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为新劳动教育赋能

时间:2023-09-29 19:40:02 来源:网友投稿

胡清华 杨晓华

【摘 要】依托区县一级综合资源,整体设计、协同推进全区域劳动教育,有利于区域内学校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研究,与时俱进实施新劳动教育。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劳动基地建设、考核评价系统建设、社会协同支持系统建设等五个维度,构建区域推进新劳动教育的新机制,为基层提升劳动教育品位注入活力。

【关键词】新劳动教育;
区域推进;
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3-0036-05

【作者简介】1.胡清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江苏南通,216000)副局长;
2.杨晓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江苏南通,216000)基教科副科长。

纵观各地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新劳动教育的推进在各地取得了不少成绩与经验。如浙江的富春七小以正心立德、劳动育人作为基本定位,在传统劳动教育的基础上丰富了劳动教育内涵。[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的新劳动教育,在学生完整的生活空间中展开,形成了有序、稳定、完整的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2]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致力于开发地方劳动特色校本教材,成立实践研究小组、实践督查小组、新闻报道小组推动新劳动教育。[3]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积极将劳动教育与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高中选修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在让劳动教育與德智体美融为一体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4]……尽管各地落实劳动教育积极有力,但是在推进中,我们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二是劳动教育的实施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三是劳动教育的推进缺乏动力载体。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实施新时期劳动教育,应该结合时代特点,确立“新劳动教育”的理念,并在中观层面优化区县一级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机制,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与学校整体课程实施的有机融合。

一、新劳动教育的内涵

我们认为“新劳动教育”在本质上与传统的劳动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侧重点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但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劳动教育。清初颜元继承宋代胡媛分斋教学思想,大力倡导“实学”[5],蕴含了近代劳动教育课程的萌芽。自此以后,劳动教育逐步受到教育界关注,以陶行知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倡导“生活即教育”“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等观念[6],劳动教育得到广泛重视。20世纪50年代,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等关于劳动与教育的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写进了党的教育方针。[7]

2022年4月,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劳动教育的内涵越来越清晰了。我们认为“新劳动教育”是围绕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四大核心素养,系统提升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在传统劳动教育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化和规范化建设”“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新劳动教育进一步凸显“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8]

二、区域推进新劳动教育的举措

“区域推进,为新劳动教育赋能”指的是依托区县一级综合资源,重点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考核评价系统建设、社会协同支持系统建设等五个维度,有序推进研究与探索,为基层学校高质量推进新劳动教育注入活力。

(一)师资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学校劳动教育的师资建设没得到足够重视,劳动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为此,南通市通州区围绕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新需求,有序推进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成立劳动与技术学科中心教研组。中心教研组拥有省级劳动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3人,南通市级劳动教育基本功大赛和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4人。依托这批优秀教师,中心组开展劳动课程教学的研讨活动、培训活动,一系列优秀课例得到开发,更多的教师得到了培训和指导。二是建设名师工作室。建成了“通州区新劳动教育名师(陈志祥)工作室”。工作室通过完善基本规章制度,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将学校实际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研究新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特色活动,培养和带动了40名区级劳动教育的种子教师。三是外聘导师。聘请非遗传承人、劳模工匠、各行各业的技术能手担任学校兼职外聘导师,如南通沈绣传人冯丽、刘桥风筝工匠施顾华、东社开心田园农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荣等,既指导学生开展劳动,也培养校内劳动教育师资。通过这三条途径,全区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的理念得到了更新,能力得到了提升,队伍也得到了充实,保障了全区中小学劳动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课程建设

在开足开齐国家劳动课程的基础上,全区推动“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

1.单独设置劳动课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课独立设置。为切实落实好每周一课时的劳动课,全区从教研支持、丰富资源和规范督查三个方面入手,助力所有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劳动课。区劳动教育中心教研组、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结合学校劳动课程开设新需求,开发了系列示范课例,供一线教师参考;
与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引入更多的校外资源,创造家长进校园进课堂的机会,丰富劳动教育的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
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纳入区教育教学工作调研督查,作为规范办学的重要考核指标,促进学校从课程管理的高度统筹实施劳动教育。

2.大力推进地方、校本课程建设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利用地域、校本资源优势,结合生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满足多样化的劳动教育需求。通州区结合地域特色和学校实际,建构了面向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性劳动的特色课程。农业文明是通州文化的根脉,区内水稻、小麦、大棚蔬菜等产业兴旺发达,全区29所学校开发了“小神农”少年农训课程,培养学生不怕辛苦、精耕细作的农人精神;
建筑、家具、铸造等许多工程类产业是通州区的重要产业门类,全区有8所学校结合地方资源,开发了小鲁班少年工程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通州的南部片区,家纺产业是主导产业,同时南通的沈绣驰名中外,全区有13所学校开发了小沈寿少年工艺课程,培养学生精致求美的工艺精神;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通州区的商业、服务业也不断发展,许多学生家长本身就从事第三产业,全区有7所学校开发了小范蠡少年商业课程,培养学生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和精打细算的商业精神;
更多学校开发小主人少年生活课程,帮助学生从小学会劳动、养成热爱劳动的生活态度。特色课程引领学生在模仿中学,在实际生活中学,在创新创造中学,实现了多学科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3.深入开展各类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区域推进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对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具有激活作用,全区结合地方实际,有序开展各类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发现劳动之美”假期劳动教育主题活动,通过“劳动家庭作业”的形式,锻炼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充实假期生活,减轻家长负担;
通州区首届“发现劳动之美”稻草人节,展出了师生创作的16组大型稻草人作品,在创作中有效提升了学生创造力、工程规划能力、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信仰、强体魄,幸福生活我创造”主题劳动教育活动通过“服务劳动我参与”“劳动方案我设计”“劳动工具我会用”“出力流汗我能行”等主题设置,细化了劳动课程实施。中小学生现代行业职业调研活动,引领学生深入社区、企业,了解通州区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研究性学习更加贴近真实生活。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得到区总工会的大力支持,开展劳模事迹报告会17场次,受众7000多人次,有效弘扬了劳动精神。“我家的光荣劳动史”调研活动,引领初中学生了解家族劳动史,了解身边真实的劳动故事,进一步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在克服困难中成长”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结合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困难和考验,引领学生主动承担家庭劳动责任,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此外,各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帮厨小能手”“校园杂草我清理”“收纳整理小行家”“今天扫一桌,将来行天下”等校园微劳动。

(三)基地建设

建好一批劳动教育基地,是提升区域劳动教育品位的重要资源依托。通州区申报的区域推进中小学新劳动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被列为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全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

一方面,积极推动校内的劳动基地建设。实验小学运盐河校区建成了“四季田园”农场,让城市的学生在四季流转中体验农业劳动的辛苦和美好。西亭初中开发了“一瓢园”葫芦科艺工坊,让学生在农业种植、手工艺制作的过程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英雄小学开发了小鲁班木工工坊,将几何知识的应用、榫卯结构的组装体验、木工工具的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木工制品,体验精益求精的木作文化。二甲中学在校内开辟了习耕园,邀请当地种植能手辅导学生种植葡萄,组织开展葡萄义卖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成本核算、利润分析,体验农商结合的劳动新样态。刘桥小学开发了“丰真”风筝坊,向传统手艺人学习,从风筝骨架的扎制到筝面绘画,从哨口葫芦种植到雕刻配重,一系列劳动实践激发了小能人智慧,培养了学生坚持不懈、精益求精、不畏困难的工匠精神。张謇学校推动家校社共育,开展“家庭蚕桑实验室”行动,引导学生在家庭饲养蚕宝宝,在工厂参观缫丝、纺织。目前,全区建成成型校内劳动基地35个,另有一大批灵活设置的校园劳动微岗位、微阵地。

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的劳动基地建设。引导和组织学校与工商企业、现代农场联手,建设了一系列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南通三超家具有限公司开放家居生产车间,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家具生产的新技术,公司生产家具的边角料被学校收集用来作为木工教学的资源;
东社开心田园农场有限公司结合农事变化开发了插秧课程、豆腐制作课程等,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中运用所学知识,体验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唐洪工业园的海峰家居劳动基地将货物包装等工作开发成校外劳动课程,指导学生完整经历“学习工作标准”“实地流程操作”“合格检验打包”等流程,帮助学生在真实劳动中体验劳动的艰辛。目前,全區建成校外劳动教育基地34个。这些校外劳动基地有效拓展了学生劳动教育的参与领域,开阔了学生的劳动视野,让学生真实体验了劳动生活。

截至2022年年底,全区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合计投资278.56万元,总面积合计41.82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场馆面积2.06万平方米。在基地活动的社团数634个,在基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占比75%。

(四)考核评价系统建设

科学的考核评价能有效激发学校推进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州区出台《通州区新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方案》,评选了28所新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出台《关于评选新劳动教育年度优秀学校、班级、项目及年度优秀教师的办法》,将8个方面的指标纳入考核范围:一是拥有较为先进的新劳动教育理念,二是在校园日常生活中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三是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四是形成富有特色的劳动周、劳动月或劳动节日课程,五是推进校内外劳动基地建设,六是指导家庭劳动教育,七是形成校本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八是特色课程建设富有成效。在这8个一级指标下列出了22个二级指标,指导学校按照新劳动教育的理念,创新思路、拓展领域,形成校本化的劳动教育评价办法,开发和升级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全区开展新劳动教育年度优秀学校评选,首批23所学校入围,另有48个班级、47个项目被评为年度新劳动教育优秀班级、项目。

(五)社会协同支持系统建设

通州区积极与人社、广电、总工会等部门对接,发挥这些部门的职能,参与到劳动教育的组织和宣传中;
各学校也积极建设网络宣传平台,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
区人大、政协多项建议、提案为劳动教育出谋划策。其中,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7号建议《关于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的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有力推动了区域内农场、工厂、企事业单位参与劳动教育,着力为学校提供劳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多部门、全区域、全学段、全过程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三、启发与思考

以区域为单位,系统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实践,对于提升城乡学校劳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价值,这可以概括为三个“有利于”。

首先,有利于全面提升劳动教育品位。研究探索中观层面的劳动教育落地途径,能够培训更多师资,为学校常态化开设劳动教育课提供支持,集中更优质的教研力量,指导城乡中小学劳动教育,确保劳动教育“有合适的人、有足够专业支持”,更加符合时代要求。

其次,有利于统筹整合多方资源。区域推进的机制能够有效整合、利用校内外的资源,支持和协助学校研发特色化、个性化、品牌化的劳动教育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内涵,确保劳动教育“有足够的时空,有丰富的资源支持”,提升劳动教育的针对性。

最后,有利于建立区域推进的动力机制。区域推进能够探索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典型示范和榜样引领机制,引导学校和教师主动投身劳动教育,确保劳动教育“有强大的内驱力,有合适的考核激励支撑”,实现劳动教育常态化优质落地。

总之,区域推进中小学新劳动教育有利于整合多方资源,推进深度研究,培育长效动力机制,提升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章振乐.劳动教育的时代转型——以富春七小新劳动教育探索为例[J].人民教育,2019(22):58-61.

[2]刘中华,隋桂凤.“新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J].人民教育,2019(10):22-25.

[3]董海亮.扎实开展新劳动教育 树立学生正确劳动观[J].华人时刊(校长),2021(4):24.

[4]戚梦蛟,陈建军.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德育,2019(2):44-46.

[5]王瑜.颜元实学教育思想的实践探索——以漳南书院为例[J].理论月刊,2006(6):58-60.

[6]林永希,陈中文,史基升.陶行知劳动教育观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20(30):5-9.

[7]邓彧.论我国教育方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9):4-5.

[8]顾建军.建构一体化劳动课程为义务教育劳动育人奠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22,51(7):25-33.

责任编辑:朱茂勇

猜你喜欢课程实施《牛津高中英语》课程实施中的异变研究考试周刊(2017年4期)2017-01-19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东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中国市场(2016年41期)2016-11-28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素分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17期)2016-07-16“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考试周刊(2016年44期)2016-06-21“剪纸教学”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成才之路(2016年13期)2016-06-18基于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分解与实施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7期)2016-05-11“广—收—聚”模式提振高中生涯规划辅导课程实施活力的实践与启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年24期)2016-01-07社区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方法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13期)2015-12-10基于会展设计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研究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1期)2015-12-10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推进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