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 杨梦婵
笙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簧管乐器,始于殷周时期,流行于各民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不同场合,分独奏和合奏两种形式。从20世纪中叶开始,不少优秀的笙演奏家在笙乐器的音色、音域、形制细节等方面做出了现代化改革。同时,也出现了一批笙乐佳作,《阿细欢歌》便是其中一首。其由胡天泉和林伟华作曲,从云南弥勒县传统歌舞“阿细跳月”中取材,与当地民俗文化联系紧密。本文将从曲作者及创作介绍出发,分析作品音乐本体,探究该作品的地方文化内涵,并进一步论述该歌曲的实际演奏处理,望为相关笙乐作品研究和演奏实践提供借鉴。
一、曲作者介绍
(一)胡天泉
《阿细欢歌》的曲作者之一胡天泉,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还是对笙乐发做出了贡献的杰出笙演奏家。他于1934年生在山西忻县,家族三代均为民间艺术家,自幼随父学习吹奏笙、唢呐和管等民族乐器,青年时期便崭露锋芒。19岁时,胡天泉开启了音乐职业生涯,加入当地文艺团体。22岁与著名作曲家董洪德一起创作了我国第一首极富创新性的笙独奏曲《凤凰展翅》,打破了自古以来笙只能担任伴奏乐器的传统,确立了笙乐器的独奏地位,意义非凡。之后还将笙独奏曲带到国外,在1957年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族音乐比赛,斩获优秀节目奖,让笙登上了世界舞台。随后,24岁进入前卫民族乐团,任独奏演员、教员、乐队艺术指导和乐团艺术指导。
年少有为的他,时隔数十年,1987年与另一位作曲家合作完成了巴乌笙独奏《阿细欢歌》,并获首届中国艺术节的纪念奖。七年后,在全国民族器乐比赛上演奏了这首富有云南当地特色的笙乐作品,并荣获优秀演奏奖。在创作上,胡天泉总是在尝试探索笙乐器更多新的可能性。从小陶然在民族音乐艺术氛围中的他,以云南彝族支系阿细人的传统歌舞曲调为素材,应用独具特色的民族和声、调式,赋予了作品浓郁的民族韵味,并通过笙乐表现人们载歌载舞的风俗传统,充分展现出了笙强大的表现力。
(二)林伟华
林伟华于20世纪中叶出生在黑龙江,自小在山东成长。50年代小学时期,他对民乐就异常感兴趣,虽然当时学的是钢琴西洋乐器,但却总是喜欢在钢琴里寻找民族的韵味,特别迷恋钢琴上的5个黑键,“感觉特别动听,特别有味道。”后来他意识到这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好。之后林伟华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前卫民族乐团担任乐手,与胡天泉相识,两人一拍即合,随后20世纪80年代初,转入前卫民族乐团创作室,成为职业作曲家。当时,中国民乐尚未有一套完善的创作理论,乐器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更换中,作曲家必须不断向经验丰富的演奏家们学习。他经常向各位演奏家前辈请教,互相交流切磋,在演奏实践中创作,总结更新理论经验。一个作品一个作品慢慢尝试,在演奏实践中酝酿出自己的作品。例如,向拉板胡的请教板胡的音域、指法、定弦,同时构思怎样才能把板胡的最佳表现方式写入曲中。
机缘巧合,20世纪80年代时胡天泉成功改革创新了一种巴乌和笙相结合的新乐器——“巴乌笙”,他找到林伟华商量一同创作一首为该新乐器量身定做的作品。在溝通的过程中,林伟华说:“巴乌是北方没有的,我们往南方去找,选择云南阿细部落的素材,经组合变体,运用笙的各种演奏技巧写成,开拓了巴乌笙的演奏里程。”届此,具有开创性的巴乌笙独奏曲《阿细欢歌》应运而生。
二、地方习俗文化内涵
(一)阿细族地域文化
笙独奏曲《阿细欢歌》主题旋律来自阿细人传统民间歌曲“阿细跳月”。阿细人系彝族的一个分支,自称“阿细颇”,主要生活在云南红河州路南(现石林县)、弥勒县、丘北县。虽然是一个支系,但阿细人有自成一派的地域文化传统、服饰风格和当地语言。在诸多地域文化习俗中,尤以传统舞蹈最为出名。不仅国内有一批表演阿细人舞蹈的优秀歌舞演员团体,国外也有不少,他们活跃在国内外各舞台,20世纪末在欧洲各国均有演出。
论及阿细人地域文化,不得不提其宗教信仰。他们自古有原始的火神文化,因而崇火,并将火视为神,对火的崇拜也最为典型。至今,阿细人还保留着钻木取火的传统,并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三这天举行隆重的祭火神节,即“阿细祭火”,彝族阿细人称之为“木邓赛禄”。阿细人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传说:人类本不会用火,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一天,雷电击中大树引起火灾,许多野兽被烧死,人们食之,发现味道鲜美,后来便开始用火烧熟食物吃。再加上,那时的阿细人以狩猎为生,因此十分珍视、崇拜火。在荒郊野外,保护火种是很困难的,一旦火灭,就要受冻,吃生肉。后来,一位叫“木邓”的英雄用小木棍在朽木上钻出了火星,钻木取火改变了阿细先祖们吃生肉、受寒挨冻的原始生活状态。为感激木邓做出的重大贡献,人们将他奉为火神,每年农历二月初三贡出家里的美味佳,摆长街宴,全村的男性参与盛大的祭拜活动,报答祭祀火神“木邓”的功德。最初的祭火活动本质是一种巫术活动,毕摩们手拿贡品,点燃清香,念经磕头,让光着身子、涂满“五色土”的男子们模仿钻木取火,另一些男子抬着英雄火神“木邓”,走向“神树”,举行祭“神树”仪式,还有手拿木刀、木叉的小孩们在大街小巷狂舞(原始舞)。随后,毕摩们在之前选好的祭火地点手摇铃铛,磕头念经。“五色土”男子钻出火种,立即生起一堆烈火,并在烈焰周围舞蹈,最后,向各家各户分发火焰里新的火种,并驱逐家里的旧火“火妖恶魔”。从中,独特的阿细歌舞文化应运而生,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弹奏大三弦,阿细人着节日盛装,边唱边跳,人们欢呼雀跃、手舞足蹈,热闹非凡。经历漫长的发展,祭火逐渐褪去了原先的巫术外衣,成为一种传统习俗活动。除农历六月二十四过火把节外,每逢农历二月初三,便在村子中心街道铺满碧绿的松毛叶,每家每户捐献物资,摆长龙宴,全村人民载歌载舞,集体就餐,体验原始生活。
总而言之,阿细人传统歌舞是其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而歌舞传统又与“祭火”仪式息息相关。蕴藏着阿细人祖祖辈辈的宗教信仰、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理解,凝结了一个族群的历史面貌。从中能领略到彝族阿细人所赋予的神话魅力,更能从中探寻神话与原始宗教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感受阿细人地域文化的魅力。
(二)“阿细跳月”习俗的文化内涵
阿细族留存许多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风俗,其民族歌舞“阿细跳月”是笙独奏曲《阿细欢歌》的重要素材来源,其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另外一项被列入名录的项目是创世史诗《阿细先基》。“阿细跳月”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彝族地区,是该民族重要的社交娱乐方式之一。人们通常在月光高悬的夜晚,在篝火旁跳“阿细跳月”,按舞者的年龄段分青年舞和老人舞两种。青年舞用大小三弦伴奏,跳跃而欢快;
老年舞则以小三弦伴奏,速度缓慢,舞步也较小,俗称“慢三步乐”。音乐上,使用《先基调》和《拉里茶调》伴奏,同时汲取彝族其他支系的歌舞音乐元素,构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格。
关于“阿细跳月”的由来有一个流传于云南省弥勒市族阿细人地区的传说:竹山寨里有一对夫妻叫阿者和阿娥,过着男狩猎、女织布的幸福生活。某年,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并持续喷出火焰。地面上,一只牛和一只绵羊在抢夺避身之地,以角相撞,碰出了火花,随之溅到枯草上,燃起大火。为了避火,老牛跳进了水里,成了水牛,而绵羊则跳向天空,成了绵绵白云。妻子阿娥发现大火后,随即冲出家门寻找丈夫。而丈夫阿者看到大火,也立即冲下山找寻妻子,两人在山林丛中互相呼喊对方的名字。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终于在一个月亮高照的夜晚遇见了彼此,立马紧紧相拥,迟迟不愿分开。不幸的是,他们的脚被大火烫伤,只能搀扶着对方,左右脚交替站立于地面。阿者和阿娥相互扶持、相亲相爱的模样是“阿细跳月”的灵感来源。而“阿细跳月”的伴奏乐器则是来源于弩弦摩擦的声音。为了摆脱烈日困扰,阿者用弓箭射掉了九个太阳,而剩下的一个太阳因受到了惊吓,躲了起来,世界从此陷入无尽的黑暗中。后来,公鸡嘹亮的嗓音不断鸣叫,太阳才缓缓升起。旭日东升,人们开心地跳起舞,阿者则用的弩弦擦出高亢音响助兴。受此启发,阿细人发明了击弦奏乐的伴奏乐器三弦。由此可看出,“阿细跳月”不仅是一种舞蹈艺术,还与阿细人古老神话相联系,寓意深长,同时包含了阿细人人民对美好爱情的歌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音乐本体分析
巴乌笙独奏曲《阿细欢歌》的主题旋律来自云南歌舞“阿细跳月”,同时还汲取了阿细人当地其他民间音调,进行提炼、整合和展开。整首作品的构思与乐句的发展,保留了“阿细跳月”独特的当地风格。“跳月歌”的基本音乐素材,吸收阿细其他民间音调加工、提炼、创作而成。乐曲构思与旋律的发展,保持了“阿细跳月”中独有的浓郁的地区风格和韵味。作品内容意境上,则力图表现阿细族人们集体“跳月”的场景,营造出热烈的节庆氛围。《阿细欢歌》为再现三段体:引子+A段+B段+A段+尾声,以下分段落进行音乐本体分析。
(一)引子与A段
《阿细欢歌》主调为D大调,使用了三四拍子和二四拍子。引子部分共六小节(谱例1),一小节奏出三个强拍的主三柱式和弦,明确调性,随后节奏加快,音符变得密集,奠定了“阿细跳月”富有活力的节庆氛围。随后进入A段,奏出第一主题(谱例2),总体上依然以柱式和弦为主,节奏为八十六后接大切分,共十六小节,重复性的节奏,保证了稳定的律动,简练而集中,听感上则十分欢悦。旋律进行上,级进和跳进相间,张弛有度,展示了“跳月”歌曲原本的特点。
之后,使用了新的材料,音符时值变长,在中低音区奏出了优美如歌的旋律。这是A段的第二主题,也是第一主题的发展部分。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第二主题的意境,此处需要运用到“气揉”(也称为“气颤”)技法,类似提琴上的揉弦,或人声的颤音,是抒情类型音乐经常使用到的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此处不仅还原了“跳月”的基本特征,还融入了阿细人其他类型音乐元素。旋律音围绕着do、mi、sol这三个主和弦音进行,偶尔加入渐近的re或la音,节奏型上两小节为一个单位,体现出很强的统一性。同样,16小节后,调性改变,转到了A调,从力度安排和旋律走向上可看出此处与第二主题一样,依然以两小节为一个单位(谱例2)。上下反复的和弦琶音,富有流动性,这近似华彩的段落,不仅展现出了笙乐器宽广的音域,还展示出了演奏者娴熟的吹奏技术。随后是十二小节的连接部,使用了第一主题的材料,继而进入B段。
(二)B段
B段与A段开始的热烈欢快形成对比,为悠扬委婉的慢板,副题为“姑娘们的舞蹈”(谱例3)。此乐段是全曲最富感情的段落,表现阿细青年男女内心的纯洁与美好,以及从心底流露的幸福甜蜜感。此处,旋律变得舒缓,音符时值拉长,自由拍子的第一小节出现了大量倚音装饰音,增加了活泼俏皮的感觉,也体现了笙乐器演奏上的特色。到了第二小节,速度稍稍加快,变为中慢板,回归到三四拍子,节奏型上以四分音符与二八为主,并且十分注重旋律的连贯性。
值得关注的是,在该乐段中,作曲家为了体现巴乌笙所具有的巴乌和笙两种乐器的音色及演奏特点,并使两者形成对比,乐曲运用复调摸进手法在高音区写出笙的“软双吐”旋律,继而在中低音区巴乌以“轻吐音”完整重复一次。另外,展现笙乐器特色的高音区的“软双吐”吹奏部分,类似于弹拨乐器手指快速而有序的“密轮”手法,而表现巴乌乐器特色的“轻吐音”则类似弹拨乐器中的“弹挑”,巧妙地描绘出了阿細人女子在月光下、篝火旁载歌载舞、仪态万方的神态,同时还营造出了阿细青年们相互诉说情意的对歌场景,一切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此一来,也使得巴乌笙这一乐器的双重特点得以充分展现。
(三)A段再现与尾声
进入A段再现部,大篇幅的柱式和弦回归,4小节后,节拍变为二四拍子,节奏律动更紧凑,同时速度也更快,改为热烈的快板。其篇幅也有所缩减,共22小节。内容意境上,从前面的富有感情、婉转细腻转向欢欣热闹的氛围。该乐段的旋律线条跌宕起伏,频繁出现大跳,听感上富有张力,表现出阿细人“跳月”达到情绪高点的场景,比开头的A段更激昂且富有冲击力。
随后,进入尾声,这是展示笙的演奏技巧的部分,演奏者可以展现所习得的各种吹奏技巧。作曲家在乐句内部和乐句、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部分都设计了不同的笙的吹奏技法,如“爆花舌”“呼打”等。与此同时,丰富的技巧展现也为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层次,听感上新意连连。从总体上来看,尾声部分更强调笙的独奏旋律,其伴奏部分作了强度和密度上的让步。作曲家十分注重张弛有度的力度设计,如在一段mp的弱奏之后紧接短暂的双吐音过渡,继而再现f强度的全曲高潮“跳月歌”主题。还值得注意的是,此尾声部分虽然为次级结构,但篇幅比再现A段大了近三倍,共76小节,最后32小节回到三四拍子。如此一来保证了笙吹奏技巧的完整展现,在作曲构思上来看,尾声部分将之前所有段落的材料都简要回顾了一遍,做到了前后呼应,提升了作曲的统一性。纵观整首作品,结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从头到尾都散发着阿细人独有的生活烟火气。
四、演奏分析
(一)呼吸法与气息控制
笙是我国最早的自由簧类乐器,其打破了气息的限制,吹与吸均可发声,极大地提升了演奏上的流畅度和连贯性。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对演奏者气息控制力的要求。如上文所述,《阿细欢歌》充分展示笙的演奏技巧,自然对气息控制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演奏者必须提前设计气口,以保证乐句的完整度和连贯性,并且要注意呼与吸的速度,控制好快慢,让音乐随气息而流动。
笙的呼吸法有三种,即胸式、腹式和胸腹式。这三种方法在《阿细欢歌》中均有体现。其一,胸式呼吸法。主要由胸腔向内收缩,挤压肺部气息进行吹奏,气量小,用于乐句间快速吸气换气的部分。其二,腹式呼吸法,吸气时横膈膜自然下降,气息进入腹部,沉入丹田,气息再充盈腹部,呼气时,腹腔收缩。此方法气容积大,能有效支撑长时值乐句。使用腹颤技巧,以在尾音获得振幅明显的颤音。演奏者需通过良好的气息控制将旋律吹奏得优美且清晰,并呈现出纯净温润的音色,如歌地吟唱。其三,腹式联合呼吸法。这是目前最为科学健康的一种呼吸法。其通过胸廓肋肌扩张,使横膈膜下降,上腹扩张,而小腹肌肉则往里收。在吸奏时,气息沉入丹田,胸廓下方肋肌扩张,上腹腔和腰肌也慢慢扩大。相反,吹奏时,肋肌和上腹腔在保持扩张的同时,将气息缓慢而均匀地呼出,身体各部分渐渐回到演奏前的状态。
(二)演奏技巧的运用
《阿细欢歌》的技巧性片段集中在再现A段和尾声部分,非常考验演奏者的功力和对各项技巧的掌握程度。再现段的第二主题音调处,作曲家运用不同的变奏手法将主题重复了三次,并使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在这三次变奏中,第一次变奏使用了“重吐音”技巧,即在乐句中间的重吐音头位置使用爆花舌技巧,让音乐听上去更具弹性和跳跃感,增加热烈欢快的感觉。第二次变奏使用了“呼打”和“慢花舌”两种技巧。前者来源于山东民间传统“牛巨气”技巧。这两种技巧的不断交替,充分展现了演奏者高超的技艺,同时有效地刻画出了尾声部分所指向的载歌载舞,欢腾喜悦的场面。第三次变奏使用“双吐”技巧。该技巧需配合气息控制,一强一弱相互交替,适用于B段的复调模进段落处,推动音乐的发展,并保证了连贯的律动。
另外,《阿细欢歌》的再现A段部分以轉调的手法再现了作品的第一主题,从D调转到了下属段G调,与此同时,笙吹奏出来的音色也变得更为明亮,作曲家巧妙地在不同音区构建重复句,使其产生音色上的对比,同时充分运用“慢花舌”和“爆花舌”技巧,营造音乐的跳跃感,以烘托出节日气氛,继而逐步推向高潮。
五、结语
《阿细欢歌》无疑是一首表现中国音乐传统的现代佳作,作曲家将自己对云南弥勒西区阿细人风土习俗、音乐文化的认知融入作品中,深度展现了独属于阿细人本土的民间风格,让听众感受到阿细人“火把节”之夜,人们欢聚“跳月”的美好,极富音乐内涵。在作曲构思上,《阿细欢歌》处处充满巧思,对“跳月”场景的刻画,深刻体现了作曲家的标题性、描绘性思维。段落的对比和发展,不仅体现出娴熟的作曲能力,还展示出了作曲家的奇思妙想和个性化处理,兼顾创意的同时不失规范。同时,也展现了作曲家对巴乌笙这一乐器的深刻认知和创造性思维,通过精巧的构思挖掘巴乌笙的表现力,让人们充分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参考文献:
[1]林伟华,胡天泉:《欢歌一曲颂阿细——浅谈巴乌笙独奏曲《阿细欢歌》的创作》,《乐器》,1984年第6期。
[2]曹开心:《笙的文化内涵探析》,《百花》,2023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巴乌小节乐器 巴乌声声润我心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学生版下半月(2024年3期)2024-05-10学乐器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快把我哥带走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21年2期)2021-02-21——《幽默曲》赏析">德沃夏克——《幽默曲》赏析黄河之声(2019年15期)2019-12-17乐器小太阳画报(2019年5期)2019-06-25我教爸爸吹巴乌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2018年2期)2018-05-14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北方音乐(2018年23期)2018-01-24我教爸爸吹巴乌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2017年12期)2017-12-23承德清音会16首乐曲段落分析艺术评鉴(2015年19期)2015-05-30奇妙乐器琴童(2009年7期)2009-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