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困住好莱坞编剧

时间:2023-09-24 19:10:02 来源:网友投稿

陶恺

2023年5月3日,美国洛杉矶,好莱坞编剧们在派拉蒙电影制片厂外举行罢工运动

对于许多美剧、电影爱好者来说,提起“好莱坞”,就是提起“造梦工厂”,就是提起影视剧文化里的“未来之城”。在高水准的创作与规范的影视生产工业之下,好莱坞奉献了诸多有趣、前瞻的佳作,也一度构建起了观众对这个世界未来的种种想象。

不过,随着科技、流媒体的迅猛发展,“造梦工厂”也不得不面对一地鸡毛。曾经仅存在于科幻片中的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掀起波澜,ChatGPT带着人类喂养的语料正巧舌如簧地入侵着每一个以文字、画稿等为产品的职业—对好莱坞编剧来说,也不例外。

编剧工会,是那些“梦”背后的铸造者,是好莱坞娱乐业生产线上最重要的齿轮。但就在美国当地时间5月2日,好莱坞编剧工会(WGA)的数千名成员走上街头进行罢工示威,对抗AI的入侵,以及停滞甚至衰颓的薪酬体系,誓要撬动好莱坞这台庞然巨物。

按照一般的经济规律,行业罢工通常出现在经济急速衰退或是业内大规模裁员的时刻。但这一次罢工,除了“传统”的对薪酬体系、分红机制的不满,编剧们还想要捍卫作为人类工作者的尊严。

走到罢工时刻,是编剧工会在与代表资方利益的美国主要娱乐公司联盟(AMPTP)谈判破裂后做出的反抗。时移事迁,这一次,谈判桌上没能得到的权益,会在罢工“威胁”后获得胜算吗?

人类劳动失去尊严

编剧工会上一次罢工还是发生在2007年。彼时,如今的“流媒体一哥”网飞(Netflix)还在做DVD租赁邮寄,我们如今熟悉的信息传递方式还尚未占领市场,这场“古早”罢工引起了当年美国影视业、娱乐业的全面震荡:当年大热的《绝命毒师》《绝望主妇》《办公室》《丑女贝蒂》等剧集不得不停播、停拍,等待编剧们的罢工结果。很久之后,影星丹尼尔·克雷格还在回忆这场罢工时心有余悸:2007年编剧工会组织罢工时,他正在拍摄《007量子危机》,因为编剧罢工无人编写接下来的剧本,为了尽可能减少误工带来的损失,作为演员的他不得不在片场自己编台词维持拍摄进度。这场罢工前后持续了100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多亿美元、蒸发了近4万个工作岗位。

2023年5月10日,美国纽约,美國编剧工会美国电影电视制片人联盟谈判失败,1. 2 万名编剧罢工

资深编剧马克·古根汉姆

这里的编剧工作更像是流水线:每个人只负责其中某一个精细环节。

编剧工会本次罢工的另一个诉求是:在流媒体时代为写手争取更大的利润分成份额,也就是要求涨薪。

如今,同样的剧情正在上演,那么,这次又为什么再次走上街头“撕破脸”?

从编剧们手举的罢工标语:“AI无法取代编剧”“用AI替代高管”“AI没有灵魂”……便能得到答案。

这次罢工,编剧们的一大诉求便是:限制使用AI工具—比如最近大热的ChatGPT创作剧本或进行辅助创作。这其中包含了使用权与被使用权:资方既不能使用AI编写、改写剧本,或将AI生产的资料作为源头资料给人类编剧修改,也不能将人类编剧过往、此刻写作的剧本当作语料“投喂”给AI进行训练。

在好莱坞,使用AI创作不算是新鲜事。由于好莱坞成熟的影视工业,这里的编剧工作并非我们印象中熟知的几人合作、共同写出一整部完整故事的“小作坊”,而更像是流水线:每个人只负责其中某一个精细环节。比如,美剧《权力的游戏》有17名编剧,有人负责撰写大纲、有人编写台词、有人负责人物设定、有人负责过场桥段……

精细的“打螺丝”工作让AI的替代成了可能—比如在撰写人物小传的部分,如果将已经创作好的过往剧本“喂”给AI,使之依循从前的口吻再生产,或是让AI在学习了某个热门剧集的剧情之后,顺着故事逻辑为新一季撰写剧本大纲……对AI来说,“从1到∞”的生产,是“像素级”的模仿,看起来可以比人类编剧更出色、更活跃,价格也更低廉。

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好莱坞资方倾向于训练并使用AI来完成编剧流水线上的一些环节,甚至要求人类编剧做AI的辅助,修改AI生成的剧本。

被AI剥夺创作权利,显然让以创作为生的编剧极为厌恶,认为AI生成的产品抄袭了人类编剧的过往劳动,也为堂而皇之的剽窃开了口子。若是被资方要求修改AI生成的初稿,则仿佛是种侮辱—编剧们认为,这种修改“贬低了人类劳动的尊严和价值”。

编剧工会希望能够重新定义AI生成的那些“材料”与人类编剧创作之间的区别:只有原创的内容,才是“文学内容”或“源材料”,是真实编剧的作品,如果AI不能完成“从无到有”的原创,仅仅是“从1到∞”的模仿腾挪,就不能被称为“编剧”。

保卫饭碗

显然,如今的罢工意味着资方代表拒绝了编剧工会对AI在编剧工作中的使用及角色的建议。资方代表宣称,若是编剧们执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大家可以等到“年度谈判会议”,在彼时的会议上一起讨论关于如何使用AI的相关议题。

这种“下次再说”的回复,显然没什么诚意。撰写过《绿箭侠》、与各式资方打过诸多交道的资深编剧马克·古根汉姆对这一回复极为气愤,认为“这是资方一向惯用的‘拖延战术”。新技术的诞生会对很多人的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资方用时间当借口,其实是在观察新趋势、计算新成本,等到所谓的“年度会议”到来时,很多从业者早就被辞退、很多岗位早就被“砍掉”、很多报酬早就被降低……木已成舟,所谓谈判更无从说起。

如此精细地“抠字眼”、重新定义,除了希望捍卫人类创作、保护劳动尊严,还因为“编剧”二字不仅承载着一份职业期待,更是从业者的饭碗,意味着署名、分成等诸多关系到养家糊口的现实因素。

2023年5月3日,美国纽约,《周六夜现场》的编剧杨伯文参与罢工

在没有AI介入的时代,编剧从初稿到成品,每一环节的参与者均能获得收入,且版权、分成明晰。有了AI,编剧过往的作品都将成为反过来袭击自己的武器:一方面,AI学会了人类编剧的语言方式继续生产,彻底让某些环节的编剧失去饭碗;
另一方面,做初稿、人物小传等编写剧目的准备工作、初期阶段,AI可以生成一些乱七八糟的初稿,资方雇佣人类编剧修改AI的初稿—哪怕修改机器生成的“乱码”,工作内容可能更为繁复,但这是“修改”而非“创作”,降低编剧的稿费便也有了理由。

事实上,本次罢工对AI的讨伐、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对峙冲突等话题,也让舆论场中观望的人们忘记了一个事实:这是编剧与资方,是人类与人类之间的利益纠葛。编剧工会本次罢工的另一个诉求是:在流媒体时代为写手争取更大的利润分成份额,也就是要求涨薪。

随着流媒体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剧集不再像从前一样在固定的电视台制作、播放,而是转向网络进行生产与展示。

传统的电视台对编剧采取较为稳定的雇佣制度,编剧为电视台而非某个项目工作,即便创作或播出遇到某些瓶颈,至少还有一份底薪作为保障。稳定的工作也带来稳定的职场环境与可见的升迁路径。如今的流媒体公司则采取更灵活的方式雇佣编剧,以项目牵头搭建“小团队”,写完规定部分后一拍两散,编剧更像是在“打零工”,没有底薪作为保障,遑论职场进阶、升迁。

但流媒体时代的公司显然比传统电视台收入更多。电视台的播放是规定动作、时长受限,流媒体中的热门剧集却可以由观众做主,反复点击收看—每点击一次,就会产生收益。但即便写出多么火爆的热门剧、无论多少次点击带来长期的“收益”,都不会进入编剧的口袋,他们只能在写作完成后拿到一笔固定数额的、没有底薪的工资,然后继续寻找下一个项目。

鹿死谁手

如今,这样打游击般的工作方式也正在被啃食。集数缩短、按集收费的编剧收入减少;
零工经济,编剧的收入没有保障;
AI入侵,工作的意义受到质疑……50多岁的资深编剧也很难在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城市过体面的生活。

资方对写作的傲慢与轻蔑成了导致罢工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对AI参与剧本创作问题的一口回绝,好莱坞一些高层甚至毫不粉饰对AI的青睐:电影制片人Todd Lieberman预测:“未来三年你会看到AI编写的电影……而且还很不错。”福斯娱乐集团执行长也说:“不仅是剧本,剪辑、分镜等方面未来都会有AI的参与。”

至于编剧们想要的剩余收益利润分成,资方自然更不愿意割肉。编剧工会公布的谈判备忘录中,资方表示最多只能给到2.5%—而编剧们的诉求是至少6%。

受罢工影响而停播的脱口秀节目《斯蒂芬·科尔伯特晚间秀》

编剧工会公布的谈判备忘录中,资方表示最多只能给到2 .5%—而编剧们的诉求是至少6%。

罢工的潮水是否能冲刷出新的秩序?

罢工进行至今,受到最大影响的是美国脱口秀节目。类似《周六夜现场》《吉米·法伦深夜秀》《斯蒂芬·科尔伯特晚间秀》这样高度依赖编剧、根据现实写作段子的节目已经开始停播或重播。这些节目的特点在于,将现实与幽默勾连,生产讽刺、诙谐这类复杂的情绪,讲述人情……显然,此刻的AI无法理解、也不能替代人类。

脱口秀节目的窘境无形中为编剧们的诉求“撑腰”。由于传统秋季档美剧的剧本写作时间多集中在5月到6月,若是罢工时间继续延长,多部秋季档电视剧的拍摄可能会推迟,我们熟悉的漫威系列《雷霆特工队》《复仇者聯盟5》等电影的制作周期也会随着这些动荡延后—流媒体时代,时间就是金钱,哪怕使用重播等办法暂时“填空”,损失的流量与金钱也无法轻松估量。

停播、重播、延期之下,资本方—那些影视巨头们,会妥协吗?

除了对AI的青睐、对创作的蔑视之外,资本方还有一些难以言说的隐痛。网飞(Netflix)发布的一季度财报并不乐观:净利润13.05亿美元,同比下滑了18%,用户增长也不如预期,内部也在进行小幅度裁员、合并部门;
HBO在3月份取消了《西部世界》第五季的筹拍;
迪士尼发布了不尽如人意的财报后,宣布削减30%的内容投入、加大电影和电视剧的成本审查。

编剧不满待遇走上街头,巨头在经济下行之下似乎也只剩下徒有其表的傲慢,而好莱坞的罢工潮也从编剧开始蔓延—有消息称,美国导演工会也酝酿在6月发起一场罢工运动。

鹿死谁手,还是两败俱伤,AI困不住编剧,一切只是人类的斗争。

责任编辑何任远 hry@nfcmag.com

猜你喜欢资方好莱坞工会数读·工会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数读·工会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数读·工会工会博览(2022年14期)2022-07-1612月好莱坞精选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11月好莱坞精选电影(2018年11期)2018-11-24好莱坞精选电影(2018年10期)2018-10-26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英美烟公司劳资冲突研究社会科学(2018年7期)2018-09-26好莱坞精选电影(2018年8期)2018-09-21工会现代企业文化(2018年13期)2018-02-21相亲今古传奇·故事版(2017年4期)2017-03-24

推荐访问:好莱坞 编剧 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