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格桑花开的地方

时间:2024-08-27 12:18:01 来源:网友投稿

高塬

左:张政。中:宫爱如。右:汪红兵

初夏的6月,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开了。凉风习习,摇动着粉红的花瓣,远处青山起伏,头顶天空湛蓝。走上拉萨街头,一到傍晚,比花朵更明艳夺目的,是热闹繁华的街市——布达拉宫的宫墙下灯火璀璨,游人如织;
川菜、湘菜、浙江菜,各地美食餐厅眼花缭乱;
下了班的年轻人聚在音乐酒吧里畅聊;
网约车、外卖员穿梭在大街小巷跑单……

“现在很多没来过西藏的人,还以为这里很落后。”日喀则市拉孜县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宫爱如说,“其实如今的西南边陲和其他东部城市真的没什么差别,牧区的藏族群众用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和我们一样网上购物、点外卖!”宫爱如并不是当地人,他来自上海,是第十批上海援藏干部之一。

1984年,为发展西藏经济,全国性的援藏工程开始实施。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中央各部门和15个省市“对口援藏、分片负责、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开创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新局面。

如今,对口援藏走过30年,已有10批近1.18万名干部人才走进西藏。和宫爱如同批次来的,还有拉萨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红兵,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张政。不同于最初筚路蓝缕、拓荒创业的前辈们,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下飞机,看到的就是一个崭新的西藏——教育、医疗、产业、科技……方方面面从0到1的基础打得差不多了,那么从1到100的工作怎么干?怎么干好?采访中,3位基层援藏干部不约而同提到了这样的问题。

如今,生活在西南边陲和在内地没什么差别,牧区的藏族群众同样使用智能手机。

二高来了位东北老爸

张政浓重的沈阳口音在高原上显得异常突兀,在和学生打招呼时,大家都能立刻认出这位援藏校长。他今年刚满50岁,两年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填了援藏报名表,没想到被选为辽宁省第十批援藏教育领队。2022年6月,他提前来到对口援助单位——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拉那二高)踩点,碰上疫情,校园宿舍成了隔离点。深夜两点被电话叫醒,对方找他要热水。后来发现,校长本来就是要服务大家的,大事不多,小事不断。时间一长,他反而更爱这里淳朴善良的孩子们了。以下是张政的自述。

我这个校长啊,可以说是又当爹又当妈,从早到晚,我都在拉那二高里,围着3200多个学生转。

拉那二高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是那曲市的高中,但学校建在拉萨。这缘于近10年西藏大力推进的一项教育公平举措——“异地办学”。在西藏,有个说法叫“远在阿里,苦在那曲”。那曲所在的藏北高原是西藏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常年高寒缺氧。2012年,为了给这里的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环境,国家在拉萨教育城投资2.28亿元,划出近15万平方米,修建了教学楼、操场、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10年过去,我们拉那二高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拉萨教育城规模最大的普通高中。

但家大业大要操心的事也多。我爱在校园里溜达,很多细节都是这样发现的。走廊和洗手间的卫生、晚自习的纪律情况、车辆停放问题、学生宿舍缺个门把手、水房新装的镜子影响了水龙头的开关……我总跟同事们说,在办公室坐着发现不了问题,要想掌握真实情况,就得走出去!

这算较真儿吗?可为人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哪有不认真、不较真儿的?!不过,我最关心的还是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去年高考,我们拉那二高获得了那曲市全市教学质量提升第一名,今年高考更上一层楼!上线率99.43%,其中重本率和去年相比翻了一番,达到41.13%。我开心得睡不着觉!

取得这些成绩,有我带的“团”的一份功劳。2015年,中央组织部会同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及对口援藏省市,在医疗、教育领域创新实施“组团式”援藏机制。

什么叫“组团式”?就拿拉那二高教育援藏团队来说,我们一共20个人,“70后”“80后”都有,分别来自辽宁14个地市,有我这个校长,外加副校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和基层一线的十几名教师。每一名团队成员都背靠辽宁大后方的优质教育资源。比如,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是我的派出单位,也是拉那二高手拉手合作学校。今年高考冲刺时,我特意邀请了我们的赵舒副校长做了线上高考语文备考策略及答题技巧的讲座。我和学生一起上了这堂课,我看见孩子们听得都特别认真,我能感觉到他们是真的想考个好成绩。

临近期末,我也怕孩子们压力太大,反而不利于备考,所以绞尽脑汁想了个办法——来一场篮球比赛!那天,我叫上了全体援藏男教师组成篮球小队,女教师组成啦啦队,又从高一选了个期中考试成绩进步明显的班级组成学生小队,大家打了一场激情澎湃的师生篮球友谊赛。穿花绕步、连续运球、干拔跳投……球员们都特别投入,打得汗流浃背。看台上的学生们都在大喊加油,释放了心中的备考压力。

2024年6月,张政和孩子们在拉那二高的校园里。(荣文凯/摄)

最近还有一个好消息,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西藏全区各类区各学段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用品)年生均标准在2023年基础上提高90元。这是西藏自1985年实行教育“三包“政策以来,第二十一次提升教育“三包”补助标准,预计惠及71.43万名学生。西藏实施的是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15年免费教育政策,高原上的孩子们从小到大,学费国家包,三餐学校供,住宿不花钱,家长零负担,他们真是最幸福的一代人!

跟牛粪“较劲”的副县长

一副黑框眼镜,皮肤白皙,身姿笔挺,日喀则市拉孜县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宫爱如说起话来乐呵呵的。他在上海出生、读书、工作、成家,从没离开家乡超过3个月,参与援藏是他埋在心底20多年的一颗种子。“刚毕业参加工作那会儿,听说单位有人去援藏了,我很羡慕,也想去。”多年后终于得到了这个机会。他要做的事情很多,想做的事情更多。今年5月,他跑了2万多公里,《环球人物》记者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圆梦了,开心的呀!”背靠上海的科技资源,宫爱如和团队不断实践“科技援藏”工作,他脑子活、会算账、看得远,相信在西藏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以下是宫爱如的自述。

2022年7月,我随上海市第十批援藏队伍来到了日喀则市,和另外5名同事被分到拉孜县,组成了“拉孜援藏小组”,小组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搬村子”。

拉孜县有个吉角村,全村37户人家共143人,海拔4900米,是全县海拔最高的村庄。我还记得刚到村子考察的时候,因为高反直接“断片儿”了。后来了解到,村民患病率很高,一到冬季,用水用电都困难。说实话,我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

但我们援藏干部过来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吗!易地搬迁,搬迁地点的选择很重要。如果搬到县城的外围或者是乡里,改善有限,所以我们在拉孜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拿到了县核心地带的土地,相当于北京的二、三环,上海的人民广场周边。我们的搬迁计划很快获得了村民们的全票支持。

2023年11月28日,我们交付了一期居住项目,今年2月全部村民完成入住。搬迁过程中还有段小插曲。牧民习惯用牦牛的粪便当燃料,有的甚至在自家院子里砌牛粪墙,冬天把牛粪涂在房子表面防寒。新吉角村刚建成那会儿,老百姓还想用牛粪。

搬迁前的拉孜县吉角村。

2024年5月,宫爱如(右二)和同事看望入住了新吉角村的村民。

怎样改变这个习惯?我给他们算了两笔账,第一笔是经济账——把原先积攒的牛粪拉下来有运输成本,不如就地卖掉,收入刚好覆盖电费;
第二笔是安全账——烧牛粪有很大的消防隐患,在新房子里砌牛粪墙整体也不美观。算完账,我们就让老百姓自己充分讨论,经过几轮协商,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放弃烧牛粪。

一堆牛粪至于吗?我是这样看的,这几年西藏的变化日新月异,硬件更新速度远远快过民众观念的转变速度,旧思想、旧习惯如果不及时调整,势必阻碍今后的快速发展。新吉角村建设还有二期、三期项目,“拉孜援藏小组”不仅要让村民们住下来,还要展望社区的未来。目前,我们正在做小区的智能化改造,提升社区的安全性、便捷性、智能性和节能环保水平。

说到“科技援藏”,还有件值得我们“拉孜援藏小组”骄傲的事情。日喀则是西藏粮仓,青稞产量很大,但农业生产效率一直提不上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的指导。去年,我们安排了400万元资金,试点建设了一个覆盖5000亩耕地面积的青稞产业数字化管理平台。这个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天气情况,分析当前水土环境,测算播种、灌溉、收获时机,指导农牧民进行科学种植。同时,系统还提供青稞市场交易服务、农业政策解读等。这些功能一部手机就能搞定,汉藏双语,“傻瓜式”操作。今年3月,曲玛乡就在春耕时首次用上了青稞产业数字化系统,预计未来平均亩产增加10%—15%不成问题。

有人说,西藏从封建农奴制一下子跨越到新时代,“科技援藏”是否拔苗助长?我认为恰恰相反,事实上整个西藏在信息化方面跟内地的差距很小,目前推广数字化改革正当其时,早几年可能基建跟不上,再晚就落后了。“科技援藏”就是在造血,我们立足当下,着眼的是未来,人走茶不凉,想到这儿,我跟同事们都很激动,干劲儿十足。

对口援藏其实是相互成就。我是城市长大的孩子,没有农村工作经验,这次我补上了这一课。我女儿还在上幼儿园,同学听说她爸爸到高原去了,都一个劲儿地夸她,她特别自豪。这两年我还更立体地了解了我们的国家,她不只有上海的繁华,还有西藏的磅礴和广阔。我最近每周都要上舞蹈课,穿着藏式服装学这里的非遗舞蹈“堆谐”,等回去了,我想跳给上海的同事看。

深埋内心的医者情怀

汪红兵的办公室桌子上,摆着本《藏语学习300句》,没事儿他就翻翻。2021年7月25日,他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来到拉萨市人民医院挂职,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严肃、理性、实干的他说话率真——为什么来西藏?“来就来了,有什么为什么?”家里人不担心吗?“担心有什么用?慢慢就理解了。”采访安排在将近中午1点的时候,汪红兵刚结束坐诊。他是中医消化系统诊疗专家,在北京一号难求。到了这里,70%的患者是藏族同胞。治病救人之外,他还把精力用在医疗团队建设上,严苛管理只为留下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以下是汪红兵的自述。

我觉得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只要你来过一次,就永远忘不了她。而对于广大援藏干部来说,这里永远是大家的第二故乡。

在这里坐诊,语言沟通是最大的障碍。上了岁数的藏族同胞汉语掌握程度相对较低,给他们看病查体时比在内地要多点耐心,多花功夫。上周遇到一名山南市的患者。他长期腹痛,除了在全区跑,也经常去内地,就是找不到原因。后来通过我们的治疗,症状缓解了。他第二次来,就呼啦啦带了一帮亲戚来看病。病人都是有聚集效应的,你治好了一个,下一个就会跟着来。

过去,他们看藏医的多,习惯到寺庙寻医问药,现在本地居民愿意看,也喜欢看中医了。其实中医和藏医的理论相通,只是用药方面有差别,我们就因地制宜,调整治疗、用药方式。最近我们拉萨市人民医院新开了全区第一家中药配方颗粒药房,很多老患者又都跑来拿药。这种医患之间建立的信任感很珍贵,我想这也是“医疗援藏”的题中之义。

我来自北京,我们的“组团式”医疗援藏有个重要抓手——“以院包科”。从2015年开始,北京多家市属三甲医院开始对口帮扶拉萨市人民医院的科室建设,积水潭医院包骨科、北京妇产医院包妇产科、安贞医院包心脏内科、宣武医院包神经内科……许多国家级的医学中心把最好的医疗资源、精兵强将派到这里,以师带徒,开创了医疗援藏的“北京模式”。帮扶成果显著,2018年年初,拉萨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正式揭牌,成为自治区首家地市级三甲医院。

今年1月,院里来了一位100岁的老奶奶,在家里不慎摔倒,导致右侧髋关节部位剧烈疼痛。老年人髋部骨折后,有些家属不懂,就让老人卧床静养。这种做法非常危险,致残、致死率高。所以患者来了之后,医院骨科医护团队立即启动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迅速完成了伤情评估、输血、补液及术前准备等一系列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位患者还有肺部感染、高血压、贫血、肾功能异常等多种合并症。事不宜迟,我们又立即组织了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最终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在患者入院5个小时内,成功实施了微创手术治疗。这是“北京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

我一直鼓励我们的医生多做手术,这是我们一个边疆版三甲医院缩小和内地三甲医院差距的重要途径。怎么鼓励呢?抓管理。今年,我们启动了新一轮绩效改革。医院目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越是在这个时候,矛盾问题就越突出。我想用绩效改革这个杠杆,倒逼医生们提升医疗技术,引导大家多上手术台,特别是高水平三甲医院的医生需要处理的疑难危重症手术、微创手术等。不是说叫大家“卷起来”,绩效改革说到底是为了每个人的职业成长和医院的长远发展,而且改革细则都是公开透明、过会表决过的,大家都很赞同这些改变。

2023年5月,汪红兵(右)带领拉萨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开展义诊活动。

援藏3年,我总觉得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但只要有时间就会和大家一起下基层义诊。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熟悉基层群众健康状况、普及健康养生理念的重要方式。西藏目前已形成覆盖各级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了“绝大多数小病不出乡镇”的目标。未来,在巩固提升“组团式”医疗援藏受援成果的同时,政府将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机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最近刚忙完一场活动——第二届“雪域圣城·京拉医疗万里行学术周”,来自北京、福建、四川、上海等地的消化、肝胆、心内、妇产、管理等多领域专家,在拉萨展开了一系列学术讲座、手术演示以及疑难病例讨论活动。今年的规模比去年更大,专家来得更多,场次也增加了,聚焦的学术热点也更突出。今年7月下旬,我就要回北京了,回去还想发挥“余热”,先看看能不能把明年的学术周做成线上同步,想办法让整个自治区的医护人员都能参与进来。

我知道有的援藏干部走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我这个人不擅长做感性发言。医者情怀,埋在心里吧。非要说点啥的话,我觉得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只要你来过一次,就永远忘不了她。而对于广大援藏干部来说,这里永远是大家的第二故乡。就像老歌唱的,“常回家看看”。所以我想如果有需要,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位都会义不容辞地重返故土。

记者手记:采访完3位新时代援藏干部,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们身上的实干精神。他们的援藏故事或许不苦、不险、不煽情,甚至有点鸡零狗碎,不咸不淡,但这就是雪域高原上的日与夜。对口援藏走过30年,在各省市援藏工作日益常态化的今天,这些日常工作中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折射出新时代援藏最真实可感的样貌,闪烁着细碎、平凡的弧光。

当被问及援藏的成绩时,3位干部脸上都浮现出谦逊的笑意,不说自己给这里留下了什么,都说的是学到了、收获了什么,师生情、战友情、医患情……在格桑花开的地方,比高原的阳光更暖的,是人心。

编辑 田亮/美编 徐雪梅/编审 张培

猜你喜欢 西藏 西藏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3年4期)2023-08-10都是西藏的“错”学与玩(2022年7期)2022-10-31『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湘潮(上半月)(2021年10期)2021-12-02我们一起去西藏民族音乐(2019年2期)2019-12-10天上的西藏北方音乐(2019年8期)2019-10-21神奇瑰丽的西藏小猕猴智力画刊(2017年12期)2017-12-27一个人的西藏海峡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剑南文学(2016年14期)2016-08-22西藏:存在与虚无剑南文学(2016年11期)2016-08-22西藏非遗西藏艺术研究(2016年2期)2016-06-15

推荐访问:花开 地方 去格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