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格局的构建

时间:2023-09-29 18:50: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构建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格局,是探索“强党建引领高质量育人”的新路径,是新时代做好党建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学校政治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构建大中小学协同育人新体系,创建党团队一体化培养、阶梯式衔接的组织和工作机制,有利于各级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丰富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增强协同育人实效性,充分彰显政治育人的卓越成效。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政治育人;
一体化格局

2021年2月,教育部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1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要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一体化设计大中小学校的党、团、队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实践活动等内容,能够充分发挥大中小学校党组织之间的系统带动及合力优势,促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丰富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增强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一、构建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格局的价值内涵

构建大学和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格局,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

1.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2 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能够在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中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大中小学党组织联合开展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工作,能够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塑造理想的育人生态,筑牢师生意识形态防线,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处于这一场域中的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党建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构建育人一体化链条是党的政治建设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实现了将大、中、小学校教育不同阶段的政治育人任务相贯通,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接续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实现路径1,也是党的领导在构建育人体系中的具体体现。

2.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政治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以学校党建工作为引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共性,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可以在政治育人方面共同发挥重要作用。2

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的构建,可以充分依托党组织完善的机构框架、丰富的红色育人资源、多样的组织活动内容、优秀党员的示范作用,对大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还能使党组织对广大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党员可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学生党员带团员,团员带队员,注重在学生身边树立优秀典型和真实榜样,通过朋辈群体的引领对学生施以正面、积极的影响,以提升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依托丰富的实践活动来加强育人效果,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能够更好地共享红色育人资源,为加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利平台,积极引导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注重融入党的思想和理念,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激活党建育人的生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3.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符合青少年的生长特点和认知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强调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必须从青少年时期抓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 構建大中小学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的一体化体系,强调的是对青少年的接续培养,反映了对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的尊重和把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少先队对儿童进行政治启蒙作用,启发少年儿童体会党的政治路线、价值观念、精神品质,逐步建立对党的实践认同和情感认同;
通过发挥共青团在政治引领方面的作用,引导青年把小我融入大我,培植政治理想,增强青年对党的理论认同、文化认同。总之,强化贯穿青少年成长全过程的党团队一体化阶梯式培养,帮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党的精神内涵,坚定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构建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格局的实践逻辑

学校始终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首要阵地,在进行大中小政治育人一体化构建时,要突出党建引领的主线,将红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全时空、全阵地覆盖,将青少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建立阶梯式培养体系,特别是发挥教育集团学校的集群优势,完善全链条培养机制,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1.育人为本,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能否培养造就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深入阐释了政治育人一体化建设的深刻内涵。大中小学校需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党团队作为政治共同体,具有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任务,应将育人贯穿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在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上加强统筹联动,形成合力。4 在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应把稳思政育人的方向,努力发挥各自优势,合力做好帮助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等育人工作,共同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整体推进,建立阶梯式培养体系

培育有理想信念、有爱国精神、有高尚品德的时代新人,靠的是一以贯之的组织化培养,入队、入团、入党的组织链条是推进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高度重视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的育人体系建设1,阐明了大中小一体化育人链条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

构建大中小一体化格局,要坚持采取大中小学整体推进的方式,完善组织培养的纵向衔接。尤其是具有完整基础教育学段的教育集团,应该建立健全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的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2,打造一体化育人链条,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借助少先队的政治启蒙,让青少年产生对党的朴素感情,“深埋共产主义种子”;
在共青团的政治引领下,让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培育共产主义种子”;
经由党组织的持续关心培养,帮助青少年最终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3 打造大中小学校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可以引导青少年追求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不断激发其光荣感、归属感、使命感。比如在教育集团内,可以积极推动更多优秀大学生党员、优秀团干部等在中小学校开展红色育人活动和校外红色实践活动,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通过“大手”拉“小手”,引导儿童从小树立入队、入团、入党“人生三部曲”的理想志向。

3.协同育人,积极建立有效机制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中小学校党组织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采取灵活有效的工作方式,努力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构建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同向同行的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大中小学开展政治教育的对象各有特点,但其教育内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在统一育人理念、建立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应构建大中小学校党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健全组织架构、机构设置和工作章程,组建一批了解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基层党建规律的管理队伍,明确责任体系,健全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细化和落实工作开展计划,完善协调运行工作机制,为大中小学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和有力支撑。

三、构建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格局的实施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少先队、共青团和党组织工作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加快构建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的新格局,加强大中小学之校内和校际党团队组织的资源整合,从组织体系、培养过程、活动品牌、阵地资源等方面,着力构建党团队一体化协同育人的全链条。

1.组织体系一体化搭建

党、团、队血脉相连,组织属性的一致性是与生俱来的。大中小学的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政治学校、先锋力量、桥梁纽带、先进组织”4的要求,持续推进党的建设,牢牢把握党、团、队的政治育人属性,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大中小学以落实“立德树人”为第一要务,紧扣思想政治教育第一主题,把团、队组织的建设融入党组织的建设之中。党建带团建、队建,关键在 “带”,根本在“建”,高校要围绕“带建结合”5,  把中小学团建、队建工作纳入高校党建工作总体布局,把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工作列为学校党建的核心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大胆探索高校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工作的新路径,构建大学、中学和小学三级联动的组织框架,形成大中小学共同商议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措施办法,推动形成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2.培养链条一体化塑造

入队、入团、入党的组织链条是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大中小学各级党团队组织应找准角色定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运用一体化培养理念,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实施党团队一体化培养,高质量畅通党团队衔接贯通的育人通道。

小学要加强党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的协同推进。学校少工委成员构成要有先进性、代表性,组织要有执行力、创新力,建立健全从“队前教育”到“团队衔接”的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中学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推进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理顺学校学生党团队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团队之间、党团之间的顺利衔接与过渡。大学要成为党建引领团建的示范。以党团建设的整体布局为出发点,着力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丰富生动的方式感染和带动中小学团员、队员,党团共建要具备实践性、创造性、层次性、针对性。

3.活动品牌一体化创建

一体化规划推进大中小学校联盟内的党团队理论教学、主题教育和实践研学等,协同共建、联手创建一批红色品牌活动,凸显红色文化亮点,建设红色文化高地。将中小学校团组织阵地、少先队阵地与高校党组织阵地建设统筹规划,结合各学校实际,以党员活动室、团员活动室、队部室建设为载体,统筹建设党团队一体化的活动中心。大中小學可以合作开展主题党日、团日、队日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和模式,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办、资源共享,协同创建德育品牌。应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整合区域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依托区域内红色纪念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社区、村镇、企业等,建设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创造性地开展党团队课现场教学和实践活动。同时,结合重要节庆日和重大时政热点,利用入党入团入队仪式、节庆典礼等,借助红色话剧展演、歌舞表演、主题演讲、微课、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4.阵地资源一体化整合

大学和中小学阵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是推进政治育人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大学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应成为中小学拓展思想政治活动的常规阵地,故应加强党校、团校、红领巾学院的共同建设,使资源平台在区域范围内形成有效联动,彰显阵地教育意义,提高阵地建设实效。

政治育人一体化可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师资互聘共享。1 聘请高校教师在中小学挂职担任团支部、少先队兼职辅导员和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承担党团队课的教学任务。发挥高校教师在科研方面的专业优势,协同党团队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成果申报、论文撰写等。邀请大学生宣讲团走进中小学开展理论宣讲和团队建设的主题活动。高校要发挥智力人才集聚优势,出台系列政策,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鼓励师生特别是优秀党员教师、思政课教师和师范生经常走进中小学校门,上团课队课,“送‘四史教育”专题思政课、新生开学第一课等,不断创造条件在中小学开设系列社团选修课。要共同拓展校外阵地,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层党群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之家等校外党团队活动阵地,强化团、队组织的教育服务功能。

此外,除了线下阵地的建设,还要积极营造线上阵地。可在主流社交媒体和数字化媒体平台上形成网上组织矩阵,构建工作网、学习网、服务网“三网合一”的互联网工作体系。要强化党团队组织网络阵地的集中统一管理,大力支持高校学生担任网络文明志愿者、网络评论员、媒体宣传员等职务,积极参与网络舆论生态的建设中,建立完善党团队组织集体发声机制,旗帜鲜明地传播社会正能量,努力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2 要用好党团队组织网络阵地,加强对党团队员的网上凝聚引领、组织动员和联系服务,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在网络育人中的独特作用,不断优化网络教育资源供给,鼓励大学生和中学生编创、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活泼的网文、动漫、图片、微访谈、微视频等网络文化产品。注重网络党团校、“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网络阵地的打造和运用,加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对接,结合校园特色,创新团队活动,加强校际联动,能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构建大中小学政治育人一体化格局,是探索“强党建引领高质量育人”的新路径,是新时代做好党建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构建大中小学党建协同育人新体系,创建党团队一体化培养、阶梯式衔接的组织和工作机制,有利于各级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丰富工作内容和载体,增强协同育人实效性,充分彰显政治育人的卓越成效。

On Building a Pattern of Integration of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ZHANG Zhengrong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

Abstract:
How to build a new pattern of integrate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iddle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is a new path to explore “party building for high-quality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new era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par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construct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create an organizational and work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and the laddering linkage of young pioneers, youth league members and party members. It helps the schools at all levels to grasp firmly the direction of socialist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for students, enrich the content and carrier of educatio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fully demonstrate the outstanding results of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ies-middle schools-primary schools,political education,new pattern of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作者簡介:张峥嵘,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高校管理研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2/t20210204_512507.html, 最后登录日期:2023年2月4日。

2  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79页。

1  共青团中央:《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全团带队的意见》,载共青团中央官网:https://www.gqt.org.cn/search/zuzhi/documents/2003/zqf/tf31.htm,最后登录日期:2023年4月8日。

2  曲一歌:《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16期,第28-30页。

3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第1页。

4  刘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共青团关系演变的理论逻辑》,《青年探索》2021年第2期,第27-38页。

1  钟良:《党团队“六个一体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共青团》2020年第6期,第71-73页。

2  戴冰:《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的价值意蕴》,《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4期,第5-8页。

3  吴庆:《五四百年与青春的意义》,《青年探索》2019年第4期,第40-50页。

4  中共中央党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中共中央党校官网:https://www.ccps.gov.cn/xxsxk/zyls/202206/t20220601_154037.shtml, 最后登录日期:2023年5月10日。

5  焦佳:《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价值要义、基本原则与实施路径》,《青年学报》2023年第1期,第34-39页。

1  陈红:《例说大中小学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市域实践》,《教学月刊(中学版)》2021年第105期,第44-47页。

2  黄丽:《抓关键 育新局 完善“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模式》,《中国共青团》2022年第16期,第48-49页。

推荐访问:育人 大中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