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下消费金融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时间:2024-08-26 16:54:01 来源:网友投稿

邓芳

【摘  要】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论文分析了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指出了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得出消费金融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相关建议:扩大消费信贷供给,挖掘和开发下沉客户;
丰富信贷产品供给,创新绿色消费金融;
加强消费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性;
加强金融投资的规范和引导,防范金融风险,以促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双循环;
消费金融;
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4-0146-03

1 背景介绍

2020年,中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点,以全面促进消费为其发展重点。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构建开放型的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既要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以国内市场为主,也要不断参与国际的合作和竞争。在“双循环”背景下,通过消费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大力度,畅通消费金融的作用渠道,并充分发挥其效能,使其对“双循环”建设工作形成推动作用,完善国内消费金融的相关政策,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当前,为了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参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发挥打造国内内需市场的潜力,培育新动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优化产业的区域空间布局,推动国内地区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扩大有效供给,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标先进制造标杆实施技术升级改造,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借此实现区域经济更高质量和更加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消费金融是一种缓解消费约束的重要方式,能够解决当期收入和消费期限错配问题,更好支持商品的大额消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当前对消费金融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大多数是从消费金融的功能展开,缺乏对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消费金融是否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消费结构是否在消费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关系中存在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2 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与产业结构升级情况

2.1 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

消费金融主要是消费金融公司向社会各阶层的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服务方式,具有服务方式灵活,审批速度快,贷款期限时间短等优点。1985年中国银行在国内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命名“中银卡”,正式启动了消费金融业务。最开始消费金融产品的服务人群,主要是征信好、高收入的高净值人群,产品周期长,审核手续严格。2009年,我国在北京、上海、成都、天津4个城市,开始了消费金融试点工作,接着成立了首轮4家消费金融公司,分别是中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在这个时期,消费金融服务产品的特点是小额、快速和无抵押担保,对于审核方面,也相对宽松,有效地弥补了银行信贷无法覆盖的缺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金融环境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网贷平台、P2P平台、大型电商等纷纷加入消费金融平台,市场参与主体日益丰富。2013年,银监会提出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新增10个城市参与试点工作,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因此消费金融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2015年到2017年这段时间,消费金融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行业内出现了高利贷、暴力催收、校园贷、小额贷等各种违法违规现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2017年,国家监管部门加大整治力度,颁发了多项规范管理的规定,分别对校园贷、网络贷款、现金贷款等业务进行了严格的整顿。随后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表示建立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将之前没有纳入金融统计工作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等平台,此后逐步纳入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中。

消费金融作为贴近中长尾客户群消费的普惠性金融服务业态,服务客户群逐渐向下沉市场拓展。金融公司近几年持续拓展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金融业务,其用户群体已经逐渐从一二线城市下潜到三四线城市。同时,对一些学历较低的低收入的年轻消费者也加大宣传力度,针对此类消费者也展开相应的业务活动。面对消费金融市场巨大的长尾客户,互联网时代的新消费金融应运而生,电商消费金融模式、互联网平台消费金融模式、消费金融公司、银行消费金融四大模式日渐成熟,而 90后消费群体成为各方重点争抢的目标客户。与此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消费金融也逐步向场景化和线上化进行转型升级。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金融科技在消费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而推动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模式。

2.2 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按照生产性质,一般将产业分成四大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关系着粮食安全和居民食品需求;
第二产业为工业,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工业;
第三产业为服务业,不但要维持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还要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产业为信息产业,从第三产业划分出来,是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覆盖传媒、广播电视、通信、计算机等行业。目前,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区域人均生产总值和区域产业结构都差别甚大,抛开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政策影响、资本投入、劳动力、消费等因素。各地区发展的差异直接代表财政收入的差异,从而会影响地方进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区域经济不发达,居民收入低,消费就会陷入低迷的状态,从而导致人口的流失,进而影响整个产业的需求,还会影响各地区的商业,甚至参与国际国内循环的能力。

2.2.1 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首先,地方政府通过颁布和实施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政策,可以很大程度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颁布对经济扶持的相关政策,如土地出让,对企业减税,优化营商环境,从而吸引外部企业来本地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本地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带动本地就业,提高当地财政收入,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其次,通过贸易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加深,区域间的贸易合作日益频繁,地方政府要抓住当地产业特点,重点打造自己的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调整和升级,如可以引进新技术,把本地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还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最后,除了国内循环的政策,还需要施行与外商的相关优惠政策,做好国际循环的政策措施。

2.2.2 社会资本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溢出效应

社会资本投资是指个人、企业和其他非政府机构通过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方式向经济体投资,以获得经济回报。地方产业要想不断得到提升发展,投资是必不可少的,在不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本存量也是有所不同的,因为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本存量差异较大,所以各个地区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有的区域大力发展农业,有的区域大力发展工业,还有的区域服务业比较完善。这些投资还会带来职业技能的培训,提升该区域人力资源水平,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国有资产和私营个体投资,构成了我国国内大循环的资本投入;
外商的投资构成了国际循环的资本投入。

2.2.3 劳动力的流动培育地方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影响力

不同产业对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第一产业劳动力度大,过程辛苦,需要体力好,能吃苦的劳动力;
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技能有要求,需要工匠型劳动力的培育;
第三产业本身涵盖范围较广,对劳动力需求也比较多,需要不断提高技能;
第四产业对高科技运用多,需要高水平人才,地方政府需要提供良好的平台,协助其更好地投入工作中。社会劳动力的流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产业,当外来劳动力进入某个地区时,他们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去选择就业岗位,多样化的选择有助于地方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的韧性。社会劳动力的流动,还会促进人才的交流,当优秀的人才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的时候,相比劳动力,他们更多地带来的是先进的管理技术,例如,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科学技术性人才的跨区域流动为全国范围创新合作带来了机会,有利于提升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

2.2.4 消费驱动经济增长,刺激区域经济发展

消费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影响。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的需求心理、购买动机、消费意愿等方面心理的与现实表现的总和。当商品经济处于不发达阶段的时候,消费者日常消费领域变窄,满足程度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生产更多更优质的产品,推向市场,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消费需求不仅影响到个体家庭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带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推动产业的发展。首先,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较高,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的总产出。消费需求的增加会刺激企业增加生产,进而带动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形成正向循环。其次,消费需求的增长会带来市场扩大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地区,促进投资增加,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一方面,消费需求的变化会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升级和消费千变万化的需求使得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更高,对质量和品牌的追求更加强烈。因此,高附加值的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区域间的竞争力。消费需求集中的地区将成为产品和服务的集散地,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金流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而需求不旺或需求结构单一的地区则难以吸引投资和扩大市场规模,产业结构相对落后。

3 消费金融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相关建议

3.1 扩大消费信贷供给,挖掘和开发下沉客户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就是消费,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金融创新产生了消费信贷,它能够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内需,使得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为了进一步优化消费信贷政策,实现消费信贷与其他“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有机协同,要善于利用消费信贷,不断去丰富消费金融产品,满足居民合理消费资金需求。简约化消费信贷产品的申请、审批、还款流程,让消费者愿意消费、能够消费和爱上消费。

在消费信贷领域,挖掘下沉市场,是指将目光转向二三线城市、农村地区,以及一些特定的群体,去寻找消费信贷新机会。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目标客户群体的收入水平、消费信贷的需求、购买信贷产品的习惯等信息进行了解,从而去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对此类人群进行明确的定位后,可以去选择价格优惠、安全的信贷产品,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并且优化征信的审查机制,吸引他们去选择信贷产品。与此同时,对于重点群体的消费信贷事中事后监管力度还需要加强,征信以及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限制了消费信贷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2 丰富信贷产品供给,创新绿色消费金融

目前,在消费信贷方面,以汽车信贷、住房信贷为主,还有家装分期,推出“装修贷”,一站式满足客户装修,装饰,购置材料、耐用消费品及家居产品等各类联动需求。信用卡方面,也在教育、出国、交通、保险营销等方面推出信用卡的创新产品。总的来说,整体的消费信贷产品创新性还是不足,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做好客户的细分市场。所以,需要打造个性化、定制化的信贷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使用和体验。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探索如何推动节能减排的绿色金融产品得到各个金融机构的重视。这些金融产品分别从供给端和消费端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丰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为了增强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市场的需求,需要提升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倾向,研究绿色信贷利率的优惠方案;
另一方面,探索符合智慧旅游、绿色家政、智能体育、智慧零售等消费新业态需求的金融产品,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金融企业的融资成本。

3.3 加强消费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性

目前金融产业结构还不够完善,相配套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还不够成熟,监管不及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金融发挥作用。我国国内还没有消费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相互协调的联动机制,因此,一是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引入市场化的监管体制,对于一些创新性信贷产品,可以从审批制逐渐过渡到备案制,缩短审批流程,提高创新的积极性。支持运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引入物联网、区块链金融、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拓展线上交易的模式。二是要重点支持市场化缺乏动力进入的领域,设立政策性消费金融机构,例如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三是政府出台支持政策,通过财政补贴、货币政策的引导,拓展产业升级方向,建立监管部门和产业政策部门的联动机制,支持消费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通过两者的协调联动,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升级。

3.4 加强金融投资的规范和引导,防范金融风险

研究发现,在人均收入更高、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消费金融对居民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影响越大。我国地缘广阔,不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不一,消费金融对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也不一样。各个地区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健全的金融市场是发挥金融保障功能的重要支撑,可以给广大的居民带来多元化、安全的融资方式。为了金融市场井然有序,促进市场经济规范化发展,就必须做好相关体系的设计,避免各机构之间恶性竞争,减少宣传误导,规范股票交易活动,提高商业银行的安全系数,给居民提供安全的投资渠道和场所。对居民的金融服务意识和金融防诈意识,要多加宣传引导。监管部门也应持续监督银行和消费金融机构,扫清行业乱象,推动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玮炜.金融供给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消费不足与结构调整[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0,33(02):67-70.

【2】赵素芳,赵学军.“双循环”下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机理、现状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22(04):28-34.

【3】吴乔一康,冯晓.“双循环”视域下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23(11):1-19.

猜你喜欢 消费金融产业结构升级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8期)2022-10-25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1期)2022-03-09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玩具世界(2020年5期)2021-01-14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房地产导刊(2020年9期)2020-10-28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法律风险分析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城镇化发展对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影响商(2016年27期)2016-10-17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商(2016年27期)2016-10-17浅谈保险公司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商(2016年22期)2016-07-08

推荐访问:双循环 产业结构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