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践”开启思维 让“作业”创造高效

时间:2024-08-29 17:54: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要努力构建更为开放、多元、人性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存在一些弊端和缺陷,容易挫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新课标理念的倡导下,结合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开展,从五个方面开展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具体设计和行动研究:操作性实践作业,培养创新意识;
探究性实践作业,激活学习兴趣;
开放性实践作业,增强理解能力;
合作性实践作业,强化小组合作;
创新性实践作业,延伸教材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
实践作业

作者简介:严君(1986—),女,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只有通过有效的练习,学生才能不断巩固已学知识点。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笔者深刻体会到新课程改革不断给予我们的指导,以及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开展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云在青天水在瓶: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思考

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在日常的数学作业设计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作业设计没有从兴趣出发

部分教师的作业设计仅仅从日常的巩固需求出发,而忽视了作业设计本身应有的兴趣点,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仅仅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应对。

(二)作业设计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不断提及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发散和创新要求较高的学科,但当前的作业设计往往单调乏味,创新性不足,使得学生在日常的解题过程中难以全面激发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作业设计缺少层次

在日常的作业设计中,很多教师往往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为学生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对于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如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设计的作业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提升,以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对于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设计的作业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然而,目前很多教师都是布置统一的习题册,很少有额外的拓展,也很少对这些作业内容进行相应的层次划分。

(四)作业设计停留在书面

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于一体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的作业设计停留在书面层面,缺乏额外的拓展和实践。其实,数学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生活中就蕴藏着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教师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可以增加实践类的作业,以构建更为有效的作业形式和内容。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探索

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深刻体会到,要想学好数学,必须有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策略。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渗透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引领学生在多元、开放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前行。

(一)操作性实践作业,培养创新意识

笔者着眼于设计实践类的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将创新意识不断融入、渗透到日常作业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测量”这一知识点时,很多学生对于日常物品的长度、面积、重量等概念缺乏直观认识。这主要是因为中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欠缺生活经验。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测量”这一概念,笔者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实践类作业,如使用尺子测量铅笔、书籍、凳子等物品的长度,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在测量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完成了基本的测量任务,还展现出创新思维。例如,一个小组突发奇想,尝试使用现有的材料测量小组成员的身高。但因为没有足够长的尺子,他们陷入困惑中。思考了片刻,有一个学生想到,可以利用跳绳作为测量工具,先测量同学占据跳绳的长度,然后在跳绳上做上记号,再使用尺子一段段测量跳绳上所做记号之间的距离,最后相加所得就是这个同学的身高。这个实践类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探究性实践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只有在兴趣的指引和带动下,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实践类作业的具体设计可以从探究出发,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求索的过程。探究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持久兴趣。例如,在学习了“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个知识点后,笔者布置了相应的实践类作业:一是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相关的图案,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二是要求学生使用硬卡纸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通过平移或旋转的方式,绘制出一幅图案。在第二堂课上,有个学生展示了一个漂亮的蝴蝶标本,此标本呈现出的完美对称及鲜艳的色彩让大家惊叹不已。还有的学生拍了一些图片,如凳子、沙发、被子、床、飞机等,都是对称图形。在实践类作业中,学生进行了实践操作,发现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后会得到不一样的图形。在这样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动手实践探究带来的乐趣。而正是这种探究,能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养成勤于思考、注重观察、乐于分享的习惯。如在课间休息时,学生意犹未尽,甚至自发地寻找校园里的对称图形,他们发现球拍、乒乓球台、整个篮球场等都是对称图形……在这样的挖掘和分享中,他们回味无穷,形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将每天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从而学活数学知识点[2]。

(三)开放性实践作业,增强理解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始终秉持开放的原则和理念来设计实践类作业。课本的知识点很多时候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引子,而开放性的实践作业能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笔者在日常的实践类作业设计中特别注重这一点,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中能形成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每天思考、每天复习的好习惯,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数学日记本,每天写数学日记。数学日记的内容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将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记录到日记中,也可以将每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记录到日记中,还可以将阅读过的有关数学的书籍记录到日记中。例如,笔者曾经看到有几个学生会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对当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复盘、记录,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检测,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个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因为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及时复盘和记录有助于巩固记忆,提升学习效果。又如,有的学生时常会在数学日记中记录观察到的生活中的实物。有个学生突发奇想,想要知道一颗草莓的体积是多少,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一杯水中做实验量刻度,计算出了草莓的体积,并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日记本中。虽然他的方法不够精确,但重要的是学生能亲自动手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出经验。

(四)合作性实践作业,强化小组合作

部分学生长期以来都是独立完成作业,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相对较少,导致合作意识和能力相对匮乏。笔者在设计实践类作业时特别融入了小组合作环节,目的就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之间的合作能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学习别人身上的优势。例如,有的学生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色,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探索他们成功的秘诀,使其他学生能在合作过程中学习到对方身上优秀的品格和科学的思考习惯。在日常的小组合作活动中,笔者有时候会布置需要小组一起完成的实践类作业。例如,笔者曾布置了一项“生活与数学”的作业,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与所学数学知识相关的实例。有几个小组的作业完成得特别出色。其中一个小组结合所学的分数知识,对生日蛋糕进行切分,探索了如何均分蛋糕的方法;
还有一个名为“吃货组合”的小组,他们前往必胜客餐厅,在那里利用圆规为披萨画图,计算图形的面积。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能一起献言献策、交流想法。小组合作实践的开展,让数学知识点的学习更加高效、更加全面[3]。

(五)创新性实践作业,延伸教材知识

每个学生都拥有无尽的潜能,他们的表现常常能令人惊叹,倘若我们能为他们提供科学的引导与充分的支持,他们便有可能实现自我超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进入小学阶段,需要时间来适应学校的生活节奏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知识点,还要引领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活、学透课本上的知识点。以“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点为例,学生通过教材上理论部分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什么样的图形可以称之为轴对称图形。为了巩固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布置创新性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结合课堂情境,笔者提出:“当下,春暖花开,正是放风筝的季节,同学们,你们会动手制作风筝吗?”学生立刻产生了浓郁的兴趣,笔者随后又提示:“你们可以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做出自己心仪的风筝!”在实践中,学生在纸上进行绘画,自主设计心仪的风筝样式,比如有的是蝴蝶形状,有的是蜻蜓形状,有的是蝙蝠形状……这些元素都来自轴对称图形。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用五颜六色的笔为风筝涂色,随后在家长的帮助下,为风筝的框架、外壳找到合适的材料。最后,每个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制作出了令自己满意的风筝,并在课余时间,和家人、同学一起到户外空旷的地方放风筝。通过这次创新性实践作业,学生总结了制作和放飞风筝的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4]。

三、总结:笃行之脚步不息

近年来,笔者致力于设计有效的数学实践类作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下:

一是学生开始从生活的角度看待数学。这是笔者未曾预料到的。通过数学实践类作业,学生学会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题目,甚至有个学生在父母购房时,对分期付款、二手房税率等开展计算。这说明学生在实践类作业的带动下,真正将所学知识与课余实践活动相融合,学会去思考、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更加浓郁的兴趣。他们不再局限于应对考试,而是真正爱上数学、爱上思考。在课间休息时,他们会一起探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做作业时也不再拖拉,甚至有的学生期待笔者每次设计出独特的实践作业。

三是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互助精神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有几个学生总是计算出错,于是小组成员一起攻克这一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都成为“计算能手”。

总而言之,结合近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开展,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将更开放、更多元的教学模式不断渗透、融入我们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实践类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学活数学知识点,还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吸收知识点。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优秀的教育理论,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让实践的花朵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参考文献]

李贵霞.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9(3):6-7.

李芬.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初探[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12):21.

郭杉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以“‘数学大富翁棋我来做”综合实践作业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3(12):44-48.

冯亚静.新课标导向下小学数学分类作业设计路径的实践探究[J].求知导刊,2023(33):32-34.

猜你喜欢 实践作业新课程标准实践 关于提升语文素养的实践作业研究黑河教育(2017年1期)2017-02-05“趣”说英语俪人·教师版(2016年14期)2016-11-22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19期)2016-11-22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10期)2016-11-16对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思考和探索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6年11期)2016-11-14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荐访问:作业 高效 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