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夏,樊航迅
(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传播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0)
作为主渠道的关键环节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综合性、理论性与应用性,并与社会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紧密结合。“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刻认识新媒体传播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互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开放性、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贴近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个性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1]然而,在新媒体热的背后,需要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冷思考,目的是为了有效发挥“新媒体”手段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学者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认识到新媒体对高校思政课带来的积极影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等特征”[2];亦有研究注意到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政课带来的挑战,比如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3],新媒体的发展使思政课教学环境变得复杂,传统课堂教学的权威性受到挑战[4],并且提出了应对策略。可见,学术界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从未停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相关研究,对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然而,已有研究缺乏一种理论的视野。本研究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提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创新途径,希冀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义,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树立新媒体思维,转变工作方式,积极应对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为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5]。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把握人的内在本性及其外在表现,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然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在“无人区”踟蹰,盲目的“技术崇拜”导致其实效性不佳、文化性匮乏、创新性不足等实践窘境,最终造成“人之阙如”的弊病。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佳 “实效”一词,一般是指事物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带有积极性的实际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新媒体技术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以其开放性、共享性等资源优势改变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内容,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高、更广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微信、微博、QQ等)进行沟通、讨论,或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体现了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即时性、开放性等特征。这弥补了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死板化、教学内容单一化的弊端,但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给开放的育人环境带来了负面效应。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价值观念、文化思想等意识形态迅速滋生并传播,其中不乏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念,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至上等。这些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新媒体背后的意识形态斗争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挑战”[6]。
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极易受到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化和生活方式的奢靡化是其具体表现形式。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立场不清晰、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疲软和无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实现科学育人并提高实效性,就有赖于在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实施教育手段的变革。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使学生在信息爆发、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性匮乏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在强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与传播,也使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由于新媒体独有的传播特性,各种文化思想在网络上散播,诸多落后的思想、媚俗的信息、丑恶的社会现象影响着大学生,使部分大学生走向罪恶之路。比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直播、校园贷款、非法传销之中,最终导致他们失去理想信念、上当受骗甚至失去生命。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弱化。以微信、微博、QQ、B站、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予高校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那些新奇、独特、有趣的思想与文化必将吸引大部分学生。相比之下,“枯燥无味”的传统文化将失去吸引力,包括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精髓。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承、弘扬与创新经典,然而,这与当今物欲横流、嘈杂浮躁、攀比放纵的社会风气迥然不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是当今大学生优先选择的生活方式与作风。不良的社会风气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不断受到冲击与削弱。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不足 面对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过程和社会全方位的转型,我国各类高校都在积极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组织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展扎实而又富有成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TRSPCL”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零距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本三向六段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等[7]。这些教育模式在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等方面,在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2030这一愿景的提出,再加上社会经济利益、生活方式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尚未适应新媒体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第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仍以大班、教师授课的形式进行。为了有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通常会将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然后把若干专业的学生合并在一起由教师进行统一讲授。这种单一的传统授课方式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几乎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形式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虽加进了课件、图像,但仍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新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并没有实现深度融合。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很好地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新媒体形态不断变迁,从过去的QQ、飞信到今天的微信、微博、B站、短视频等,未来还会出现各类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如今的大学生具有更明显的独特性、自主性,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参与意愿;他们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各类网络平台了解信息、互动交流、发表看法。然而在教育实践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充分把握和利用新媒体资源,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特点之间的最佳整合尚未实现,整个教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待优化。
“交往行为理论”是哈贝马斯提出“三个世界”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他提到的“三个世界”分别是“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然后根据行为者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把社会行为分为四种类型,交往行为是其中之一,也是哈贝马斯认为最合理、最理想的一种范式。虽然这一理论的产生背景是在西方社会高度工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下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且理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瑕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采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基于此,本研究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遇到的挑战进行深层次剖析,从交往行为理论中“语言”“理解”和“生活世界”三方面探析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便后文提出应对之道。
(一)“语言”缺失:师生间双向互动匮乏,未能搭建中介沟通桥梁 “语言”是交往行为最重要的中介,也是交往理性最直接、最简单的表现形式。普遍可理解的语言交际功能就是一种最低限度交往理性的功能。作为交往媒介的语言不是单一的形式语言,而是日常会话语言。通过“语言”这一有效手段,主体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理解”的目的。“哈贝马斯认为,只有通过参与者在相互作用中达到对他们相互提出的有效性声明的交互主体性的肯认,理性才以协调行为的动机起作用”[8]。在这种语言互动规范结构的基础上,他更重视的是人与人在话语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主体间性。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语言”的交流更为直接和重要,意识形态、语言符号、道德价值和其他精神方面之间的联系突出了主体间的精神沟通、视界融合等交往关系,并在相互承认语言有效性的前提下形成话语交际,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育变成课堂上单方面的讲授,“语言”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中介作用。
思想政治课堂这一教学场域,是在社会文化情景的制约之下,众多的学生与教师在开展各自活动的同时,进行着借助交互作用而产生影响的活动。因此,在研究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时,既要把握教师的教育作用,又要把握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接受社会文化系统的种种外部变量的影响而发生的学生自身的“交感式变化”。但是,长期以来,高校一直把教师的教学视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且对新媒体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过分强调教师对教学手段适用的主导作用,挤压学生表达意见的权利,致使学生失去话语权。结果,教师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权威和唯一表演者,学生沦为课堂的失语者;新媒体仅仅是用来包装,成为某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横亘在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严重压制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虽然新媒体技术完成了对传统教学课堂的超越,但是师生之间传统的情感交流、价值观的传播被冰冷的技术所解构,通过一些简单或复杂的符号呈现出来;交流的双方看不到彼此的眼神、表情等。在传统思政教育课堂上,片面重视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缺乏教师和学生间“语言”的交流,使得“语言”这一交往行为的中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展现出的思政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这些致使交往授课方式更加抽象、虚幻,使得交往主体处于失语状态。
(二)“理解”缺位:过度强调单一主体,思政教育“主体间性”缺位 在哈贝马斯看来,“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即“最狭窄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主体以同样的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最广泛的含义是在与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方面,两个主体之间存在某种协调。这也就意味着两个交往活动过程中的参与者可以一致理解世界上的某种东西,且理解彼此的意图。”[9]然而并非具备主体及语言这两个要素后“理解”行为就能发生。他认为,“理解”的过程“发生在文化上根深蒂固的预先理解之背景中。这一背景毫无疑问是作为整体延续的,知识储备中只有行为参与者在特定时间里使用和陈述的那一部分才被检验。在由参与者自己所作的环境定义内,这个生活世界中的(被检验的)陈述部分是由参与者们以对自我更新的环境定义的协调来处理的。”[10]135哈贝马斯在这句话中强调了“理解”行为的核心要素,即文化背景和知识储备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主体间相互尊重与商谈,这就凸显了主体间的交往性,消解了主体与客体间的目的——工具性。但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沦为被动的接受,缺乏积极主动的交流与沟通,丧失对思政教育的本质理解,无法形成共同认识。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长期存在着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唯一主体的片面观。在忽视受过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同时,受过教育的人只被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这种对教育者主观性的片面看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命令主义、强迫压力和单向注入的倾向,从而致使师生双方无法实现真正的双向理解,最终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哈贝马斯认为,语言有效性有三个要求,即真实性、正确性以及真诚性[11]。以此观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客观真实的;教学内容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能够被学生理解,而非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共德性和个体善性,而非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教育者和学生必须真诚地表达各自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觉,从而促成理解。然而,在新媒体时代的教育实践中,一方面,学校和教育者疏于对网络信息和筛选,致使一些错误的、扭曲的文化信息、价值观念等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另一方面,在网络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知识的传授。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使用本应是让学生更加形象、深入地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教学内容,也让教师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达成师生间的理解。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并没有使高校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素养,特别是媒介素养,学生也没有习得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同时,在传统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将老师和学生简单区分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无法建立起共同交流对话的平台,提前代入的身份区别使得双方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沟通,“理解”所需要的主体间的相互尊重和商谈也难以实现,从而使得思政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理解”的本质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立“整体教育”理念,即以尊重个体学生为核心,将“媒介素养”嵌入在教师与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过程的整合。
(三)“生活世界”缺乏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分散,未能形成全方位教育场所 生活世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并达成理解的现实依赖条件。“交往行为者总是在他们的生活世界的视野内运动;他们不能脱离这种视野。作为解释者,他们本身与他们的语言行动同属于生活世界”[10]58-61。生活世界为交往行为者提供了共同生活、共同言说、共同行动的机会和场域。生活世界是一直蕴含交往行为的情境,它是一个日常生活世界,包含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交往互动结构。这样,基于生活世界的交往行为已经获得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具有现实意义。人们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同样来源于生活世界,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只有在日常语言的交往互动中才能获得指导我们行动的知识和规范,而生活世界就是这种知识的来源”[12]。思想政治教育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在人类生活的世界中进行,既是现实世界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人们觉醒和品格形成的地方。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思政教育都应贯穿其中。
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生活世界”则有课堂教学环境、社会环境、全球环境、网络虚拟环境、制度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其中,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看似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实际上它是生活世界的映射。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虚拟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教学技术手段因素、教师自身因素、教材及教学资源因素、课程因素、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心理因素等。它们在“生活世界”这个大系统中所发生的作用虽然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主要的和次要的,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经过一定的调整,可以组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在“生活世界”中,师生间通过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寓教于乐,更为灵活、多样的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可以极大地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但是,总的来说,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方面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缺乏整合。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只存在于传统课堂之中,而忽视“生活世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这也是我们应该需要注意到的地方。
帕斯卡尔认为,人就是会思考的芦苇,人的思想具有飘忽不定的特性。“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群体,成长的阶段同时也是危机阶段”[13]。在此基础上,人才有可能接受教育,教育活动才能引导思想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那么,根据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三个基本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突破。
(一)以“语言”构建对话式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话语来进行展现。随着新媒体时代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巨大挑战, 长此以往将使其沦入失语的境地”[14]。在新媒体环境下,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结构,我们可以将其工作性质视为一个涉及三个维度的对话实践,即整合新媒体资源,使得学生通过对新媒体的探究和理解,形成新认识、新观点,构建客观世界意义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活动;在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中,学生体验多种意见之间的碰撞,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通过新媒体的沟通交流感受社会互动,构建人际关系的社会性;通过学生自我反思,产生问题意思,激发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主动、深入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自我修养的道德性实践活动。与此相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应是囊括了三个领域的过程,即探究、理解新媒体的含义;在与他人的网络社交互动中发现多种意见,感受、学习交流和社交活动的方式;自我启发、自我发展的内心活动。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这三个活动应该交织在一起。
(二)以“理解”彰显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主要是指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超越主客体间的对立关系,目的在于构建社会主体间和谐、理性的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被理解是人的一种成长需求,是要求受尊重的一种表现和要求,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决定了他对理解的渴望。马斯洛认为,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成长的高级需求,能够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不同的受教育对象给予必要的理解,这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必须要保证话语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学要保证知识、观念的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接受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必须是真实的、正义的,而非扭曲的、丑恶的。这就需要学校和教育者在新媒体环境中注重对网络信息的评估和筛选,确保网络信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主张交往行为者之间通过真诚的交流,来加强双方之间的理解,从而达成共识。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要注重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对话,跨越技术的阻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生产联系更加紧密。随着现代生产的不断发展,教育结构和教育方法呈现出转型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这为每个具有不同特征的个体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事实上,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解观点,教育和受过教育的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为此,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彰显上下功夫。思想政治相关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晦涩,那么如何改变他们对传统思想政治课的刻板印象,高校教师可以采用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运用新媒体这一技术手段,利用慕课、微课、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将复杂抽象的原理和概念生动鲜明地传授给学生,使知识以学生容易理解与掌握的方式逐步内化。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型,高校亟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以“生活世界”整合教育资源 “生活世界”对于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日常生活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质的基本载体。一般而言,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空间之中。学生对于生活世界的知识具有更深的理解和体悟,因此,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生活情境中汲取教育资源;要善于整合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资源,恰到好处地渗透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此外,在高校学生的另外一个主要“生活世界”中我们也必须发力,即网络空间。目前,仅靠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在网络空间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功能,是高校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路径。然而,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极高,因为他要充分挖掘线上资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在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时,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电影等视频;另一方面,可以邀请参加过抗美援朝、抗日战争的老兵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讲述战争年代真实感人的故事,以此增加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行为品质。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党和国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人文关怀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16]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就如同哈贝马斯对教育问题的描述,它“像灌木丛一样错综复杂,既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问题,也有教育自身的制度、内容、形式、方法等问题”[17]。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陷的深刻理解,并致力于完善社会交往系统,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发生变化。合理吸收这一理论对审视新媒体时代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