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康,何洛轩,何艳婷,张屹立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实现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推行“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目标与手段[1],也是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健康需求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卫生领域面临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培养新型卫生人才的挑战。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卫生行业公共管理人员的质量是卫生健康人才建设以及为保障国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的关键要素[2]。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必须大力加强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全面推进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加快构建全面的卫生服务管理体系。
医科院校作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员培养的主阵地,对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负有重要责任。然而,由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时间不长,医科院校在该专业建设与人才培育方面仍存在不足。根据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继一流学科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后又一重大高等教育发展计划,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逻辑推演和政策延伸[3]。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遵循统一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这意味着我们既要遵从国家关于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又要考虑各高校和专业的实际发展特点[4]。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都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要构建教学优先的保障机制,确保教学质量。②要建设潜心向教的教师队伍,培养出色的教育者。③要优化专业教学的资源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努力凝练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此政策背景下,本文试图就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若干可弥补专业建设不足、推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和政策性很强的管理类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医学、政策学等多个学科为基础,由各个学科交叉融合而成。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致力于研究卫生事业管理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卫生事业运行效能,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卫生健康服务,保护和增进公民的健康需求[5]。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拥有医学和管理学知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我国不断发展的卫生医疗事业的需求。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较为广泛的选择,从医疗机构,到政府机构,再到科研机构都有其职业发展的空间。
自20世纪70年代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专业重要性在各方面日益提升,同时卫生领域的管理人员和人才培养也日渐受到重视。1982年,上海医科大学首次在国内设立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之后,各类综合性大学和医科学院纷纷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6]。截至目前,我国共有66所公办医科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中60所高校将该专业命名为公共或卫生事业管理,其他高校将其称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见表1。
表1 66所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设置情况
此外,在医科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面,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022和2023年度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以及24 所中医药院校发布的信息,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中,有12所高校包含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中有四家该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1 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专业定位不合理
从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设置来看,目前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定位不明确的问题。过去,卫生事业管理通常被划归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类目,使其培养方向明显偏向于医学专业。自2013 年开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归入“公共管理学”学科类别,随后许多医学院校也将卫生事业管理纳入管理学类目中,视其作公共管理学的二级学科。但仍有部分医科院校将其归类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大类,使其学科培养方向仍倾向于医科,而非各类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的行政管理方向,重“医”轻“社”现象突出[7]。此外,卫生机构的行政单位存在一定的系统封闭性,导致相关毕业生很难进入其中工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尽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越来越趋向于管理学,但该专业学生的培养和相关人员的毕业去向仍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非管理岗位,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符的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以及企业要求之间出现脱节现象[8]。
2.2 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比较杂乱,缺乏统一科学的课程规划,涉及各类文理科,例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医学以及数学等其他相关课程内容[9]。虽然卫生管理是一门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但过于繁杂的课程安排可能使学生们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东西,但对每类学科的内容都不够精通。这种情况容易给岗位招聘人员留下该专业的学生有很多知识但都不熟练的不良印象。目前,各医科院校的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也偏向于课本理论的学习[10],只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难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此外,部分院校的医学课程比重在45%以上,且仍旧沿用临床专业的大纲、教材以及考试模式,甚至包括如眼科、耳鼻喉科等分类较细的医学科目,使得学生不仅要面对管理学类考试,还需应付专业医学类考核,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3 师资质量不高且数量匮乏
从我国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高层次的教师团队仍然相对匮乏。且由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涉及的课程种类较多,需要多学科教师进行交叉教学并积极配合。同时,这也容易导致师资不足的困境,因此常常出现一位教师承担多个课程教学任务的情况,从而降低了课程传授的质量。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常驻管理一线、具有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或教师为学生提供管理实践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例如医院管理、医患关系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通常对于纯粹的授课型教师来说较难胜任。因此,医科院校若无法整合各类教师资源,就可能引起师资质量方面的问题[11]。
2.4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实习问题突出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强调应用性的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满足医疗卫生单位需求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解决卫生领域各种管理问题,这种实践能力是医科院校该专业学生基本素质之一。然而,目前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普遍问题,例如实践考核形式单一、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学生实习基地基础设施落后等[12]。教学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难以满足学生对管理能力培训的需求。
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多数在卫生行政部门或医院内部的行政科室进行,由于这些单位较为特殊,不能一次性接收大量学生实习,导致许多专业实习生无法在对口单位实习,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在实习评价方面,仍然套用临床医学的标准,缺乏基于专业要求的实习质量跟踪体系[13],学生实习过程缺乏及时反馈,严重影响了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实践培养的效果。
2.5 专业教材建设落后,教学难以与时俱进
医科院校通常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师的教学任务也主要依据这些教材进行。然而,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材使用周期较长,与我国不断发展的公共事业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脱节。近年来,我国卫生领域发展迅速,城镇医保制度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卫生服务变革不断推进,但由于教材内容的滞后性,这些新的变革仍然未被纳入相应的教材之中。此外,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医学相关课程的教材大部分都是直接使用预防医学或临床医学等专业的教材,这类教材并未与管理学科融会贯通,同时也间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强度。
3.1 明确学科培养定位,突出专业特色
各医科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地根据往届毕业生在实习和就业单位遇到的情况,考虑实习单位的需求以及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实施具有本校特色的培养计划。同时,专业培养目标不能仅停留在学习管理学和医学的层面,应突出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作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专业的特点,实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14],以培养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在公共管理部门特别是各医疗行业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等单位从事综合性管理岗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并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每4~5年进行一次完善修订[15],确保其与专业最新趋势保持一致,以顺应公共事业尤其是医疗领域行业的快速发展。
3.2 合理设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在课程设置方面,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以管理学为主,辅以医学和其他学科课程[16],其中重点加强对公文写作、卫生统计、人力管理和办公系统操作等能力的培养,并开设通识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多种类型课程。学生必须掌握的管理学和医学类知识应纳入专业必修课程,并增加相关专业课程的学时,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为减低学生学习负担,可适当减少为临床或预防专业设置的一些难度大、学得过细的医学类课程,转而增加实践实习类课程的学时,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以设置为选修课,让有兴趣的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同时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另外,还应增设法学、经济学、专业英语以及营销贸易方面的课程,以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背景。为确保专业学生未来从事不同类型公共机构管理工作时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还应设置如商务礼仪、管理沟通等相关课程。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水平会直接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影响,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应当优化教师团队,结合各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从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知识结构与水平等方面来进行优化,从而全方位培养优秀教师。其次,在教师的招聘方面,选择不同院校毕业的教师,适当引入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的高学历教师,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思想碰撞。此外,还可以聘请各公共机构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为青年教师提供学术进修或访问的机会,学习更多更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最后,应为专业教师提供充足的院校经费支持,鼓励他们申报科研或教研项目,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与学术能力。
3.4 重视课外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17]。医科院校的学生普遍认识到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渴望积极参与其中。为更好实施实践教育,首先,应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念,将实践育人效果和社会反馈纳入各项工作评价体系,以激发师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并提高职业素养,以提升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其次,实践课程应针对综合多变型、突发型等多样化的公共事件,开展实地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多元化实践教学课程,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后,医科院校应强化优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18],并合理整合学生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如实习项目、基地、经费等,将学科建设、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等多个教学环节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实践教育质量和效果。
3.5 适时更新专业教材选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材时,可以借鉴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CL)全球卫生与社会医学专业的做法[19],对于一些专业课程不强制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教材,而是将教材内容作为辅助,把教师授课的知识放在主要位置。教师通过相关讲座、讨论会、实际案例分析等参与式课堂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再是局限于特定课本理论。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适合的讲课内容,选取最新出版的教材作为课程配套参考书目,并推荐学生自主阅读不同版本的专业书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对本专业的独特理解。
3.6 提高专业认可度和认同感
医科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普遍不高[20]。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首先,学校应该加大对该专业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清楚了解相关学科。可以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社会或校园活动等多种媒介,有针对性地宣传该专业的性质、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基本信息,特别需要针对相关用人单位进行宣传,让他们认识并认可该专业的价值。其次,学校应加强本校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广泛了解,树立相关概念,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在学校努力打造优势学科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选择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意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同感。最后,学校也应控制专业招生人数,不可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根据实际需求、学校实力、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等综合因素合理设置招生规模,以保障生源质量,提高专业硬实力和声誉。
总之,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应充分考虑其优势,突出其特点,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避免盲目跟风;
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性,巩固自身专业基础,优化配置专业建设资源;
从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各类共性问题出发,因地制宜,因学生和用人单位需求进行适宜变革,以顺利实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目标,并为社会输送更多复合型、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