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路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理答

时间:2024-08-30 16:00:04 来源:网友投稿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新时代下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家国情怀培养路径研究”(编号:2019JK13-L413)。

摘  要  历史教学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专业水平,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结合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根植于课堂实践,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并尝试通过以下五种路径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选取典型文化符号,在深度学习中体味文明特性;
透析历史变法改革,在史料实证中总结文明特性;
把握时代变化特征,在主题教学中提炼文明特性;
立足王朝宏大气象,在问题探究中归纳文明特性;
走进诸子百家先贤,在文本解读中剖析文明特性。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初中历史;
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4)04-0072-03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概括为“五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1]初中历史教学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专业水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以及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指出:“围绕中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综合性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展开讨论,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等。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2]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只有聚焦课程标准,有效整合教材,才能将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从概念化认识转化为素养理解,从抽象的知识内化为生活理解。本文尝试以七年级历史教学实践为例,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赓续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一、选取典型文化符号,在深度学习中体味文明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这是中华文明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绵延五千年历史的生命张力。连续性意味着古往今来的“连”,从未间断的“续”。这种连续性表现在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生生不息。究其原因,姜广辉、程晓峰认为,血缘宗族社会和传统价值概念构成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连续性”[3]。此外,考古发现提供了充分的实物证据,例如前冢子头遗址考古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文字是文明的载体,也是文明产生的标志。学习“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教师可以从文字演变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谁发现的?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何区别和联系?学生自学后,初步了解甲骨文的来龙去脉,但对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仍缺乏宏观概括和提取能力。此时教师再通过历史材料、名家观点来佐证,进而丰富和夯实学生的认知。教师呈现材料如下:

“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终充满活力。”

学生应做到论从史出,概括材料所呈现的中华文明的特点。此时教师结合汉字的演变过程,提出追问:中学生如何写好中国汉字?如何用汉字来表达我们的观点?如何用汉字讲好中国故事?以此来强化中华文明的特性,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二、透析历史变法改革,在史料实证中总结文明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这是中华文明最顽强的内在气质,也是贯穿华夏文明的灵魂主线。创新一词源自拉丁语,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等三层含义。中华文明连续而不因循守旧、发展而不故步自封,总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进行文化更新、文化创造,在革故鼎新、不断发展的时代变迁中形成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之所以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可追溯到《周易·系辞》中的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窘困穷尽必然要求顺势而变,顺势而变必然追求通达持久。这是世界万物永恒的规律和真理。

学习“商鞅变法”一课时,学生面对“战事连绵,干戈不息”的战国时代,如何透过繁杂的历史表象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何理解“七雄”在把握千年未有之变局时,废旧制,立新法,国富兵强。在此变局之中,如何去洞察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形成对商鞅变法的知识梳理和意义建构。问题设计如下:商鞅如何创新奖励机制,提升军队战斗力?哪一条举措加速了封建经济的形成?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有何创新?为何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各诸侯国意图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是什么?问题链的设计要紧扣时代“创新点”,突出“变”的概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基础知识的理解走向价值意义的追寻,在回望历史长河中,从“穷则思变”的历史规律中,提炼和概括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本课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材料概况中华文明具有哪一特点?出示材料:

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晁错变法,汉武帝独尊儒术,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从这些革新运动以及推动革新运动的仁人志士身上,可以触摸到、感知到中华民族不畏艰难,不顾身家性命求革新的创新精神。

学生从鲜活的历史人物身上,学习“穷则思变”的变革精神,理解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中华民族发展所进行的改革进程,逐渐将中华文明的创新精神内化于己。

三、把握时代变化特征,在主题教学中提炼文明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这是中华文明历经分裂后走向最终统一的必然选择。统一本意为部分连成整体或合为整体,它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必然选择。统一性则是对历史趋势的规律把握和必然选择的实践认知。

中华文明何以在多次分裂后,终归统一?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是建立在“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基础上。“中华文明有一种魅力,它能产生一种文化向心力,使得落后文化被先进文化所吸引,在不断聚合后,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4]这种魅力包括汉字魅力和农业魅力。汉字是流动的语言,它能促进民族交融,为大一统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是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一统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以“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解读单元的主题: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早期国家意在让学生对夏商周时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社会变革则要传递给学生“为何变”“如何变”“变怎样”的历史思维逻辑。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种“大一统”的必然性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存在的“可能性”。整体局面的“大一统”必然是由部分“统一”所组成,包括军事、政治、思想、文化各个方面。

无疑,秦国在推动历史走向大一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商鞅变法则是成就秦国的一次重要改革。本课围绕“秦国”这一主线设计问题如下:在拥有强大军队的七国之间展开的战争,具有怎么的特点?身处战乱之中的人民,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秦国为什么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这些措施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有何重要影响?教师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根据变法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分析,得出中华文明具有的特点。

本课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紧扣“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文本主线,从战争的特点分析入手,从争霸战争转向兼并战争,“统一”蕴含其中;
从建立延续至今的县制来分析变法内容,“统一与传承”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进而在学生认知基础上充分理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四、立足王朝宏大气象,在问题探究中归纳文明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它是中华文明最理性的气质,也是中华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即容纳,有宽容大度之义。包容性体现在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交流互鉴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元并存、兼收并蓄的历史行为方向。多元并存呈现出“和而不同、百家争鸣、和谐共生”的互动局面;
兼收并蓄体现了“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的开放胸襟。

这种伟大包容性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层哲学和信念,就是“物一无文”“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和信念。[5]在中外文明交流碰撞中,在相互借鉴与吸纳中,走向融通,彼此容纳。由此中国文化形成了“天下大同、家国一体”“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文化品质和文明内涵。

学习“盛唐气象”一课时,教师要将本课置于“繁荣与开放”这一时代主题之下。历经隋朝“开皇之治”和唐初“贞观之治”,唐朝前期和中期呈现出高度繁荣、盛况空前和开放开明的宏大气象。开放与包容彼此有机统一、相互依存。开放意味着借鉴与吸收,意味着接纳与包容。包容的内在特征决定了开放的必然性。本课以“开放与包容”为主线,设计如下问题:唐朝在经济方面的“繁荣与开放”有何表现?以唐朝的商业为例,分析开放性的深远影响?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为什么能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并称之为“天可汗”?唐朝社会风气为什么充满活力?最后,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据材料分析中华文明的突出特点。

五、走进诸子百家先贤,在文本解读中剖析文明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这是中华文明最宏伟的气度,也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广韵·戈韵》:“和,不坚不柔也。”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尊崇和平的民族。“和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诉求之一,“和为贵”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倾向,几千年来一脉相承,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6]这种核心价值诉求和稳定的心理倾向可从古代圣贤思想中寻找答案。

《周易·咸卦》指出,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尚书·尧典》主张“协和万邦”。《管子集校·幼官》提倡,畜之以道,则民和;
养之以德,则民合。《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意味着要容纳别人、欣赏他人,意味着和平与开放。

学习“百家争鸣”一课时,教师可聚焦“鸣”字开展教学,结合史料分析诸子百家思想观点,把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有机渗透在教学中。

一是为天下太平而“鸣”。天下太平是和平所追求的美好局面,也是当下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价值寓意。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方能与世无争,天下太平”;
孔子以“仁”“礼”周游列国,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人民才能心悦诚服、天下太平。

二是为天下苍生而“鸣”。百姓只有安居乐业,和平才有意义。长期饱受战乱之苦的黎民百姓,渴望国家统一,渴望和平发展。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为百姓奔走呼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倡导互爱互利,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庄子提出要顺应自然与民心。与天地和谐,和万物共生,与百姓和睦。

三是为国家治理而“鸣”。只有天下和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国家能长治久安,天下才能长久和平。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百姓,理清“民贵君轻”的君民次序,高举“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大旗,反对一切不义之战。韩非主张“法治”,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伏军,宿迁市崇文初级中学,江苏 宿迁 223800)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奋斗,2023(17):4-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7.

[3] 姜广辉,程晓峰.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从西周的宗法制度谈起[J].中国史研究,2016(2):63-75.

[4] 俞诗逸.中华文明何以在多次分裂后终归于统一[J].科学大观园,2016(21):66-68.

[5] 叶朗.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5-10.

[6] 熊伟,徐从斌,黄红胜.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理念[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163.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初中历史 激发小学生语文教学主动提问的课堂教学路径未来英才(2016年13期)2017-01-13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现代养生·下半月(2016年5期)2017-01-09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黄钟(2016年3期)2016-12-26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8期)2016-11-05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8期)2016-10-20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基于能力本位、探索汽车检测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路径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18期)2016-09-0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14期)2016-06-08

推荐访问:五种 路径 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