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自读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独立人格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建设人本化阅读教学体系。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哲理性散文《永久的生命》为例,从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全面分析教材、深度解读文本和多元探索等不同角度,探讨散文自读教学的策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深厚的语言素养、审美修养,从而达成深度阅读、高效阅读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哲理性散文;
自读教学
自读教学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学习需求为依据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应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创新解读文本内容。在初中哲理性散文教学中应用自读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的逻辑结构、明确其议论特征。教师应坚持生本理念,在学生分析教材、解读文本、开展多元化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精准地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提炼和理解散文中的哲理和真谛,从而达成深度阅读、高效阅读的目标。
一、以生为本,了解自读要求
相对于抒情性和叙事性散文,哲理性散文的思想更为深刻、意蕴更为深厚。哲理性散文善于以文学性的语言表现强烈的个性色彩,教师需量身定制教学计划,促使学生体会其哲理性内涵和核心思想,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初中生的真实阅读水平以及思考角度入手,帮助学生明确自读的要求。
《永久的生命》是一篇典型的哲理性散文,在自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关注八年级学生的阅读取向、思维能力等,制定契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探寻文本的特点,让学生从“泛读”的误区中摆脱出来,真正建构生本课堂,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基于上述需求,在自读教学前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工作:一方面,整合教学记录,了解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渡过小升初的迷茫期,全面了解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也初步具备了自读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针对过往的阅读教学情况,对教学方案、课堂提问情况、阶段性测试的成果等进行整合分析,了解学生在阅读、理解和互动沟通等方面的真实能力,并以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真实的想法和阅读能力进行调研,明确学生对自读教学的主观态度以及对哲理散文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基于《永久的生命》这篇课文的哲理性特征,结合八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实际阅读情况,在开启自读活动之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促使学生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展开有目的、有方向的自读活动,以此提升学生自读学习的效果。根据《永久的生命》这篇哲理性散文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义,师生可共同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明确文章的逻辑结构,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
2.品读散文的语言特征,以凝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用词、炼句特点。
3.在阅读中挖掘文章的内涵、感悟生命的本质,结合自身经历,探讨实现生命价值的具体路径。
在明确自读要求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自读,可按照要求中涵盖的具体要素,有序探索《永久的生命》这篇哲理性散文中所蕴含的生命价值和人生哲理。
二、分析教材,明确单元主题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具有明显的单元化特征,编写组将体裁、主题等具有高度同源性的文本集中于同一个单元,故在自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单篇文本,也要从单元整体的角度看待和解析课文,在了解单元编写特征的基础上,明确单元教学的主题,并进一步细化为自读目标,引导学生在具有导向性的自读教学体系中挖掘散文的核心思想和人生哲理。
阅读《永久的生命》这篇哲理性散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展开分析,从单元导语中可知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可概述为“从不同类型的散文中品读人生、挖掘情感内涵”。由单元主题出发,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此篇文章的体裁特征,细致划分单篇散文的阅读目标,如“通过品味散文语言、解读文章内容,理解和感悟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这样的目标不仅顺应了教材单元系统的教学要求,也与哲理性散文的自读教学相契合。学生在明确单元阅读主题的基础上,解析哲理散文的深刻意蕴和独特的语言要素,进而理解单元主题下自读活动的最终目标和实际走向。至此,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指向散文文本的中心思想,其阅读实效、理解能力等皆能有所提升。
三、解读文本,落实核心素养
哲理性散文一般以优美文雅的语言、辩证的观点为基本特征,其语言元素等较为丰富,教学时教师要依据散文的语言、审美和情感特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语言特色、审美意蕴和抒情主题,促使学生在辨析语言和鉴赏意境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强化审美体验,并在明确散文的说理性特点的基础上,与文章中真实的情感流露产生共鸣。
在《永久的生命》一文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凝练的语言和巧妙的表达方式,将哲学原理寄寓其中。如文章的第1自然段,作者将个体的生命与无生命价值的“衬衣”做对比,以“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暗喻生命的有限性,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随处可见的生活现象,解释深奥的人生哲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习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技巧,也能使学生通过解读语言、分析修辞方式,深刻理解文章中所反映出的人生哲理。另外,为了论述生命的本质和价值,作者将哲理寄寓在不同的形象中,使其呈现出一种动态美,如在文章的第2自然段中,作者试图通过“小草”这一形象,阐释“生命自身的不朽”的理念,以“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描绘出小草在严寒过后蓬勃的生命力,以动态化的方式描摹了一幅“小草出土图”,给人带来一种极强的审美体验。而此篇文本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其哲理性,作者以辩证的方式,于多重对比中展现了生命的价值,如“生命在那些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以“凋谢”和“永存”这一对具有矛盾性的词汇阐释生命的价值和意義,这也增强了文本的哲理意蕴。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哲理性散文的自读教学中,学生能够从语言、审美和思维等多重角度实现自主成长的目标,有助于落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四、多元探索,拓展自读深度
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自读应是长期的教学计划。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自读计划中稳定地输入、加工和输出信息,教师应开启多元探索活动,为自读教学增添趣味和动力,让学生在辩论、演讲等多元化的探索活动中逐渐拓展自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展现自读对于语文教学的整体推动作用。
学习《永久的生命》一文时,为拓展初中生的阅读深度,教师可将班级辩论活动作为多元探索模式的主要途径,确立“生命是永恒的吗”这一具有探究价值的话题,让学生自动划分为两个阵营,要求学生秉持对立的观点“生命是永恒的”和“生命不是永恒的”,围绕着课文中的内容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选择具有哲理性和说服力的论据,阐明自身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辩证性思考意识、说理能力等皆有所提升,也能更为深刻地解读此篇文本所反映出的人生道理及生命真谛。
综上所述,在哲理性散文的自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指导学生分析教材的编排特征和单元主题,并带领学生解读文本在语言、审美等方面的特色,既能让学生了解散文中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又能让学生在阅读和赏析的过程中获得极强的审美体验,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散文文体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持续性地探寻恰当的自读教学方法,继而强化自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劲榕. 初中语文哲理性散文自读课文的剪裁教法——以《永久的生命》为例[J]. 语文教学之友,2021(11).
[2]周伦平.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对策刍议[J]. 语文课内外,2019(16).
作者简介:戴美娟(1977— ),女,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初中语文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21年22期)2021-04-25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