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教育方法在高校UI人机交互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4-08-31 16:54:02 来源:网友投稿

张蕙

成都锦城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四川成都,610097

“以赛促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近年来在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竞赛融入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旨在探讨“以赛促学”模式在UI人机交互设计专业中的应用现状与成效,分析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方法和策略,并探索如何优化这一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

UI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涵盖图形设计、用户研究、用户体验设计(UX)、人机交互设计(HCI)和前端开发等领域。UI设计始于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科学和人机交互研究,最初的计算机界面依赖于命令行输入,用户需要输入特定命令才能执行相应操作,界面交互方式效率低下、易错。到70年代末,图形用户界面(GUI)兴起,使电脑操作更直观。80年代,研究者开始关注用户体验、可用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界面设计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职业领域。21世纪初,用户体验(UX)设计变得尤为重要,优秀的UI设计提高了产品认知、用户忠诚度和企业竞争力。未来,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UI设计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综上所述,UI人机交互设计领域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在未来数字化世界中将发挥重要作用[1]。

2.1 教学内容陈旧

传统高校设计专业课程使用过时的教材,缺乏对最新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引入,无法满足行业对高素质设计人才的需求。

2.2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高校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的机会,无法培养出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2.3 实践环节薄弱

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传统高校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学生缺乏实际项目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4 忽视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在设计行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注重技能传授,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导致学生面对复杂设计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评价机制不完善

传统高校设计专业的评价机制以考试成绩为主,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无法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2.6 与行业脱节

传统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行业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现象,导致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与行业实际需求不匹配,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受到影响。

2.7 缺乏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传统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在职场中难以获得成功[3]。

3.1 理论与实践结合

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和竞赛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3.2 教学设计

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将各专业课程融会贯通,将专业竞赛纳入教学设计中,使竞赛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同时,增加案例研究和实际操作等环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教师角色与教学方法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竞赛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提供竞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比赛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竞赛全过程。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习交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指导方式,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和实践解决问题和发现新知。

3.4 评价机制

以竞赛为导向,采用团队合作方式教学,注重多元化评价和及时反馈。选择适用于“以赛促学”模式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以准确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

3.5 学生动机与参与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和主动学习能力。

总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本文以《专业综合实战》课程为例,重点探讨基于“以赛促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4.1 实施策略

4.1.1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

将竞赛纳入教学设计中,以竞赛与实践导向课程,注重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专业综合实战》课程是大三UI人机交互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定、15个省教育厅发文立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支持的国家级大学生竞赛。本课程将专业竞赛纳入《专业综合实战》课程教学设计中,以竞赛与实践导向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获得综合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课程将《交互原型设计》《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网页设计与实现》《矢量图形设计》等多门专业前导主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涵盖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用研设计、前端代码等多学科、多维度内容的综合应用。通过竞赛选题、调研、方案设计和实施应用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综合实战》课程中,笔者根据UI专业方向特点,结合NCDA的规则,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实践环节。表1展示了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情况。

表1 《专业综合实战》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4.1.2 跨学科团队合作

由于UI人机交互设计专业同学在代码开发方面能力相对较弱,可借助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资源优势,与前端专业同学跨学科合作。

4.1.3 激励奖励机制

为获奖团队提供认证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竞赛积极性。例如,制定奖学金政策,对在省赛、国赛中积极参与并获奖的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4.1.4 AIGC人工智能

AIGC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它能辅助设计师进行快速原型设计、自动排版等任务,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教学,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4.2 实施过程

以“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为例,笔者从课前、课中、课后评价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以赛促学”在教赛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4.2.1 课前环节

(1)解读比赛细则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是涵盖多个专业赛道的设计比赛。其中包括与本专业相关A类视觉传达设计赛道中的A2 UI设计、C类交互设计赛道中的C1交互网页设计及G类虚拟IP及表情包设计。为了更好备赛,笔者在课前使用教学平台录制了比赛宣讲视频,便于学生课前学习。通过深入解读比赛细则更清晰地明确参赛选题方向。

(2)分享获奖方案

笔者在教学平台上分享了大量往届获奖方案。通过方案分享激发同学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了解获奖作品创意过程、问题解决思路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类似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学习优秀方案的策略和技巧,提升自身团队的能力。

(3)问题收集与整理

学生需完成方案前期调研任务。在此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疑惑。作为教师要及时收集整理问题,包括反馈意见。对简单问题在教学平台上在线解答,典型问题在课堂上详细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解惑。

4.2.2 课堂环节

(1)答疑解惑。答疑解惑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通过多年竞赛指导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竞赛选题理解不足、作品设计创新性不足、使用用户体验考虑不周、忽视技术实现的难度、作品实用性欠缺、设计美学不够及设计实践脱离实际等问题。为了提升参赛作品的竞争力和实用性,团队需要在选题阶段充分考虑上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首先,深化选题理解,加强对题目的理解和分析调研,确保对题目准确把握。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咨询专业教师或邀请经验丰富的设计师给予指导,帮助参赛者深入理解选题。其次,创新作品设计,鼓励参赛者发挥创新思维,提出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的方案。通过开展设计讲座、提供设计案例、鼓励参赛者跨学科合作等方式提升作品设计的创新性。在作品设计过程中,还要重视用户体验,从用户需求、习惯出发,优化产品功能和界面设计。通过用户调研、原型测试和反馈收集等方式来获取用户反馈,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另外,在设计实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技术实现难度和可行性,避免过于追求创新而忽视技术实现能力。与专业指导教师和开发团队沟通合作共同评估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和难度,确保方案的可实现性。作品美观性和艺术性则需要多学习优秀设计案例、关注设计趋势,以提升参赛者的设计美学素养。

(2)梳理课程知识点。比赛方案涵盖了《矢量图形设计》《界面交互原型设计》《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和《网页设计与实现》等多门前导课程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例如,《矢量图形设计》设计网站logo、图标和IP,此部分是设计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界面交互原型设计》通过前期调研输出低保真原型雏形,确保后期比赛方案的可行性,此过程需要结合用户需求、产品目标,通过原型展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通过原型和不同屏幕产品规范输出高保真设计稿,需考虑用户使用习惯和体验,通过界面设计提升产品易用性和美观度;
《网页设计与实现》根据高保真视觉稿编写不同的终端代码,需考虑不同终端设备的显示效果和交互方式,以确保网页、APP响应式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优化。通过教赛结合的方式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参赛方案中。

(3)指导方案落地。为确保参赛方案顺利实施,笔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验实践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上,团队与指导老师讨论参赛方案,明确设计目的和流程。在设计过程中,老师协助团队掌握正确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包括市场调研、用户研究、原型设计、界面设计、测试与反馈等环节,并安排团队之间讨论互动,分享选题进度、经验,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针对普遍问题现场解决,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采用多元教学方法、细分任务步骤以及组织讨论互动等方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4)汇报参赛方案。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团队需定期汇报方案进度,并对方案进行讲解展示。在汇报参赛方案进度和讲解展示的过程中,学生需清晰阐述设计理念、目标用户、用户体验、交互流程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通过展示交流,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方案。

(5)反馈评价。每周课程结束前,教师总结复盘各团队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给出具体修改建议。在总结复盘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同时,提供学习资源和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2.3 课后环节

团队需根据修改意见优化方案,调整设计思路和细节,以提高作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学生课后通过在线平台、即时通信工具与指导老师交流,准备下一次课堂演示优化后的方案。

4.3 实施效果

“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教育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对于“UI人机交互设计”应用性强、实践性高的专业而言,采用此模式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通过多年指导经验积累,UI专业同学从2019年参赛至今,取得了众多佳绩,累计获得全国国赛一等奖一项、全国二等奖四项、全国三等奖若干,省赛一等奖二十余项、二三等奖若干的优秀成绩。笔者也多年被评为竞赛优秀组织教师、优秀指导教师。

本文从竞赛组织、竞赛过程指导、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参与竞赛,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教师也通过指导竞赛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UI设计师,高校可以进一步拓展竞赛平台、完善竞赛机制和提高竞赛质量。同时,加强与其他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以赛促学竞赛方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烂脸了急救方案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陕西画报(2018年6期)2018-02-25我看竞赛作文通讯·高中版(2017年11期)2017-12-20创新思维竞赛(3)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7年3期)2017-07-08敢拼才会赢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大学教育(2016年5期)2016-06-20“我爱海洋”知识竞赛小火炬·阅读作文(2009年5期)2009-05-27稳中取胜数码精品世界(2009年3期)2009-03-30新方案建筑创作(2001年3期)2001-08-22

推荐访问:人机 交互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