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北黄海贝类养殖区环境因子、长牡蛎糖原和免疫指标变化的调查

时间:2024-09-01 12:36:01 来源:网友投稿

高 磊, 孔 宁, 刘冉阳, 赵俊彦, 邢 镇, 张子杨, 赵 宝,李庆嵩, 付 强, 王文彪, 李 磊, 王玲玲*, 宋林生

(1.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动物免疫学与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洋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023;
2. 大连玉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499)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贝类,2018 年全国养殖产量达124.11 万t,占当年全国牡蛎总产量的24.15%[1],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也是世界范围内养殖最广泛的水产动物之一。然而,近十年来养殖长牡蛎的夏季大规模死亡现象时有发生。例如,2016 年大连养殖长牡蛎夏季死亡率为50%以上[2],2019 年山东乳山养殖长牡蛎夏季死亡率达50%~90%[3]。长牡蛎夏季大规模死亡的有效防控已成为保障其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研究认为,养殖长牡蛎夏季大规模死亡是高温、降雨、病原微生物、饵料藻丰度和繁殖行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例如,高温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研究发现,长牡蛎夏季大规模死亡常发生在温度较高的法国南部,而在温度较低的法国北部则较少发生[5]。19~20 °C 是养殖长牡蛎夏季大规模死亡风险发生的临界温度,当夏季温度超过19 °C 时,通过与疱疹病毒等病原胁迫的复合作用,导致大规模死亡的风险迅速上升[6]。夏季降水也是养殖长牡蛎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非生物胁迫,其造成的盐度降低、径流输入增加和水层交换易影响长牡蛎的环境渗透压和食物组成等[7-8]。监测长牡蛎养殖海区关键环境因子和机体健康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解析环境胁迫对长牡蛎糖原和免疫等指标的影响,将有助于及时了解大规模死亡的发生风险并进行防控[9]。

2021 年6 月下旬至7 月下旬,大连北黄海长牡蛎养殖海区出现持续降雨和高温天气,其中,降雨主要集中在6 月20 日—7 月20 日,降水量共计193 mm,较常年同期增加67 mm;
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7 月中下旬,其中7 月下旬平均气温26.3 °C,较常年同期升高1.8 °C (数据源自大连市气象局)。进入7 月下旬后,大连庄河市王家岛海域养殖长牡蛎开始出现区域性死亡,死亡率达10%~30%。本实验对7 月下旬大连庄河市王家岛海域的环境因子变化进行了调研,包括水质因子、饵料藻和病原微生物等,检测了长牡蛎糖原和免疫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环境胁迫可能对长牡蛎健康状态的影响,为夏季大规模死亡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1 实验材料

本研究分别于2021 年7 月24 日和7 月29 日,在辽宁省大连庄河市王家岛镇大连玉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牡蛎浮筏养殖海区,进行了养殖调查和样品采集,包括原位水质监测、海水样品采集、微生物样品采集、长牡蛎组织及活体长牡蛎样品采集等。根据天气情况和养殖调研,7 月24 日进行第1 次调查采样(1T)时长牡蛎养殖受高温和降雨的复合环境胁迫作用明显,7 月29 日进行第2次调查采样(2T)时养殖过程主要受高温胁迫影响。具体样品采集过程:每次调查采样时随机选取3处长牡蛎养殖海域,采集3 L 未处理表层海水,在常温条件下于4 h 内带回实验室用于浮游微藻计数分析;
采集3 L 表层海水加入0.1%碳酸镁悬浊液后立即过滤至0.7 μm GF/F 滤膜,锡纸包裹滤膜后于干冰环境保存,于4 h 内带回实验室用于叶绿素(Chl.a)含量分析;
采集3 L 表层海水经0.22 μm 滤膜过滤后,于0~4 °C 下4 h 内带回实验室用于水质分析,滤膜于干冰环境保存,于4 h内带回实验室用于细菌丰度分析。每次调查随机采集18 只2 龄长牡蛎,平均体重(118.09±32.48) g,其中9 只长牡蛎于0~4 °C 条件下于4 h 内带回实验室用于体内微生物分析和肠道内容物分析,另外9 只长牡蛎冲洗干净外壳后,取鳃、血淋巴、肝胰腺和闭壳肌的组织样品直接冻存或使用TRIzol 试剂保存,于4 h 内干冰环境中带回实验室用于长牡蛎相关指标分析,其中以7 月24 日和7 月29 日采集的长牡蛎组织样品分别为1T 和2T 处理组,以5—7 月实验室暂养的相同来源的长牡蛎个体为对照组(C)。本研究获得了大连海洋大学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大连海洋大学伦理规范,并按照大连海洋大学伦理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1.2 水质分析

利用YSI 多参数水质测定仪(美国)对表层海水温度、溶解氧(DO)含量、pH 和盐度(S)进行原位监测。依据GB 17378.4—2007《海洋监测规范》[10],分别利用次溴酸盐氧化法、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锌-镉还原法、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硅钼蓝法,对表层海水样品的铵盐(NH4+)、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磷酸盐(PO4-)和硅酸盐(SiO3-)浓度进行分析。

1.3 浮游微藻分析与鉴定

将GF/F 滤膜转移至含有10 mL 90%丙酮溶液的离心管中,在4 °C 下静置24 h 后使用分光光度法分析Chl.a浓度[11]。取1 L 未过滤的表层海水样品加入10 mL Lugo 氏溶液固定浓缩后用于浮游微藻鉴定和计数[12]。

1.4 细菌丰度分析

分别利用EZNATMWater DNA Kit 和EZNATMSoil DNA Kit (OMEGA Bio-Tek,美国)提取表层海水样品和长牡蛎鳃组织样品DNA。使用Nano-Drop 2000 分光光度计(丹麦)检测提取的DNA 质量合格后用于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建立细菌总数和弧菌(Vibrio)的绝对定量PCR 标准曲线,构建待测基因的标准质粒,测序验证后测定标准质粒浓度,计算拷贝数后梯度稀释标准质粒,作为模板进行qRT-PCR 检测。对于牡蛎疱疹病毒(OSHV-1)拷贝数检测,定义Ct<30 为阳性。在对表层海水样品的细菌丰度进行分析时,以7月24 日和7 月29 日采集的表层海水样品分别为1T 和2T 处理组,以2021 年6 月21 日(夏季环境胁迫发生前)采集的相同海域的表层海水样品作为对照组(C)。细菌丰度分析所用引物见表1,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表1 引物信息Tab. 1 Primer information

1.5 组织糖原和葡萄糖含量分析

取长牡蛎肝胰腺和闭壳肌组织各0.1 g 置于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冰水浴条件下用匀浆机制成组织匀浆(10%,质量体积分数),在4 °C、2 500 r/min 下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进行检测。使用生化检测试剂盒(编号:BC0345,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测定糖原含量,使用生化检测试剂盒(编号:F006-1-1,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定葡萄糖含量。

1.6 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分析

取长牡蛎鳃组织0.1 g 置于PBS 中,冰水浴条件下用匀浆机制成组织匀浆(10%,质量体积分数),在4 °C、2 500 r/min 下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检测。使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化检测试剂盒(试剂盒编号:A003-1-2、A015-1-2、A001-3-2、A007-1-1、A006-2-1、A084-1-1)分别测定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

1.7 免疫相关指标分析

采用TRIzol 法提取长牡蛎血淋巴细胞总R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 的完整性,利用NanoDrop 2000 检测RNA 浓度和纯度,反转RNA合成cDNA。以cDNA 为模板进行qRT-PCR 分析(表1),以延伸因子基因(EF)作为内参基因,利用2-△△CT算法分析免疫相关基因的mRNA 表达量[13]。

1.8 肠道内容物分析

解剖采集的活体长牡蛎样品,用无菌海水将软体部冲洗干净,去除外套膜、鳃和闭壳肌组织,保留肝胰腺等主要组织,延纵向进行解剖,观察长牡蛎的肠道食物和粪便等残留情况。实验以正常摄食和饥饿2 d 的长牡蛎个体作为对照进行分析。

1.9 数据分析

本研究中实验样品均设置3 个平行。利用SPSS 26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P<0.05 为差异显著。

2.1 水质因子变化

大连庄河市王家岛长牡蛎养殖海域7 月下旬水质因子分析结果显示,2 次调查的海区表层水温分别为25.3 和24.9 °C,养殖笼下缘(约水下5 m)的水温分别为24.1 和23.1 °C,较表层低1~2°C。第2 次调查的DO 为5.83 mg/L,低于第1 次调查的7.24 mg/L。两次调查的S 分别为26.41 和27.87,第2 次调查的S 较第1 次调查水平有所升高。表层海水pH 相对稳定,两次调查的检测结果分别为7.69 和7.75 (表2)。

表2 表层海水水质因子变化Tab. 2 Water quality variation in surface seawater

2.2 Chl.a 浓度、浮游微藻与肠道内容物变化

表层海水Chl.a浓度在两次调查期间出现显著差异(P<0.05),由第1 次调查的1.448 μg/L 升至第2 次 调 查 的5.505 μg/L,增 加 至3.8 倍(表3)。通过对饵料藻(主要为硅藻和甲藻)的分析发现,第1 次调查时硅藻丰度约为3.6×103个/L,优势种为舟形藻(Naviculasp.);
甲藻丰度约为1.3×104个/L,优势种为叉状角藻(Ceratiumsp.)和夜光藻(Noctilucasp.)。第2 次调查时硅藻丰度约为3.0×103个/L,优势种为大型硅藻,如圆筛藻(Coscinodiscussp.)和角毛藻(Chaetocerossp.)等;
甲藻丰度约为4.0×103个/L,优势种多为小型甲藻(图版Ⅰ)。长牡蛎肠道内容物分析结果显示,饥饿2 d 的对照组长牡蛎肠道内壁光滑,未见食物和粪便,2次调查的长牡蛎样品肠道内壁呈淡绿色,且可见粪便(图版Ⅱ,图内红圈)。

图版 I 表层海水中的饵料藻与甲藻鉴定1. 叉状甲藻,2. 夜光藻,3. 小环藻,4. 圆筛藻,5. 叉状甲藻,6. 原甲藻。Plate I Identification of bait algae and dinoflagellates in surface seawater 1. Ceratium, 2. Noctiluca, 3. Cyclotella, 4. Coscinodiscus, 5. Ceratium, 6. Prorocentrum.

表3 表层海水Chl.a 浓度和浮游微藻丰度变化Tab. 3 Variation of Chl.a concentration and planktonic microalgae abundance in surface seawater

2.3 病原微生物变化

通过表层养殖水体浮游细菌丰度分析发现,第1 次调查时水体细菌总丰度为2.10×109个/L,显著低于入夏前的对照组水平(3.62×1010个/L)(P<0.05),第2 次调查时水体细菌总丰度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2.77×1010个/L) (图1-a)。与水体细菌总丰度变化不同,在两次调查中水体弧菌丰度分别为3.37×108和5.40×108个/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 (图1-b)。对长牡蛎鳃组织中细菌丰度进行分析发现,第1 次调查时鳃组织细菌总丰度为6.73×109个/g,显著高于室内暂养的对照组长牡蛎水平(3.53×108个/g) (P<0.05),第2 次调查时鳃组织细菌总丰度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3.62×108个/g) (图1-c)。在两次调查中鳃组织弧菌丰度均与对照组水平差异不显著(图1-d)。此外,分析了两次调查的水体和鳃组织样品中是否含有OSHV-1,结果均为阴性。

图1 表层海水和长牡蛎鳃中细菌总丰度和弧菌丰度的变化(a) 表层海水中细菌总丰度,(b) 表层海水中弧菌丰度,(c) 长牡蛎鳃组织中细菌总丰度,(d) 长牡蛎鳃组织中弧菌丰度;
1. 对照处理C,2. 处理组1T,3. 处理组2T,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Fig. 1 The abundance variation of total bacteria and Vibrio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and the gill of C. gigas(a) total bacterial abundance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b) Vibrio abundance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c) total bacterial abundance in the gill of C. gigas, (d)Vibrio abundance in the gill of C. gigas; 1. control group, 2. 1T group, 3. 2T group, different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ame below.

图版 II 长牡蛎肠道内容物的解剖观察1. 饥饿2 d 对照组长牡蛎,2. 第1 次调查采集长牡蛎,3. 第2 次调查采集长牡蛎。Plate II View of intestinal contents after dissection 1. the oyster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wo-day starvation, 2. the oyster from the 1st survey, 3. the oyster from the 2nd survey.

2.4 组织糖原和葡萄糖含量变化

长牡蛎肝胰腺和闭壳肌组织糖原含量在两次调查期间与室内暂养的对照组长牡蛎相比呈下降趋势:肝胰腺糖原含量在两次调查时分别为40.96 和31.58 mg/g,第2 次调查时的肝胰腺糖原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图2-a);
闭壳肌糖原含量在2 次调查时分别为6.63 和8.91 mg/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图2-b)。肝胰腺葡萄糖含量在第1 次调查时为26.64 nmol/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2 次调查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图2-c);
闭壳肌葡萄糖含量在两次调查中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图2-d)。

图2 长牡蛎闭壳肌和肝胰腺中糖原和葡萄糖含量变化(a)肝胰腺糖原含量,(b)闭壳肌糖原含量,(c)肝胰腺葡萄糖含量,(d)闭壳肌葡萄糖含量。Fig. 2 The content variation of glycogen and glucose in the hepatopancreas and adductor muscle of C. gigas(a) glycogen in hepatopancreas, (b) glycogen in adductor muscle, (c) glucose in hepatopancreas, (d) glucose in adductor muscle.

2.5 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

在两次调查过程中,MDA 含量分别为13.74和8.69 nmol/mg prot,与室内暂养的对照组长牡蛎和第2 次调查相比,第1 次调查的MDA 含量偏高但差异不显著(图3-a)。T-AOC 含量分别为0.46和0.77 U/mg pro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第2 次调查的T-AOC 较第1 次调查显著升高(P<0.05) (图3-b)。SOD 活性分别为165.11 和159.95 U/mg pro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图3-c)。CAT 活性分别为1.59 和0.79 U/mg prot,与对照组和第1 次调查相比,第2 次调查的CAT 活性显著降低(P<0.05) (图3-d)。GSH 含量分别为110.89和74.51 μmol/g pro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图3-e)。POD 活性分别为26.21 和14.57 U/mg prot,第1 次调查的POD 活性较对照组和第2 次调查数据显著升高(P<0.05) (图3-f)。

图3 长牡蛎鳃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a) MDA 含量,(b) T-AOC 含量,(c) SOD 活性,(d) CAT 活性,(e) GSH 含量,(f) POD 活性。Fig. 3 The variation of the parameters related to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gill of C. gigas(a) content of MDA, (b) content of T-AOC, (c) SOD activity, (d) CAT activity, (e) content of GSH, (f) POD activity.

2.6 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

在2 次调查过程中,CgIL17-5 的mRNA 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97 和10.57,均显著高于室内暂养的对照组长牡蛎(P<0.05),且第2 次调查的CgIL17-5 的mRNA 表达量较第1 次调查显著下降(P<0.05) (图4-a)。CgCaspase3 的mRNA 表达量在两次调查中呈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图4-b)。CgTNF-1 的mRNA 表达量在第1次调查时为7.0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2 次调查时为0.14,较第1 次调查显著降低(P<0.05) (图4-c)。CgTNF-2 的mRNA 表达量在第1 次调查时为0.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第2 次调查时为0.34,较第1 次调查显著降低(P<0.05) (图4-d)。

图4 长牡蛎血淋巴细胞中免疫应答相关基因mRNA 表达变化(a) CgIL17-5 mRNA 相对表达量,(b) CgCaspase3 mRNA 相对表达量,(c) CgTNF-1 mRNA 相对表达量,(d) CgTNF-2 mRNA 相对表达量。Fig. 4 The variation of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immune genes in the haemocytes of C. gigas(a) CgIL17-5 mRNA relative expression, (b) CgCaspase3 mRNA relative expression, (c) CgTNF-1 mRNA relative expression, (d) CgTNF-2 mRNA relative expression.

环境胁迫是导致北黄海长牡蛎养殖夏季大规模死亡发生的重要原因。本实验首先分析了夏季北黄海贝类养殖区环境因子的变化水平,包括温度、DO、盐度和营养盐等水质因子。在温度方面,通过对大连庄河市王家岛长牡蛎养殖海域的两次调查分析发现,在夏季高温气象特征发生期间,表层海水温度较正常水平偏高,已形成高温胁迫,易造成养殖长牡蛎的大规模死亡[14]。在DO 方面,伴随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第2 次调查的表层海水DO 明显低于第1 次调查和正常水平,这在夏季高温期较为常见[14],但还未形成低氧胁迫。在盐度方面,受夏季持续降雨影响,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径流注入的方式使海水盐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15],虽然还未形成长牡蛎渗透压胁迫,但可能对水体微生物种群结构造成影响。在营养盐方面,高温和降雨等夏季环境胁迫对表层海水营养盐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营养盐水平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规定的第二类水质标准[16],未出现富营养化或贫营养化现象,但与张广帅等[17]于2018 年的调查数据相比偏高,可能是由不同季节的养殖活动和藻类影响造成的[18]。因此,在2021 年夏季典型高温和降雨集中发生时期,贝类养殖区主要表现为温度胁迫和盐度下降,未出现DO 和营养盐等其他环境胁迫。

养殖水体中的浮游微藻是长牡蛎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在本研究的两次调查中,Chl.a浓度呈上升趋势,可能是受降雨后不同水层营养盐交换加快和高温期充足光照的影响。通过分析肠道内容物,未发现长牡蛎摄食状态异常,肠道内容物较少可能是由于在运输过程中部分食物被消化以及粪便排出造成的。然而,两次调查中的浮游硅藻丰度远低于2005—2015 年北黄海硅藻丰度的平均水平[19],提示养殖海区硅藻等饵料藻严重不足,局部养殖密度过大和养殖模式单一可能是导致长牡蛎养殖海区饵料藻不足的主要原因[20]。虽然在两次调查中硅藻/甲藻丰度比呈上升趋势,但仍观察到较多的甲藻包囊,且第2 次调查时发现甲藻种群多样性明显增加,提示夏季环境胁迫期间存在甲藻暴发风险。

因环境变化导致的病原菌等细菌丰度和种群结构改变,是造成养殖长牡蛎夏季大规模死亡发生的重要生物胁迫因素。在水产养殖系统中,浮游细菌种群结构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水体细菌丰度变化与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在本研究中,夏季高温和降雨等环境变化对养殖水体中的细菌丰度造成了明显影响,导致细菌总丰度显著降低以及弧菌丰度显著升高,其中细菌总丰度在第2 次调查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弧菌丰度在两次调查中均高于对照组水平。自然海区弧菌丰度在夏季高温期易出现上升[21-22],本研究结果提示,水环境存在细菌丰度和种群结构的变化以及潜在病原菌——弧菌的暴发风险,在夏季应重点关注弧菌丰度及弧菌/细菌总丰度比的变化情况。组织共生微生物广泛参与宿主的生理、代谢、营养吸收和免疫防御等功能,共生微生物的种群结构稳态是宿主正常行使生理功能的保障,其异常变化常导致宿主代谢紊乱和免疫应激等问题[23-24]。在本研究中,长牡蛎鳃组织细菌总丰度在第1 次调查时上升,在第2 次调查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鳃组织弧菌丰度未发生明显变化。研究结果提示,夏季环境变化导致长牡蛎共生微生物丰度和组成结构发生改变,但仍处于可控状态,未造成共生微生物紊乱[25]。

能量储存和代谢水平与长牡蛎的环境胁迫抗性密切相关[26],能量储存不足等因素易造成长牡蛎抗胁迫能力减弱,导致损伤或死亡。糖原是动物能量储存的主要形式之一,常在肝脏和肌肉中发现,通过分解为葡萄糖来供给能量。在牡蛎中糖原含量随季节变化,在繁殖期会因性腺发育和产卵行为而加速消耗[27]。在本研究中,长牡蛎的肝胰腺和闭壳肌糖原含量均出现下降,一方面可能受高温和降雨等夏季环境胁迫的影响[28],另一方面,繁殖季节能量需求增加也是导致糖原含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葡萄糖是组织糖原的分解产物,能够直接用于糖酵解并为机体提供ATP[29]。在本研究中,除第1 次调查时肝胰腺葡萄糖含量出现下降外,其他检测结果未发现组织葡萄糖含量的明显变化,这可能来自于组织能量供给过程中的稳态需求。研究结果提示,在夏季出现环境胁迫和繁殖行为时,应特别关注长牡蛎糖原等能量存储水平的变化。

环境和病原胁迫常引发生物体的抗氧化反应,产生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能够有效反映机体的应激水平和抗氧化能力。MDA 是过氧化反应终产物,其含量可反映机体的活性氧自由基和脂质的过氧化水平, 从而间接反映细胞的受损伤程度[30]。在本研究中,MDA 含量在第1 次调查时出现升高,在第2 次调查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说明在第1 次调查时机体受环境胁迫影响出现轻度氧化应激反应,这与已有报道一致[31]。T-AOC能够反映机体抗氧化酶系统和非酶促系统对外来刺激的代偿能力以及机体自由基的代谢状态[32]。在本研究中,T-AOC 的变化规律与MDA 含量变化规律相反,即在第1 次调查时降低而在第2 次调查时升高,其变化规律说明机体在第1 次调查时抗氧化酶和非酶促系统代谢水平较弱,而在第2 次调查时增强。4 种抗氧化酶呈现特异性变化规律,可能与不同抗氧化酶的功能特性有关。研究结果提示,在本研究的夏季高温和降雨等环境胁迫发生时,长牡蛎组织出现了明显的抗氧化反应,并形成了轻度氧化应激。

免疫应答和细胞凋亡是长牡蛎响应病原和环境胁迫的主要手段之一。CgIL17-5、CgTNF-1 和CgTNF-2 是长牡蛎免疫过程的重要细胞因子,直接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和调控[33]。在本研究中,CgIL17-5 和CgTNF-1 的mRNA 表达量均在第1次调查时剧烈升高,在第2 次调查时回落,说明在第1 次调查时由于高温和降雨复合胁迫的影响导致长牡蛎出现较强的免疫应激,而随着环境胁迫的缓和,在第2 次调查时免疫应激状态有所减弱。CgTNF-2 的mRNA 表达量在第2 次调查时下降,具体原因还需结合其功能特异性进一步研究。CgCaspase3 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最主要的终末剪切酶之一,是长牡蛎凋亡过程的重要功能分子。在本研究中,CgCaspase3 的mRNA 表达量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在夏季环境胁迫发生时,长牡蛎机体已启动凋亡程序,但还未发生严重的凋亡反应[34]。

综上,通过分析夏季高温和降雨等典型天气发生时期的长牡蛎养殖海区关键环境因子和机体健康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探明了夏季北黄海长牡蛎的养殖特征:2021 年北黄海贝类养殖区在经历6—7 月夏季高温降雨期后出现水温升高和盐度降低现象,硅藻丰度较往年平均水平下降而甲藻多样性增加,细菌总丰度较入夏前水平降低而弧菌丰度显著升高。与室内暂养对照组长牡蛎相比,海区养殖长牡蛎的糖原含量下降,并发生轻度氧化应激。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夏季养殖环境的变化规律和长牡蛎机体响应特征,为预防夏季大规模死亡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糖原牡蛎表层 糖原在双壳贝类中的储存、转运和利用研究进展水产科学(2023年1期)2023-02-02体育运动后快速补糖对肌糖原合成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广西糖业(2022年5期)2022-11-24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海洋石油(2021年3期)2021-11-05告别自汗用牡蛎,四季都轻松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王建设:糖原累积症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2021年1期)2021-03-19氩弧熔覆原位合成Ti(C,N)-WC增强镍基表层复合材料的研究焊接(2015年6期)2015-07-18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大众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如何煮狼》:煮狼的女人爱牡蛎小说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超声波光整强化40Cr表层显微硬度研究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4年12期)2014-03-01

推荐访问:糖原 贝类 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