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勇 张德志 易华山 王庆华
摘要 为满足新农科建设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要求,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融入课程思政、构建“二方法三特点”及“9+1”的授课知识结构、多维教学方式授课、创新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有效增加了课程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新农科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5-027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5.065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Veterinary Clinical Diagnostics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e Science Construction
LI Qian-yong,ZHANG De-zhi,YI Hua-shan et al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2460)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e sci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veterinary clinical diagnostic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main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some reform measures were carried out,such as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integrating into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constructing the “two methods and three characteristics” and “9+1” teaching knowledge structure,giving lessons with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s,innovating the assessment methods. The results of these reforms showed that charm of the curriculum was enhanced effectively,the students learning fervor was aroused, an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sense of mission for serving “agriculture,farmers and rural areas” to students were enhanced,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was further improved.
Key words Veterinary clinical diagnostics;New agriculture science construction;Teaching reform
新農科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农林教育面对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面对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浪潮,对人才培养范式进行改革创新[1-3]是振兴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是提高国家生态成长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农科建设的目标是培养一大批“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涉农专业人才。动物医学专业是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专业之一,培养适应国家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兽医人才是其根本目标。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起着动物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枢纽和桥梁作用,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将教学改革落实到课程建设上[4]。由此可见,开展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资料显示,国内教师在该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5-6]、以执业兽医师考试为指导的课程教学改革[7-8]、各类教学模式的应用[9-10]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新农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面对我国农林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向我国对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开展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尚未见报道。笔者面向新农科建设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通过提升教学能力、开展课程思政、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考核手段等,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1 新农科建设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1.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我国“三农”问题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2021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其总目标是我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11]。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迎来我国农业、乡村的新业态、新面貌。“安吉共识”提出:新农科建设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1]。因此,新农科建设应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也涌现出许多土鸡、土鸭、土猪、土羊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畜禽产品,各种本土品种畜禽养殖发展迅速[12]。为了保障这些特色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服务乡村振兴的兽医人才培养很有必要。这就要求涉农高校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畜禽疾病防治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服务乡村和农业的情怀。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既要牢固掌握兽医临床诊疗的方法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热爱兽医临床工作、服务百姓、献身乡村振兴的精神,这就要求在该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最终达到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合格兽医人才的目的。
1.2 现代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现代养殖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兽医生物安全要求愈发严格,可持续、环境友好型养殖业迅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智能现代养殖场在我国畜禽养殖业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为57.1%,养殖10 000只鸡以上规模鸡场占养鸡生产的70%以上,牛羊养殖业也呈现向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发展的趋势[13]。畜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兴起使动物疾病发生的种类、流行特点发生了很多改变,生产中对兽医工作的要求也从过去重视个体疾病的防治转变为群体动物疾病的防控,关注的疾病类型从过去个体动物的普通疾病转变为群体动物的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疾病诊断的要求也从过去的临床症状诊断转变为现在的病原学、免疫学诊断。此外,规模化、节约化养殖模式下畜禽营养代谢性疾病、饲料中毒病、环境胁迫性疾病(蛋鸡腿病、鸡啄癖症、仔猪反不适综合征、牛甩舌症)等已形成新的发病特征。面对上述疾病防治的新变化,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应重视群体动物疾病的检查,要加强对规模化养殖环境与疾病之間的关系研究,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1.3 蓬勃发展的城市宠物养殖业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宠物养殖业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8年,我国居民饲养宠物犬7 400万只,猫6 700万只,观赏鱼、龟等水族类8 400万只,鸟类900万只,爬行类700万只,其他啮齿类动物700万只[14]。蓬勃发展的城市宠物养殖业对宠物医疗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且目前表现出人才紧缺现象[15]。面对当前宠物医疗行业对动物医学临床诊疗人才的迫切需求,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动物疾病的临床检查、症状分析、建立诊断、临床治疗技术等能力的重要课程,应当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开展宠物医疗行业临床调查,分析课程在宠物医疗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增加宠物疾病的临床诊疗理论和实践技能内容。
1.4 全球一体化对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全球一体化是世界各国为优化国际生存环境而建立在人类共同利益之上,有利于成员国实现各自利益,所有国家共同参与一体化发展过程后出现的结果[16]。全球一体化主要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是国际合作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促使各国间物资贸易、人员流动等大大增加,优良种畜、肉蛋奶及其制品以及活畜交易等也变得越来越频繁,扩大了动物疫病在全球的流行范围,比如近些年非洲猪瘟在中东、俄罗斯及东南亚地区的广泛流行,牛结节性皮肤病在巴尔干地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流行,牛赤羽病在澳大利亚、南非、日本、韩国及我国东北地区的流行等。这就要求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应关注动物疫病流行的变化,尤其是新的外来疫病给兽医临床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应密切关注兽医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2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的现状
2.1 课程的自身魅力不足 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专业必修课。从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角度,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课程,这一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权重不如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高,学生修完该课程所得的学分也不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与此同时,该课程通过临床检查的方法学、症状学、疾病诊断建立的方法论3个核心要素串联起兽医基础与临床知识,课程的理论高度和深度、内容的系统性等与许多基础课、专业课相比较弱。
2.2 教材内容时效性不强 我国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队伍人才辈出,在教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兽医临床诊断学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等著名出版社及其他出版社也出版了不少联合编著教材,课程教材建设成果丰富。在教材内容方面,呈现出较高的同质化、时代特色不强的特点,如教材对大动物相关内容介绍较多,而对禽类、宠物的介绍较少;
对传统疾病或目前已经很少发生的疾病介绍较多,而对近些年发生、流行的疾病和新发病介绍较少;
课程知识与临床疾病诊疗联系十分紧密,但缺乏必要的临床案例介绍;
课程对个体动物疾病检查、诊断介绍较多,而对群体动物疾病的检查、诊断介绍较少。因此,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面向新的畜禽养殖模式、城市宠物养殖等问题,应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
2.3 课程思政亟待加强 课程思政是新农科建设的特色之一。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常见畜禽疾病的检查方法、症状描述和分析、建立疾病诊断的方法论,进而在畜禽疾病诊疗工作时更好地为群发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丰富的临床信息,千方百计地救治动物、尽力减少畜禽生产损失,为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这就要求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牢固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乐于服务畜禽养殖产业、关爱动物、勇担我国乡村振兴重担的思想品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过度追求课程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等,忽视了学生思想教育。
2.4 教学能力需持续提高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开展高效教学的核心,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17]。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般包括认知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这要求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要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合理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科学实施教学评价,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师生交往能力[18]。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临床实践性较强,具有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在兽医临床诊疗实践方面有突出的优势,但在严密的逻辑推理、科学的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课程领域新进展及记忆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和不足;
青年教师具有学历高、偏重于科学研究、善于发表高影响因子的科研论文和易于获取较高科研成果等优势,但存在教学热情不高,教学目标的贯彻、教学内容的选取、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兽医临床诊疗及畜禽生产联系不密切等缺点。面向新农科建设需要,教师教学能力需要持续改善和提高。
3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1 加强学习、项目牵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实施主体。紧紧围绕新农科建设主题,充分认识到课程教学改革是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学校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团队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帮助下,建立了教师准入、学习、考核、提高的机制。新进教师需要通过岗前培训、兽医门诊实践、上岗考核等阶段的训练后再正式开展课程教学。所有教师均需要参加学校举办的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学习班、在线教学方法学习班以及教育部高教司举办的各类教育教学在线学习,每次学习后团队均及时召开学习总结会,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及时了解当前畜禽生产中动物疾病防治对该课程教学的需求,团队教师积极申报并获得了国家三区人才及省市级、区县级科技特派员项目5项,“成渝双城经济圈”省市级乡村振兴人才项目1项。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团队教师深入畜禽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及散养农户,开展动物疾病调查、养殖及疾病防治培训、为服务对象送医送药送技术,同时也将现代畜禽养殖状况、动物疾病流行及发生动态、疾病诊疗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带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了课堂的时代特色,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增强,提升了教师在育人中的内发动力。
3.2 融入思政元素,強化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9]。新农科建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1]。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挖掘了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比如在绪论部分介绍崔步灜教授是我国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奠基人,并将其早年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后经顽强自学考入陆军马医学堂、留学海外学习兽医知识,学成后先后从事我国早期兽医专业教育,编著我国第一本兽医临床诊断学书籍、主讲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创建国内首个兽医临床化验室,招收临床兽医研究生等优秀事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热爱动物医学专业并为我国兽医事业发展作贡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在临床检查基本方法章节,将课程内容中的“问、视、触、叩、听、溴六诊法”与我国传统兽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结合,让学生了解中兽医在动物疾病诊治中的学术贡献和成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研读中兽医著名典籍,播下中兽医知识和文化绵延传播的种子。在动物机体各个系统的临床检查内容中,收集了祝玉琦、史言、段得贤、李毓义及蒋德轩等老一辈兽医临床专家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之余,不辞辛劳地到马场、乳牛场开展动物疾病临床检查与诊治的有趣故事,并将其融入理论课教学中;
在动物保定、各系统的临床检查等部分课程中,要求学生人人动手、 亲身全程参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理念,并培养学生勇于服务“三农”、献身“乡村振兴”的精神。在兽医影像学检查章节,结合著名物理学家伦琴教授、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分别在X检查技术、计算机体层摄影等现代兽医检查技术方面的贡献和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热爱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3.3 改革课程计划,优化教学内容 高校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4]。要紧紧抓住新农科背景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的契机,在充分理解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作用后,提出了课程计划提高方案并获得通过,使该课程的学分从过去的3学分提高到4学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教学内容方面,收集了近些年国内动物疾病发病的报道资料,开展了兽医临床调查,分析了常见动物的临床常发病以及该课程在疾病诊疗中的实际应用,以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全国统编“十三五”规划教材为基础,参考 《Veterinary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Clinical Examination of Farm Animals》等国外优秀教材内容,构建了兽医临床常规检查法、大动物临床检查的特点及应用、宠物临床检查的特点及应用、家禽临床检查的特点及应用、兽医临床诊断建立的方法“二方法三特点”的模块式授课内容结构,分析了规模化养殖动物(猪、牛、羊、家禽)与个体养殖动物(犬、猫)在兽医临床检查、疾病诊疗上的差异;
同时,将近些年动物的常发病、新发病引入相应的教学模块内容中,自动删除一些过去常见、但因养殖方式改变后少见或消失的疾病。比如增加了非洲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小反刍兽疫、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结节性皮肤病、牛赤羽病、猫传染性腹膜炎、禽流感等内容,删减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瘟以及育肥猪、羊等的蹄病、关节病、消瘦病等内容。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建立了课程内容遴选退出机制,进入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先请高年级学生代表打分,再经过课程教学团队讨论、评估后上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备案,教学完成后再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打分,教学团队对评分低的教学内容再次进行评估,最后评分低的教学内容退出。
3.4 合理应用多维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成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以达到为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建设培养合格兽医人才的目的。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中依据课程内容采取多维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在涉及多内容的有效串联和总结时,采用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授课,比如对“建立诊断的方法论”的介绍涉及临床诊断思维的原则、症状分析和提取、提出诊断的方法和逻辑思维,需要对循证医学、临床其他专业课知识、临床逻辑思维方法等进行有效串联讲授。课程中一些抽象的知识难以用书面语言解释,因而采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进行授课,比如对于小动物肠管的触诊检查发现的异常现象(肠管坚硬如腊肠状、坚实而有弹性的圆柱状、成串珠状或球状硬实样)及其所提示的疾病,通过提供具体的案例资料、视频图片展示异常触感的现象及其形成过程,并开展讨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程知识。为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笔者认真研究和调查该课程知识点中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吸引力,设立了“B超在犬猫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DR技术在异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等专题题目,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和当地动物医院进行临床调查,利用学校电子文献数据库收集资料,然后采用翻转课堂方式教学。这既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又使学生了解X线、超声仪等现代诊断技术设备在动物疾病诊断中应用现状,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交活动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聘请了宠物医院、大型养殖公司的兽医专家、临床能手,通过腾讯会议、QQ直播等方式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就兽医临床检查的常用方法、现代诊断设备(如内窥镜、CT、MRI)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线上讲授、交流。此外,还充分利用学习通、长江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搭建课程线上教学资源,上传授课课件、临床疾病诊疗视频、热点疾病的科研论文资料、该课程国内外优质线上教学视频等,供学生课后自学,并利用此平台开展课后讨论、学习任务布置和作业批改,扩展课程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3.5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兽医临床诊断学不仅理论丰富、综合性强,而且实践性、应用性也十分突出,因此强化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检查技术、治疗技术和观察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实验教学中,加强了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坚持让学生参与实验动物(牛、马、犬、猫等)的饲养管理、课前课后动物的领取和归还、实验环境卫生的清扫等工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脏累的品格,在学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成功申请到课程劳动学分0.5分,提升了课程劳动观念培养的影响力。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依据目前畜禽及宠物养殖的特点,将实验教材内容进行了科学整合和重构,构建了“动物的控制和福利、兽医临床检查的基本技术、养殖场动物的临床检查、宠物的临床检查、禽类的临床及剖检检查、兽医血液学及生化检验(以犬为例)、兽医影像检查(以犬为例)、临床免疫学检查(以猪为例)、兽医常规治疗技术、综合性实验设计和实施”组成的课程教学知识体系(即“9+1”模块式实验教学知识体系),较好地契合了行业及社会对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学中,先制作了教学示教视频并上传至学习通、长江雨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课前先让学生观看并布置作业,课堂学习时对重点实验技术和内容进行现场示范,再在教师指导下分组练习,课程结束前15 min教师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重点内容的操作考核题目,学生完成后将操作视频上传至线上平台或现场由教师、班实习监督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实验课的线上线下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的操作练习时间,激活了课堂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6 注重过程考核,创新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促进学生学习、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课程考核方式应科学、客观、全面。在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考核中,注重过程性考核评价,理论课、实验课单独开课,理论课程结业成绩组成为平时成绩40%、期中成绩15%、期末成绩45%。平时成绩除了传统的课前预习、课堂出勤、课堂对话、课后作业等成绩外,还将翻转课堂成绩、行业专家进课堂的讨论对话成绩设为课堂创新成绩。改革后实验课程成绩组成为课程劳动成绩5%、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45%。平时成绩除了课前预习、出勤、课中表现、实验报告成绩外,增加了重点实验内容的课堂考核成绩。改革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改变为教师与班级督学小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比如在理论课课堂创新成绩、实验课课堂考核成绩的评价中,教师给出参与教学活动的个人或小组的成绩作为最高成绩,班级督学小组则给出成绩等次,然后再计算参与者的所得成绩,较好地体现了成绩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尤其是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的课堂活动效果更加明显。课程考核中,还积极学习其他课程、其他学校的教学经验,创新考核方式,在期末理论闭卷考试时,依据课程知识并结合生产实际要求,拟定了10%的非标准答案试题;
期中考试以线上方式进行;
实验课考核设立了宠物接诊及体检、牛羊消化道疾病的检查、犬上呼吸道疾病的检查、犬支气管及肺部疾病的检查、母犬泌尿器官及生殖器官疾病的检查、临床重点治疗技术(注射、灌肠、导管技术)等情景设计式考核专题,学生随机抽取试题后,现场撰写、提交检查检验大纲,并开展现场操作。通过创新考核方式不仅可以检验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效果,而且对学生的课程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发散思维等进行了检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实施,我国农业、农村面貌必将焕然一新,这无疑会为新农科建设提供强大的基础和保障。在新农科建设的过程中,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面向我国新乡村、新农业培养新兽医人才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加强学习各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手段,以项目为牵引,提高了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
融入课程思政,开展劳动教育,为“新农人”立德铸魂;
构建了“二方法三特点”“9+1”模块式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并依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探索了多维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突出了过程考核,创造了“情景设计式”综合考核法,解决了课程知识零散、时代特色不足等问题。上述课程改革措施经过在学校2018级、2019级共10个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班中运用,其学生的综合成绩比2017级学生平均提高了13.7%以上,其综合素质也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明显提高,取得了满意的课程改革效果。面对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及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进步,教育教學改革永远在路上。应当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加强学习,在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中勇于探索,为培养新农科建设的新农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新农科建设推出“北京指南”[J].中国农业教育,2019,22(6):104-106.
[2] 新农科建设开启“北大仓行动”[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5):110.
[3] 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3):105-106.
[4] 申书兴.走好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奋进之路[J].中国农业教育,2021,22(5):1-7.
[5] 殷光,王磊,王登峰,等.《兽医临床诊断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J].家畜生态学报,2022,43(1):92-93.
[6] 杨帆,汪小雨,幸程鸿.“云课堂”构建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养殖与饲料,2021,20(4):1-3.
[7] 于洪艳,吴斌,张宇航,等.基于执业兽医师考试背景下《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与实践[J].中国兽医杂志,2021,57(7):116-118.
[8] 张伟,邹本革,于忠娜,等.基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山东畜牧兽医,2019,40(12):85-86.
[9] 于洪艳,郝景锋. Seminar-PBL“二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应用[J].中国兽医杂志,2020,56(12):121-124.
[10] 郭文洁,张鹏,孙婉.“UbD模式”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20:92-97.
[11] 韩长赋.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技推广,2017,33(12):69-71.
[12] 刘琴.畜牧业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与思路浅析[J].山东畜牧兽医,2022,43(4):64-66.
[13] 和元.浅析现代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J].畜禽业,2020,31(12):83,85.
[14] 陈伟才.中国宠物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9(8):56-59.
[15] 张瑞春,王金合,郑宝亮.国内宠物医疗行业人才发展现状探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40(7):73-76.
[16] 夏庆宇.论西方国家对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态度之转变[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9(2):103-110.
[17] 赵建庆.浅谈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5-16.
[18] 朱光艳.浅析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数学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178-179.
[19] 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基金项目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3034);
西南大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20190076)。
作者简介 李前勇(1966—),男,四川西充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8-25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