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铭
[摘 要]萨克斯是当今较为热门的西洋乐器之一,并同爵士乐以及流行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萨克斯从历史记录开始到现今不足200年,还尚属一门年轻的乐器。有趣的是,在该乐器诞生的最初60年,留下的经典作品并不多,其中比才的《阿莱城姑娘》成为该时期重要的萨克斯作品之一,通过观察该作品中对萨克斯的运用可以发现,比才充分发挥了萨克斯音色的特点,并将其在乐队作品中很好地展现出来。同时,比才也较为谨慎地处理着萨克斯的个性化音色,以保障该乐器能更好地同整个交响乐队融合在一起。通过对该作品的分析,可以总结出19世纪下半叶对于萨克斯的理解和运用方式,增加对萨克斯音乐的史学理解。
[关键词]早期萨克斯;
比才;
《阿莱城姑娘》;
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6-0102-03
萨克斯,存在于西方音乐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年轻”乐器,从记载产生至今尚不足200年,但已经成为西方音乐最为常见的乐器之一。该乐器在1840年前后由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 Sax)设计发明。为了推广这种新乐器,萨克斯做了很多尝试,他先是分别于1841年在布鲁塞尔和1842年在巴黎展示了这一新乐器,并在布鲁塞尔工业展览会上首次将该乐器称为“萨克斯管”。他还将这件乐器介绍给了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Hector Louis Berlioz),后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在1842年6月,通过柏辽兹对于“萨克斯管”的介绍和创作中的使用,这个乐器名称就被普遍使用和传播开来。
从1858年开始,作为出版商的萨克斯还积极鼓励创作并推广适用于他的各种萨克斯管的作品。据统计,到1983年,已然有超过2000部歌剧、芭蕾舞剧和交响作品中运用了萨克斯。然而有趣的是,这类作品只有极少数是在1850年至1900年之间创作的。尽管柏辽兹对于萨克斯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在推广和普及萨克斯方面进行了很多工作,但是在创作方面,柏辽兹仅仅在自己的声乐作品《神圣之歌》中的伴奏部分使用了萨克斯。其他在19世纪使用萨克斯进行创作的较为知名的作品较少。早期的萨克斯是如何被理解和使用的?它具有哪些音响特点,容易被用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些问题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受限于篇幅,本文将目光聚焦在了该时期最为著名的使用了萨克斯的作品——《阿莱城姑娘》上。通过对于该作品中萨克斯的使用分析,可以看出在萨克斯发明出来的早期,作曲家对于萨克斯的理解和认识。
《阿莱城姑娘》最初为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于1872年应邀创作的戏剧配乐,剧本来自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 Daudet)的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中的故事改编。该作品主要讲述了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内的阿莱城,村中的弗列德利对于一位神秘的阿莱城姑娘一见倾心但却不得,最终在妒忌中从谷仓顶的窗户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部戏剧在当时的演出并不成功,但是整部作品的配乐却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一个月后,比才将之前所写的27首配乐混编成4首乐队作品,成为今天我们见到的第一套《阿莱城姑娘》组曲。在比才死后,他的朋友欧内斯特·吉洛(Ernest Guiraud)在剩余的戏剧音乐中凝练了3首,并加入了比才的歌剧《波尔特的美丽姑娘》中的“小步舞曲”形成了第二套《阿莱城姑娘》组曲,作为第二组曲的第三乐章,这首小步舞曲在以后的同名戏剧演出中,也被当作前奏曲表演。
这两首套曲均采用双管编制,但是仅选择了一支降E调的中音萨克斯,降E调中音萨克斯用高音谱号记谱,记谱音区为降b到e3,实际音高为降d到g2,属木管组,标记在单簧管和大管之间。该萨克斯声部在两套组曲中都有精彩的独奏表现,如在第一组曲第一乐章的第90小节处,以主奏色彩吹奏了一条充分、舒展性的旋律。此外还有些片段通过加入萨克斯形成的混合性旋律色彩进行表现,如第一组曲第二乐章的第30小节、第四乐章的第85小节等,还有一些段落在力量层面使用萨克斯形成了推动性的作用,或者通过萨克斯的独特音色,形成副旋律的发展模式。本文将通过对具有代表性段落的分析,总结比才是如何使用该乐器的,以及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萨克斯在乐队创作观念中呈现何种态势。为便于分析,本文论述中的萨克斯音高均采用实际音高。
一、作为主旋律的萨克斯
在这两套组曲中,比才在三个段落中集中使用了萨克斯吹奏旋律。作为主旋律,萨克斯被安排在了清晰、有力的高音区,其音色特点和力度层次被鲜明地表现出来,并且旋律的设计上也体现了萨克斯这件乐器对于连贯性的气息吹奏的表现能力。接下来是对这三个段落的分析。
(一)第一组曲第一乐章第90~107小节
这是一段主旋律加伴奏织体的音乐片段,降A大调,萨克斯担任主旋律,第一单簧管负责对其形成音乐力度进行补充,并在音色上增加一丝柔和,第二单簧管以三度旋律动机对内声部进行点缀性质的填充,小提琴Ⅰ和Ⅱ则采用弱音器以连贯的四分音符形成内声部的连续陈述。这段旋律从第91小节以弱起的方式进入,作曲家标注了“非常富有表现的”的情绪要求。通过织体和情绪要求可以看出,作曲家在这个段落追求一种浪漫抒情性的表达,于是,他将表现这种情感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擅长展现抒情性表达的萨克斯。
这个主旋律本身,由一个上行的六音级进旋律线到达c2音,再经由两个反向的六度跳进,然后采用环绕式的下行旋律形成发展,最终形成乐句的终止,这个旋律形态构成了这条主旋律乐句的基本形态。在音区方面,整个旋律最低音为降e,最高音为c2,横跨2个八度。这段旋律不仅展现了萨克斯宽广的音区,同时也展现了萨克斯在旋律表现上的灵活能力,尤其是对于这种环绕式且富有装饰音及短小时值的旋律线条。
(二)第一组曲第四乐章第85~98小节
这是一段通过对位手法组织的音乐段落,升c小调,位于整个乐章的中部,这里的木管组一直在演奏一条拱形的旋律,一步步将音乐向前推进。直到第85小节处,木管组依然保持原来的拱形旋律形态,而萨克斯则演奏了一条同木管组旋律反向进入的旋律,并通过大提琴进行加倍。这段萨克斯旋律依然被作曲家标记以“富有表现的”,旋律先以下行方向分解和弦进入,弱起发展两次,通过环绕式的旋律发展至第91小节开始,旋律出现跳进,接连为上行小七度、下行八度以及大六度,之后旋律在第94小节进入级进上行的音阶旋律,并对其两次模进之后以终止式停止。在这段旋律中,最高音为d2,最低音为降a,横跨十三度。此外,尽管萨克斯管在这里仅通过大提琴进行声部上的加强,但是在同木管组加上弦乐组的旋律对比发展中,萨克斯的音色依然是十分突出的,由此可见萨克斯独特的音色在整个管弦乐队中的个性化效果。
(三)第二组曲第二乐章第17~45小节
该片段采用了主旋律加伴奏的织体形态,降E大调,由萨克斯进行主旋律的吹奏,辅之以圆号的音色。弦乐组的第Ⅰ、Ⅱ以及中提琴演奏中声部和声分解和弦,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低音声部。在音乐结构上,该部分可以分为两个乐段,A乐段是以突出萨克斯音色为目的的四乐句乐段,第17~32小节,每个乐句都是4小节,并且均停留在属和弦上做乐句的终止。这条旋律结构舒缓,多采用四分音符及以上的时值,旋律线绵长,整体音区较高,最高音为f2,最低音为d1,共小十度。在具体的旋律发展上,旋律接连出现小六度、小七度、纯四度的旋律跳进,不断推动情绪的发展。
在之后的第32~45小节中,整个木管组都加入进来,形成混合音色,在这里萨克斯已然不是展现主旋律的唯一乐器,但是它的音色依然还是透过木管组涌现出来。这里的音区走向更高,已经达到了降a2,同时还以ff的力度吹奏出来,足见萨克斯在高音区的表现力。
通过上述三个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出比才在使用中音萨克斯做主旋律时的设计:首先,在这两套组曲中,萨克斯都被用以表现抒情的、悠长的旋律线条。其次,萨克斯的音区宽阔、表现力很强,能满足比才对于旋律不同音区不同力度的需求,即便是较高的音区依然能以很强的力度进行吹奏。最后,萨克斯的音色较为独特,作为主奏乐器的时候,其他的乐器吹奏的相同旋律只能增强力度,但是在音色上还是以萨克斯音色为主,也正因此,对于什么时候使用萨克斯,比才也有自己的设计,如下文探讨的在齐奏织体中的运用。
二、作为副旋律的萨克斯
如果说主旋律为了清晰明确地陈述音乐的性格,从而放大、凸显萨克斯的个性音色的话,副旋律的作用主要是同主旋律形成有彼此呼应效果的对比,为了展现这种对比,作曲家会采用同主旋律相区别的音色和音区,而萨克斯作为比较有个性的乐器声部,常会担任这样的职责。作曲家在展现萨克斯音色的同时,还要同主旋律乐器形成恰如其分的融合效果,保证其音效不至于盖过主奏乐器。
比如,在第二组曲第三乐章第66~86小节处。这是一段运用对位手法写作而成的段落,音乐主体分为4个层次,长笛吹奏旋律声部,萨克斯和第一大号以八度的旋律关系进行副旋律的发展,竖琴和弦乐组分别以分解和弦进行中声部、低声部填充。该段音乐分为3个乐句,降E大调,在第66~74小节的a乐句中,长笛以三个2小节的波折型动机形成下行二度模进发展,其后以拱形旋律结束在主音上形成乐句结束,整个旋律多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形成发展。而对应的萨克斯旋律则在长笛声部低一个八度的区域发展,不仅在旋律发展方向上同长笛形成反方向行进,同时在节拍上,多以八分音符为发展节奏,同轻快活泼的长笛旋律声部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对比。在萨克斯的旋律上,作曲家标记了“富有表现的”,音区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最高音仅仅到降e1,最低音为d1。
从第75小节开始,旋律进入b和b"乐句,分别是4和8小节,这两个乐句起伏都比较小,并采用不严格的模进方式以二度关系逐步上行发展,萨克斯则以一种对位性质的方式,形成级进上行的短小旋律动机,并同a乐句一样,保持较为平稳的中低音音区吹奏。
三、作为融合音色的萨克斯
在第一组曲第二乐章第30~45小节,乐队采用了对位性的旋律织体,萨克斯和单簧管以同音高吹奏一条旋律,并标记以“富有感情的”术语,同时萨克斯被单独标记以“清晰的”。副旋律上由第一小提琴演奏,持续保持非常弱的力度。弦乐组的其他乐器则通过分部奏以及分解和弦织体形成伴奏形式的支撑。在音乐结构方面,该片段由两个乐句构成,降A大调,旋律整体呈现为统一的二分音符加四分音符的节奏模式。a乐句以较为平稳的级进式音高关系组成,以8小节长度结束在属音降e1上。b乐句8小节,以下行级进的方式发展至主音结束。作为副旋律的第一小提琴则以连续的八分音符演奏轻快、连续的副旋律。通过这种融合,单簧管给予萨克斯更为清晰、集中的旋律线条,产生了不同于纯萨克斯音色的感觉效果。同样的以萨克斯同单簧管融合的音色旋律还在第二组曲第一乐章的第36~39小节中得以呈现。
[HJ2.05mm]
四、作为伴奏的萨克斯
在该作品中,萨克斯也被多用于乐队齐奏中,通过柱式和声的织体形成力度较强的片段。这种段落在两首组曲中比比皆是,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比才对于一些不那么强的段落,虽然整体思路上依然是以柱式和声的织体进行的写作,但是由于声部选择上并不是全乐队参与,所以比才并没有将萨克斯加入其中,甚至可以说是故意不使用。如在第一组曲的第一乐章第81~86小节处,铜管组同木管组形成了6小节的对比性音色,但是木管组进入的时候,却仅使用了长笛、单簧管和大管的音色形成弱奏,而并没有选择双簧管和萨克斯。比才这么选择明显出于一个目的——因为萨克斯和双簧管的音色比较有个性,在弱奏中依然比较明显,为了回避这种比较突出的个性,他没有使用这两种乐器。再如,在第一组曲的第二乐章1~9小节中,弦乐组以很强的力度演奏了一条跳动的拱形旋律,圆号和木管组做逐步的声部进入,但是在此时,作曲家依然没有使用萨克斯进行吹奏,其原因在于,萨克斯温润的音色在此处的音乐形象塑造中,并不是十分适配。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比才在使用萨克斯这个乐器作为伴奏时,若同时演奏的乐器较多时,则会被用以进行力度的堆积,融合在乐队的效果中。而声部数量较少或演奏力度较弱时,比才可能不用萨克斯,以防止该乐器突出的音色影响了音乐的融合效果。
结 语
从史学书写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年轻”的乐器,与萨克斯相关的很多资料都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是十分值得庆幸的事情,其发展的过程能给予我们很多值得观察和思考的内容。萨克斯发展的前60年,即1840年至1900年这60年间,受到发明者自身原因、社会因素、创作背景、乐器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似乎并不能同今天人们所认识到的作为热门乐器的萨克斯相匹配。比如,通过对该时期为数不多的经典作品的分析,可以从细节角度了解当时比才对于萨克斯这门乐器的理解和运用。作为早期萨克斯的优秀代表作品,《阿莱城姑娘》充分展现了萨克斯的音色特点,比如在充当旋律时充分运用了萨克斯高音区音色,或者是利用相对深沉的中低音区吹奏时,展现该乐器柔和温润的音色效果,同时比才也回避了两端的音区,防止过低或过高音区的使用对萨克斯乐手带来的负担。此外,音色成为比才创作该作品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比才突出了萨克斯在独奏中的个性,但是也为了防止这种音色的不当运用对当时音乐审美经验的干扰,在配器手法上对于该乐器的使用比较谨慎。事实上,比才在一些段落上对于萨克斯的回避能很好地解释该乐器一直很难完全融入交响乐队的原因,即萨克斯的音色实在太过个性化并且突出,很难被其他乐器音色遮盖,所以在对该乐器的使用中,最为成功的均以独奏为特性。当然,随着作曲家对于萨克斯进一步的理解和开发,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还是有很多经典作品形成了全新的用法,则需要理论分析与关注。通过对于乐谱的细致化分析、思考,得以探究19世纪下半叶局部的萨克斯创作特点。
参考文献:
[1] Richard Ingham.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saxophon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赵德义,周雪石,赵玉龙,等.小型乐队编配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王肖茜)
猜你喜欢 音乐分析 的分析与演唱演绎">歌剧《原野》中金子唱段<哦,天又黑了>的分析与演唱演绎东方教育(2016年7期)2017-01-17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浅谈《黄河怨》的音乐处理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柴可夫斯基钢琴曲《dumka》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11期)2016-12-12孤独与诗意的交织艺术评鉴(2016年15期)2016-11-29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664 Op.120(182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北方文学·下旬(2016年7期)2016-11-10舒曼钢琴套曲《狂欢节》的艺术特征戏剧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舒伯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D850)第一乐章创作特点分析戏剧之家(2016年10期)2016-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