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赟娟
(昆明市种子管理站,云南昆明 650228)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我国有超过六成的人以水稻为主食,在云南全省9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云南是国家划定的粮食产销平衡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水稻生产也和全国一样,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品种结构则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水稻生产农资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资源消耗高,但种稻效益低。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产品种越来越多,而优质专用品种却不多,感病虫品种多,绿色安全品种少,资源消耗型品种多,而节约型品种却相对较少。因此,加强科技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1-2]。
云南以其丰富的稻作文化而闻名于世,它不但拥有悠久的稻作种植传统,更是“稻作王国”“稻作文化的故乡”拥有着悠久的稻作文化底蕴。此外,这里还拥有众多珍贵的野生稻自然资源,如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以及药用野生稻。全国稻谷种质资源84 935份,其中云南6 100份,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西。丰富的种质资源,使云南省成为全国稻谷品种选育最佳地区[3-4]。
云南的水稻种植主要分为籼稻和粳稻两种,这两种稻米的品种主要由省内科研机构和高校自主选育,其中“楚粳”“云粳”“凤稻”“丽粳”和“靖粳”等系列的粳稻种植面积最大,占到了云南省中海拔稻区总面积的80%以上。杂粳稻品种包括“云两优”“保粳杂”“锦两优”,而常规籼稻品种则由省内科研机构和大学自主选育,如“文稻”“德优”“红优”等。在优质软米品种选育方面云南处于全国前列且全部为常规籼稻,主要为云南特有的“云恢290”“滇屯502”等“软米”品种。而杂交籼稻90%的品种(组合)均源于四川、湖南、福建等省,而本土培育的杂交籼稻不到10%。云南作为两系不育系的重要繁育地,90%的籼稻两系不育系种子均从云南进行了繁殖,2017年12月12日,袁隆平院士给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杂交籼稻两系不育系繁殖培训基地写下“云南省施甸国家杂交水稻优秀繁殖培训基地”[5-7]。
2020年,云南省的水稻播种面积达到了81.89万hm2,产量524.9万t,水稻是云南省第二大的主要农作物,而且也是云南省第一大的口粮来源。2022年,云南全省水稻种植面积70.95万hm2,稻谷总产量464.7万t,平均产量436.7 kg/667m2。2022年,稻谷生产成本1 877.42元/667m2,比2021年增加193.64元/667m2;
净利润减少185.1元/667m2,比2020年减少123.23元/667m2[8-9],可以看出,云南省水稻的种植面积总体有所下滑,种粮的比较效益进一步下降。
云南水稻科技创新主要依托于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和云南农大稻作所、楚雄州农科院、文山农科院、保山市农科所等省、市(州)科研单位。
在资源评价和品种选育方面:近三年来,引进、评价省内外引进的优异稻种资源5 000多份,择优保存利用2 000多份,创制了一大批新种质材料。全省各育种科研单位加快了新品种(系)的选育和筛选,筛选了一批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系,并进行了产量、抗性、适应性和品质鉴定。2023年,由省内科研教学单位以及省外相关单位育成并完成审定程序的45个稻作新品种通过审定,其中常规籼稻品种9个,杂交籼稻品种(组合)20个、常规粳稻新品种12个,杂交粳稻新品种(组合)1个,陆稻新品种3个,除部分籼型杂交稻组合为外省提供,其余均为云南省自主选育。特别是“云粳37号”为优质香软米品种,“云科粳1号”为优质高产软糯米品种,“楚粳53号”“楚粳54号”稻米品质达国标2级,“云粳48号”稻米品质达国标3级。由云南省作物学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2021年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会暨云南优质稻米鉴评会”对35个外观品质较优的品种进行鉴评,其中粳稻21个、籼稻7个、有色稻7个。经过米粒外观、颜色、光泽度,饭粒完整性、气味、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等多项指标打分,最后综合评选出籼稻组金奖3个(“滇谷1839”“云籼650”“云恢366”),粳稻组金奖8个(“凤18-53”“云科粳11号”“云科粳1号”“云资粳25号”“竹丫糯”“楚粳48”“云大26”“云粳49”),有色稻组金奖3个(“云科红1号”“云科紫1号”“云资红23号”,这些品种的选育成功,大幅提升了云南省优质水稻产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种业科技创新团队选育的优质软米品种“云籼650”。具有典型云南传统优质软米特性。有“滇屯502”的香味,超过“云恢290”的软度,直链淀粉含量11.6%,米饭绵软适口,香味浓郁,冷不回生,回味甘甜。获云南省作物学会举办的首届优质米食味品鉴大赛金奖,2021年云南省职工创新成果展一等奖。这个品种对白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都有很好的抵御能力,因此非常适宜于云南1 450 m及以下籼稻区种植。自主选育的巨人稻新品种“YJ-1号”在昆明市富民县种植成功,经测产,水稻产量600 kg/667m2,收获肉鸭35只/667m2,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标志着云南省巨型稻特用水稻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云南大学等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原创性构建了多年生稻育种理论体系和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0到1”的突破,2022年12月16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本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榜单,多年生水稻品种的开发名列其中。稻属远缘杂交育种技术方面,粮作所完成的“稻属AA基因组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研究”,获2021年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远缘育种获得重大突破。
在专利标准方面:An SSR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uthenticity of Yunjing series rice varieties(一种建立云粳系列水稻品种真实性的SSR分子鉴定方法)获国际发明专利一项,一种广谱稻瘟病抗病基因Pi40的SCAR标记及其应用、一种水稻氮肥减量后移栽培方法获发明专利,制定标准5项。
在试验示范方面:全省创建72个杂交稻旱种绿色优质高效核心示范区,示范推广杂交稻旱种面积1.58万hm2,从各地实收测产情况来看,杂交稻旱种亩产与水稻产量相当,产量的可到600 kg/667m2以上,低的也有400 kg/667m2左右。
3.1 新品种示范推广
2019年,优质香糯米“云科粳1号”创造了我国常规糯稻亩产和百亩方平均产量两项新的高产纪录,2022年创造了我国高寒地区糯稻种植亩产和百亩方平均产量的最新高产纪录。优质香软米“云籼650”在禄丰、个旧、蒙自试验示范,平均产量比“云恢290”平均增加170~280 kg/667m2。优质香软米“云粳37”在丽江、曲靖百亩示范,平均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00 kg/667m2以上。香软米“云粳50号”在楚雄种植,平均产量804.95 kg/667m2,较一般品种增收965.9元/667m2。向相关企业转让新品种5个,其中“云粳37号”“云粳46号”“云粳48号”转让给大理荣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云粳43号”转让给云南农得利农业科技公司生产经营,“云科粳1号”转让给云南腾丰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今年“云粳50”更是以400万元的价格转让,也创造了我省口粮作物转让的最高价格。与勐海曼香云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理海川农业科技公司和大理苍洱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科企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云(玉)粳系列水稻新品种在全省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2020~2022年累计示范推广近40万hm2,这些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和优质米加工和销售企业以及水稻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
3.2 在栽培技术方面
“杂交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个旧和蒙自市示范,连续5年产量过吨。“优质稻叠盘暗化出苗1+N技术”“优质稻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优质稻综合种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在芒市百亩示范节本增效成果显著。“洱海流域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水稻覆膜绿色生产技术”在大理市湾桥镇千亩示范增产明显。在会泽县示范“高海拔旱地一年多熟绿色高效耕作模式”测产平均产值可达6 319.19元/667m2,比常规栽培模式增收显著。
3.3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
采取水稻绿色栽培技术和全程机械化技术,在永胜县三川镇进行优质稻“宜香优2115”高产攻关,百亩平均产810.76 kg/667m2,比对照节省肥料45.83%,减少农药50%以上,增产96.32 kg/667m2,增产13.48%。
3.4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
结合少数民族文化和乡村文旅,打造以墨江紫米为原料的“紫归”品牌,延伸大米产业链,开发黑色米类食品新产品,推进“墨江紫米”特色产业向绿色、高标准和高值产业化发展。
3.5 在产业发展模式方面
建立了“科企”合作关系,提供适宜稻田景观打造的香软米、有色水稻和观赏型水稻新品种(系)34个,在“云上老家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实施“稻鱼”共生示范基地3.33 hm2。开展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和自然科普教育种植收割体验活动650人次;
教研实践大学生130人次;
稻鱼共生抓鱼体验500人次;
接待休闲观光游客3 000余人次,以稻作文化为基础的”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3.6 在科技推广工作中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20个,面积227.47 hm2,示范优良品种64个,示范配套技术17项,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会7 000人次。
此外,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中,围绕产业兴旺目标,在云县幸福镇丙凤村建立1个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杂交稻旱种试验示范工作,引进新品种示范。
4.1 科技创新方面
一是是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不够。云南是亚洲栽培稻起源中心之一,地方品种和野生稻资源丰富,但我省在保护利用这些资源,创造育种新材料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二是突破性品种不足。水稻选育的品种数量不少,但真正米质、抗性、产量、适应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匮乏,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潜力有限。三是绿色生产技术研发能力不足。长期关注于大肥大水的生产技术研究,绿色生产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有限。四是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不足。长期关注高产品种和栽培技术研发,对符合绿色发展的优质米品种选育和品牌创建等环节的技术研发不够。
4.2 条件平台建设
公共实验平台不足,现在实验室平台呈小散弱状态,难以支撑产业发展共性技术研究;
科研试验基地数量不足,质量堪忧,基础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匮乏。
4.3 成果转化方面
一是成果转化对象是弱势群体,难以真正走市场化道路。成果应用对象主要是农民,加之种植水稻比较效益低,老百姓不愿意投入太多。二是行业不景气,企业生存环境恶劣。现在是种业“寒冬”,种业企业大都生存困难,加之水稻种业面临的市场生产风险、市场风险都很大,所以企业都不愿经营水稻种子,就算有经营的也只是当成完善产品结构的副业。
4.4 管理机制方面
一是水稻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目前,省级支持水稻科技创新的在研项目仅有一项,远远不能满足支撑全省水稻科技事业发展的需求。二是政策支持和引导不够,始终没有拿出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力措施。
4.5 人才团队方面
人才队伍不稳,云南拥有一支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水稻科技创新队伍,但近年来由于存在感低,人才队伍流失严重。
5.1 科研平台建设
5.1.1研发平台。努力推动建立一批具有国家级水准的科学观测试验站,如“农业农村部低纬高原稻作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农村部水稻两系不育系繁殖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等,同时也努力推动建立一批具有省级水准的创新平台,如“云南省稻作科技创新中心”。
5.1.2试验基地。力争在全省不同生态区布局建设五个省级水稻科研试验基地,主要用于水稻育种和制繁种技术研究,每个基地规模不小于13.33 hm2,五个基地总规模不小于66.67 hm2,做到沟渠路硬化,温网室配套,工作生活设施有保障。
5.2 创新体系建设
由省农科院粮作所牵头、整合全省优势资源,构建云南省水稻现代产业体系、云南省水稻科技创新联盟,云南省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协作组。
5.3 实施“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工程”
立项实施“云南省优质绿色水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云南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云南省水稻农旅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云米’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云米’品牌打造”“低纬高原水稻种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等重大科技项目。
猜你喜欢 稻作籼稻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3年4期)2023-05-17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古今农业(2022年2期)2022-08-15从稻名演变看籼稻的起源古今农业(2022年2期)2022-08-152021年无为市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安徽农学通报(2022年8期)2022-05-06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红河学院学报(2021年4期)2021-11-19——以宁波市为例">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以宁波市为例浙江经济(2019年23期)2020-01-08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4期)2017-10-22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7年4期)2017-05-09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西南农业学报(2016年4期)2016-05-17杂交籼稻花药基部开裂性状的遗传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16年4期)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