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世雄
摘 要:初中语文课程思政是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遵循适度性原则、引导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导向原则、时代性和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聚焦课程内容渗透思政元素,借助整本书阅读渗透思政元素,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渗透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政治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培养学生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是开展和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如何开展初中语文课程思政是值得广大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既能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又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初中语文课程思政是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政元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才能收到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渗透思政元素,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阅读理解中渗透思政元素,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具有思政元素的文学作品,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文章,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课堂讨论中渗透思政元素,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随机渗透思政元素;
在写作训练中渗透思政元素,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渗透思政元素;
在综合实践情境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体验思政元素,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学生了解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二、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渗透思政元素的价值意蕴
1. 发展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培养道德品质,提高语文课程育人质量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语文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如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勤劳勇敢等,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公民。思政元素的渗透还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增强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 增强社会责任感,高效实现育人目标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思政元素的渗透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了解国家政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语文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可以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实现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
三、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的原则
1. 适度性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要注意适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过度强调思政元素而忽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但认知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因此,融入的思政元素既要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又要避免过于复杂和抽象。同时,思政元素应该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自然融入。
2. 引导性原则
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提问、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选择的思政元素应该具有多元化和开放性,不仅包括政治、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内容,还可以涉及文化、历史、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3. 主体性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实践导向原则
渗透思政元素要注重实践导向,选择的思政元素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问题相联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关注。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思政元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 时代性和针对性原则
选择的思政元素应该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认知水平与思想政治素养方面存在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的路径
1. 聚焦课程内容渗透思政元素
选择的思政元素应该与语文课程内容紧密相关,能够自然地融入教学中,以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七年级上册《春》这篇课文时,除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还要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又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下册《黄河颂》这首诗时,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感悟黄河的伟大,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通过阅读理解和解析文本的方式,引導学生理解和内化。
案例1:教材七年級下册《邓稼先》。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体会邓稼先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思政元素:(1)爱国主义。通过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2)奉献精神。通过分析邓稼先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有关邓稼先的生平事迹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邓稼先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3)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具体事例,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这些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形象。(4)思政元素渗透。一是组织学生讨论邓稼先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对自己的启示,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精神;
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邓稼先》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的认识。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还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达到了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相互渗透的目的。
2. 借助整本书阅读渗透思政元素
在整本书阅读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感受和理解思政元素。
案例2:教材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
教师通过视频、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照片对比了解历史背景,初识作者。接着,让学生从目录中感知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分享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随后,教师给出作品选段,引导学生运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等,分析作品中的革命领袖人物和以红军战士为代表的群体形象。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红星”英雄撰写颁奖词,学生起立向英雄敬礼,致敬英雄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3.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渗透思政元素
组织参加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并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思政教育的价值。开展读书分享会,选择一些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书籍,让学生阅读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时事评论,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并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评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和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创作,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人性问题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语文实践活动与思政元素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当然,具体的活动形式和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设计,避免内容过于复杂或深奥。活动形式要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避免单一的说教式教学。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案例3:爱国主义诗歌品鉴的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了解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品鉴能力;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地点:学校教室或其他适合的场所。
活动对象:初中学生。
渗透思政元素活动:(1)朗诵诗歌。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爱国主义诗歌,组织学生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深入理解诗歌内涵。(2)品鉴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对朗诵的爱国主义诗歌进行品鉴,包括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语言等方面。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逐步提高对诗歌的欣赏和品鉴能力。(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和意义。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首爱国主义诗歌进行深入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4)创作爱国主义诗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爱国主义诗歌。通过创作,让学生深入体会爱国主义情感,并提高诗歌创作能力。(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爱国主义诗歌,其他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展示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学习。(6)活动评价。一是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学习收获等方面。二是小组互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团队合作、分工协作等方面。三是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
五、结束语
思政元素的渗透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地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既能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又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了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实施初中语文课程思政,应该注意提前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思政内容。还应该注意避免强行灌输,要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学中,如果生搬硬套,会让学生感到反感和抵触。选择渗透的思政元素应该具体、生动、形象,避免过于抽象和理论化,尽量做到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应该与语文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做到规避与课程内容无关的渗透;
应该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避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接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余,单栩淋. 课程思政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落实[J]. 文学教育(上),2021(7):120-121.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28期)2017-11-15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6期)2017-10-21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6期)2016-12-06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新课程·中旬(2016年9期)2016-12-01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