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漯麦40’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分析

时间:2023-09-27 10:35:02 来源:网友投稿

曹燕燕 葛昌斌 黄杰 卢雯瑩 廖平安 李雷雷

摘    要:‘漯麦40是2022年国审小麦新品种,为进一步了解该品种生产特性,根据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黄淮南片广适性品种区域试验(2018—2020年)和生产试验(2021年)结果,对‘漯麦40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1年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漯麦40平均产量分别为8 619.0、8 143.1、8 295.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3.8%、5.5%、4.0%,平均增产点率89.4%,且高稳系数3年平均值为 85.0%,比对照‘周麦18提高2.7%。同时‘漯麦40平均株高为84.5 cm,3年平均非严重倒伏点率达97.0%,具有很强的抗倒性。综上,‘漯麦40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适宜黄淮南片冬麦区种植。

关键词:小麦;
‘漯麦40;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3.07.005

Analysis of High Yield, Stable Yield, Stress Resistance and Adaptability of  New Wheat Variety "Luomai 40"

CAO Yanyan, GE Changbin, HUANG Jie, LU Wenying, LIAO Pingan, LI Leilei

(Luoh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Luohe, Henan 462300,China)

Abstract:"Luomai 40" is a new wheat variety approved by the state in 2022. Based on years of joint regional trials (2018—2020) and production tests (2021). The yield potential, stability, anti-adversity, adaptability and quality of "Luomai 40" were analyzed for further understand its production tests. The results of regional test in 2018—2021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yield of "Luomai 40" was 8 619.0 kg·hm-2, 8 143.1 kg·hm-2 and 8 295.0 kg·hm-2,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Zhoumai 18" (CK) by 3.8%, 5.5% and 4.0%. The average yield increase rate was 89.4%, and the three-year average high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was 85.0%, 2.7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Zhoumai 18". At the same time, the average plant height of  "Luomai 40" was 84.5 cm, and the average non-serious lodging point rate in three years was 97.0%, with strong inversion resistance. In summary, "Luomai 40" has good yield and stable yield, wide adaptability, strong lodging resistance,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the winter wheat area.

Key words:
wheat;
"Luomai 40";
yield potential;
yield stability;
adaptability

小麥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稳定,并实现稳步增长,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安定具有重大意义[1]。提高小麦产量最重要的是靠品种,选育高产新品种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麦区,小麦种植面积、产量和商品率占全国的50%以上[2],持续提高黄淮地区小麦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育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合黄淮地区种植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3-4],也是育种者主要的育种目标。

根据育种目标,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11年以‘徐麦7049为母本、‘淮麦18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出了小麦新品种‘漯麦40,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20075)。该品种在河南、江苏、安徽以及陕西等地多年多点的试验中,均表现出冬季抗寒、株型紧凑、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抗逆等优点。为了使‘漯麦40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发挥更大价值,本研究以2018—2020年区域试验和2020—2021年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漯麦40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进行分析与比较,旨在为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漯麦40,系谱来源为徐麦7049×淮麦18。数据来源于2018—2020年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黄淮南片广适性品种区域试验和2020—2021年生产试验汇总材料。共计试验68个点次,其中65点次参与试验汇总,对照品种为‘周麦18。

1.2 试验方法

1.2.1 丰产性分析 利用同组各试点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与区域试验对照的平均产量增产(或减产)百分数相比较的方法,分析该参试品种的丰产性能[5]。

1.2.2 变异系数(CV)法 采用Francis等[6]提出的以品种平均产量为参数的CV法,来度量参试品种的稳定性。CV值越小,说明该品种在不同的环境中变化越小,静态稳定性越好,但不利于品种的高产栽培[7];
CV值大,静态稳定性差;
CV值小且平均产量高的品种稳定性好[8]。CV计算公式如下:CVi=Si/Xi×100%。式中,CV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变异系数,S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标准差;
Xi为第i个参试品种多点的平均产量。

1.2.3 高稳系数(HSC)法 采用温振民等[9]提出的高稳系数法来度量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HSC值越大,表示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越好。HSC计算公式如下[10]:HSCi=(Xi-Si)/1.1Xck×100%。式中,X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
S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标准差;
Xck为CK的平均产量。

1.2.4 适应性分析 采用适用度来分析品种的适应性。适应度是各品种超过平均产量的环境数占试验总环境数的百分比,反映了该品种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基本广适性,适应度值越大,品种的适应性越好[7]。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WPS Office和DPS 15.1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构与产量分析

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漯麦40与对照‘周麦18的产量三因素及产量进行分析比较(表1)。在产量三因素上,‘漯麦40的有效穗数均高于对照,穗粒数和千粒质量除2018—2019年度均低于对照外,其他2个年份均高于对照,3年平均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比对照‘周麦18提高2.0%、1.3%、0.9%。2018—2019年度區域试验中,‘漯麦40平均产量为8 619.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3.8%,22点汇总中有18点增产,增产点率为81.8%,比对照‘周麦18增产≥2%,增产点率达81.8%,居试验第8位;
2019—2020年度区域试验中,‘漯麦40平均产量为8 143.1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5%,22点汇总中有19点增产,增产点率为86.4%,比对照‘周麦18增产≥2%,增产点率达81.8%,居试验第3位;
2年汇总44点次,37点次增产,增产率84.1%。2020—2021年生产试验中,‘漯麦40平均产量比对照‘周麦18增产4.0%,增产点率100%。综合3年试验结果,‘漯麦40具有良好的丰产性。

2.2 稳产性与适应性

由表2可知,在2个年度的区域试验和1个年度的生产试验中,‘漯麦40在不同地点间的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0.5%、11.5%、9.5%,平均值为10.5%,高于对照‘周麦18的平均变异系数(9.5%),但‘漯麦40平均产量高于对照,说明‘漯麦40静态稳定性虽较对照稍差,但有很大的高产栽培潜力;
高稳系数‘漯麦40在3个年度试验中分别为 84.5%,84.9%、85.7%,均高于对照,平均值为 85.0%,也高于对照平均高稳系数(82.3%),充分说明‘漯麦40具有在高产前提下的稳产性能,在不同年份和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产性。

‘漯麦40在不同年度、地点间的产量适应度分别为63.6%、68.2%、61.9%,平均值为64.6%,高于对照‘周麦18的平均适应度(55.4%),说明‘漯麦40的广适性优于对照品种‘周麦18,其在不同年度间、不同地点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2.3 综合抗逆性

3年试验中‘漯麦40平均株高为84.5 cm,非严重倒伏点率分别为95.9%、100%、95.2%,说明‘漯麦40茎秆弹性好,抗折断力大,表现出很强的田间抗倒伏能力。综合3年抗病性鉴定,‘漯麦40高感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高抗叶锈病,中感纹枯病。总体来看,‘漯麦40综合抗病性较好。

2.4 面粉品质

由表4可知,2018—2019年度‘漯麦40区域试验混合样品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质干基12.6%,湿面筋(14%水分基)32.7%,吸水率62.9%,温定时间6.5 min,拉伸面积62.6 cm2,最大拉伸阻力365.6 EU,主要品质指标达中筋小麦标准。2019—2020年度‘漯麦40区域试验混合样品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质干基15.9%,湿面筋(14%水分基)34.8%,吸水率62.4%,拉伸面积69 cm2,最大拉伸阻力445 EU,主要品质指标达中筋小麦标准。由此判断,‘漯麦40为中筋小麦,能很好的满足本地食品企业的需求。

3 讨论与结论

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的有效手段[11-12],也是新品种审定和推广的重要依据[13],产量三因素相互协调是小麦丰产的基础[14]。本研究通过对‘漯麦40的丰产性分析表明,‘漯麦40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穗数为586.7万穗·hm-2,穗粒数为35.4粒·穗-1,千粒质量为47.6 g,产量三因素协调,在稳定千粒质量的基础上,充足的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增加是该品种高产稳产的基础。增产点次率高,2年区试试验平均产量为8 38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4.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29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4%,说明‘漯麦40具有很好的丰产性。

小麦品种的产量由环境和遗传基础共同决定,HSC和CV可以体现产量的稳定性,HSC越大,CV越小,表示品种的稳产性越好[15]。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漯麦40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对照稍高,但高稳系数和适应度均高于对照,说明‘漯麦40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具有在高产前提下的稳产性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抗逆性方面,‘漯麦40高抗叶锈病、中感纹枯病,综合抗病性较好。‘漯麦40平均株高84.5 cm,非严重倒伏点率97.0%,说明该品种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

我国面食主要以蒸煮类饺子、面条和馒头为主,对面粉的要求是蛋白质和面筋含量适中。‘漯麦40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优质中筋小麦质量标准、籽粒商品性好、加工品质达到我国食品质量标准,适合做馒头、面条等,用途广泛。

栽培技术方面,该品种的适宜播期为10月15—25日,每公顷基本苗270万株~300万株,适宜在黄淮冬麦南片除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2省沿淮河以北地区种植,扬花期注意防治赤霉病。

综上,‘漯麦40是集高产、稳产、广适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 何中虎, 庄巧生, 程顺和, 等. 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J]. 农学学报, 2018, 8(1):
107-114.

[2] 王瑛, 孙宇彤, 上官彩霞, 等. 2005—2020年黄淮冬麦区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演变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18):
221-227.

[3] 崔文礼, 王军, 汪辉, 等. 黄淮麦区35份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比较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0, 47(4):
606-611.

[4] 沈业松, 王歆, 顾正中, 等. 296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的品质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10):
1617-1623.

[5] 郭智萍, 孙希增, 李秀民, 等. 小麦新品种浚2016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 2013, 59(4):
70-72.

[6] FRANCIS T R, KANNENBERG L W. Yield stability studies in short-season maize. I. A descriptive method for grouping genotypes[J].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2011, 58(4):
1029-1034.

[7] 朱昌涛, 吕元丰, 王刚, 等. 小麦新品种平安7号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46(11):
19-21.

[8] 栗丹, 張静, 鲁璐, 等. 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川育20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J]. 种子, 2011, 30(11):
84-86, 88.

[9] 温振民, 张永科.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 作物学报, 1994, 20(4):
508-512.

[10] 程媛媛, 林静, 苏娟娟, 等. 小麦新品种邢麦13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53(5):
153-156.

[11] 李伯群, 余国东, 周凤云, 等. 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20):
166-170.

[12] 宋丹阳, 苏亚蕊, 王君, 等. 国审小麦品种 ‘漯麦116 的丰产性、稳产性、抗性及适应性分析[J]. 天津农业科学, 2021, 27(3):
1-3.

[13] 王志龙, 程加省, 杨金华, 等. 小麦新品种云麦74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作物研究, 2019, 33(6):
543-546.

[14] 王新其, 李国梁, 施圣高, 等. 小麦高产群体茎蘖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作物研究, 2016, 30(6):
688-693.

[15] 赵鹏飞, 牛洪壮, 金建猛, 等. 小麦新品种开麦1502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品质分析[J]. 种业导刊, 2022(4):
31-34.

猜你喜欢适应性小麦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农业科技通讯(2023年1期)2023-02-12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小麦测产迎丰收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金桥(2021年10期)2021-11-05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哭娃小麦作文小学中年级(2020年4期)2020-06-11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年9期)2016-11-16既定PSS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适应性分析电测与仪表(2016年15期)2016-04-12

推荐访问:抗逆性 稳产 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