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地区创新生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8-24 14:36:01 来源:网友投稿

杨 巧,冉毅吉,杨艺丹,张经强

(北方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

改革开放以来,创新驱动战略一直是我国重要议题,也是提升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战略支撑。东部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地区,整体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政策支持和贸易环境,且对提升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贡献较大[1]。“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加快在创新引领上实现突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20》显示,2020年全国创新能力排名前六位的分别是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和山东省,均属于东部地区。东部其余省市,例如福建省排名十三、天津市排名十五,其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而海南省创新能力排名十八、河北省排名十九,与东部地区其他省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各省市的创新能力状态强弱分布不均衡,各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也存在巨大差异。

基于此,文章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开放性、系统活力入手,对东部地区各省市的创新生态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分析,找出制约东部地区创新生态均衡发展的因素,并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发展提供对策。

2.1 经济环境

目前我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仅考虑资本驱动,更应该着眼于创新驱动。众所周知,强劲的经济实力是进行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支撑,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为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更多便利[2]。《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为525752.3亿元,占全国比重的51.9%,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302249.9亿元,占全国比重的54.9%,因此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在全国有着明显优势,能为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2020年,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不仅是东部地区的前四名,也是全国范围内的前四名,其中广东省和江苏省的GDP均超过10万亿元,江苏省的GDP增速更是达到了3.7%,四个省市强劲的经济实力为省内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提供了经济支撑。而天津市和海南省的经济实力相比于东部地区其他省市则比较弱,海南省GDP仅约为广东省GDP的1/20,经济实力不足也是这两个省市创新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社会环境

各省市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果还与政府支持、信息技术基础和社会文化氛围有关。由表1可以看到,北京市、广东省和上海市的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在东部地区居前三位,均超过5%,说明这三个省市的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支持力度较大,而河北省和海南省的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分别仅为1.13%和1.81%,说明这两个省市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较低。从信息技术基础角度来看,浙江省、江苏省和福建省的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北京市和上海市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较高,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同时,创新文化氛围也会影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的活跃性和创新潜力,可以看到上海市的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最大,从侧面反映出其创新文化氛围最好。而河北省的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不足0.5册,说明该地区文化氛围不浓厚,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1 2020年东部地区各省市社会环境情况

3.1 创新主体多样性

创新主体是具有创新能力并进行创新活动的研究人员或组织,也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创新主体主要包括培育人才、传播创新知识的高等院校,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企业,以及作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重要力量的科研机构。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都是我国的教育大省,人才储备和高校资源都有明显优势。北京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阵地,科研机构数目在东部地区乃至全国都遥遥领先,截至202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北京市的科研机构已经达到388家,接近第二名的2倍。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是真正把市场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获取利益的主体,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技术创新,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因此在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赋权也相对较大。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R&D活动的企业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均超过2万家。而海南省作为东部地区创新能力最弱的省份,其创新主体的多样性也不容乐观,普通高等院校21所、科研机构28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R&D活动的企业88家,均是10个省市数量最少的省份。

3.2 创新生态系统开放性

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一方面是基于知识技术流动的开放性,一般涉及研发过程;
另一方面是跨组织的开放性,涉及市场的不同经济要素和信息流通。文章用高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来表征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技术流动的开放性,用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数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GDP比重两个指标来表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跨组织经济市场的开放性。根据数据显示,无论是代表知识技术交流的高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还是经济对外开放的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数,广东省都在东部地区范围内遥遥领先。2020年,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数在东部地区排名第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GDP比重为54.63%,排名第一。由此可见,上海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很大程度上是由跨组织的市场交流决定。与上海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省,2020年浙江省高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为430621.7万元,在东部地区排名第三,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GDP比重仅为7.89%,说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科研技术引进方面卓有成效,但经济市场的对外开发还有待提高。而河北省虽然也临海,相比于其他沿海省市,其地理条件和区位因素并没有对外贸易优势,因此其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GDP比重在东部地区是最后一名,仅为1.55%。

3.3 创新生态系统活力

3.3.1 区域创新投入现状

《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投入资源一直在不断增加,说明各省市政府和当地企业都很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期望通过加大创新投入来支撑相关创新活动以达到增强创新实力的目标。其中,广东省的创新投入R&D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投入一直都是东部地区的第一位,这是因为广东省的经济实力较强,对科技的投入也比较重视[4],因此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也一直名列前茅。北京市作为“科技创新中心”,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也是京津冀地区的创新高地,2020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R&D内部经费是东部地区除了广东省投入最大的省市,分别是天津市和河北省的2.39倍和2.7倍。2020年福建省的创新投入R&D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在东部地区排名分别为第七位和第六位,但从科技创新研究经费投入增长速度来看,与2016年相比,福建省的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增幅是最大的,从2016年的111.7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00.63亿元,体现出福建省对于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视。而海南省的创新投入R&D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投入量都是东部地区最低的,一方面海南省自身的经济实力限制了创新投入的强度;
另一方面海南省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省,其创新资源与东部地区其他省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图1 2020年东部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与高技术产业R&D内部经费支出

3.3.2 区域创新产出现状

从每万人专利授权数来看,2020年北京市每万人平均专利授权数为74.38件,在东部地区范围内排名第一,浙江省、江苏省紧随其后。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来看,广东省2020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在东部地区排名第一,也是唯一达到4万亿元的省市,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54.55%。江苏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39442.84亿元,位居第二。从纵向上看,2016—2020年期间,无论是专利授权数还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东部地区整体都呈上升态势,表示各省市在创新投入之后得到了相应的科技成果。然而天津市是东部地区唯一一个相比于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降低的省市,2016—2017年降低27.43%、2017—2018年降低5.84%、2018—2019年降低0.23%、2019—2020年稍有回升,增长了1.18%。查找2016—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R&D费用支出后发现,五年来天津市的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支出也呈下降趋势,说明天津市企业在产品创新投入方面不足,导致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降低。

图2 2020年东部地区每万人平均专利授权数与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4.1 东部地区创新资源分布存在较大差距

从以上东部地区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描述可以知道,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等省在经济实力、政府支持、信息技术基础和创新文化氛围方面均比较优秀,对于区域创新发展具有一定优势,而海南省、河北省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一直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4]。根据东部地区各省市创新主体多样性和创新生态系统开放性的发展现状,可以知道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北京市、浙江省和上海市汇集了很多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并且这些省市拥有的科研机构也较多,强劲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吸引了国内外优秀的企业在这些省市进行投资注册或者建立分公司,更进一步增强了这些省市的创新能力,提升了它们的资源优势。但是海南省、河北省等地的创新能力相对而言则较为落后,科技人才比较匮乏、技术引进能力弱、市场开放性较差,导致落地企业较少,进一步制约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东部地区创新资源严重分布不均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

4.2 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创新活力不足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活力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创新投入强度不足导致创新产出成果较少;
另一方面是由于创新效率较差导致创新产出能力弱。根据东部地区创新生态系统活力的现状描述可以看到,海南省、河北省与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创新活力的巨大差距,主要是由于创新投入R&D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创新产出成果较少。而福建省、上海市和山东省与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的创新活力差距,既有创新效率较低的因素,也有创新投入不足的因素,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其创新生态系统的活力。

5.1 发挥企业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必须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和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鼓励企业积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努力提升创新知识成果的市场转换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健全创新平台服务体系,为加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支持各地区创新能力领先省市的企业,例如北京、广东、上海等积极参与国内有关创新产业的规划和创新体制的完善,发挥市场导向优势,鼓励有能力的企业积极开展各种创新项目,培育有创新精神的企业。

5.2 优化产学研体系构建,促进人才培养与引进

着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链,依托东部地区各省市高校、科研机构等的人才,创新知识优势和企业的资金、设备、技术等资源,推动相关学科和产业发展,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同高校、科研机构形成长期稳定的产业联合创新关系,进行相关创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重视培育引进创新型人才,不断加大人才集聚培养力度,提高创新人才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5]。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众多创新主体一起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培育创新型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

5.3 强化东部地区协同创新,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

从前文描述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到,东部地区创新生态发展整体呈现不均衡状态,各省市之间的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的发展背景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落实底层工作,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多年发展经验,构建统筹全域的创新生态发展机制,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地区资源合理配置和协同创新。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应正确发挥政府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教育经费投入和制定促进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支持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加强企业间或地区间的创新交流合作。

猜你喜欢 省市海南省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21年12期)2021-03-09省市大报头版头条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35期)2017-10-20省市大报头版头条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34期)2017-10-20其他省市怎么做?中国公路(2017年6期)2017-07-25海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省市大报头版头条领导决策信息(2016年27期)2016-10-23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7期)2015-11-11海南省农垦设计院中国工程咨询(2015年2期)2015-02-14寻求开放性道路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重读天一阁开放性天一阁文丛(2013年1期)2013-11-06

推荐访问:对策 东部地区 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