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毓蓓
(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 江苏 215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是基于当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政治、经济地位不相匹配的现实所提出的。从文化交流、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有赖于加强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重新审视中国美学为人类社会提供的独特价值,从跨文化语境中寻找对外传播的切入点,“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国内外社交媒体进入以视觉传播为主的新阶段,短视频、中长视频在跨文化的互动性传播中,成为新的媒介现象。以视觉画面为主要传播符号,把非语言符号如服饰、建筑、家具、食物、身体动作等众多非语言文化形式展现在视频中,带有强烈且丰富的文化色彩。围绕视觉进行对外传播,可以展现一个真实可爱的中国形象,以及一群可亲可敬的中国人。
展现视觉美是突破文化差异、跨文化传播取得成效的最优方案。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信息意义寓于环境和参与者的关系中,高度依赖语境,语言本身能传递的信息有限,较少依靠语言编码信息,带有婉转、迂回特征。因此,为了破除高-低语境文化之间传播的隔膜,可将视觉美作为呈现文化语境的重要方式,将中国美学的审美体验视觉化呈现。
“中华文化”在海外成功“圈粉”的实践表明,极致视觉化的传播策略行之有效。以“李子柒”“滇西小哥”“阿木爷爷”等为代表的网红视频博主,将富有中国美学旨趣的优质内容上传到YouTube 等海外视频平台,以自然田园风光、中华特色美食、民族非遗文化、中式传统服饰等为主要视觉元素向外国网友呈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中国故事。此外,在风靡全球的TikTok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多个关于中国的衍生话题流行,如#中国街拍(#Chinese-StreetFashion)、#中国微陶制作(#Chineseporcelain)、#汉服(#hanfu#hanfugirl)、#中国风格(#chinastyle)等,均有多层次、多面向、多维度的中国风视觉美呈现。
中国网红的视频内容以及中国风语境的短视频话题流行,在YouTube和TikTok平台上较少使用语言符号,语言仅作为一种语境的背景信息,并不是意义建构的主要元素。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让这些传播出海的内容在几乎没有语言文字作为意义符号输出的跨文化传播环境中,将中国技艺、中国潮流、中国风作为异质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精彩呈现在数字空间。
中国人日常生活中蕴含的中国美学,以“意象”为中心,深受儒、道、佛影响,它的核心问题是人生境界的问题,在这种审美境界中,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处于自由交往中,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中国美学中蕴含的意义多蕴藏在语境和关系之中,传播者通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借助各种不成文的规范、价值观、仪式等信息,更依赖非语言符号传播。视觉中心主义的内容表达,可以将这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文化语境直接展现在全球网民面前,突破语言文字的藩篱,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传播到世界,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经验的东方审美样本。
印刷时代、Web1.0 时代,中国人的形象长期被禁锢在“黄祸论”的延长线上,中国人从文明的镜像中生发出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更难谈到文化的对外传播。这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不自信,是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认同泛化中形成的有失偏颇的观点。事实上从具象的生活经验来看,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形象是生动活泼的,是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认同中形成的,同时又具有个体个性特征的文化审美体验。这正是对外传播需要更多传递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的真实形象。
在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国际社会对我国存在主动或被动的误解,主要是由于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突破了“外围-中心”的依附体系,逐步推进并完善中国式现代化。因此,西方社会广泛流传着“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的论调,使得西方社会民众对中国的印象长期停留在“黄祸论”“东方主义”等二元对立的“话语-权力”结构下。西方社会对我国的负面而刻板的媒介形象建构,给我国对外传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东西方文化的相遇与碰撞横跨三个世纪,两者的复杂关系正是我国目前跨文化传播的深层难点所在,其背后是支配、抵抗与同谋的复杂权力关系。中华文化出海的传播实践被西方媒体深深烙上了“文化扩张”的印记,以其自身的对外文化扩张历史,对东方文明进行揣测,认定中国的对外传播之今朝如同西方文明之既往。
“文化扩张”与“文化抗争”是西方学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基本语境,但中国文化并不崇尚“对抗”,国际关系中的权力不平等以及文化与传播秩序的重建和再定义,是我国对外传播实践与研究的母题。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就是在试图建构相应的理论图景,解决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平等问题——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那么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和谐,就会出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提供的核心话语是“分享-吸引”,这种基于分享的文化在短视频、中长视频传播中以中国美学的呈现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替代“东方主义”的刻板印象与偏见。
在博主李子柒的视频作品中,她扮演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新时代中国农妇角色,在田间地头、庭院灶间忙碌又热闹。这种田园牧歌式恬淡静谧的、以传统农耕文明为核心价值的媒介景观,吸引了一大批处在现代性悖论、现代性反思中的中西方粉丝。她精心构图和拍摄并创意十足的选题,给其粉丝带来了关于“传统”、关于“东方美”、关于“过去和旧”、关于“慢”的向往,为世界提供了充满中国美学风格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旨趣。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理念,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一种精神享受,追求一种快乐和幸福的体验,追求一种审美气氛。
具体而言,在其制作的“一生系列”主题的视频作品中,展现了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如黄瓜、番茄、土豆、油菜、西瓜、葡萄、小麦、豌豆、大蒜等。在其作品的视觉表现中,大量运用了近景、特写景别来构图,使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以更贴近、紧密的视角进入李子柒的“桃花源”世界;
此外,延时摄影的拍摄方式被较多用在展现这些农作物发芽、生长、成熟、枯萎的全过程,给人熟悉又陌生的、关于生命的视觉体验。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的蔬菜水果,成为视频拍摄的主题,以自然为审美意象,给人一种关于生命之力量、生命之美的意象世界,一种粗粝朴实的传统中国的审美倾向,对“物”的实体性超越,回到生活世界,回到人的精神家园。
李子柒在YouTube 上大获成功正是用中国美学替代“东方主义”的最典型例子。在她的视频中,她并不是作为一个贤惠温柔的亚洲妻子的形象出现在西方人的视野中。而是一个东方诗意生活、传承孝道的代表人物,向已经远离“传统”而具有“现代性传统”的西方人展现中国自给自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面貌。说明在新媒体国际传播空间中,受众更愿意认同和接受去等级化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个人之间的“链接”受到欢迎,因而国家形象的传播也更有赖于多元主体的塑造。这种多元主体的对外传播是对过去官方主导的国际规模化传播的补充,具有去中心化的显著特征,更加适应跨文化的新媒体传播语境,也更具有创作活力,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海外受众对官方色彩浓重传播的“对抗性解读”,是一种真正的“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的跨文化表达。
东西方文化的复杂关系长期被西方的权力话语建构,很难逃脱“支配、抵抗、同谋”的权力关系视角,而真正的中国美学之文化取向则完全不同。中国美学所提倡的价值,是一种传统的价值,是现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结晶,它完全可以突破权力话语的建构,为全人类提供一种属于东方的审美框架。
美学价值和情感共鸣是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共通取向,中国美学在塑造中国形象方面有独特的资源,可以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赢得情感支持。近年来对外传播“出圈”的现象级文化作品如2021 年轰动世界的河南郑州歌舞团的舞蹈《唐宫夜宴》(原名《唐俑》)和河南广播电视台的歌舞《洛神水赋》(原名《祈》)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唐宫夜宴》创作取自1959 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13 件隋代乐舞俑,舞蹈展现了1300 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唐高宗与武则天在洛阳的上阳宫设宴,一群体态十分丰腴的舞姬在赴宴表演途中发生的趣事;
《洛神水赋》则是再现了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赋》。在YouTube 平台上,相关视频播放量累计百万次。
传统中国的文学性想象,以及基于新技术的视觉呈现,是传播中国人文美的全新方式。此外,现代中国的人文表达可以围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的发展,激流勇进的中国社会蕴藏着大量具有戏剧性冲突和文化张力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跨文化叙述中,应破除宏大叙事的桎梏,多从具体的人的故事切入,避免高度抽象化,多一些人文主义关怀,尽量减少政治煽情。
美国学者欧文·白璧德在20 世纪早期就倡导的“新人文主义”,崇尚人的道德想象和人文理性,在“一”与“多”、自然与人性、统一与多样之间保持最佳的平衡。把全人类共同创造的普遍性价值作为规范人性的基本立足点,同时对东方经验特别是中国历史中的经验进行思想梳理和现代性诠释,可以发掘其中对于全球伦理乃至全球思想文化的意义与贡献。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文化、传播秩序的批判中探求新的文化途径的努力。
“西方中心主义”的衰落与欧洲殖民主义时代的结束和美国霸权的削弱同步,“非西方文明”得以获得一定的复兴。中国的“多元一体”人文美与西方文明强调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同,中华民族的“和而不同”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亲和力。如今,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正是一种基于理性的开放心态,是一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协商的世界文明新秩序。
进步主义的理论进路已难以解释当今人类面对的现代性深层矛盾,欧文·白璧德坚持以“人的法则”反对“物的法则”,反对道德上的不负责任和过度放纵,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特点。这种以人文美、新人文主义理论建构所提倡的新时代中国美学,是当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最佳切入点。
中国美学关于“意境”关于“人生”的内在表达,以非语言符号为主建构意义,将传统性与现代性深度融合的中国风、中国审美、中国故事影像化、视觉化呈现,让艺术、技艺、非遗、服饰、妆容、民乐、武术等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体验吸引更多不同文化背景、语言背景、教育背景的世界网民,破除跨国、跨文化的刻板印象与偏见,在异质文化的交流中,实现全新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智慧。
面对去物质化、去中心化、去媒体化的全球数字传播体系,中国美学的对外传播进入新阶段,“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表达迎来新机遇。在这种传播主体多元化、互动性强的传播格局中,中国人实用主义理性的思维模式、人生观念、生活信仰,在中国风、中国潮流、中国艺术、中国人、中国技艺的影视化、视觉化呈现中,成为有别于西方中心主义或西方文化视角下的“东方主义”的叙事样本。将这种传统性与现代性相融合的,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上的中国美学审美旨趣纳入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为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实践与理论路径。
猜你喜欢 跨文化美学语境 仝仺美学馆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盘中的意式美学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5期)2019-11-11纯白美学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妆”饰美学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跟踪导练(三)2时代英语·高二(2015年1期)2015-03-16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3期)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