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后调查促进“中医经典导读”课程建设

时间:2024-08-26 14:36:01 来源:网友投稿

胡展博,黄 泳,2*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15;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东 广州 510515)

南方医科大学开设名老中医传承班,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构筑了现代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模式[1]。名老中医传承班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强化中医经典学习[2],近年来建设了一系列特色中医经典学习课程,覆盖二至四年级的学习。2021 级名老中医传承班于一学年前完成“中医经典导读”课程的学习,该课程于大二开设,是系列经典学习的第一门课程。分析名老中医传承班“中医经典导读”课程教与学中的得失,能为后续经典学习提供参考。现对2021 级名老中医传承班参与“中医经典导读”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中医经典导读”是南方医科大学名老中医传承班的特色课程之一,于大二下学期开课,32 学时,2 学分,小班教学。教材由本学院教学团队编写,包括国学素养、医理、诊法、方药、临床、医案六个专题,从入门开始,着重中医经典的导读,梳理中医学的发展脉络,系统介绍经典名篇,逐步养成学习的方式方法,引领学生顺利开展经典学习。基于教材,课程的学习也紧扣上述六个专题,分别从经典的内容、学术思想、价值影响、研读方法等多方面组织学习。教学组从教材编写团队中产生,由十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组成,协作完成教学任务。

本次调查对象是2021 级中医学(名老中医传承班)全体学生,所有学生均已完成“中医经典导读”课程的学习。在课程结束一年后网络在线填写电子调查问卷,匿名提交。教学团队依托问卷星在线设计调查问卷,并将问卷链接通过微信发送给学生进行填写,调查完成后通过平台进行数据下载与分析。问卷为自主设计,涉及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问答题,其中有22 道封闭型问题,6 个开放型问题。调查内容从教材、课程、教师、经典学习四方面进行设计,包括教材难度、课程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经典学习方法等。本次调查共回收27 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3.1 关于教材

调查表明,“中医经典导读”教材的编写是成功的,章节内容深浅适度,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85.19%的学生认为教材难度设置适中、章节内容安排合理且能加深自身对经典的了解,81.48%的学生认为教材涵盖的经典内容丰富且充足、具备实用性;
92.6%学生认为学习难度不大。参与学习的学生对于教材是认可的,认为用诸学习是可行的,学习之后是有收益的。

调查还表明,该教材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被调查的2021 级学生在一年前就完成了“中医经典导读”课程的学习。当问及课程学习结束之后,是否还会翻阅教材,只有40.74%的人选择是,48.15%的人选择不会。100%人关注了讲课相关内容,22.22%人精读了教材全部内容的80%以上,7.40%人精读了教材的全部内容。学习结束后,学生不再积极地基于该教材开展经典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呢?结合开放性问题的回答,分析主要原因如下:①内容偏浅,成书背景等关联性不强的内容赘述太多,与《中国医学史》有一定重复;
②经典内容、原文相对较少;
③与临床实际应用关联度不高。初步表明,传承班学生的学习目标较高,学习能力较强,本教材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学”定位有些太过“入门”。

完成课程学习后,48.15%的学生没有再继续阅读该教材。面对这个结果,我们初步推测原因之一是,该课程真正起到了“导学”的作用。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自主开始经典著作的学习,“导学”课程成为学生向经典学习进步的阶梯。同时,还有40.74%的学生会继续翻阅本教材,一定程度上说明本教材的“魅力”持续存在着,从另外一个方面表明本教材“导学”的成功,学生能将其作为日常经典学习的“引导”(表1)。

表1 教材相关选择题数据统计

教材的编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展教材学习的学生的反馈,能够为教材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表2)。《中医经典导读》教材编写成功的前提下,或可再考虑纳入更高阶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可持续的阅读,将学生“导”入门后,还能继续引导、助力其对经典的学习。

表2 问题“你对于教材的意见和建议是”的回答结果

3.2 关于课程

调查结果表明,“中医经典导读”课程学习情况良好,课程学习时间安排合理,学习效果理想。88.89%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同时期以及后续中医专业课的学习有一定帮助。85.19%的学生认为课程时间安排合理,51.85%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效果良好,74.07%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资源充足。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整体上对课程学习效果持肯定态度,认为“中医经典导读”课程的学习确实有助于中医经典学习。

调查结果还表明,线上部分的课程学习仍然有可改善之处。接受调查的2021 级学生有37.04%对目前的线上学习效果并不满意,44.44%的人认为线上教学资源PPT、PDF有助于自学,29.63%的人认为能从教师的线上指导中获益,22.22%的人认为线上微课视频能满足学习需要。为何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效果不满意?结合开放性问题的回答,分析其原因主要与线上学习资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有关。

通过调查学生对于课程学习过程、效果的反馈,能有效改进课程的时间安排、教学资源布置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调查结果显示,“中医经典导读”还应加大线上课程学习资源的建设。“名老中医传承班”特色教学之一就是“重经典”,因此学生都非常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自我重视程度较高,兼之学习能力较强,因此不能满足于基于课程的“基本”学习资源的线上学习。教学团队可进一步加强线上学习资源建设,拓宽拓深学习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再者,调查结果还提示,可适当增加教师的线上指导频次,加强师—生、生—生的论坛互动。结合学生的经典学习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需求,在“导读”课程学习阶段,线上的教师引导、答疑,可一定程度上丰富临床内容,将“重经典”“多临床”落实到课程教学当中(表3,表4)。

表3 课程学习相关单选题回答情况

表4 问题“你对于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是”

3.3 关于教师教学

“中医经典导读”课程按照不同的教学模块配置教师,前后一共有10 名教师参与教学。调查结果表明,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方式合理,教学效果良好。74.0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其兴趣,96.03%的学生认为学习不同教师对于经典的心得有利于学习中医经典。学生对于教学团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表示认可,认为“中医经典导读”课程教学有助于学习中医经典(表5)。

表5 教师教学相关部分单选题回答情况

调查还表明,学生对于课堂氛围的认可度有待提高。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55.56%认为课堂气氛一般,37.04%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是活跃的。结果提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加活跃的氛围,需要更多的参与,需要更多的交互。教师教学中应当更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问卷还调查了学生自觉最有启发的课堂学习,以及认为最为困难的学习部分。结果表明,对学生最有启发的课堂是国学素养、方药、临床精要―伤寒论、临床精要―脾胃论,其占比分别为44.44%、40.74%、44.44%、48.15%。学生学习最困难的课堂,排名最前的是临床精要―伤寒论,其占比为37.04%,并列排名第2 的有国学素养、医理、临床精要―脾胃论、临床精要―温病、医案医话,均占25.93%。有意思的是,临床精要―伤寒论、临床精要―脾胃论,同时出现在最有启发和学习困难榜单之上(表6)。

表6 各课堂部分相关多选题回答情况

初步分析,国学素养、方药这2 节,与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课程较为匹配,所以学生得到的启发相对较多。同时,低年级学生尚未开始临床课程学习,相关临床篇章的经典学习,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学生能够意识到临床学习的重要性,能够迎接挑战,有难度就更认真地学习,让自己得到提高,临床精要—伤寒论、临床精要—脾胃论这2 个章节同时上了不同的榜单,就是一个典型的说明。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学生反馈的学习有一定困难的章节、学生反馈的收获启发不多的章节,需要引起教学团队的重视。后续的教学中,需要找准教学重难点,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中医经典是中国古代众多医家的经验总结,是中医学发展的根基,学习中医而不学习经典,则如水无源、木无根。因此,南方医科大学开设了“中医经典导读”“中医经典泛读”“临床经典”等多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逐步开展学习中医经典,摸索中医经典的学习方法,构建中医经典知识体系[3]。本文关注的“中医经典泛读”课程是这个系列中医经典课程的第一门。第一门课程是否成功落地,关系到系列课程后续的顺利开设[4]。而经典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导读”课程,关键在“导”。因此,在课程结束后一年,我们开展了相关调查,回顾开课前后以及课程结束一年以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导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医经典导读”课程的开设是成功的,有效地将参与学习的学生引导进入经典学习之门,为学生深入学习中医经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医经典导读”作为系列课程的第一门课程,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具体教学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教材内容有待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线上、线下教学需要进一步融合,教学效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本校中医经典系列课程,面向中医学专业创新班学生开展。学生积极能动,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也积极深入。教学中,两性一度、课程思政,以及灵活机动的翻转课堂、任务驱动、小组协作、PBL、CBL 等,都将逐步融入,以进一步推动经典学习的深入[5-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经典学习是传承、守正的第一步,从低年级学生开始,从“经典导读”开始,有序地开展中医系列经典课程学习,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有利举措。我们的尝试是有益的、有效的,初步表明这门课程的开设是成功的,学生的收获是满意的。这种课后调查,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优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课程的进一步优化,则能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助力。

猜你喜欢 老中医学习效果教材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22年4期)2022-05-13“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0期)2022-01-1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0期)2021-04-13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1期)2021-03-0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莲心宝宝有话说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19年8期)2019-09-09老中医教你睡眠养生金桥(2018年2期)2018-12-06老中医坐诊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推荐访问:课后 导读 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