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卒中疏导员制度促进溶栓治疗的作用研究

时间:2024-08-30 12: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评价标准化卒中疏导员制度促进溶栓治疗的作用。方法:主要方法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通过常规绿色通道流程进行溶栓的急性卒中病例为对照组,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实施卒中疏导员制度溶栓的急性卒中病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到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差异,统计分析DNT时间延长原因。结果:观察组DNT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影响DNT时间的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其中患方、抢救人力、CT检查为主要原因。结论:卒中疏导员制度不仅能有效改善卒中关键指标,还能发现过程短板并提出改进措施,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卒中救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标准化,卒中疏导员制度,DNT时间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10.061

0 引 言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严重残疾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所造成的医疗和残疾负担在过去几十年中大幅增加。中国年龄≥40岁居民卒中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8年的2.32%,推算年龄≥40岁居民卒中现患人数1318万,每年190 余万人因卒中死亡[1]。

铜陵地区脑卒中发展趋势同样严峻。通过对市疾控中心2015—2017年居民死因监测及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分析,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中,低危因素者占筛查人群 72.06%,中危者占18.83%,高危者占9.11%,发病率为467.12/10万,死亡率为66.73/10万[2]。

铜陵市人民医院在2021年获批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并严格遵循国际和国内关于脑卒中诊疗的最新指南和标准,包括对卒中的诊断、治疗药物选择、手术及介入治疗的标准流程以及康复指导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本研究对铜陵市人民医院在卒中抢救中应用的标准化卒中疏导员制度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 0 21年3月至2 0 21年11月通过常规绿色通道流程进行溶栓的急性卒中病例为对照组,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实施标准化卒中疏导员制度溶栓的急性卒中病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7人,男36人,女21人,年龄(70.4 4±11.4 0)岁,NIHSS评分(12.75±7.66)分;
观察组患者49人,男33人,女16人,年龄(66.20±14.15)岁,NIHSS评分(11.55±6.39)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绿色通道流程。急性卒中患者进入急诊后,分诊台启动卒中绿道管理信息化系统,分诊台启动卒中绿道管理信息化系统,患者佩戴智能腕带,进入规范化救治流程,抢救室、导管室和 CT 室等救治区域,信息化系统自动采集和记录救治时间点。

观察组实施标准化卒中疏导员制度。即在常规绿道流程基础上,增加专职卒中疏导员的配备,具体包括:(1)畅通流程。确保救治流程的顺畅和高效。疏导员全程陪同患者,通过配备的绿道手机与CT室、介入导管室、麻醉科、电梯等关键科室和部门进行实时沟通,以确保患者迅速通过各治疗环节;
(2)辅助救治。在非正常工作日,疏导员负责推注造影剂,遵医嘱推注静脉溶栓药物,协助导管室护士完成术前准备等工作,以提高救治效率;
(3)沟通和谈话。卒中疏导员负责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和解释,包括在检查路上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溶栓、预手术谈话,明确告知其可能的获益及风险;
(4)记录和分析。在完成静脉溶栓、取栓流程后,疏导员整理和分析时间节点表。对时间异常者进行原因分析,并在质控会议上提出审议,以不断优化救治流程和提高救治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常规绿色通道流程及标准化卒中疏导员制度下急性卒中患者DNT时间,即急性脑卒中患者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并分类统计时间延长原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溶栓时间节点比较

实施标准化卒中疏导员制度的溶栓病例患者DNT时间为(22.37±13.27)min,实施常规绿色通道流程的溶栓病例患者DNT时间为(35.40±29.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DNT时间延长原因分类

为了更有效地理解和解决DNT(入院到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延长的问题,对所记录的前10位DNT时间延长原因进行分类,发现导致DNT时间延长常见的原因分为患方、CT、抢救人力、电梯、谈话、手术室6个方面,详细数据见表2。(1)患方原因。主要是患者亲属不在现场、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出现呕吐等情况;
(2)CT检查原因。主要是排队、机器故障;
(3)抢救人力原因。主要是抢救室内其他患者众多导致急救护士人手不足,特殊血管情况下护理人员抽血时间过长,以及在多例急性卒中患者同时进行CTA检查或夜间CTA检查人员不足的情况;
(4)电梯原因。主要是电梯使用的延误或等待时间过长;
(5)医疗沟通时间原因。主要是部分医生在进行病情沟通或手术前谈话时耗时过长;
(6)手术室原因。在有多台手术同时进行时,存在等待手术室可用的情况。

3 讨 论

脑卒中的救治具有高度的时间依赖性。卒中DNT时间能精准体现救治的时效性。根据《2022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高级卒中中心现场指导评估指标》要求,高级卒中中心入院到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60 min。研究表明,静脉溶栓治疗每提前1 min,可使患者的健康寿命延长1.8 d,机械取栓治疗每提前1 min,可使患者的健康寿命延长4.2 d。目前,由于院前和院内延误,使我国卒中患者的溶栓率仅为2%,DNT时间平均为116 min,是欧美国家的2倍[3]。取栓或溶栓越早,恢复缺血区域脑组织再灌注,患者临床预后越好。一些国外经验强有力证明,卒中医疗质量的改进可有效改善卒中关键指标和患者结局。为提升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救治质量,改善卒中结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提升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作为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十大改进目标之一[4-5]。

高效实时管理各个卒中救治的时间节点,缩短信息转达时间,畅通卒中救治绿道,是提高卒中救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随着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和卒中单元的发展,卒中的救治模式发生了时代性变革。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将智能手机微信APP工作平台软件系统,运用到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发现研究组患者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溶栓后1周 NIHSS评分、溶栓后1周mRS评分、脑出血转化率、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钟楚锋等[7]研究发现,基于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的基层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后,救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DNT时间、120院前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多项研究表明,流程的改善能明显提高急性卒中救治的各项指标[8]。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9]在2021年提出了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医疗质量评价与改进专家建议,其中一条是设立卒中绿色通道引导员岗位,由引导员畅通环节,尽可能缩短院内延误。铜陵市人民医院结合实际,2021年12月开始实施卒中疏导员制度。经过近1年的实践,发现此制度不仅能有效改善卒中关键指标,还能发现过程短板并提出改进措施,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卒中救治质量的提升。从表1、表2可以看出,标准化卒中疏导员制度实施后DNT时间远少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标准化卒中疏导员制度可以最大可能地优化卒中救治绿道,提升患方的依从性和医护人员的配合度,明显缩短DNT时间,保障溶栓质量的持续改进,实现了卒中救治质量精细化管理,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陇德,彭斌,杨弋,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5):272-280.

[2]刘维洲,胡婧婷,杨运方,等.铜陵鹞山社区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模式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9):1539-1542.

[3]楼敏.我国卒中管理进入新时代:2015年我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发布[J].浙江医学,2015,37(14):1185-1186.

[4]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EB/OL].(2021-02-20)[2022-11-08].http://www.nhc.gov.cn/yzygj/s7657/202102/8c53313663284a7ba146648509538ee2.shtml.

[5]马旭东.创新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目标管理助力高质量发展[J].中国医刊,2021,56(5):468-469.

[6]刘贞仔,刘翰文,古贱秀,等.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微信APP工作平台软件系统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21,50(7):1208-1211.

[7]钟楚锋,周环,萧嘉颖,等.基于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的基层卒中救治体系建设[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6):41-45.

[8]洪月慧,韩广淞,吴娟娟,等.优化院内卒中救治体系对院内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与预后的影响:单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22,17(7):706-710.

[9]王春娟,霍晓川,冀瑞俊,等.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医疗质量评价与改进专家建议[J].中国卒中杂志,2021,16(7):705-715.

作者简介

孙林丽,硕士研究生,主治卫生管理师,研究方向为卫生管理。

(责任编辑:刘宪银)

基金项目:本文受铜陵市卫健委课题“全流程智慧医疗体系在卒中救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项目编号:卫科研〔2021〕2号)资助。

猜你喜欢 标准化 标准化综合电器工业(2023年1期)2023-02-13标准化简述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21年4期)2021-11-02标准化综合电器工业(2018年10期)2018-10-27企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8年5期)2018-05-30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水利技术监督(2017年2期)2017-05-17解读:国家标准委副主任谈标准化法福建轻纺(2017年12期)2017-04-10如何创建标准化团队?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6年4期)2016-11-07以标准化引领科技创新质量与标准化(2015年7期)2015-07-12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汽车维修与保养(2015年8期)2015-04-17

推荐访问:疏导 标准化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