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的非遗档案知识管理策略研究

时间:2023-09-24 2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开展,非遗档案工作也依此展开,但目前我国非遗档案的知识传播、利用等还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本文针对非遗档案的知识管理问题展开研究,引入SWOT分析法,概述其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威胁,基于此提出相关的优势—机会策略、优势—威胁策略、劣势—机会策略、劣势—威胁策略,为非遗档案的知识管理提供一些浅显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非遗档案;
知识管理;
SWOT分析

1 相关概念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以下称“非遗档案”)是指传统的、当代的、在同一时期内是活态的、包容的、有代表性的、以社区为基础的与民族维系、凝聚和延续相关的重要信息固化于一定载体的结果。

1.2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潮,是指组织将科学信息及技术、知识经济理念、现代科学管理思想等融入知识的管理过程中,运用其知识或智力资本进行财富增值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可以将各种知识或智力资本进行组织、整合,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档案管理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部分,因此在非遗档案的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是具备可行性的。

1.3 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指综合地对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经营策略的方法。

2 非遗档案知识管理现状

2.1 非遗档案的收集:知识获取

非遗档案不同于传统档案,非遗档案除了要注重非遗项目中显性知识即能够用文字、图片或影像等形式记录下来的戏曲唱词、曲谱、民间故事等的收集,也要关注难以被直接记录的、抽象的隐性知识的收集,例如戏曲传承人的表演技巧、绣工、画工、中医的诊疗手法等。非遗档案所涉及的种类十分丰富,非遗材料收集的时空范围也十分广泛,而且具备动态发展性,例如一些非遗档案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进行传承的,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传播偏差,这就给相关档案人员及时将档案进行收集带来了难度。所以非遗档案的收集过程是一个极其耗时耗力的工程,必须对非遗项目的历史发展及传承状况等有细致的了解,这也为确保档案收集的真实性、系统性带来了挑战。

2.2 非遗档案的保管:知识组织和存储

目前,非遗档案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开发。当前使用最广泛的非遗档案组织和存储的技术是数据库技术和数字影像技术,但缺乏系统的知识库创建,没有对非遗档案中的显性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不能帮助用户最大程度地获取到非遗档案中的知识信息。

2.3 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知识创造与共享

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与知识管理中知识创造和共享的内容拥有同样的目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知识服务,因此,在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中可以引入知识创造和共享的内容。SECI模型中关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但在实际的非遗档案开发中知识转化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是知识的社会化,有相当一部分非遗传承面临严重的断层现象;
其次,在知识外部化即非遗档案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对非遗传承人脑海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挖掘、组织,形成比较系统的非遗档案,而隐性知识的挖掘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难度;
再次,在非遗的内部化即非遗档案或非遗档案开发成果的使用者将非遗显性知识进行吸收,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的过程中,要求非遗档案能够在最大范围内为使用者共享,但目前我国的非遗档案大多束之高阁,不被人熟知,一些数字化的非遗档案开发成果也并没有对其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组织,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图谱,没有为使用者建立系统的非遗知识信息获取渠道。

3 非遗档案知识管理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我国地大物博,非遗知识资源十分丰富。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悠长的文化历史背景、广阔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就有1557项,以下还有3610个子项,遑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庞大,而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因为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延伸,为我国的非遗档案的收集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知识资源。

3.1.2非遗档案开发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行业也逐渐意识到技术应用对档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也有一部分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非遗档案的开发过程,例如在非遗档案开发中最常见的数据库技术、数字影像技术,除此之外还有3D技术、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技术、3S(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技术也或多或少在非遗档案领域有所应用。

3.2 劣势分析

3.2.1非遗资源开发难度大,难以形成系统的档案知识结构。我国非遗知识资源的广阔也意味着对于非遗资源的获取、开发的难度的提升,这不仅要求相关档案资源收集人员对于非遗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要有细致的了解,而且要排除一些人文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些非遗知识资源由于其传承理念的问题排斥对非传承人的传播,或者一些重要的非遗知识是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在非遗传承群体中进行继承、传播的,难以用具体的文字、语言等形式进行传达。此外,由于非遗档案收集开发人员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知识鸿沟的存在,往往无法对其全面收集,这对于之后的知识开发也提出了挑战。

3.2.2非遗档案缺乏系统整理,开发困难。目前我国的非遗档案分布还比较零散,针对同种类型或有所联系的非遗档案之间缺乏关联信息的构建,档案知識分布较为碎片化,为使用者检索并获取系统全面的非遗档案知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那些运用了元数据等建立相关知识联系实现一定的知识可视化的非遗档案知识也还缺乏更进一步的开发。此外,非遗档案的管理人员对于非遗档案的知识管理意识不强,非遗档案还处在重收藏,轻利用的阶段。

3.3 机遇分析

3.3.1相关国家法规、政策的发布。我国在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越来越注重非遗知识资源的开发保护,我国于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指出要注重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一些地方档案法规也非常关注地方特色档案的建设。

3.3.2我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助力非遗档案的开发。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多彩,近年来自媒体等工具的覆盖使得越来越多优秀的非遗项目进入大众的视线,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其的热情。一些担负非遗保护的群体,包括博物馆、档案馆、高校等也基于此对非遗项目进行了二次创作,开发出一些非遗相关的文创产品。例如,在2016年,文化部支持具备较强设计能力的组织先后在湖南湘西、贵州富山等地建立了10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共设计并研发了千余种涉及刺绣、漆艺等多个门类的文化产品。浙江也推出了100项非遗旅游商品,涉及范围较广泛。新疆哈密也建立并完善了231家合作社,帮助了近千名绣娘提高月平均收入。

3.4 威胁分析

3.4.1非遗档案资源管理落后,影响后续知识开发。大多数非遗档案由于其具备的民间性,所以长期游离于我国官方档案之外,而我国非遗项目也长期处在“申报”的阶段,非遗档案的建立、我国非遗资源的特殊性还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非遗档案资源的管理往往会缺乏相关的人员配置、资金配置、设备配置,阻碍了非遗档案的后续知识开发。

3.4.2非遗档案知识管理理论还有待完善。本研究以“非遗档案+知识管理”为检索词,在知网仅搜索到5篇文章,在维普仅搜索到3篇文章,在读秀仅搜索到25篇文章,可见目前在非遗档案的知识管理研究方面存在不足,实际的非遗档案知识管理方面还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

4 非遗档案知识管理策略

4.1 优势—机会策略

4.1.1充分利用政策支持。目前,相关政府组织已经出台了多项关于非遗档案建设的政策规章,足以看出我国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因此,相关非遗保护组织包括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应该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引起档案人员对非遗项目的重视,积极寻求相关科研机构的帮助,针对所属地的非遗项目展开系统、全面的资源收集。此外,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非遗档案管理规章,尤其是档案保护和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方面的规定,为后续的知识开发服务提供较好的信息资源。

4.1.2深入挖掘非遗知识资源。对非遗档案进行知识管理的前提是拥有足量丰富的非遗知识资源,即不仅要加大非遗档案的收集力度,也要加强非遗档案的内容开发力度。首先,在进行非遗档案收集时,要与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在非遗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资料收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非遗项目的实施环境相融合,要确保非遗显性知识的收集和非遗隐性知识的收集和转化,确保资料收集的全面、系统、真实。其次,在进行后续的内容开发时,应该尽量建立系统的档案知识结构,通过不同的知识组织,确保非遗知识开发的内容能够为使用者所用,加快非遗知识能够被使用者内部化吸收的效率,保证知识开发内容的精确、有用、全面,提高非遗知识的使用效率。

4.2 优势—威胁策略

4.2.1加强非遗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目前,非遗档案的管理由多方负责,处于比较散乱的状态,没有形成系统的档案知识结构。例如档案馆或博物馆有可能针对同种非遗项目展开了同样的档案管理,造成了非遗档案开发的交叉重复,导致非遗资源的浪费。综上,为了加快对非遗档案的内容进行知识挖掘的力度和效率,应该加强对非遗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促进非遗档案工作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面对非遗档案的不同角度分别进行知识挖掘、整理、开发,加快非遗档案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

4.2.2加强对非遗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具有同样的目标: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优质的知识服务。而将知识管理引入非遗档案的管理还缺少相关的研究,相关机构应该促进档案人员关于非遗档案知识管理的科研项目的申请,积极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寻求合作,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为非遗档案知识管理工作提供工作理论以及实际应用技术。

4.3 劣势—机会策略

4.3.1加大非遗档案的收集开发力度。非遗档案相关政策的发布以及近年来公众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应该引起我国非遗档案工作者的关注,积极为使用者提供优质的非遗档案知识服务。需要进一步扩展非遗档案的工作范围,加强对非遗档案的收集工作力度,尽可能实现非遗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系统性,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非遗档案知识资源进行开发,形成系统的非遗档案知识结构。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非遗档案知识库、知识地图,对非遗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内容开发,实现非遗知识可视化。

4.3.2加强非遗档案的整理。对于收集到的非遗档案应该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针对相同的非遗项目可以展开跨组织、跨地域的非遗档案合作,避免档案管理的交叉重复,采用现代化的智能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引入专业的非遗科研人才,加快后续的非遗档案知识管理开发进程。

4.4 劣势—威胁策略

要加强非遗档案人员包括非遗档案管理人员、非遗档案研究人员等的培养。首先,要加强非遗档案工作人员对非遗项目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其学习非遗知识,激发其传承热情,为非遗档案知识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其次,要让非遗档案工作人员树立先进的知识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思维,促使其针对非遗项目积极与相关人员建立合作,提高其合作意识,投入资金与设备,对非遗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促使非遗档案人员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例如区块链、大数据等对非遗档案知识资源进行整理、组织、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档案知识创新、编研,提升非遗档案知识传播效率。

5 结论

在非遗档案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概念,为加快非遗档案知识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SWOT分析法可以看出,目前非遗档案知识虽然来源比较丰富,但收集具有一定的难度,收集到的非遗档案也缺乏系统管理;
非遗档案知识管理过程虽然有一定的技术支持,但实际应用并不广泛、不深入,管理人员也缺乏一定的非遗知识和技术基础。基于这些问题,非遗档案知识管理应该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加大非遗档案收集开发力度,加强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为知识管理打好基础,然后深入挖掘非遗档案知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系统的知识库、知识地图等,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非遗档案知识服务。此外,应该加强对非遗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为其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赟,王昊,刘友华,李跃艳.面向我国非遗档案工作的主题演化研究[J].档案与建设,2021(06):40-45.

[2]杨丽萍.知识管理在非物質文化遗产档案领域的应用探析[J].魅力中国,2021(33):9-10.

[3]李希,王巧玲.知识管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领域的应用探析[J].北京档案,2021(03):15-18.

作者简介:徐慧玲(1965— ),大学学历,蒙阴县档案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知识管理SWOT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年10期)2016-11-15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国产手机行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商场现代化(2016年22期)2016-10-18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商(2016年27期)2016-10-17

推荐访问:知识管理 分析法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