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 张小路 程光宏 疏宜菲
[摘要]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优势、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安徽具有科创资源丰富、制造业特色鲜明等优势,加速培育未来产业对于安徽打造“三地一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围绕未来产业的概念、特征展开梳理,从政策体系、产业格局、创新资源、重大成果、产业生态等维度剖析安徽未来产业发展现状,指出未来产业具有培育机制不顺、顶层设计不完善、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市场和生态弱小、要素支撑不足等问题,明晰安徽未来产业的选择建议及动态调制机制,提出安徽应坚持“未来技术产业化”与“现有产业未来化”发展路径。最后从构建协同发力机制、加强顶层布局、强化基础研究、完善市场和生态建设、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未来产业;
发展现状;
选择机制;
突破路径
一、 引言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重大科技创新驱动,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目前处于孕育阶段未来能够成长为主导产业的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是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一方面发展未来产业可以加速推动前沿颠覆性技术产业化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另一方面培育未来产业是满足安徽战略发展重大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安徽目前面临以“煤铜铁化电”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发展未来产业可通过引导科研组织变革、创新资源高效配置,解决产业发展共性问题,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提质增效。
二、 未来产业发展概述
未来产业源自国外产业发展实践[1]。2021年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发布《未来产业研究所:美国科学技术领导力的新模式》,正式提出未来产业[2]。目前学术界对于未来产业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对于未来产业特点、演化趋势等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认识。未来产业是前沿颠覆性技术转化、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但处于早期的新兴产业,核心要义是前沿技术已经实现突破,原型产品已经出现或进入试验阶段,产品的实用性及商业价值得出初步验证[3]。
1. 概念综述
未来产业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丛知[4]提出未来产业是后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知识和全球化背景下,因融入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等无法归类到哪一个特定产业部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满足人们新的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经济组织形式,产业具有正外部性、知识为基础应用、关联性强、创新性强等特征;
陈俊英[5]认为未来产业是存在以知识运用为基础、关联性很强、满足人民生活质量的产业。两位学者均提出未来产业具有知识运用、关联性强等特征,但并未给出明确定义。罗斯[6]在《未来产业》一书中提出机器人、生命科学是推动未来20年全球变革的关键产业;
李晓华等[3]认为未来产业是由处于探索期的前沿技术所推动、以满足经济社会当下不断升级的需求为目标、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在未来发展成熟和实现产业转化并形成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但当下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新兴产业;
周波等[8]认为未来产业是面向未来社会需求、由当下尚未成熟的技术突破驱动的、可能会发展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
余东华[9]认为未来产业是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后形成的、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的前瞻性新兴产业。上述文献主要从技术、影响力、发展阶段、发展方向等四个方面描绘未来产业:技术层面强调未来产业是由前沿颠覆性技术催生的;
影响力层面是指未来产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引领变革;
发展阶段指处于产业处于孕育阶段;
发展方向是指经过培育后成为新兴产业。
综上已有的定义,可得出未来产业是由前沿重大科技创新所推动,未来能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变革,目前处于孕育阶段但未来能够成长为战新产业、主导产业的新兴产业。
2. 相关概念比较
通过对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战新产业、首位产业这些常见概念进行梳理和比较[10],大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未来产业。
(1)定义、联系与区别
产业经济学中只存在主导产业及支柱产业的理论。支柱产业一般强调国民经济贡献度很高且处于支配地位的产业。主导产业理论由罗斯托提出,是指高于社会平均增长率、能够较好地吸收先进技术满足社会大幅度需求且对于其他产业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11]。相较于主导产业具有较高增长率,支柱产业是趋于成熟且对于国民经济贡献度很大的产业[12]。先导产业认识相对不统一,有学者认为是处于成长期的前期,规模比主导产业小,需要培育和支持;
也有学者认为先导产业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不处于同一维度,是政府对于产业发挥作用的期望或者定位。以上海为例,上海目前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作为三大先导产业。首位产业是针对地区产业结构中最具主导性、竞争性的产业,如安徽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定格推进。战新产业是根据国家战略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的具有高知识技术集成、高成长性、高综合效益、少物质消耗的新兴产业[13]。未来产业技术相较于战新产业更具前沿性,产业成熟度更低,但经过发展可以成长为战新产业[14]。
(2)技术和产业生命周期视角分析
由于先导产业和首位产业侧重于产业定位,这里仅讨论未来产业、战新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生命周期问题。按照技术进步S曲线以及产业生命周期理论[15],初始阶段对应未来产业,此时技术成熟度低、产业规模小且尚处孵化期;
快速成长期对应战新产业,技术发展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产业规模实现快速扩张;
增长期已经实现较大规模的产业化,对应为主导产业;
成熟期的产业增长趋于平稳,对应支柱产业。如图1所示。
3. 未来产业特点
本文选取了前沿性、颠覆性、关联性、不确定性、长期性等典型特征予以解释。
一是前沿性: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突破而衍生形成的产业。前沿性是指技术的领先性和创新性。二是颠覆性:前沿技术以其高性能可实现对现有技术的替代,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业态,颠覆现有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如固态电池将在未来颠覆现有动力电池产业格局;
人工智能以高效率、短周期改变药物企业现有研发方式。三是关联性:未来产业发展不仅需要配套技术和相关产业支持,更需要原材料、零配件、检测设备、生产设备等大规模投入,在形成产业链的过程中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四是不确定性: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暂时无法确定哪种技术路线成为主导设计,只有根据市场来检验,赢得市场的技术将成为最终主导技术路线。如现阶段量子计算就呈现百花齐放,超导、中性原子、离陷阱等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未来只有赢得市场的技术才能胜出。五是长期性:前沿技术产业化具有较长的投入周期。新产品需要经过测试—完善循环周期,才能使得新产品在综合性能上超越现有产品。例如Gartner每年发布的新兴技术的成熟度曲线[16]指出,处于技术萌芽阶段的新兴技术通常的产业化时间约为10年;
这个时间也被深圳市、山西省出台的未来产业培育方案所印证。两者文件中提出未来技术的产业化培育周期为10~15年。
三、 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现状
安徽省超前布局量子信息、未来能源、空天科技、未来智能、未来健康、未来材料等前沿产业,逐步孵化出类脑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信息、精准医疗等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未来产业,打造了中国声谷、量子未来产业科技园、科大硅谷、未来科技城、中国视谷等知名未来产业名片。
1. 发展现状
(1)政策体系加速构建
安徽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安徽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制造强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省级层面未来产业行动计划作为纲领性文件由省科技厅牵头编制,目前已经过多轮研商,方案预计年内正式对外发布。2023年安徽省发改委出台《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提出针对科技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机制健全的省级开发区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细分领域未来产业专项文件密集出台,如《安徽省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安徽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强化创新引领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四梁八柱的政策体系初步构建。
(2)梯次发展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量子信息、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化处于国内领先位置。量子通信产业化全球领先,量子计算和精密测量产业化处于国内领先。量子信息企业数占比全国超1/3,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首位;
科大讯飞发布星火大模型,综合性能位居全国前列。二是类脑智能、精准医疗、商业卫星等产业快速扩张。依托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类脑芯片与系统、多种视觉信息处理等成果不断涌现,产品主要应用在电力巡检、交通运输等领域。全球领先的医用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实现了国产质子治疗癌症装备规模化应用。商业卫星逐步形成航天产品设计、制造、集成、测试、试验及信息服务的全产业链。三是深空探测、聚变能源、细胞治疗、合成生物等处于萌芽期。国内首个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安徽,其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大科学装置,“聚变实验堆—工程示范堆—商业堆”的发展路线有序推进。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中盛溯源建立hipsc细胞库,聚焦干细胞技术和药物研究,瑞达健康引进了中科大田志刚院士研发的NK细胞培养技术。
(3)创新资源加速汇聚
围绕量子信息、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智能、未来健康等六大领域,安徽集聚了一批高能级科研机构、优势企业和领军人才。2023年,全省拥有国字号研发平台210家,包括中科大在内的120高校以及800家省级研发机构。安徽省拥有量子信息、同步辐射等三家国家实验室;
认知智能、稀土永磁材料、深空探测、脉冲激光等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直属人工智能、大健康、能源、数据四大研究院、离子医学中心等众多高能级支撑平台。全省大科学装置在建和建成数均位居全国第三。企业方面拥有科大讯飞、国盾量子、中科星图、安科生物、明天氢能、长飞半导体等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高端人才方面,拥有潘建伟、郭光灿、李建刚、刘青松、田志刚等众多院士,并与吴伟仁、鄂维南、张钹等院士团队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4)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安徽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未来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人造太阳”(EAST)成功实现稳态运超过400秒。量子全球首个量子微纳卫星顺利发射,光子、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相继实现量子计算,多量子比特数刷新纠缠比特数目纪录,光纤远距离点对点量子密钥分发为城际量子通信提供了新方案。国产工业软件九韶内核取得理论和算法重大突破并初步实现产业化,科大讯飞发布了具有国内竞争力的星火通用大模型以及一些行业应用专用大模型。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此外全球最薄柔性显示屏、高性能半固态动力电池、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动态存储芯片、托珠单抗等一批原始创新成果不断问世,重大科创成果呈现多点开花。
2. 发展基础
(1)“科创+产业”比较优势
安徽科创和产业发展相关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方阵,发展未来产业具有较好的科创和产业基础。2023年,安徽省科技支出、研发经费投入、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创新环境、两院院士数、国际发明专利量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十;
安徽省工业产业规模、产业配套能力、战略新产业规模、前沿领域发明专利量等指标处于国内领先。2023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营收超5万亿元,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7,制造业增加值破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发展水平等工业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了国民经济大中小各行业,完善的产业门类及配套体系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17]。
(2)新兴技术企业数量优势明显
安徽省在新兴产业企业数、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一是安徽科技型、高新技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科创版上市、独角兽等企业数位居全国前列。一个地区新兴企业数量越多,越可以围绕不同技术路线开展产业化,未来产业培育成功可能性越高[18]。2023年,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居全国第七;
高新技术企业数居全国第八;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超600家,位居全国第八;
科创板上市企业数居全国第六;
独角兽企业9家位居中西部省份前列。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攀升。截至2023年9月,安徽省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跃度为51.5%,居全国第三位。安徽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8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居国内前列。
(3)生态体系较为完善
安徽在新基建、人才、金融、发展氛围方面具有较好基础。新基建方面,安徽拥有高性能计算集群类脑智能计算集群、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合肥先进计算中心、讯飞计算中心等四大算力中心;
5G基站、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国家级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均居于全国前列。人才方面,两百多国字号创新平台聚集2万多高层次人才及4千家创新团队,入选国家重点技术人才超1200个,居全国第八。金融方面,安徽针对新兴产业发展设立了科创基金、成果转化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较为完善的基金支持体系。发展氛围层面,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落户安徽,2022年举办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论坛,2023年科大硅谷举办中关村论坛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旨在跟踪全球科技热点,吸引全球科技领先企业和团队落户安徽。
四、 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 协同培育机制有待完善
未来产业发展会经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过程,政府、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及高校在产业培育不同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19],系统厘清政府、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及高校各方职责,促使社会各方协同发力,才能实现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现阶段亟须厘清社会各方职责。
2. 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国家层面工信部联合科技部等7部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地方层面已有7省20市出台了未来产业专项文件,长三角地区除安徽均制订未来产业专项实施意见。6省10市均出台未来产业行动方案;
3省9市均出台了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上海、浙江、河南等三省市开展了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工作。江苏实施资金超3亿的未来产业科技发展专项;
成都组建未来产业天使子基金。截至目前安徽仅出台《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试行)》,顶层未来产业指导意见尚未出台,缺乏对于产业布局、发展路径、要素投入、体制机制等系统谋划。
3. 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与关键技术缺失
一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2023年安徽省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103亿元,占比不足江苏66%,上海的58%,广东的52%,北京的23%。经费主要投向组装和制造应用,对于算法、跨学科交叉技术投入相对不足。二是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工业五基”受制于人[20]。量子通信上游基础材料和核心元器件大多为进口,量子计算核心技术、装备研发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小;
AI大模型基本使用国外开源架构、算法以及计算芯片;
新材料领域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
4. 存在市场和生态弱小化问题
未来产业具有成熟度低、发展不确定性等特点,面临早期市场需求不足、生态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一是市场需求不足。未来产业产品具有创新性,面临市场沉默期、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缺乏市场需求拉动,会使得产品“应用—反馈”环节缺少,影响技术产品化的进程。二是适应产业发展生态尚未形成。未来产业在孵化载体建设、主体培育、标准制订、认证测试、发展氛围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5. 关键要素支撑不足
现阶段发展未来产业存在高端人才和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是高端人才储备不足。根据《安徽省制造业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报告暨需求目录(2023年)》,安徽省对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需求大。全省高端人才总量仅为江苏省的3/4、浙江省的2/3,数量偏少。二是金融供给不足。未来产业存在高风险性,缺乏以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为代表的“耐心资本”,从基础研究—工程化—产业化的全周期资金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6. 未来产业发展问题预测
一是如何塑造核心竞争优势。截至目前7省20市出台了未来产业专项政策,超八成地区将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列为主攻方向。随着各地加大要素资源投入,未来产业会形成多极竞争发展格局,安徽如何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塑造核心优势是值得探讨。二是未来产业会引发潜在问题,如基因工程引发的伦理争议、智能驾驶事故带来的责任划分以及未来制造引发的资源紧缺等问题[21]。三是未来产业统计监测体系有待完善。未来产业企业认定及产业统计目录的缺失将会制约产业规范化发展。
五、 安徽省未来产业选择建议及调整机制
1. 安徽省产业选择建议
(1)安徽未来产业选择建议
通过分析国内外主要经济体国家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全球顶级智库关于未来产业选择方向,结合我国科技部“2030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提出全球共同聚焦的未来产业清单,再通过构建未来产业指标遴选体系,给出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建议。
首先搜集国外主要经济体国家未来产业的战略研究报告、国内外顶尖智库关于未来产业的权威报告,结合国内高价值文献关于未来产业的选择建议,得出全球共同关注的未来产业集中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医疗与健康、新材料、清洁能源、深海深空、自动驾驶汽车、物联网、网络安全等15个产业[22]。这15个方向可以作为安徽省未来产业的备选清单。其次构建指标体系,使用科创资源、骨干企业、高端人才、政策支持、技术实力等指标并赋值不同分数,如表1所示。对于15个备选清单邀请安徽不同领域专家对于产业打分,得出产业选择建议。
综上所述,得出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空天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为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2)安徽六大未来发展基础
一是量子信息,2022年,合肥高新区获批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复建设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安徽拥有以国盾、国仪及本源为代表的5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总数占全国量子科技企业的三分之一。根据科技咨询机构ICV数据,合肥在全球量子信息领域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二是人工智能,构建以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中国声谷、中国视谷、中国传感谷“一群二院三谷”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先进能源,国家大科学装置EAST创造稳定运行,商业聚变堆稳步推进。2023年,新型储能产业营收超800亿元,同比实现快速增长;
氢能产业链逐步完善,光伏制造营收位居全国第三。四是空天信息,国内头部空天信息企业如航天科工、九州云箭等落户安徽,形成包含卫星载荷研制、遥感数据处理、通信协议设计、通信终端、导航终端研制等的产业发展格局。五是生命健康,医疗影像设备、质子治疗设备、干细胞与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等前沿产业技术实现不断突破。六是新材料,超导材料、先进半导体、高新能膜材料、磁性材料等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安徽六大未来产业依托科研机构、骨干企业、高端人才、发展地区,如表2所示。
2. 产业动态调制机制
产业动态调整是指产业发展满足具体条件可以进入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重点,产业发展成熟可以退出安徽省产业发展重点。从进入机制看,安徽省选择未来产业不仅要满足技术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要求,同时也要满足市场潜力大要求或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能实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23],如表3所示。选中产业应具有高能级的科研机构、高水平高校以及高层次人才作为支撑。因此满足国家或者安徽省重大战略需求、打破国外“卡脖子”解决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具有原始创新优势的前沿成果,且有望实现产业化的未来产业可以进入安徽省产业发展重点。从退出机制看,若产业发展成熟成为战新产业或是产业由于市场变化或者其他因素导致产业化受阻,也应该退出安徽省未来产业重点发展产业。
六、 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路径
坚持技术创新和需求拉动双向发力[24]。技术创新和需求拉动是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两条路径,对应的是各省市行动方案中“未来技术产业化”和“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是以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重在通过成果产业化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现有产业未来化”是以现有产业发展新需求为目标,重在通过有组织科研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两者融合实现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双向赋能发展,如图2所示。
1. “未来技术产业化”强调前沿技术转化新兴产业
前沿技术突破是未来产业形成的源头,是引领未来产业形成的正向机制。安徽省在培育未来产业应遵循原始成果创新—前沿成果孵化—场景应用推广—早起市场培育—梯度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建设—产业生态护航的产业培育规律,以此实现科技创新策源地向新兴产业聚集地正向融通。
2. “现有产业未来化”需求推动有组织科研赋能行动
通过开展有组织科研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促进产业不断创新升级,属于倒逼未来产业发展的反向机制。安徽省应聚焦国家战略发展重大任务、长三角产业发展一体化以及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校、领军企业等创新优势,以科研组织变革、资源配置创新等方式最大化释放创新潜力、创新效能,加速突破“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需求及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七、 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建议
1. 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协同发力机制
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经过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等阶段。成功培育未来产业需要政府、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社会各方协同发力[25]。一是政府通过财政资金支持、补贴企业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激励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参与前沿科技攻关。再者通过促进新技术在场景中应用、补贴市场以及政府集中采购等方式实现产品推广和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处理好产业创新与监管的关系[26]。二是企业应将知识需求传递给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机构,打通高校基础研究与市场需求连接通道,挖掘具有市场潜力的前沿科技,通过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将其转化为产品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三是新型研发机构应发挥产业纽带作用,引导产学研集中优势力量联合深度开展原始创新攻关,增强对于前沿技术商业化挖掘,加快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至产业化全流程融通发展。四是高校及科研院所应强化基础及交叉学科研究,强化与领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创新,加速前沿技术的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重点攻关制约未来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2. 强化顶层布局
构建“未来产业行动方案+专项行动计划+先导区建设实施细则+产业研究院+基金群”工作推进模式,成立未来产业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未来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安徽省未来产业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建议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或省十大新兴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制定各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编制未来产业先导区指导意见实施细则,探索制定先导区申报、认定、监测等闭环管理流程,培育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产业先导区。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业家组建未来产业专家委员会和技术预见团队,综合使用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27],开展前沿技术预测。探索以设立未来产业研究院为抓手,打造公私共建、多部门参与、多元投入的研发机构,实现基础、应用研究至产业化全流程整合[28]。支持高校加强未来产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筹划组建一批未来产业学院。整合现有基金,设立未来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群,吸引和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未来产业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对于开展未来产业重大项目用地做到按需“即用即供”。
3. 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投入
加大对于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以及企业研发的补贴力度,对于研发经费较高的企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申报安徽省级科技计划予以优先支持。对承担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单位一定资金支持。探索建立央地协同共同实施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模式。提升省级重大专项、重点研究与计划、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等中未来产业项目比例,加大对于基础研究和产业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29]。探索建立未来产业基础研究攻关清单,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攻关项目。发挥国企资金强、规模大、执行力高等优势,将国企布局未来产业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攻关纳入企业年度考核。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对于攻克未来产业的基础软件、关键基础原件及零部件、重大装备、仪器设备等关键技术领域,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4. 强化早期市场和产业生态培育
一是通过政府采购、“三首”产品推广以及场景建设等方面加强早期市场培育。制定安徽省未来产业创新产品首购目录,探索采用非招标方式使用国有资金采购未来产业产品,按照交易额给予10%的资助。鼓励企业对照安徽省三首需求目录,研制相应产品,获得相应资金补助、信贷支持及示范推广支持。深入挖掘政府、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未来场景需求,编制安徽省未来产业场景需求清单,面向全国征集场景解决方案[30]。定期发布一批特色显著、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案例。二是通过举办产业大会、制定标准、建设认证测试平台等方式完善产业生态。举办全球未来产业大会,定期发布产业白皮书,开展前沿技术创新大赛,引导前沿技术和团队在安徽就地转化。对于未来产业的产品设计、测试验证、技术框架等制订出国际标准、行业标准,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一定补助。对于建设用于未来产业新产品新技术认证测试服务平台的企业,按照总投资额20%予以资助。
5. 加强关键要素保障
一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构建“基础研究+领军型人才+应用复合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前沿基础研究、工程化与国际交流,支持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引进高端人才。鼓励组建更多的未来产业技术学院和未来产业研究院,加速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以及应用复合型人才。二是完善金融支撑。完善涵盖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工程化、产品化、商业化等全流程的金融支持体系。建立稳定投资机制,安徽各类科研专项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鼓励各级政府科技创新基金与社会资本联合设立未来产业基金。加大国有投资机构、天使基金、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对于未来产业投入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发质押、增信、担保等面向未来产业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 杨跃承,武文生,党好.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构筑长期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J].中国经济周刊,2021,(23):104-108.
[2] PCAST.Industries of the Future Institutes:A New Model for Americ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dership,[EB/OL](2023-02-22)[2024-06-10].https://science.osti.gov/-/media/_/pdf/about/pcast/202012/PCAST-IOTFI-FINAL-Report.pdf.
[3] 李晓华,王怡帆.未来产业的演化机制与产业政策选择[J].改革,2021(2):54-68.
[4] 丛知.试论“未来产业”[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173.
[5] 陈俊英.“未来产业”的概念探讨——以中医产业为例[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68-70.
[6] Ross A J. The Industries of the Future[M].New York:
Simon & Schuster,2016.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未来产业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23:14.
[8] 周波,冷伏海,李宏,等.世界主要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部署与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1):1337-1347.
[9] 余东华.“十四五”期间我国未来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20(3):12-22.
[10] 曹方,冷伟,张鹏,等.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认识未来产业发展路径[J].科技中国,2022(1):38-42.
[11] 陈刚.主导产业概念内涵新探[J].理论导刊,2003(9):10-11.
[12] 马晓燕,骆玲.基于支柱产业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5):134-140.
[13] 黄庆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政策演进与个案例证[J].改革,2011(9):39-47.
[14] 陈志.全球未来产业变革趋势及政策跃迁[J].人民论坛,2023(16):8-12.
[15] 傅瑶,孙玉涛,刘凤朝.美国主要技术领域发展轨迹及生命周期研究——基于S曲线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31(2):209-216.
[16] 吉久明,黄凯,顾震宇,等.Gartner趋势预测报告与科学研究相关性实证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6,35(2):54-62.
[17] 胡拥军.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优势条件、实践探索与政策取向[J].改革,2023(9):1-10.
[18] 李晓华.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特色发展之路[J].人民论坛,2022(13):76-81.
[19] 李军凯,高菲,龚轶.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框架与实现路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6):887-894.
[20] 吴迪.促进未来产业健康有序强劲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23(4):5-12.
[21] 王小林,谢妮芸.未来产业:内涵特征、组织变革与生态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23(6):173-182.
[22] 刘媛,杨涛,胡峰,等.引领江苏发展的未来产业遴选及前沿热点技术研究——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53-62.
[2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世界主要经济体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J].新经济导刊,2023(2):73-86.
[24] 李晓华.技术推动、需求拉动与未来产业的选择[J].经济纵横,2022(11):45-54.
[25] 白宇轩,张雅俊.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条件、重点领域与对策建议[J].企业经济,2023,42(7):90-101.
[26] 潘教峰,王晓明,薛俊波,等.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新方向、新问题、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3):407-413.
[27] 张越,余江,杨娅,等.颠覆性技术驱动的未来产业培育模式与路径研究——美国布局下一代集成电路产业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6):895-906.
[28] 李皓婷.《未来产业研究所:美国科技领导地位新模式》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3.
[29] 王革.推动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人民论坛,2023(17):78-82.
[30] 沈华,王晓明,潘教峰.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5):565-572.
作者简介:刘昆,男,硕士,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工信产业研究;
张小路,男,本科,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研究;
程光宏,男,本科,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电子信息、工业经济研究;
疏宜菲,女,硕士,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经济、产业人才。
(收稿日期:2024-02-29 责任编辑:苏子宠)
猜你喜欢 突破路径发展现状 李白“诗与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突破的路径音乐探索(2017年1期)2017-03-31风景摄影的现状及突破路径探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6年8期)2017-01-19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与突破路径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35期)2016-05-27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理论与现代化(2015年1期)2015-05-29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理论与现代化(2015年2期)201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