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前瞻之一:千亿级智能物流 订单兑现+渗透率提升

时间:2023-09-26 11:20:03 来源:网友投稿

袁京力

2023年7月10日,今天国际发布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9亿元至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2%至96.96%。其原因是企业自动化数字化需求旺盛,报告期公司完成实施并确认营收项目规模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增长,同时加强管控成本,综合毛利率水平提升。

2022年,今天国际新增订单为43.76亿元,截至年底有尚未确认收入订单54.49亿元,是当年营收24.13亿元的两倍多。

类似的故事同样在另一家公司诺力股份身上上演,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当年新增的订单为45亿元,期末未确认订单为64.55亿元,是公司当年智能物流集成系统营收32.99亿元的2倍左右。

二级市场早已经先知先觉。截至7月11日,智能仓储物流板块2023年以来受到投资者青睐,诺力股份、今天国际的涨幅分别为59.23%、41.57%,叉车龙头杭叉集团和安徽合力的涨幅分别为38.31%和63.88%,远远跑赢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智能物流板块堪称2023年来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

受人力成本上涨的推动,及各行各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叉车电动化和智能设备渗透率不断提升,物流行业的智慧化故事进入快车道,从已公布的2023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及订单分析,智慧物流领域公司上半年业绩确定性高。

盈利向上

智慧物流主要分為智能制造和智慧系统,前者以叉车为代表,后者主要涉及智能锻件系统、智能仓储设备系统、智能配送系统和智能分拣系统,其中智能仓储设备系统占据了较大份额。

2023年以来的数据显示,叉车市场和智能仓储设备系统均呈现高增长的态势,相关上市公司半年报的业绩值得期待。

7月4日,叉车龙头安徽合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6.04亿元至6.9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0%至60%。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锂电新能源叉车及国际化业务产销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叉车市场全球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丰田叉车、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团等几家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其中两家中国上市公司分别占据全球第二、第三的市场份额,与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的逻辑一致,叉车也存在类似的替代故事,再加上人工成本较高及劳动力供给的不足,行业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2023年一季度,A股叉车板块合计实现营收97.7亿元,同比增长6.1%;
合计归母净利润为6.6亿元,同比大幅增加44.5%。原材料成本下降与电动车销售占比提升带来毛利率上升是利润改善的主要原因。

与新能源车一样,叉车一季度也实现了较好的出口。据国盛证券,2023年3月中国叉车出口为8.52万辆,同比增长38.2%;
1-3月累计出口19.58万辆,同比增长15.5%。2021年以来,中国叉车出口量保持了较高增速,同时海外市场还存在巨大潜力,叉车出口有望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增速,驱动行业需求整体向上。

据中国工程协会数据,2023年5月全国销售叉车约10万辆,同比增长15.8%;
1-5月累计销售叉车48.49万辆,同比增加5.97%。5月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

这在2023年一季报已有所体现。一季度,安徽合力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1.52亿元和2.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1%和35.61%;
杭叉集团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9.29亿元和2.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04%和53.55%。

而智能仓储板块上市公司则受益于以新能源锂电为代表的订单保证。2022年,在诺力股份新增45亿元订单中有23.02亿元来自新能源领域;
今天国际新增的43.76亿元订单中有31.04亿元来自新能源领域。应该说,新能源锂电行业的阶段性投资给智能仓储设备带来了周期性的繁荣。

2023年一季度末,诺力股份和今天国际的合同负债较2023年同期均有攀升,这或许预示了上半年的业绩乃至全年的业绩将会有所保障。

2023年一季度,诺力股份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和1.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和44.76%;
今天国际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7.24亿元和92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8.47%、106.63%。

华创证券选取10家智能物流作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进行的分析显示,2022年,尽管受新冠疫情持续冲击,其中有8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仍同比上升,其中华昌达、今天国际、诺力股份、兰剑智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高;
2023年一季度,今天国际、中科微至、音飞存储、兰剑智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亮眼。

2022年,受益于下游行业降本增效及柔性制造需求快速增长、软硬件技术的持续进步,智能物流需求正持续增长。据华创证券数据,上述10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2.9%。

渗透率有提升空间

无论是叉车市场还是智能仓储系统,在中国发展至少有三十年时间,但行业的渗透率仍不高,这一指标的提升将支撑行业步入快车道。

叉车全球市场2022年规模为1500亿元,其中国内市场约400亿元。从全球销量看,中国叉车销量占比已从2011年的33.3%提升至2021年的55.8%,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也得到提升,凭借锂电的电动化,很可能建立一个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行业。

在这期间,中国叉车发展经历了内燃叉车向铅酸电池为主的电动化及向锂电为主的电动化转型三步走,目前正快步走向锂电电动化。

锂电电动化将带来一个新的更换周期。东吴证券认为,中期看,高价值平衡车锂电化带动产业规模提升。2014年至2022年,内燃叉车销售占比从69%下降至36%,但从结构看,电动机型以价值量低的三类车为主,价值量高的平衡重叉车2020年电动化率只有20%,低于全球30%的水平。锂电化缩短了内燃平衡叉车和电动平衡叉车的差距,大幅提升电动叉车性价比,行业电动化加速带动产业转型。

另外,机器人替代下行业需求可持续。中国制造业、物流业自动化仍待提升:2012年至2021年,从人均保有量看,中国仍不足欧美日的50%,从单位制造业产值对应保有量看,也仅为欧美日的50%,相对而言,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仓储物流是企业降本增效的“神兵利器”。据传化集团统计,一般中小型企业物流成本占经营总成本的30%左右,因此物流业被认为是继资源领域和人力资源领域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目前来看,国内物流效率仍处于国际较低水平。2010年至2021年,中国的物流总费用/GDP从17.4%下降至14.6%。根据CSCMP数据,2021年美国物流成本/GDP为8%,且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华安证券认为,随着仓储物流环节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加速转型,物流总费用/GDP有望突破近五年的平台期,延续下降的趋势。

据京东物流研究院数据,国内仓储行业智能设备渗透率不高,仍有近半数的企业未使用自动化设备,根据头豹研究院的统计,2021年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为1146亿元。

华安证券预计,考虑到智能技术不断深入及物流行业规模和仓储环节降本增效的需求不断攀升,预计2022年中国仓儲物流市场规模约1257亿元,2026年达2665亿元。

部分领域渗透率更低。据中商情报网数据,目前智能仓储设备中AGV、机械臂及智能设备渗透率分别为29%、26.7%和19.8%,尚有较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

从竞争格局来看,海外智能仓储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较快形成了日本大福、美国马泰克等国际巨头,这些跨国企业2021年的营收均超过37亿美元。

中国国内智能物流系统企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规模较小,最大的诺力股份2022年的营收也不过67亿元,与跨国企业规模有较大差距。

头豹研究院的统计显示,2021年国内智能仓储行业本土CR10为14.1%,CR5为8.4%,排名第一的诺力股份市场份额约为5%。从营收规模看,2021年诺力股份营收为58.87亿元,离全球龙头企业大福的43.9亿美元营收相距甚远。从发展程度看,国内大型企业缺乏大项目的总包集成服务能力,虽然下游在手订单保持增长,从产品服务角度、行业经验及市场占有率角度,本土智能仓储企业的竞争力并没有很突出,仍处于前期竞争成长阶段。

猜你喜欢锂电叉车净利润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中国储运(2022年6期)2022-06-18叉车加装推拉器属具的探讨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1年12期)2021-04-26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沪市主板)证券市场红周刊(2018年40期)2018-05-14锂电自行车:破除技术瓶颈 延长使用寿命中国自行车(2017年1期)2017-04-16创新,让锂电自行车多姿多彩中国自行车(2017年1期)2017-04-16基于TRIZ与可拓学的半自动手推叉车设计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2期)2017-01-15小贴士中国储运(2016年8期)2016-09-022014年净利润增(降)幅最大的50家公司股市动态分析(2015年18期)2015-09-10让老外挑花眼的新款锂电车新能源科技(2015年5期)2015-04-23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股市动态分析(2014年42期)2014-11-07

推荐访问:前瞻 兑现 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