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芒康井盐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基于田野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4-09-10 11:54:01 来源:网友投稿

谷中原 吴成立

开采井盐是中国人获取食盐的重要方式。西藏芒康制作井盐已有1300 年历史,在制盐中铸就了独特的井盐文化。学界对芒康井盐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盐技术、①李政:《西藏芒康盐井盐田——茶马古道上一处活态的文化遗产》,《中国文物报》2009 年9 月18 日第5 版。盐民形成②黄健:《西藏芒康县“盐井”晒盐工艺之研究》,《中国井矿盐》2002 年第5 期。等盐井开采史,以及井盐生产规模与制盐流程、③朱霞、李晓岑:《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的井盐生产》,《中国藏学》2007 年第3 期。制盐工具、④哈比布等:《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盐井盐田调查报告》,《南方文物》2010 年第1 期。制盐方式方法、⑤黄健:《西藏芒康县“盐井”晒盐工艺之研究》,《中国井矿盐》2002 年第5 期。井盐交易⑥朱霞、李晓岑:《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的井盐生产》,《中国藏学》2007 年第3 期。等方面研究。学者研究的井盐文化要素是扎根于芒康盐井大地的文化精髓和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⑦刘恋:《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湖湘论坛》2022 年第3 期。这些研究提供了芒康井盐文化的基本信息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方向,但未能全面地反映芒康井盐文化信息、未探索芒康井盐文化结构;
未分析芒康井盐文化在当地居民生活和村落社区运行中所发挥的功能。本文以文化功能主义为理论依据,利用田野调查收集的原始资料,探索芒康井盐文化的内在结构和特殊功能。

芒康井盐文化包括盐井、盐田、盐场、制盐工具、制盐技艺、井盐商贸等要素,是西藏芒康县盐民历经千百年创造出来的一种制盐文化,是原始的、依赖地方性知识体系形成的一种生计文化。这种井盐文化涵盖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具有地方性和现代性双重特色。①秦红增:《人类学视野中的技术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年第2 期。芒康井盐文化产生发展至今,一直呈现单一的、相对稳定的原始状态,没有发生过根本性改变。其核心技术属于经验的、人力的、意向性的传统技艺。

为了解芒康井盐文化的结构与功能,笔者从2007 年7 月至2020 年9 月先后四次深入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进行田野调查。调查过程中,笔者从井盐生产入手,采用参与观察法,走遍了上盐井、下盐井、加达、角龙等四个行政村落,收集到大量原始资料,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卤水井、储卤池、盐田等及盐场修筑者、出资者、所有者、使用者、修整时间、具体用途、使用时间、使用方法、使用禁忌等;
二是卤水工具、晒盐(收盐)工具、贮运工具等制盐工具及其制作者、所有者、使用者、具体用途、使用周期、使用时间、使用方法、使用禁忌等;
三是产盐旺季、产盐淡季、生产方式、生产分工、生产仪式、生产工艺、产品营销等生产活动与习俗等。

本文采取文化功能主义分析框架。文化功能主义是由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创立的专门研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的社会学理论,主要观点如下。第一,文化因素不是孤立的和游离的存在,彼此有着复杂的关系;
任何现实社会都由文化构建,对文化现象的考察都应置于文化的整体中。第二,“文化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②[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年,第14 页。第三,商贸活动是使族民融为一体的文化现象,不仅有深厚的、获得广泛认同的文化根基,还可使参与者相互信任、弥补物质财富的缺失,促进社会分工以及民族、产业与文明的发展。芒康井盐文化构成要素复杂,已成为独特的制盐文化体系。本文以文化功能主义为理论框架对芒康井盐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加以分析。利用该理论的文化因素密切联系和对文化现象进行整体考察的观点,剖析芒康井盐文化构成要素;
利用该理论的生物需求及其文化回应的关系原理以及商贸文化观点,剖析芒康井盐文化的生计功能;
利用该理论社会需求及其文化回应的关系原理,剖析芒康井盐文化的社交功能;
利用该理论精神需求及其精神文化的关系原理,剖析芒康井盐文化的精神功能以及民族共同体构筑功能。

一是挖掘卤水井。开凿卤水井是生产井盐的起点,是芒康井盐文化的关键要素。卤水井定位完全依赖于挖井师傅的实践经验。找到盐泉眼,用锄头、十字镐等简易工具,依泉眼顺势挖掘即可成井。芒康的卤水井属典型大口浅井,形质各异,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据《盐井县考》记载,“东岸两区,井深约两丈,井底泉脉一股两股,多寡不等,来源略缓,卤质厚而味浓,盐粒大而色白。两岸只一区,井浅数尺,来源颇旺,卤质薄而味淡,盐粒碎而色红,故夷俗有红盐井之称。泉水冬夏皆温,内含硝质。”③金飞:《盐井县考》,《边政》1931 年第8 期。卤水井近江边集中分布。上盐井村是卤水井密集区,共有大小53 口。加达村的卤水井因所处滩涂平缓,随地势升高,向江岸缓慢延伸。卤水井的数量一直在变化。为了维护卤水井,制盐人在井口上方,用混合泥巴垒砌石块,垒出圆柱形的围堤即“就井围墙”,从而免受洪水侵害。

二是建池储卤水。储卤池也称“盐窝”,“状类田而稍深”。④吴丰培编:《川藏游踪汇编·喀木西南纪程》,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444 页。为预防洪水泛滥淹没卤水井并解决洪水淹没卤水井后不能维持制盐生产的问题,盐井人摸索出了建储卤池的方法。“盐户之勤敏者,设法于江水未发之先,预为池蓄水,以备井没。”⑤金飞:《盐井县考》,《边政》1931 年第8 期。储卤池为地坑式,约有数百个,深近1 米,多呈方形,长宽数米,少数较小呈倒圆椎体“窝”形,面口径2—3 米左右。一般选址在盐田附近,或木楼下依地势挖地成坑,就地垒池。先挖坑打基,就地取材用浅红色土石固定底基后,再用粘性的黑土来糊面,用力夯实整平内坑,最后用粘土泥浆涂实坑面致之光滑,干结后即成。现在,更多的盐民用石块加水泥垒起较大的储卤池,容积差不多是一般储卤池的5—8 倍。储卤池一年修一次,多在九月进行。在旱季,池里的卤水用去一半时,就要注入新卤水;
在雨季,江水上涨,无法从卤水井取卤水时,池底有大量卤盐沉淀。

三是建修盐田晒盐。盐田是用许多木柱子支撑起来的晒盐平台,是制盐人利用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天然材料创造出来的一种制盐设施。一般是“构木为架,平面以柴条密铺如台,上涂以泥,中间微凹”,“其宽窄长短,依山高下为之,重叠而上,栉比鳞次,仿佛町畦,呼为盐厢,又名盐田。”①金飞:《盐井县考》,《边政》1931 年第8 期。盐田依山而建,近看像楼屋,远观似梯田;
江东岸似陡壁悬挂,江西岸层叠铺于斜坡。支撑盐田的木楼一层接一层,多者达六七层,几十米高,绵延1.5 公里。把卤水倒入盐田,依靠风和阳光,经过翻晒,析出晶盐。盐田有较好的渗透性,利于颗粒盐析出。析出的卤水有的渗透到盐田下的储卤池,有的渗入盐田下的泥土或木料中。修筑盐田,首先到山上砍伐木材运到盐场,然后把砍伐后的木材加工成搭构木楼的柱、梁及其他功用的材料。材料准备就绪后,请十五六人帮忙,一天完工。搭建盐田以圆木为支撑,立柱横木搭接成架,架面铺板为田,称之为“木楼”。木楼的大小和高度依地势而不同,面积在10—60平方米。因地势临江架设长立柱,靠岸架设短立柱,立柱成网状排列,间距1—2 米。木楼建成后,在楼顶木架横梁上匀称密集地排上较小的圆木;
随之铺上一层大小长度不一的木板或树枝;
再用碎石子、粗泥沙及相对粗糙的粘土夯实整平;
然后匀上厚约十公分的泥层,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浅槽,并用泥沿分隔成若干方块;
最后,用细细的粘土粉搅成泥浆将其抹平,形成一块块的盐田。“夷民缘岩构楼,上覆以泥,边高底平。”②任乃强、任新建:《近代康藏重大事件史料选编》,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2001 年,第736 页。据笔者调查统计,盐田共约3000 块。

受到雨水、泥石流或江水暴涨等因素的影响,木楼和盐田常受到损坏,盐田每年至少要修整一次。维修一般分短期、中期、长期三种。盐田一旦受损就要随时进行短期维修;
每次晒盐前,必须检查修整盐田,尽量减少卤水的渗漏等。中期维修一般每年一次,尤其是八、九月份洪水时期,储卤池贮备的卤水所剩无几,几乎无盐可晒时,就开始对盐田进行大幅度的检查整修。先将盐田中的泥土挖出堆在一角,再将“楼板”取下放到楼下的储卤池中浸泡,使木块中所含的盐分充分溶出。长期维修就是木楼整体受损,需更换部分梁、柱等主要材料,一般十年左右一次,对木楼和盐田进行彻底的整修。

四是制盐工具与井盐生产。按功能,盐井的制盐工具分为卤水运送工具、晒盐工具、运盐工具三大类。卤水运送工具包括卤水瓢、卤水桶、背带、背运卤水时耐热防磨的背垫、“仓勿足”(一种草本植物,将其放入储卤池或盐田中,可防止在倾倒卤水时冲刷泥底,并确保池底或盐田底部免受损坏)。晒盐工具包括刮盐板、盐筐、扫帚、盐箕、木棰。运盐工具是贩运盐的装载器具。以前盐民贩运盐,主要依靠穿梭于“茶马古道”的马帮。盐不仅难于压缩匝紧包装,且易受潮消融并腐蚀器物,故装载盐的器具必须防潮吸水,经久耐磨。为此,盐井人特制一种盐袋。先用上等羊毛密织成布,再用麻线缝合成袋,类似于褡裢,一般放在马(骡)背上驮运。晚清时期多采用皮袋,由牛皮、羊皮等皮革缝制。现代装盐多用麻袋或编织塑料袋,运盐工具包括摩托车、拖拉机、大拖斗汽车等。

根据文化功能主义理论,芒康井盐生产过程就是井盐文化要素的结构化过程。芒康盐井文化不是由单一要素形成的,是由挖掘卤水井、建池储卤水、建修盐田、晒盐收盐、运盐贩盐等要素构成的生产活动,由卤水井、储卤池、盐田等要素构成的基础设施,由卤水瓢、卤水桶、背带、背垫、仓勿足、刮盐板、盐筐、扫帚、盐箕、木棰、盐袋等要素构成的制盐工具以及一整套生产民俗构成的谋生技术结构。这些井盐生产技术要素在满足当地居民谋生需求过程中发挥各自特殊的功能,形成了依存关系,并由此塑筑成芒康井盐文化结构。芒康井盐文化要素的结构化反映了当地井盐生产的流程及其生产技术的衔接。将澜沧江边地缝里的卤水制成食盐必定按照“挖掘卤水井、储存卤水、晒蒸卤水、结晶成盐、销售井盐”的环节一步一步地展开。而且,井盐生产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技术,盐户制出合格的好盐必须掌握每个生产环境下的关键技术,必须按照井盐生产流程将生产技术链接起来。盐井文化是一种整体社会现象,是物质的、社会的和象征的等各要素的有机联结。①刘兵:《人类学对技术的研究与技术概念的拓展》,《河北学刊》2004 年第3 期。在制盐和贩盐过程中,盐户盐民相互配合,自发形成井盐生产的主体基础,加速了井盐生产流程及其生产技术的衔接和井盐文化有机体的形成。芒康井盐文化是自然与社会互构的映射。井盐生产以及由此形成的井盐文化结构是社会环境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每项井盐生产技术在自然环境中兴起,都是对自然环境限制的应对。

芒康位于西藏东部,面积约1.16 万平方公里,横断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县境;
拥有金沙江、澜沧江及两江支流70 多条,金沙江和澜沧江境内总流长约1661 公里,流域面积约250 平方公里;
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夏季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气温10℃,6—9 月降水,无霜期95 天。澜沧江两岸卤水资源丰富,分布着数十口天然盐井,距芒康县城约120 公里,海拔 2300 米左右。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条件、卤水资源共同构成了芒康井盐文化生产的自然基础。澜沧江西岸的3045 名曲孜卡乡藏族同胞、澜沧江东岸的4382 名纳西民族乡居民是芒康井盐文化生产的主体基础。据史料记载,纳西乡和曲孜卡乡的先祖自唐朝以来就在这里制盐,距今已有约1300 年历史。现在,沿江两岸近300米的狭长地带还有320 多户盐民用最原始的生产方式从事井盐生产。盐民用木桶从盐井中取出卤水,背到江边低平处,倒入盐田蒸晒,晒干后即得粗盐,经进一步晾晒打理即成食盐。数千块盐田,与湛蓝的澜沧江水和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相互映衬,美不胜收。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的互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格局。

一是生计功能。生产井盐是澜沧江两岸的纳西民族乡和曲孜卡乡320 多户盐民的重要生计来源。井盐生产为劳动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井盐生产是专业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对他们的家庭生活保障起关键作用;
是兼业户的额外收入来源,占家庭收入的小部分。“我全家7 口人,是盐业专业户,盐业生产主要靠老婆。我家是上盐井村盐田最多的一家,拥有31 块盐田。去年的盐业收入为2.5 万元。另外,我家种了6 亩地,养了牛、骡子、猪和鸡补贴家用。”(盐业专业户阿乍,2007 年8 月6 日)可知,盐业生产的生计功能之强弱,取决于农户拥有的盐田数量。从盐业专业户和兼业户的“盐业+养殖+种植”的多业生计结构看,当今芒康的盐业生产已不是当地农户的唯一生计来源。其根本原因在于芒康澜沧江两岸盐泉分布有限,缺乏为当地所有住户提供用于井盐生产的卤水资源。可见,在满足当地民户生计需求上,井盐生产存在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二是社交功能。作为满足当地人民生活基本需要的生计产业,当发展规模达到“以盐为业”的程度时,井盐生产必将对盐业群体的社会交往产生一定影响。从井盐生计发展历程看,井盐文化对当地居民的井盐商品交换、生活交融、文化交流产生了较大影响,具有特殊的社交功能:盐民在本地建构了产品交换关系。盐民把井盐与当地农牧民生产的粮食、药材、茶叶、牲口进行交换,说明井盐文化有交换功能。盐民与外地盐商建立了销售关系。盐贩觉得贩卖井盐有利可图,便亲自到当地盐户家中收购井盐。“巴塘城区、东南区、康宁寺部分骡帮专门经营盐业,从盐井低价收购,运到巴塘后用较高价出售坐商,后者以更高价销售顾客,或再转手运往康南其他地方。”②扎西朗嘉:《巴唐运盐古道》,《巴塘新苑》1992 年第3 期。一般而言,盐贩在离开盐户时,都会为款待自己的盐民留下足值的礼物,盐民与盐商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合作关系。井盐营销促进横断山区各民族的沟通。当地井盐大部份销往外地,主要依靠马帮运送,沿滇藏和川藏茶马古道销往西藏的芒康、左贡、察隅,云南的德钦、维西、中甸,四川的巴塘、理塘等藏族地区。贩盐的马帮走乡串寨,通过其运行定轨、诚实可信以及各取所需的交易,在横断山区各民族之间编织了良好关系,促进了沿途村落之间的信息交流,成为当地民族的沟通桥梁、联结纽带与联系机制。井盐流通促使不同利益群体联合起来。在井盐产业链条上,盐民是通过生产井盐获取收入的生产群体,贩盐马帮是通过贩运井盐获取收入的运输群体,售盐坐商是通过零售井盐获取收入的销售群体,食盐顾客或家庭是通过购买井盐满足生活需要的消费群体。正是由于井盐产业能够满足不同利益群体对经济利益和生活利益的追求,使生产井盐的盐民与贩盐马帮、贩盐马帮与售盐坐商、售盐坐商与井盐消费群体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特殊的利益链,在当地地域空间建构了一个庞大的共同体。井盐产业不仅在境内编织了盐户与非盐户的产品交换关系,而且在境外形塑了盐民与盐商的销售关系以及民族之间的融通关系,具有强大的社会交往功能。“我自小帮母亲制盐,长大后开始卖盐。年轻时,随马帮贩卖井盐。自古至今,本地出产的盐巴由马帮运输,销往昌都的其他地区和云南的迪庆、四川的甘孜,最远到达西藏林芝地区的察隅。过去的井盐主要用于交换粮食和茶叶,称为‘盐茶互市’。当今,井盐也可交换当地农牧民生产的药材、牲口。盐井乡是商品集散地,周边18 个地区的人都来此地做买卖。盐井乡盐的运销增进了我们盐井人和周边地区住民的交往,将盐户、马帮、坐商、寻常家庭联系起来,使我们盐井乡与更远的地方保持着信息沟通和贸易关系。”(下关老人,2008 年1 月25 日)可知,当地井盐产业是具有特殊社交功能的文化体系,它不仅是当地民众的生计来源,更是当地区域社会与外界保持联系的纽带。井盐产业建构了由产品交换关系、井盐销售关系、民族融通关系及盐业利益关系组成的超越属地的社会网络,成为维系西藏、云南、四川三省区交界地带社会运行、商贸活动及百姓生活稳定延续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和经济条件。

三是精神功能。井盐生产孕育了社区精神文化。一代一代的盐民形成了井盐生产习俗、生产技艺、生产心理,塑造了特殊的井盐文化,赋予了井盐文化特殊的精神功能,满足了当地居民以及旅客的精神消费需求。“在井盐生产历史中,当地纳西族形成了生产禁忌。在正月初二,妇女须到盐场收盐,收盐后在返家的路上撒盐;
到家后,将盐敬献给灶神,把盐装入盐缸里,将盐缸没有装下的盐分送亲朋好友和无盐田的人家。正月初二收来的盐称为‘福贵盐(登吉寨)’,以求明年井盐丰收,全家无灾无病。纳西族盐妇都敬拜保护神。这些生产习俗满足制盐妇女自我保护的心理需要、免除生产危险和祸患的心理需求、改善生产环境和获得遇难呈祥机会的祈求。”(华生,2009 年7 月6 日)“我们纳西盐民代代总结井盐生产经验,形成井盐生产技艺,形成了取卤、运卤、晒盐、刮盐、收盐的工艺流程;
掌握了开凿卤井技术,找岩泉的高手见到溶岩柱和小溶洞之类的溶岩迹象就能断定有卤水渗出,便为盐井修建之处;
采用‘井圈墙’的方法加高卤水井,以防澜沧江涨水后淹没卤水井;
总结了架木造田经验,顺山势走向高低修建盐田、竖立木柱;
利用自然条件晒卤水,利用本地气候干燥、风大、气温高的晒盐条件,将卤水倒入盐田至3 公分,盐田中的卤水经风吹日晒会自动结晶,形成盐。这些井盐生产技艺增强了制盐妇女的克服制盐困难的意识和获更多制盐收入的信心。”(斯利亚,2009 年7 月9 日)任何一种生计产业只要一直延续发展,必然形成职业群体。井盐生产自古及今就是芒康盐井乡的一种重要生计渠道,围绕井盐生产形成了盐户和盐妇这个职业群体。她们在制盐生产基础上逐渐形成生产习俗、生产技艺、生产心理,成为不断推进井盐生产的内在动力;
成为当地居民的精神家园、精神生活、精神源泉和职业灵魂;
成为当地社区和家庭的精神食粮和凝聚力量。

四是民族共同体构筑功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共同嵌入地区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民族共同体的社会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 年10 月18 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40 页。千百年的芒康井盐生产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蕴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力量,在筑牢芒康地区民族共同体方面具有特殊功能。首先,芒康井盐文化促成与巩固纳西—藏族井盐生产共同体。为建构井盐生产体系,最大程度地生产出优质井盐,芒康藏族和纳西族人民在井盐生产中相互学习,开凿盐井、架设盐楼、修筑盐田、晒盐收盐,创造了独特的制盐法,以其独特的生产秩序,创造各族群众共学、共业的社会条件,形成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交融和睦的生产关系。制盐文化建构了芒康纳西族和藏族的井盐生产场境,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生产的井盐生产主体结构。其次,芒康井盐文化促成与巩固纳西族—藏族—汉族井盐生活共同体。生活是生产的目的。为满足生活需求,纳西族和藏族家庭都将实现满足生活需求的活动空间扩展到周边汉族社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逐渐融合。在服饰方面,盐井一带的纳西族多着藏装;
交流上使用藏、汉、纳西三种语言;
在生活消费上深受汉族影响;
在婚姻生活领域,得到纳西族、藏族、汉族相互通婚,形成了生活共同体。最后,芒康井盐文化促成与巩固当地多民族井盐贸易共同体。为把自家生产出来的井盐销售出去,当地纳西族和藏族盐户不断扩大井盐销售空间。过去由马帮沿滇藏和川藏茶马古道跋山涉水,销往西藏的芒康、左贡、察隅,云南的德钦、香格里拉、贡山,四川的巴塘、理塘等地。马帮,有的来自云南德钦,有的来自西藏昌都,也有的来自四川巴塘等地,交易的物资有藏族的羊毛、羊皮、青稞、黄连和汉族的茶叶、瓷器、布匹、红糖、粉丝、大米等。芒康井盐的交换范围延伸至云南贡山一带,与独龙族、怒族、傈僳族群众交换黄连、贝母、茯苓、麝香等药材以及山货。通过井盐交换和贸易大大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往沟通,形成多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贸易关系及其井盐贸易共同体。

芒康井盐文化是一种先于现代工业技术并与之迥然不同的技术形态。盐井制盐活动在现代制盐方式中保持着传统的经验技术特点。其活动和技术既没有发展成为机械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式,也没有像众多传统产盐区的制盐活动和技术一样消失。这与当地生态环境、历史政治环境和制盐的重要性关系密切。芒康井盐文化是一个由盐井、盐具、运卤水、卤水池、盐田、晒盐、收盐、盐仓、售盐等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系统。各要素以有序方式相互关联并发挥功能,维系着井盐文化系统的稳定与延续。①张云生、张喜红:《行政与自治均衡互促的村级治理模式建构——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湖湘论坛》2022年第4 期。这些构成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制盐职业活动中逐步完善出来的、保证制盐工序顺利完成并制造出成品盐的必备条件。芒康井盐文化在村落社区中发挥着特殊功能。制盐文化是当地社区居民的谋生条件和生计模式,具有特殊的生计功能。制盐习俗、生产技艺、生产心理等精神文化赓续了井盐产业的精神源泉和职业灵魂,发挥着特殊的精神功能。井盐交易和贸易促进盐井人和周边人、制盐者与井盐消费者交往,将盐户、马帮、坐商、食盐家庭联系起来,将纳西族、藏族、汉族、怒族、独龙族、门巴族、珞巴族和僜人等族民联系起来,发挥着特殊的交往功能;
围绕井盐生产、生活、贸易形成民族共同体,发挥着构筑民族共同体的功能。芒康盐井乡的井盐文化是一种社区生计文化。盐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这决定着盐井乡民生产出来的井盐可以变成商品。制盐者可以用自己生产出来的井盐获取家庭生活所需的各种食物,也可以获得货币收入。不少农民将制盐当做一种生计来源,由此围绕制盐、贩盐形成了职业群体。从理论上讲,人类生活离不开盐,那么,生产井盐是需要得到持续发展的产业,是应该受到保护的职业。这也是芒康井盐文化延存至今的根源。

猜你喜欢 井盐制盐盐井 真空制盐两碱净化过程成垢离子的脱除及控制化学工业与工程(2022年1期)2022-03-29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考试与评价·八年级版(2021年4期)2021-08-14中盐舞阳:打造区域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制盐标杆企业中国盐业(2018年21期)2018-03-05漳县盐井历史概述丝绸之路(2017年12期)2017-06-29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前期西藏东部盐井社会状况及周边环境考察西藏研究(2016年5期)2016-06-15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四川党的建设(2015年11期)2015-02-07叩访盐井祠大众考古(2014年2期)2014-06-26深处之味 寻访中国古盐井中国国家旅游(2014年5期)2014-05-22V效真空制盐节能装备通过验收化工装备技术(2013年1期)2013-04-10榆林华龙盐化制盐项目获批陕西制盐工业取得突破中国氯碱(2010年10期)2010-08-15

推荐访问:井盐 芒康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