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津 曲直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推进生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接受心理机制对个体的学习行为和教育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以需求、认知、情感反映为分析视角,探讨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接受心理机制,并进一步提出精准把握学生需求、理性分析认知水平、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等改进建议,从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以期丰富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成果,增强对生涯规划课程实践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大学新生;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接受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4-0121-04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生涯教育是给予学生发展性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美国职业生涯规划师舒伯提出:“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统合了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是由个人对工作的投入而流露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式”[1]。根据个体的生命周期,生涯发展可以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面临不同的成长任务。大学新生刚刚进入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正处于生涯探索阶段的试探期和转换期,需要通过生涯教育完成自我试探、角色探索与职业探索,逐步厘清自身的生涯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生涯探索、价值澄清、生涯决策、就业准备等概念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推进生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起源于20世纪10年代,在经历经济体制改革、就业政策调整、就业形势变化后,课程体系逐渐完善、理论框架日益丰富,生涯教育内涵和质量显著提升。但由于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起步较晚,从目前的教学形式和培养效果来看,仍存在学生多被动灌输而少主动接受、生涯规划的动机培养不足、课程指导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效性,加强对学生接受心理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接受心理是指:“在环境作用的影响下,接受主体根据自身的心理偏好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整合、吸收和反映的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和积极、能动的心理趋向”[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接受心理是指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在情感体验、环境激发、心理效应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刺激反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需求、认知和情感反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需求是接受的前提,认知是接受的基础,情感反映是接受的保障,三者构成了接受主体的心理基础。因此,研究大学新生的接受心理机制及其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影响,对于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结构性、系统化、递进式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接受心理机制
有研究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外在阻碍、个人知识、教育及职业知识、决定时机等生涯决定状态上有所差异,大学新生较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相比在上述方面更为缺乏,产生了“生涯未定向”的状态[3]。因此,基于需求、认知、情感反映的角度,分析大学新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接受心理机制,对于改进课程教学设计,促进大学新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唤醒生涯意识、树立阶段目标,科学进行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需求是接受心理的前提
需求是接受心理的首要特征,只有契合个体主观需要、兴趣和意愿的内容,才能引发共鸣,促进学生接受心理的产生。基于这一特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体现出针对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备不同个体特征的学生,所存在的困惑和矛盾并不一致,就职业生涯规划而言,找到了生涯理论同这些困惑和矛盾的有效结合点,就相当于找到了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在自我探索、专业探索、职业探索等方面开展正式行动,较高年级学生相比,大学新生呈现出较低的探索意识和水平。同时,由于专业探索与职业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我探索的影响,对于大学新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的把握,要更加侧重于“意识唤醒”“自我探索”模块,为学生未来的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認知是接受心理的基础
认知是接受心理的另一重要特征,只有适应个体思维模式,符合个体认知范畴的内容,才能启发思考,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接受。基于这一特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体现出有效性。认知水平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影响学生认知水平的因素有很多,表现在个体年龄、知识结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如果忽视了认知水平的群体差异,没有在合适的时机,利用恰当的方式,选择正确的内容对学生开展生涯教育,那么生涯意识唤醒和职业能力指导的效果也会大大降低,更无法达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立的教学目标。
大学新生初入大学校园,生涯发展状态尚未成熟,接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的专业信息较少,其自我认知水平与职业认知水平较高年级学生相比也有所不足。在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工具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了解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选择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三)情感反映是接受心理的保障
情感反映是接受心理的又一鲜明特征,只有时刻关注个体的主观倾向和心理状态,才能调动情绪感知,提高学生参与度,实现学生主动接受。基于这一特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体现出亲和力。学生课堂参与表现会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班级氛围等环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化强制灌输为主动吸纳,化被动理解为积极内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虽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被纳入高校教学计划,但现阶段仍作为文化素质类公选课开设,课程的覆盖面与受益面远低于专业必修课程。对于大学新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情感反映的把握,要在精准厘清需求和认知的基础上,将学生的个人旨趣、专业知识、职业发展、就业政策等多元内容有机融合,吸引大学新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
三、接受心理视角下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改进建议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要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在双向互动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真正对接学生建立的接受心理,才能推动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我建构,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从而对学生的生涯发展状态产生有效的实质性影响。
(一)精准把握学生需求,提高课程的针对性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题包括:生涯意识唤醒、自我探索、职业世界探索、就业形势教育、生涯决策、求职技能培养等。针对尚处于生涯规划起步阶段的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应在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生涯启蒙教育。基于新生“探索意识和水平较低”的特征,把在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自我探索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作为主要课程任务,引导学生厘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发掘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愿意做什么,为学生未来的生涯发展赋能。
在兴趣探索领域,可以基于客观的《霍兰德职业偏好量表》(Vocational Preference Inventory,VPI)和《职业自我探索量表》(Self-Directed Search,SDS)两种职业兴趣量表进行标准化测验,也可以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岛”“爱好总结”“特点印证”等非标准化测验,引导新生探寻自身在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传统型(C)、现实型(R)六个方面的兴趣类型,发现和自我兴趣相契合的职业类型和职业环境,确定“我喜欢做什么”。在性格探索领域,可以利用成熟的《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或“行为评定”“投身分析”幫助新生进行性格倾向测评、了解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的特定气质和职业倾向,确定“我适合做什么”。在能力探索领域,可以通过“盖洛普优势识别”(Clifton Strengths Finder,CSF)或通过STAR法则撰写“成就故事”协助新生探索个人的能力和优势,梳理能够胜任的工作清单,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欠缺的技能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确定“我能够做什么”。在价值观探索领域,可以通过《明尼苏达重要性问卷》(Minnesota Importance Questionnaire,MIQ)或《O*NET工作重要性分析测验》(Work Importance Profiler,WIP)和灵活性较强的“价值观拍卖”和“价值观卡片”引导新生探索职业价值观,提升学业发展和生涯成熟的自我内驱力,明确“我愿意做什么”;
与此同时,也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价值观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核心,创新育人理念,促进新生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的有机融合。
(二)理性分析认知水平,增强课程的有效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4],这一主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与知识学习的有机融合,主要特征表现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实际教学情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协作学习”加深和丰富对事物的理解以及保障“资源支持”的充足性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针对大学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这一群体在认知方面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促使新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因此,针对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必须在理性分析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体验式的教学环境,使大学新生能够在与授课教师及学习同伴的互动过程中,真正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原则、方法等,形成正确的系统认知,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能力品质。一方面,要使新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人的生涯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大学时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时期,也是从“继承期向创造期过渡”的重要阶段[5],在学生入学初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助于唤醒新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提升生涯规划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尽快确立适应自身实际情况、匹配个人成长预期、契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生涯目标。另一方面,要使新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引入主题单元式、分类-整合式、案例教学式、报告教学式、360度反馈评价的教学策略[6],使新生逐步习得探索工具、规划方法、学习策略和应变之道,真正学进去、弄明白,并且能应用于指导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践。
(三)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升课程的亲和力
以“00后”为主体的新一代大学生,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可以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到随时随地了解新兴事物,并具有“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快、思维活跃高”的个性特点。同时,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基于个体的情感体验对学习效果具有调节作用,积极的情感反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消极的情感反应会阻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如果忽视了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和情绪感知,生涯规划教育就必然做不到学生的心坎里,也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以“00后”为代表的大学新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既能看到他们在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独特性与主观性,在教学设计环节进行呼应和碰撞,又要看到他们未来在求职过程中即将面临的“VUCA”(V代表volatility即易变性、U代表uncertainty即不确定性、C代表complexity即复杂性,A代表ambiguity即模糊性)职业环境,在教学实践中予以解答和回应。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个社会过程,也是一个实际生活参与的过程,应充分把握大学新生接受心理机制的特征,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遵循主体参与规律和情感塑造规律,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一方面,要做到情感叙述,改进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使“启发型”的教学模式占据课堂主导,采用更加贴近情感的“感性叙事”形式,生动形象地向新生讲授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与生涯故事;
另一方面,还要实现情感贯通,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创设客观、真实,贴近实际、有代入感的教学情境,寓教于理、寓理于情、寓情于境,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丰富新生的精神世界,激发新生的情感共鸣,实现生涯教育与情感塑造相统一。
基于此,可以进一步优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过程设计,打造“生涯关注-生涯探索-决策行动”的三步走模块,来满足大学新生生涯成长需求,丰富“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内容。第一步是设计“生涯关注”教学模块,突出“关注职业生涯”的教学主题,可以设置“我的大学九宫格”“榜样故事”“生涯彩虹图”等体验性活动,启发新生思考职业生涯的统整性和动态性;
第二步是设计“生涯探索”教学模块,突出“走近自我世界”“走近职业世界”“确定优势能力与职业需求”的教学主题,启发新生形成“专业-职業”的思维链接,树立个人的生涯主题;
第三步是设计“决策行动”教学模块,突出“如何做决策”“如何开展有效的生涯行动”的教学主题,并利用“生涯平衡轮”等工具,引导新生在体系化的目标导向中,迈出生涯发展有效行动的第一步。
四、结语
接受心理是反映学生内在需求满足情况的重要手段,课程又是落实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因此,以接受心理维度审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体现“以人为本”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生涯规划教学效果的逻辑必然,能够有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有效性、针对性、亲和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阵地,从而共同实现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Super D E.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M].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 DC: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U.S.Office of Education,1976:4.
[2] 董泽俣.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 长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
[3] 胡湘萍. 大学生依附关系、生涯自我效能对生涯决定之影响[D]. 台中:台中教育大学,2009.
[4] 皮亚杰,Jean,梅斯,等. 发生认识论原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 符谢红. 易变性职业生涯路径研究[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6] 严怡.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5.
(荐稿人:操太圣,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大学新生团体性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实验研究办公室业务(2016年11期)2017-01-09大学新生游戏动机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10期)2016-12-30如何提高大学新生学习微积分的积极性考试周刊(2016年98期)2016-12-26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新生的学习指导工作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期正能量教育探索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20期)2016-12-12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浅谈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建议科技视界(2016年11期)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