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均:一位“水稻专家”的三十五载

时间:2023-09-29 16:25:02 来源:网友投稿

章梦晗

7月9日,中共四川省委发文授予马均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马均是四川省知名水稻栽培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过去35年,马均扎根农业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一线,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水稻栽培研究,长期深入基层传播新技术、普及新成果,身体力行扎根田间,培养出一大批知农爱农、勇于实践、甘于奉献的“三农”人才。

马均在田间与学生交流。

去年6月,马均在眉山市东坡區永丰村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和水稻产业发展情况。一年以来,总书记对农业农村的期许、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肯定、对农业院校的关怀总萦绕马均心头,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当年的“独苗博士”走上育苗路 

“这一片就是我们水稻所在温江校区的试验田。”

“这边的杂草要尽快处理一下,这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长势监测、氮素诊断都是有影响的。”

6月的最后一周,马均回到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周五,他抽出一上午时间来到试验田,这里是他所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最主要的三处试验田之一,其他两处分别位于崇州与眉山。

“现在正是水稻拔节的时候,这个品种一般有5个节,下部比较短。从第一节到第二、第三节再到后面,节间会越来越长。不同品种的水稻节数不一样,早熟的品种节数就少。四川农民一般采用的品种是中迟熟的。”马均带着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走上田埂后,在学生们所在的一个试验田旁边蹲下,摘下一片叶子一边比划一边介绍。马均今年已经60岁,长期往田里跑,使他皮肤晒得有些黑,但丝毫掩盖不了他在谈论水稻时飞扬的神采。他跟记者说,自己“还能再干几年,带带学生”。

在田埂上,马均脚步飞快如履平地。“我来自农村,从小就与田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回忆自己考大学时是上世纪80年代,粮食紧缺,大家吃不饱饭,选择农学专业,是想着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所以就报考了四川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

一脚踏入农学天地后,马均也像如今的学生一样,下田、观测、做实验。学生们在田边的水沟冲腿上的泥土时,马均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总是赤脚下田。

本科期间,马均对栽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生期间又选择了水稻方向,就这样与水稻栽培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上世纪90年代是作物栽培学发展的艰难时期,大量人才流失。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马均选择继续攻读博士,也一度成为水稻所作物栽培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独苗”。“从大概1995年开始,我的老师们都相继退休了,整个团队就剩我一个人。”

马均选择的研究方向是重穗型杂交水稻的高产机理,他的导师周开达院士,为了给他的研究方向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支持,还联系了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扬州大学水稻栽培方向的朱庆森老师,对他进行联合培养。

后来,老师们渐渐退休,马均一人扛起团队的大旗,一边研究一边教学,几乎独自奋战了13年。从2010年开始,马均的团队才开始逐渐壮大。马均说,早期学校没有像样的设备,自己的研究全靠“手工”,“根本没有现在的仪器分析,全都靠自己动手,用化学方法进行测定。”

从业以来,巴蜀大地的大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都留下了马均的足迹,水稻的整个种植周期,他大部分时间都奔忙在稻田间,不光外表越来越像农民,内心也与农民越来越近。

“我们的技术研究和推广离不开农民,和农民沟通,教给他们新技术,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一环。以前农民们可能对技术不是很了解,我就常去给他们讲科学生产的好处。”马均说。

前两天,马均又回到眉山,和种粮大户胡国祥见了面。胡国祥告诉记者,自2017年开始,东坡区农业农村局与马均教授选取了他的农田作为水稻种植示范点,每年的水稻种植关键时期,马均教授都要亲自下田进行技术指导。“一开始我想,他这么大的教授还要亲自下田,很不可思议,后来接触久了就习惯了。夏天天气再热,他也都亲力亲为,下田教给我们如何分辨水稻、如何知道水稻缺什么。后来周边的许多小农户看到我们的水稻种得好,也来学我们的技术。”平时有什么问题胡国祥也随时向马均请教。以前,胡国祥的田每亩产量在1200斤左右,现在,他的900多亩稻田,平均亩产量已经达到约1500斤。

另一个种粮大户王元威与马均教授合作了20年,他的种植面积从300亩扩大到3000多亩。尽管前些年粮价比较低迷,他仍然坚持种粮,他说:“我们很信任马教授,他给了我们很大的技术支持,加上全程机械化,产量和效益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三十五年来,每到农事各个关键时间节点,马均和团队都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确保农民有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特别是水稻关键生长期,他们每天要在田里待10多个小时。马均对农民的变化感受也很深,他告诉记者,现在的种粮大户会主动和他交流,提出新问题,讨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及效果。

“农民教授”的传承与奋进 

有人说马均是一个“农民教授”,不只是因为他与农民走得近,更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教学与传承落实在田间地头。

6月30日10点半,记者与马均来到试验田附近时,六名学生正在田里取样、收集数据。学生们有的穿着防晒衣,有的带着草编帽,脚上套着的黑色胶靴深深扎在稻田里,身子被长高的水稻没去一半。

马均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温江试验田为记者讲解水稻拔节。

这些学生们多是今年刚刚考到马均实验室的准硕士研一学生,他们跟着两名博士研究生学长,提前适应下田的工作。

取样和数据采集完后,一名女同学从田里走出来,和马均说,这是自己第二次下田,已经适应了很多。在被问起累不累时,她和其他同学以及学长一样,表示这是农学人的日常,“不累不累,本来就应该多下田。老师们、前辈们都能做的事,我们怎么不能做?”

马均总是从各个方面教育学生,他说,“许多学生刚开始下田什么也不会,甚至镰刀都不会用,都得从头教。人们都说下田日晒雨淋很辛苦,但是作为专业的老师、学子,就是要做好这样的准备。”

马均的学生王仲林即将进入博士三年级,趁着马均回到学校的机会,王仲林抓紧时间在组会上报告自己的研究进展。马均和记者说,自己在田里的时间多,很多时候会想,要是再多点时间就好了,这样才能多抽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听听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上的难处与困扰。但王仲林却很感激老师,“马老师在研究上对我们是标準的严师,在我的研究方向上,给了我很多实在的建议。他总说,我们的研究成果是出在田地里,虽然没有其他方向出的SCI多,但造福农民的研究应当值得我们骄傲。”

在学院的一些老师看来,马均的言传身教将主题教育所传达的精神贯穿其中,不负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在教育传承中,马均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大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和学校一同输良才、建良台、育良种、推良技、献良策、显良效,实现“六良联动”,在“天府粮仓”建设中彰显川农人的使命担当。

除了教育科研,马均还经常参加政府组织的事关农业发展的活动,将个人的专业学识服务于地方农业发展。就在采访的前一周,马均刚刚结束在眉山参加的水稻“一优两高”生产活动。这类囊括了选种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活动,马均每年要参加许多场。现在,永丰片区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在省内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烘”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去年我们这儿1500亩田,平均亩产700公斤,虽然受了大旱的影响,但平均亩产量比前年多了20公斤。以前我们最高的亩产量还曾经达到900多公斤。”马均说。

如今,盛夏时节的永丰村水稻田满眼翠绿。永丰村党委书记、村主任李雪平说,一年以来,村里和马均教授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在马均教授的指导下,这一年我们又积极推进精准条播机插秧、测深施肥技术、全程机械化这几项新技术,还合作修建了水稻科技小园。”

说起自己的研究和田地,马均的语气中充满着希冀,未来几年,他希望可以在这里实现规模化和全程机械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智能化、智慧化生产,进一步推动农业劳动力的解放。

马均盼着农学的研究成果更快更多地体现在田地间、生产中。“田间地头是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也出在大地上。这样才能为广大农民服务,让农民受益于科技的进步。”

正在试验田中取样的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

猜你喜欢下田试验田水稻什么是海水稻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22年6期)2022-12-27合同之谜故事会(2022年17期)2022-09-09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军事文摘(2021年22期)2021-11-26一季水稻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水稻花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两会东风劲,大家快下田”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8年3期)2018-04-09众说港大深圳医院“试验田”中国医院院长(2017年9期)2017-06-15思埠康尔 微商+直销的试验田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6年7期)2016-11-07最高法巡回法庭实实在在搞改革——司法改革“试验田”精耕一年硕果累累公民与法治(2016年6期)2016-05-17深耕读者·校园版(2014年6期)2014-05-14

推荐访问:水稻 专家 五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