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名方藿朴夏苓汤溯源与探要

时间:2024-08-31 15:36:01 来源:网友投稿

陶明源,高长玉,韩东卫

(1.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哈尔滨 15008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经典名方作为古代方剂的杰出代表,是中医药伟大宝库的精髓,是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经典载体,系统开发经典名方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长足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指出,“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制定并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共收录方剂100首。藿朴夏苓汤即是被收录的经典名方之一。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关于藿朴夏苓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方面,关于藿朴夏苓汤的历史源流、制方原理、用法剂量研究的文章鲜有发表。本研究通过查阅古代医籍文献,对藿朴夏苓汤溯源与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藿朴夏苓汤的临床应用、药物研发等提供更为丰富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指导。

关于藿朴夏苓汤的方源,各类方书专著与教材表述不一,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4种:一是陈潮祖著《中医治法与方剂》,认为出自《医原》[1];二是段富津主编《方剂学》教材,认为出自《感证辑要》[2];三是彭怀仁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认为出处为《感证辑要》,引自《医原》[3];四是李冀主编的《方剂学》教材,认为出自《湿温时疫治疗法》[4]。为进一步厘清藿朴夏苓汤的方源,本研究对《中华医典》所收录的中医古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6部记载藿朴夏苓汤的著作。由表1可见,清代石芾南著《医原》最早记载了藿朴夏苓汤的组成药物及主治病证,但未明示药量,也没有方名。藿朴夏苓汤方名首见于1911年何廉臣重订的《重订广温热论》。该著作原名《广瘟疫论》,为清代戴天章所撰,约成书于1675年,乃治疗温热病的专书。1878年清代陆懋修对《广瘟疫论》进行删订补充,并改书名为《广温热论》。至清末何廉臣在《广温热论》基础上博引前人著作,重为订正,并名其为《重订广温热论》。考《广瘟疫论》所载诸方,并未见藿朴夏苓汤,而在《重订广温热论》卷二“温热验方”中始有藿朴夏苓汤的记载,并明确标注“石芾南医原方”[6]169。由此可见,藿朴夏苓汤是何廉臣修订《广瘟疫论》时将其收录至《重订广温热论》的,并始冠以方名,拟定其药量,明示其立法。

表1 中医古籍记载藿朴夏苓汤情况

《湿温时疫治疗法》为1912年由何廉臣主稿,绍兴医学会会员编写而成。该书卷下“选录急性时疫方”篇明确标注所收录的藿朴夏苓汤“见石芾南先生医原”[7]45。

《感证辑要》刊行于1920年,由清末民初医家严鸿志所撰。考《感证辑要》原序及内容,此书乃严鸿志将散见于明、清等时期伤寒、温病家著作中的外感证纂辑其精要而成。该书“和解之剂四”所收录的藿朴夏苓汤组成与用量与《重订广温热论》完全相同。

《通俗伤寒论》约成书于1774年,原著为清代俞根初。后经何廉臣于1934年进行增订,并命名为《增订通俗伤寒论》。徐荣斋于1955年再次重订,并名之为《重订通俗伤寒论》。考《通俗伤寒论》所载方剂,并未见藿朴夏苓汤,而在《增订通俗伤寒论》“第十章伤寒坏证第三节伤寒转闭”“廉勘”段落中和《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八节湿温伤寒”“荣斋按”段落中分别提到了藿朴夏苓汤。可见藿朴夏苓汤是由何廉臣和徐荣斋分别收录其中的。

由上述可见,藿朴夏苓汤药物组成首见于清代石芾南著《医原》,但未标注药量,也没有方名,清代何廉臣始冠以方名,并明确其药量,故其方源可以界定为《重订广温热论》引自《医原》。

自《医原》之后,诸医家在应用藿朴夏苓汤时,组成药物与剂量略有差异。由表2可见,不同著作中藿朴夏苓汤均由10味药组成,区别在于通草与豆豉的应用。《医原》《湿温时疫治疗法》均有通草而无豆豉,《重订广温热论》《感证辑要》则均有豆豉而无通草。

表2 藿朴夏苓汤组成与剂量变化情况

关于藿朴夏苓汤组成药物的剂量,《医原》中没有明确标注,至《重订广温热论》始有每味药物的具体剂量,后《感证辑要》与其用量完全相同。而《湿温时疫治疗法》则提供了方中每味药物剂量的大致范围。对于以上两种药物剂量的标注,可以说各有所长,给出药物确切剂量有助于后世医家精确应用本方,而仅提供药物剂量的大致范围,则提示医家要灵活运用,临证可依据病人个体情况、病邪轻重深浅来加以裁决。

《医原》所载藿朴夏苓汤由杏仁、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藿梗、茯苓、猪苓、泽泻、通草10味药物组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该方的组成与半夏厚朴汤、茯苓杏仁甘草汤、五苓散、猪苓汤、三仁汤、黄芩滑石汤有相同之处。由表3可见,朴夏苓汤以杏仁、白蔻仁、薏苡仁三药配伍,取法三仁汤。其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通调水道,使气化湿亦化;白蔻仁芳香化湿、利气宽胸,宣畅中焦脾气以助祛湿;薏苡仁淡渗利湿以疏导下焦,使湿热从小便去。三仁合用,宣上畅中渗下并行,分利上中下三焦湿邪。取半夏厚朴汤之半夏、厚朴,以行气除满、燥湿和胃。半夏散结降逆,有助于厚朴行气;厚朴行气,有助于半夏燥湿,二者相配,既可湿气并治,气化湿亦化,又燥湿运脾,使湿去脾健,不为湿邪所困。集三味渗湿利水药茯苓、猪苓、泽泻,取法五苓散、猪苓汤,疏通水道,使湿有出路。再用芳香化湿浊之要药藿香,既可外开肌腠,散外邪,疏表湿;又能内化湿浊,辟秽和中止呕。通草清热利湿,以助茯苓、猪苓、泽泻祛下焦之湿。后有以淡豆豉易通草者,则是取淡豆豉辛散性凉入肺经之性,以宣透郁热、疏散湿温之邪。综观全方,融外宣、内化、渗利之治湿三法为一方,芳化宣上、苦温畅中、淡渗渗下,上下内外分消,尽去表里之湿,诚可谓治湿之良剂。

表3 与藿朴夏苓汤组成相近方剂情况统计

自《医原》“湿气论”篇首次提出以杏仁、白豆蔻、半夏、厚朴、藿香、薏苡仁、通草、茯苓、猪苓、泽泻10味药治疗湿热病之后,藿朴夏苓汤在不同医著中的主治病证与加减变化情况见表4。在不同医著中藿朴夏苓汤的主治病证虽略有差异,但总不离湿热内蕴,湿重于热之根本病机。此方以祛湿为主,群集苦温燥湿、芳香化湿、淡渗利湿三法于一方,可尽除表里、脏腑、三焦之湿。且方中虽未用清热药,但因其可分消湿邪于上下、内外,使湿去而热无所依,非常契合叶天士“湿去热孤”之治则,诚为治疗湿热病证之良剂。

表4 藿朴夏苓汤主治病证与加减变化情况统计

4.1 启上闸,芳化宣上,轻开肺气,以化上焦之湿

肺主一身之气,居于上焦,气化则湿化,故上焦之湿,与肺脏密切相关。正如《温病条辨》所曰,“上焦与肺合者……肺病湿则气不得化”[11]151,故湿在上焦治肺,肺气宣达舒畅,则一身之气布达而水道自调,湿邪自无容留之地。藿朴夏苓汤以苦温之杏仁善开上焦,畅通上焦肺气,以达气化则湿自化。再配以藿香、豆豉芳香宣透之品以疏表湿,化上焦之湿,三药配伍可宣开上焦,通水之上源,使气机和而水液运行,上下畅通。故治上焦之湿当以杏仁、藿香、豆豉为主药,再随证以加减。

4.2 开支河,苦温畅中,燥湿运脾,以燥中焦之湿

中焦脾土,性喜燥而恶湿,湿邪内蕴,首伤及脾,脾受湿困,健运失常,又易导致水湿内停。此即《温病条辨》“中焦与脾合者,脾主湿土之质,为受湿之区,故中焦湿证最多”[11]152之意,故湿在中焦治脾胃。藿朴夏苓汤以白豆蔻芳香化湿,利气宽胸,和畅中焦,宣通脾胃以助祛湿。再伍燥湿运脾之半夏、厚朴,使脾气健运则湿邪得化,湿去而脾不受邪所困。三药配伍可畅通中焦,使中焦、里湿之邪得化。故治中焦之湿当以白豆蔻、半夏、厚朴为主药,再随证以加减。

4.3 通水道,淡渗利下,导湿下行,以利下焦之湿

肾主水,膀胱为州都之官,人体水液代谢亦有赖于肾与膀胱的蒸腾气化作用。故下焦之湿与肾和膀胱关系密切,此即《温病条辨》所谓“下焦……焉得不与肾水相合”[11]152。故湿在下焦治肾,疏通水道,使邪有出路。藿朴夏苓汤以薏苡仁淡渗利湿以疏导下焦,使湿热从小便去。再合茯苓、猪苓、泽泻三味渗湿利水之品以增淡渗利湿,疏通水道之力,使水道畅通,下焦湿邪可由水道而解。故治下焦之湿当以薏苡仁、茯苓、猪苓、泽泻为主药,再随证以加减。

猜你喜欢 通草名方猪苓 通草画红蜻蜓·低年级(2024年4期)2024-05-13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2年3期)2022-07-20经典名方温胆汤的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7期)2021-11-04猪苓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女性复发性下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14期)2021-08-30逍遥散系列经典名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12期)2021-04-19抗衰老名方“金匮肾气丸”的妙用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瘟疫苦难中走出的名医名方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猜谜游戏谜底银潮(2019年11期)2019-11-18“海丝非遗”通草画的传承教育广东教育·综合(2017年7期)2017-07-27猪苓汤治疗肾系疾病验案3则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年7期)2016-12-01

推荐访问:溯源 古代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