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宏
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物理实验教学应与生活相贴合,并不断创新生活化实验内容,以此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的抵触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通过生活情境,导入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运用物理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物理实验是学生理解物理问题的主要途径。物理的导课环节对学生理解物理问题作用较大,学生可以通过导课学习,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物理理论知识。将物理知识学习内容以生活化的模式导入,让学生进入高效学习物理知识的模式,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学习内容。所以,在导课环节教师就应结合学生生活,通过生活情境认知物理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例如,在《光的折射》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导课环节对学生导入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光的折射原理,使抽象化的物理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将一根筷子插入水中,是否会产生奇怪的现象,比如,水面以下的筷子好似被折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种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这一画面,学生会发现筷子被“折断”了。为让学生更好地认知物理现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导入生活化的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问题,进而导入光的折射理论知识。比如,在水中滴入肥皂水或牛奶、在空气中制造烟雾、用铁片或玻璃做光屏显示光路。学生会发现光通过空气在水中斜射,传播的方向会发生改变,这说明了光的折射现象。进而,教师可以为学生导入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中射入另一种介质被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法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被称为折射角。光的折射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的情况下,处于同一平面的光线包括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折射角比入射角小,且不断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会随之增大。所以,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有助于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二、借助生活物品,理解物理现象
生活中包括很多的内容与物品都含有物理现象,即使生活中看似简单且常见的问题,其实也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教师需要启发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来思考物理问题。借助生活物品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理解物理现象,能够确保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思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物理学习自信心,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同时,通过观察生活学习物理知识,也能让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突破。
例如,在《生活中的透镜》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自主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要点,通过分析照相机成像原理,动手制作照相机的模型,确保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了解照相机成像原理,并通过观察进行自主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品,制作简易照相机,以此将物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表达,使学生在进行生活化物理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物理理论概念,确保学生高效理解物理知识。在制作时,可以先用卡纸制作一个高度、宽度、长度均为5厘米的正方体,选择其中任意一面凿一个直径为0.5厘米的小孔。在小孔的对面剪出一个宽2厘米、长3.5厘米的长方形空洞,在这个位置放置一个胶卷,用回形针进行固定。再分别剪裁一个宽5厘米、长7厘米纸片A,以及宽2.5厘米、长5厘米的纸片B,在纸片A上各截取1厘米长,在正方体小孔的一面固定好纸片A,纸片B可以作为快门并将铁丝作为轴转动。将纸片A的B及A部分折叠,使C能够与长方形空洞正对,在空洞的底面与顶面分别粘贴C、A,将胶片在两边插入,将胶卷放入后可以进行拍摄。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及现象。
三、利用生活实践,验证物理问题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知识,物理知识大部分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而教师过于关注教材,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所以,教师应利用生活实践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物理知识,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自主分析物理知识点,进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物品,带领学生动手进行生活化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让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压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海绵、水瓶等实验用品,确保水瓶的盛水量不变,将两者间的接触面积改变,然后,对海绵的受压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还应确保将盛水量改变,但不改变接触面积,观察记录受压情况。通过开展小实验,教师启发学生总结经验与规律,并依次学习压强的其他知识,使学生对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思考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再者,还应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获得更多的压强知识,掌握控制变量法的相关内容。此外,还应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通过亲身感悟与体验,掌握物理知识,获得成功的愉悦。
四、运用生活器材,突破物理难点
物理学科的抽象性较强,初中学生处于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弱的阶段,属于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过渡的节点,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而结合生活器材思考物理问题,则可以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力,从生活角度解释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物理思辨能力。同时,物理现象中包括很多的知识内容,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抽象性,这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应结合生活实践对学生进行引导,运用生活器材理解学习内容,进而使物理难点问题迎刃而解。
例如,在《熔化和凝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物态原理能够形成主观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为帮助学生理解物态原理,教师会对学生开展相关实验。但是,这种方法会出现诸多问题,比如,在实验室取出冰块后,发现冰块会出现熔化的现象,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方式,用其他的生活物品代替实验器材对学生开展实验,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原理。运用注射器开展物理实验,可以在注射器内注入少量的水,并对其进行密封处理,然后,将其放入冰箱中进行凝固,并准备-5℃的浓盐水。取出之前准备好的注射器,放入浓盐水中。浓盐水的凝固点较低,因此,可保持较长的时间,有利于教师开展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突破物理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所以,利用生活器材對学生讲解实验的过程、结果,可以使学生从生活角度分析物理知识,确保物理知识点可以从更为真实的角度呈现,进而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突破物理学习难点问题。而将生活器材与物理实验相结合,也可以确保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
综上所述,启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内容开展教学,以此简化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生活中的物品,利用生活实验学习物理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物理观念,养成乐学善思的物理思维,通过结合生活现象学习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获得突破,使学生的物理素养获得进一步提升,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郑川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晓寒)
猜你喜欢物理现象教师应现象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2期)2015-07-07猜谜语快乐作文·低年级(2015年1期)2015-03-26奇异现象传真奥秘(2014年10期)2014-10-17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9期)2014-02-28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研究(2014年2期)2014-02-27微重力作用下的物理现象发明与创新(2013年29期)2013-03-11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2009年6期)200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