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时间:2024-08-29 15:18:02 来源:网友投稿

王淑燕

摘 要:在中学数学课堂上,提问是老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目标和任务的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常用手段,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中学数学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否有前瞻性、有目的性地把问题很好地展示给同学,并且在课堂上可以自如地随堂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发展,促使他们对问题进行客观、积极的思考,这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数学课堂;
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6-0143-03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它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巧妙地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的课堂热情高涨。在教师言语激励下,他们会主动、独立地进行思考,让整个课堂氛围充满趣味和活力。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视野也会变得更宽广,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老师要事先准备好课堂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好奇,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问题中来,激发他们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正确掌握提问的时间,巧妙设计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提问的作用,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一、精心设计问题,抓住关键

在课堂上,每一节课数学课程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也有对应的教学重难点。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先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把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彻底搞清楚,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探讨。在课堂上,重点知识是指学生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把握住问题的本质,使学生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重点。

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上,教师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课堂反馈,在课前预设的问题中添加一些同学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将课程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要把学生放在核心位置,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去思考数学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港珠澳大桥是广东省珠江河口伶仃洋上的一条桥梁和隧道,它将香港、广东、珠海、澳门连接起来。这条长约55公里的大桥,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世界七大奇观,许多人希望能开车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样子。”这种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接着,老师提到:“现在有两辆汽车正在过桥,货车的时速为60公里,公交车的速度为70公里,求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你能将这个问题补充完整吗?或者能不能用其他的方式来解决?”通过这种提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重点知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节课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课堂反馈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让学生在进行思考与探究后,才能得到准确的回答。为此,我们要在教学中设计出富有意义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课前,老师要求每个小组都准备一条40厘米长的线团。在课上,请同学们主动去思考,“用40厘米的线团要怎么叠,才能形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不是已经定好了?”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折叠出的长方形的长边加上短边的和是什么?”紧接着,老师又提了新问题,“将40厘米长的直线折叠成一个长12厘米的长方形,看看是否可以把它折叠成一个完整的长方形了。”通过设计多个层次分明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含义的理解。

二、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预设的课堂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同学们认真听讲,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为了更好地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教师要寻找更具新意的课堂提问方法,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所以,一堂好的数学课,可以从设计问题的角度来改进,在设计问题时,要采用由浅入深的提问方法,一步一步地答题,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让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和升华,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矩形的判定》这门课时,可以从“长方形的性质是什么”的角度提出以下问题:“假设一根金属丝做成一个长方形,你会怎么做?”在提问后,让学生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自己思考,并回答问题。然后老师再提问:“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长方形的?什么是长方形的四角、对角?”通过提问,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联想生活中的事物,使他们能够把生活中的事物与课堂上的问题相结合。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中,利用自身原有的知识架构和新学到的知识,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每一个有效的问题都要直指本节的重点、难点,让同学们的思路变得更加开阔、更加开放。

三、注重跨学科应用,适时提问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年龄和经验限制,容易从片面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这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他们对问题的全面思维,所以,课堂提问的视角也同样非常重要。

比如,在教学《添括号》的时候,笔者写了一句话:“这位小姐的脚不大长得很直。”然后请学生在句子中加上合适标点符号。接着向学生提出:“你们刚刚填写了课文中的符号,那我们的数学有没有符号?”在有趣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轻松地把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和圆括号等符号都说出来。紧接着,教师布置了一个问题:“把3a+7b-2c+1的后三项加上括号,以及后两项加上括号,括号里的算式一样吗?”通过提问,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印象。

又如,在《三角形中位线》教学中,当我们对三角形中点的性质进行证明时,我们通常会问:“将一块三角形的碎片切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用剪刀将它切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什么方法将它拼接起来?”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老师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问题一“根据教师提供的图1剪切方法,能不能把它做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题二“根据展示的图2剪切方法,能不能把它做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题三“你觉得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前面两个问题为第三个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是一个很好的导入。但是,因为题目设计得比较流畅,对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难度,同学们很容易就能答出问题二,并很快回答出问题三,因此不具挑战性,也不能体现出探究的价值。为了使提出来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先不给任何预先设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画图,然后裁剪,当学生得不到答案的时候,再给出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这样一来,让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思考空间,可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在知识的难点和关键点上,老师在最适当时间进行有效的提问,让学生进行思维,从而提升了提问的效率,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深化了知识的掌握。

四、注意针对性,按需提问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围绕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问题。创设情境提问,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情境,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教师的课堂提问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创设的情景缺乏针对性,问题设计的规模过大,内容不清晰,学生的思维就很可能会偏离。

所以,老师在设计好的课堂问题时,既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逻辑思维能力等角度出发,也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重点,根据课程要求提出问题。在提问的时候,要培养学生对问题实质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的思维能力,真正地发挥出“有效问题”的功能。

比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笔者根据所讲的内容,提出了以下问题:“如果我们手中有一条长为30cm直线,要把这条直线首尾相连,做成一个正方形,是否只能得到一个正方形?”“如果将两条线的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长方形,会不会只有一个矩形?”“设一个长为m,长为n,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将线做成一个正方形,两条边分别是m、n,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度和宽度是多少?”“如果把这条线分成三十条一厘米长的直线,会形成几个长方形?”……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同时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对课程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使其在课堂上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好地展现出课程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再比如,作业题“计算二次函数和x轴相交的图像”,在课堂上,我们采取了这样的方法来指导:首先把三个二次函数一起给出来,然后找出他们的图像和轴线的相交坐标,接着指导学生考虑一些现象,有些是相交的,有些是相交的,有些没有。然后引入讨论的问题,什么样的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相交?最后,学生通过直观的分析,给出了以下结论:在△>0的情况下,有两个与轴线相交的点;
在△=0的情况下,它与坐标轴相交;
如果△<0,则不会与轴相交。在得出初步结论后,再由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优化,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因此,老师要对班级学生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差异化,要在一个合适的提问范围合理地设计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一种成就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也将大幅提升。

五、结语

在数学教学中,提问是教师获取学生及时反馈的一种主要手段。数学老师应该重视提问的技巧与方式,在课堂上适时、恰当地进行提问,让每个学生的课堂热情都得到提升,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陈娟)

参考文献

[1]刘衍青.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邹国强.数学课堂因动态生成而更精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叶立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猜你喜欢 长方形思维数学 我爱长方形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2年4期)2022-08-30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6期)2022-08-17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4期)2022-07-16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2期)2022-06-01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1期)2022-04-26分类数 不出错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19年3期)2019-04-03巧替换 妙解答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18年5期)2018-06-28长方形的困惑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17年5期)2017-06-05我为什么怕数学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推荐访问:浅谈 初中数学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