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国际贸易教育实践探索

时间:2024-08-26 17:36:01 来源:网友投稿

张梅 张聪炀

摘 要: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党和国家愈加重视人才质量的培养,愈加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在此背景下,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国际贸易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围绕该课程的思政建设对于学生培养爱国情怀、提高职业素养、坚定“四个自信”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挖掘思政元素、改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内容、探索新模式等方面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探索,以期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2.020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寻求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格局,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形成协同效应,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在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向学生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对不同学科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能将学生的思想价值、知识获取、素养形成、能力提升达成有机的统一,促进“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形成。通过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荣辱观念,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1 国际贸易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课程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是一门重视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应用性课程,是外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课程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两部分,前者主要介绍国际贸易基本理论、贸易政策等,注重介绍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开放条件下微观经济分析方法;
后者以买卖合同为中心,从合同磋商到合同履行及所涉单证处理,从贸易实践和国际法律的角度,分析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各种做法,总结国内外贸易实践经验,适应国际贸易的新发展与新变化,更好地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熟悉国际贸易买卖合同的相关条款,并能够在实务之中熟练地运用以解决未来在工作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国际贸易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涉外活动的一方面,即国际商贸活动具有涉外性的特点。这一特点更加突出了对国际贸易这门涉外性课程进行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培养的人才要具有了解国际形势和研判全球经济发展特点的能力,要能通过国际贸易的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情感,能够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爱国主义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其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加强其团队协作能力。在国际贸易的课程教学中,必须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结合起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合格的外贸类人才。

2 国际贸易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课程思政是依据课程的特征,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国际贸易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要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以期实现以下的思政目标。

2.1 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自信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才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他国的尊重,而这种自信来自于对祖国制度、文化和发展道路的正确认识。因此在授课时,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给学生讲解我国在一些国际组织中所提出的建议和“一带一路”倡议是如何展现大国担当的;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目前所达到的成就得益于建立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面对贸易摩擦时为维护我们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所做出的努力,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2.2 实现职业操守和能力培养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社会企业在用人时也会特别注重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结合起来。就国际贸易这门课来说,课程里面包含对合同履行、货物发送、单据处理、海关报关到银行结算这些环节的介绍,在对这些环节进行介绍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在这些环节中即使出现一些很小的错误,到最后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会给国家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每个环节都需认真负责、谨慎细致,增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3 提升学生对外贸易素养

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交易的双方不在一个国家内,双方的文化交流方式存在不同,彼此对贸易伙伴的了解有限,导致外贸工作中应对的情况更复杂,面临的风险更多,对工作认真程度的要求也更高,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或者对专业知识应用不熟练,将很难胜任相关的工作。因此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贸易交易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面对复杂国际贸易环境时的风险防范意识。

2.4 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创新意识

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更加重视对相关知识的运用,也更加强调创新精神。结合培养定位,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内容,利用当今的互联网手段,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到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过硬的业务水平,提升专业认知,增强创新意识。

2.5 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增强学生合法合规观念

诚信是立人之本,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也是如此。一个没有诚信的公司是难以发展壮大的,而且在国际商贸活动中,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寻求自身最大利益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国际影响。因此在授课时,要给学生传达诚信观念,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履行商业合同。由于国际贸易活动在各个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同,如果对相关法律规则不了解,很容易出现不合法不合规的行为,导致贸易双方出现误会。因此在对贸易术语和国际公约知识点的讲授时,要向学生传递合法合规的重要性。

3 国际贸易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路径

3.1 重视一流课程思政教师团队的建设

强国际贸易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与理解,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确保教学团队自觉主动地将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放在与传授专业知识同等地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是最重要参与者,教师思政水平的高低对于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与教师的本身是分不开的,一方面老师要注重自身文化底蕴和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对学生形成影响;
另一方面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也十分重要,只有拥有较强的思政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所以只有建设一个一流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才能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对于国际贸易这门课来说,教师不仅要具有完备的国际贸易相关知识,还要加强自身的思政教学水平。相关教师要积极参加思政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深入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
对于有关国际商贸活动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要及时跟进,积累思政元素;
教师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定期开展国际贸易、国际形势热点研讨交流和集体备课会;
任课教师也要经常与学生交流,以便用学生更喜爱的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思政活动。

3.2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一方面如果不能将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很容易导致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为了思政而思政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对于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丰富、深入,那么课程思政就难以达到希望的效果。

国际贸易这门课程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具有其他课程少有的实践性,为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们可以围绕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订和履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等教学目标,识别这些内容的思政元素,找准当下国际贸易相关热点,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课程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合度,强化学生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参与感,增强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3.3 精心设计课程思政的内容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确定合适的授课要点和课程思政映射点,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更新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内容,丰富课程的授课方式,将专业知识内容与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融为一体。

在教学内容上国际贸易将课程思政微要点和专业微知识点进行深度融合,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完善。教师们可以通过梳理、解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技能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思政元素分散融入,专业教学化整为零”的教学策略,形成“思政微要点、专业微知识点、案例微分享”的三“微”统合育人框架。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与当前贸易热点相融合,将爱国主义融入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中;
将中华民族注重礼仪、诚实守信的思政元素融入对外贸易往来建立业务关系中;
将遵纪守法意识融入报检报关与出口退税等环节中;
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缮制各种贸易单证过程中;
对于当前社会所关注的富含思政元素的与专业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上分享给学生,安排他们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将思政价值引领“因势利导”地融入进了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让专业课程体现爱国主义情怀和激励作用,凸显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从细小之处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

3.4 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堂内,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其思政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重视线上资源的建设,录制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案例教学、混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综合仿真实验等教学方法,把学生吸引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给学生,提高课堂内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

在课堂外,以国际贸易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外贸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合同签订过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引导其职业观,把知识传授、业务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的养成、职业精神的塑造结合起来,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竞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

3.5 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课程思政教学取得的成果怎么样?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都能通过评价考核体现出来。通过考核,可以优化后期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方法。

国际贸易这门课的考核评价,包括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内容3个方面。在评价对象方面,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应该包括对授课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3部分。在评价方法方面,应包括生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生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基本情况的初步了解,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初始环节。过程性评价是对课程思政教育全过程的记录和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考量,是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能否实现的核心环节。总结性评价是对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终结性评价,对整个学期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和经验的总结,可以在此基础上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后续课程思政教育的改进奠定基础。在评价内容方面,可以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习态度。课堂教学主要考查学生在上课时的状态,主要从学生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考察。实践教学主要是学生的模拟操作、案例分析、企业调研时所体现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职业能力等方面。学习态度主要从学生课堂出勤、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方面展开。

4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自提出以来,全国各院校积极响应,各专业依据本学科特点不断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途径,全国课程思政建设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作用,要从多方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其涉外性更加要求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着力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具有职业道德、具有社会公德的人才。课程思政要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评价体系。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建立“四个自信”,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为社会输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晋.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理路与实践路径[J].山东高等教育,2023,11(01).

[2]邬彩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以国际贸易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为例[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6).

[3]甘京乡.高职院校应用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中外企业文化,2022,(07).

[4]李昕.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5(02).

[5]王世平,赵春燕.立德树人理念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2,8(21).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教学实践课程思政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进出口经理人(2021年8期)2021-02-12警惕国际贸易欺诈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塑料助剂(2019年3期)2019-07-24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28期)2017-11-15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6期)2017-10-21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国际贸易(2015年12期)2015-03-10

推荐访问:视域 国际贸易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