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卓
回想自己的就业之路,我的内心仍是唏嘘不已。一路走来,我经历了太多的不易和艰辛,此刻,我提笔记录下来,既是对自己人生重要阶段的回顾,也期望对即将就业的同学们有所助益。
进入大学后,我就一直绷紧“就业”这根弦,每逢寒暑假就找单位实习,为大四毕业后的就业积累经验。到了大三下学期,一向目标明确的我加入了考研大军,没日没夜地为了硕士研究生考试忙碌。我是一个“一心两用”的人,在考研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尝试就业。我学的是中文专业,因此我去报社做过见习记者,去中学当过代课教师,甚至尝试过自己创办传媒工作室,但是种种就业打算随着我考研成功不了了之。
真正的就业之路是从我的研究生阶段开始的。成功踏入研究生行列的我并没有安心享受又续上的三年学生时光,因为这次我明确地知道三年后我必须就业。和本科四年一样,在研究生阶段,我仍在寻找各种实习机会,不同的是我的核心竞争力里增加了研究生学历和强于本科生的综合实力,这让我一时觉得就业仿佛也没那么难,就逐渐松懈了下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研究生三年级,盲目自信的我在辗转多个实习单位后,到了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实习,并且极有可能在毕业后进入该学校成为正式员工。我开始享受即将流逝的学生生活,经常约上同学,一起吃饭、聊天、玩剧本杀,偶尔还趁周末买上车票去周边游玩。我已经沉浸在找到工作的喜悦之中。到了寒假,我没有像往年一样实习,而是早早地收拾行李回了家。回家后,我延续着在校园里的快乐生活。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一下打乱了我的所有计划,我们这一届毕业生到了五月份才返校,错过了黄金择业、就业时间。看着返校后的同学们奔波着找工作,我对这份实习工作的满意度逐步下降到零,就业这件事又成了我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在完成论文答辩后的六月份,我又迈上了就业之路。前期,我到处投简历,关注各大就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符合要求的单位我投了个遍,每天都在接笔试通知、面试邀请、工作录取通知,此时的我又开始焦虑,思考着“这些工作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以后就要选择这个职业了吗”。在不断自我肯定和自我怀疑中,我逐步明确了就业目标——成为一名教师。随后,我朝着这个目标缩小我的就业范围。在此期间,我又向中小学投递了好几份简历。由于我有丰富的实习经历,因此我接到了几所中学的工作邀约。
当我为选择哪所学校就业发愁的时候,我的导师为我指明了另一个方向,她告诉我目前各高校正在积极扩招应届毕业生,相对于中小学来说,高校更有学术氛围和发展前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她的引导下,我精准定位了我的就业方向,就是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再次整装待发,积极在网站上关注高校的招聘公告,这时我才发现各公办本科高校招聘的都是博士研究生,我引以为傲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变得毫无用武之地。在浏览了一些招聘公告后,我迅速把我的目标锁定在了高职院校,陆续投递了几份简历,并接到了考试通知。此时,我才发现笔试内容和面试形式与以往完全不同,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我的自信也荡然无存。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开始在每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不停地刷题,模拟结构化面试。
转眼间到了八月份,我的几名同学都陆陆续续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只有我还在不停地考试。这种处境下的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便更积极地投简历和刷题,一度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但我从未想过放弃,反而愈挫愈勇。终于,我接到了几所高校的入围通知,经过一番对比后,我选择了我现在工作的学校,成了一名大学教师。试想,如果我没有考取研究生,如果我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如果我没有在考试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那么在机会面前,我没有资格去把握、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也就没有胜出的可能。
“即使自己平凡得如一粒沙子,也要努力挤进河蚌里,把自己磨砺成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这句话在我的就业过程中时刻鞭策着我,也送给正处于就业迷茫期的同学们。你们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能拼尽全力克服眼前的困难和障碍,就有可能高质量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插图:郑毅超)
猜你喜欢 考研研究生考试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传奇故事(上旬)(2019年7期)2019-08-17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传奇故事(破茧成蝶)(2019年7期)2019-07-26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中学科技(2017年5期)2017-06-07你考试焦虑吗?中学科技(2015年6期)2015-08-08准备考试小樱桃·童年阅读(2014年11期)2014-12-01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4年2期)2014-10-19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教育与职业(2014年34期)2014-04-17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教育与职业(2014年34期)2014-01-19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