅、沉潜从容的气度,始终以一种生生不息、奋勇前行的态势,传承了武大的文脉,积蓄了武大的底蕴,谱写了武大百廿的辉煌!
有人说,你们这代青年学子盛行“精致利己主义”,“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还有一批“现实主义者”,只考虑房子、票子,上大学是为了娶个“白富美”,嫁个“高富帅”。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你们是有思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一代,是青春激情与阳光新锐的一代,中国未来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
我希望你们取武大自强弘毅、砥砺进取之劲势,赓续武大优良的文化传统,求索不已、奋斗不止,充分展现新一代武大学子的风采,去奋力追逐你们的梦想!
武大之势,在于她自由开放、锐意创新的生势! 雷军,相信同学们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他是小米手机创造者、中国互联网产业领军人物。李克强总理称赞:“雷军,听说你把小米做成了大米!”当年,雷军在武大读书时,自主灵活的教学制度和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使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修完所有学分,还包揽了几乎所有奖学金,他将大量精力用在了“异想天开”的创新上。
我常与雷军及很多校友见面,交谈中他们都给我一种强烈的感受:无论在什么领域,武大人总是能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书写传奇!正是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的武大学子和深深打上“珞珈烙印”的武大校友,铸就了武大最具生机活力之势!
有人调侃说,“爱在华师、学在华科、玩在武大”。我认为在武大能“玩”,是一大幸事,这个调侃我们接受。武大的“玩”绝不是无所事事的“吃喝玩乐”,而是在教学的灵活、科研的创新、校园的开放、文化的丰富中注入“玩”的要素,让同学们在玩中学习、在玩中碰撞、在玩中思考、在玩中提升。
我希望你们取自由武大、创新武大之生势,放飞梦想、自由探索、锐意创新,像雷军一样,像武大的辩论队、合唱团、“记忆大师”、“发明达人”一样,玩出个性、玩出品味、玩出特色、玩出水平、玩转国际舞台,让“玩”成为武大靓丽的品牌! 武大之势,在于她顶天立地、敢当善为的派势!
翻开武大的历史篇章,无数武大师生和校友将脚步坚实地踩在祖国大地上,从“三星两弹”到“北斗子午”,从极地科考到三峡工程,从重组基因到杂交水稻,从助力经济腾飞到关爱弱势群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他们在知识上探求高深学问,在时代中担纲社会责任,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这就是顶天立地之雄势!
在你们的学长中,也有另外一种“牛人”,他们敢想敢为、善做善成。当“扶不扶”正成为世人的一种“道德纠结”时,我校医学院2011级江山等5名硕士生挺身而出,公交车上紧急救治突发癫痫、危在旦夕的乘客。化学分子学院谢肖同学,大二在贵州支教时,发现当地孩子的饮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便萌生了“要让人人都喝上干净水”的愿望。回校后,他立即招募志愿者,创办公益组织“清泉计划”。如果没有他筹募资金,湖北恩施近千名小学生可能还在为喝不到干净水而困扰。谢肖说,“我只是想让这个世界更温暖”,这是何等朴实而豪迈的语言!这就是敢当善为之派势!
民间有人送我们一个外号,叫“武大郎”,我认为这个外号我们也不必拒绝。就像校大门牌坊上镌刻的六个大字“学大汉武立国”,我们不仅有《水浒》中那个“武大郎”的朴实敦厚,更有一股“我有凌云志,翱翔天地间”的牛气和派头。我希望你们取武大敢为天下先、勇担天下任之派势,担纲社会、匡时济世、敢当善为、振导四方,努力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武大郎”!
最后,我送给你们《大学生活“十要十不要”》,希望你们“且行且珍惜”:
第一,要拼自己,不要拼爹;
第二,要追梦,不要追星;
第三,要做“学霸”,不要做“学渣”;
第四,要学会蹭课,不要翘课;
第五,要刷GPA,不要刷夜、刷微博;
第六,要诚信考试,不要想着“开外挂”;
第七,要独立思考,不要迷信“大V”;
第八,要多去操场锻炼身体,不要总宅着看《来自星星的你》; 第九,要学会“感恩关切爱”,不要心存“羡慕嫉妒恨”;
第十,要保持阳光心态,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衷心祝愿你们在武大学业有成,生活快乐!谢谢大家!
别样的青春,不变的传承——李晓红在2015级新
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5-09-15 00:29:11 点击数:783
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梅园小操场青春洋溢、热情涌动。因为你们的到来,珞珈山一片生机盎然,处处焕发着青春活力。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最近有部热播剧《毕业歌》,讲述的是一群年轻人浴血抗战的感人故事,这不由让我想起抗战时期武汉大学西迁四川乐山坚守八年的艰辛岁月。我似乎觉得,这部电视剧演的就是我们武大人!
77年前,当日军炮火轰炸武汉,珞珈山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1200多名师生悉心保护着图书和仪器,颠沛流离、跋山涉水2000多公里,迁往西部偏僻小城——四川乐山。在战火中,武大人自强不息、救亡图存,挑灯夜战研制防毒面具和手榴弹,一批批运往战场;150多名学子抱定救国之决心投笔从戎,随中国远征军奔赴前线„„八年流亡办学,100多名师生因炮火和疾病长眠乐山,生存下来的武大人在流离中赓续文脉,在困厄中弦歌不辍,以令世人惊叹的气势铸就了“乐山辉煌”,跻身“民国四大名校”!
战火中的青春之歌,旋律虽悲怆,却昂扬激越。在乐山,有这样一位武大学子,他在日军空袭中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三次与病魔搏斗死里逃生;他抱定科学救国的信念发愤读书,以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完成学业。新中国成立后,他带队奋战于荒凉的戈壁,亲手制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系统,并参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将武大人的名字载入共和国核事业发展的档案。他,就是我校电机系1940级校友、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
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与刚进入大学的你们共同回望那代青春学子的燃情岁月,我认为很有意义。因为,有一种精神会跨越时空,有一种品格会永不褪色,它一定可以触动我们的灵魂,并引发我们去思考,砥砺我们去传承。在今日的珞珈山下,你们又该如何修炼自己的青春?八年西迁史和俞大光的青春经历,带给我们两点弥足珍贵的启示。
第一点启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惟有自立自强,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前几天新生报到,我看到许多父母拎着大包小包,甚至几代人、几辆车来护送,形成校园里蔚为壮观的“亲友团”。同样是入学报到,当年与你们同龄的俞大光,独自一人背着行囊,揣着打工挣来的微薄学费,与路上结识的同学合租一艘小木船,划着桨逆江而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险象环生,走了10多天才到达乐山。在乐山读书期间,尽管吃着糙米夹砂石的“八宝饭”,住着竹篱笆建成的简陋宿舍,还要躲避炮火与疾病的侵袭,但是俞大光和他的同学们始终以奋发的情绪、坚定的意志和自强的精神,在茶馆、寺庙、大渡河边,甚至在僻静的坟场,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拼命学习,以期将来承担起科学救国的重任。
与俞大光不同的是,今天你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与俞大光相同的是,你们在新的时代仍将面临挑战,面临人生目标的选择。当遇到“挂科”、失恋、找工作不顺的时候,你是心灰意冷,还是愈挫愈勇?面对激烈的竞争,你是甘于过平庸的生活,还是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为民族自强而奋争?新时代的自强精神,不仅意味着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坚韧不拔,还体现在对远大目标的奋发执著。我以为,只有经过磨砺的青春,才会更加闪亮;只有懂得自立自强,人生才会更加高远!
第二点启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惟有明诚弘毅,才能顶天立地、引领时代。
在俞大光求学、求知和求职的路上,即便时局动荡不安,他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胸怀天下,笃定人生目标,奋勇执着向前。上大学前,他已谋得兵工厂一职位,本可以安逸于后方,但他没有放弃求学的梦想,坚持自学考取武大;大学期间,虽没有选择直接上前线,但他将国恨家仇深埋于心底,在学习中奋力寻找救国图强的出路;大学毕业后,本可以到薪金更高的岗位上去工作,但他为培养“救国急需人才”选择留校教书;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走上了从事核武器研究这一艰辛而又荣光的道路,成为共和国一名功臣。俞大光人生道路上的每次选择,都有他自己深沉的思考,正如他自己所说:“刻苦才能学好,学好才能强国,强国才能打败日本”!
与俞大光一样,青春路上的你们也面临诸多选择。在充斥着浮躁和诱惑的当今时代,你是去羡慕别人“拼爹”炫富,还是去追求内心的充实圆满?你是做沉迷于网络的“低头族”,还要做改变现实的“蝙蝠侠”?你是只想做自己的“人生赢家”,还是要成为打拼“中国梦”的时代标杆?请记住,武大培养的人才,从来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谋生,而是要顶天立地、引领时代,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俞大光只是乐山时期众多武大学子中的一员。从乐山走出来的,还有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制者张效祥、秦山核电站总设计师欧阳予等12位院士,以及开创中国发展经济学学科的谭崇台、奠基中国国际法学科的姚梅镇等大批学术大师。他们秉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批判之精神”,成就自我,担纲国运!他们的青春旋律至今在我们的耳边回响,他们用武大人特有的精神气质,书写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校训!
78年前,也就是1937年国立武汉大学开学典礼上,王星拱老校长呼吁武大学子“应作国民之表率”,并坚信“民族复兴之光明的旗帜,树在前途等着我们”。今天,这种热望仍激荡在我们的心间。同学们,你们的珞珈时光已经开启,正当你们编制“青春修炼手册”之时,作为校长,我赠予你们五点建议:
第一,你们不要仅限于做一个“学霸大神”,还要尝试去做个“社团达人”或者“科研牛人”;
第二,你们不要迷信于“大V”、只会在“偶像来了”的时候欢呼尖叫,更要以理性态度和批判眼光“涂鸦专属的自我”;
第三,你们不要一味指望在顺境中走向成功,还要做好在困境中“逆袭”的准备;
第四,你们不要只知道埋头苦干,还要学会分享与合作,改变世界的“合伙人”就在你们身边;
第五,你们千万不要宅着学习,还要走出象牙塔,站起来眺望整个世界。 最后,衷心祝愿你们学业有成、生活快乐!谢谢大家。
李晓红的感人事迹优秀篇3
李晓红热爱生命的故事
就在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所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她休息几天。李晓红说:“我是一名军医,怎能临阵逃脱呢?!”
6年前,出身于军人家庭的李晓红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走进她向往的警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以两轮均为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微笑着走进一间间病房,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科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有关治疗非典的资料,采取救治措施,并亲自为那位非典病人体检、诊治。一整天,她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李晓红染上非典后,科室领导、同事以及家人无不为她的安危焦急、担忧,可李晓红却显得异常的镇定和安详。她不想因自己染病在同事和病人之间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对病人的救治。她说:“我是医生,懂得怎样照顾自己!”
4月6日这天,李晓红病情加重,连说话都十分困难,每说一句话都要喘好一阵儿。院里决定将她转院至条件较好的解放军302医院。李晓红得知后,艰难地说:“我年轻,免疫力好,还是先转比我更重的病人吧!”
后来,医院领导还是把李晓红送进302医院。然而,李晓红的病情依然不见好转。院里决定让她丈夫留院陪护,她却执意不肯。她对丈夫说:“医院里眼下人手正紧,我已经躺下了,不能再拖累你,你应该回到你的岗位上去!”作为一名优秀的年轻医师,李晓红心里始终装着病人。她曾为救治一名生命垂危的新战士,在病房守护7天7夜,直到病人脱离危险;她还凭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医术,使一位心脏停跳7次的地方患者转危为安。在她短暂的从医生涯中,那5面锦旗、20多封感谢信就是对她良好医德、医术的最好见证。就在她最需要亲情慰藉之时,她心中想的依然是病人。
在李晓红最后的日子里,意识到自己时间不多的她,考虑更多的依然是一名医学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如何战胜非典。她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在与非典病魔做着最后的抗争。
每当医生查房,她都尽可能把自己的临床症状、用药反应等体验讲给临床医生听,与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并多次提醒医生:“现在治疗上是否找到新的办法,如需要试验,就拿我做试验吧!我是医生,我不怕。”她一直想着,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
直到被报病危,无法用语言和医生交流,她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用笔艰难地在纸上写下对自己病情的体验和分析,哪怕是只能写下几个字。
4月16日黎明时分,非典病魔终于夺走了李晓红28岁的年轻生命。李晓红倒下了,倒在了人类抗击非典的征途上!强忍失去妻子的悲痛,李晓红的丈夫流着泪水告诉记者:“我妻在九泉之下是无悔的,她是为追寻人类的进
步倒下的;她是为了救治他人而去
李晓红的感人事迹优秀篇4
李晓红,女,1974年7月生,1997年12月入伍,2001年7月入党,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李晓红的感人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李晓红的感人故事
我觉得李晓红热爱生命的故事令我很感动,因为李晓红不但医术好,而且很热爱生命。
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说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他休息几天。
李晓红说:“我是一名军医,怎么能临阵逃脱呢?”我热爱自己的生命,我也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拓展阅读:关于李晓红的故事的作文
生命是有限的、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它。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热爱申明的人和动植物。以前我以为只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就可以了,但现在我改变了想法,这还要从那一天说起。
有一天,我在小区的花坛边散步。突然,发现有一只小小的飞蛾在扑腾着。原来这只飞蛾被蜘蛛网困住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我不禁起了怜悯之心,于是慢慢蹲了下来静静的看着,但无论飞蛾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我决定要帮它一把,可又想:如果蜘蛛咬到我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了小木棒,对呀!用小木棒蜘蛛不但咬不到我,还可以帮助飞蛾逃生。我刚要去找小木棒,奇迹出现了!飞蛾挣脱了困境,飞向远处的草坪,停在了一朵不知明名的小花上,好像因为刚才长时间的挣扎而休息呢。我不禁叫出了声,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李晓红的英雄事迹。
李晓红死前20天的那个上午,她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这也是全员首例非典患者。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足以让她深深地感受到非典这一可怕病魔的残忍,但她没有退却。再说她平时就有困难面前冲在前面的好习惯呢!她这一整天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因疲劳过度她被染上了非典病毒,但她还是不停的为非典病人的生命而奋斗,她不断的查阅关于非典的资料,还提出“蔬菜营养抗非典”的说法, 被医院大加赞许,但医院考虑李晓红的身体所以不得不让她暂时休息,并给李晓红下了“特别命令”:不许再关注非典,好好休息。可她还是念念不忘非典的事,但也因此她的病情越来越重,最终于4月16日黎明时分28岁的李晓红被非典夺走了生命。
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推荐访问:优秀 感人事迹 李晓红 李晓红的感人的故事 关于李晓红的事迹 李晓红的英雄事迹 李晓红医生的感人故事 李晓红烈士 李晓红女 李晓红几岁了 李晓红医生的资料 演员李晓红的老公 演员李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