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的历史与文化维度及跨学科对话——“2023音乐表演研究国际学术论坛”暨跨学科系列讲座综述

时间:2024-09-11 14:18:01 来源:网友投稿

钱仁平 杨 健 陆 平

内容提要:
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研究生部承办,国际交流处、《音乐艺术》编辑部、《中国歌剧年鉴》编委会协办的“2023音乐表演研究国际学术论坛”系列活动在上海音乐学院成功举行,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代表从历史、文化、分析与科学实证等不同角度对不同历史与文化语境中的音乐表演展开全方位的研讨交流和探讨。论坛体现出了上海音乐学院“加强音乐表演研究,推进中国式音乐艺术专业博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发展目标。

为促进我国音乐表演学科发展,推动音乐专业硕士与博士学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在新文科与交叉学科等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在2019年“首届音乐表演理论学科国际高峰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于2023年4月14日至16日,成功承办音乐表演研究国际学术论坛暨跨学科系列讲座。该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处、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编辑部、《中国歌剧年鉴》编委会协办,共设有近百人次的发言、讲座与讲座音乐会,涉及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及中国几乎所有省级行政区域的200多名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与上届论坛几乎均为资深教授参与不同,本次论坛尽可能为在读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整体的氛围更为朝气蓬勃、百花齐放。在为期两天半的时间内,不同年龄层次的中外专家学者在历史与文化、跨学科研究方法与视角、可视化分析与具身认知、民族化与歌剧研究,以及音乐表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等多个板块展开全方位学术交流。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刘英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将助推我国音乐表演研究走向国际一流,并对专业硕士与专业博士的培养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本次活动邀请了在音乐表演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七位全球顶尖学者举办专场讲座。其中,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英国剑桥大学约翰· 林克教授(John Rink)以《从草图到草图:创作与表演音乐》(From sketch to sketch:composing and performing music) 为题,基于对肖邦钢琴作品的个案研究,挑战了音乐作品中关于同一性(ident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的假设;
在指出乐谱与手稿的暂时性与不完整性的同时,对表演者将音乐符号在声音和时间中 “活”起来所需的创造性投入展开阐述,并认为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修正过程。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伊斯曼音乐学院乔纳森· 邓斯比(Jonathan Dunsby)教授则以《音乐可逆性的两个案例研究》(Two case studies in musical reversibility)为题,通过对勃拉姆斯《G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Op.78i)与韩国作曲家陈银淑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离合诗 — 文字游戏》中第五乐章“Domifare S”这两个风格迥异案例的分析,探讨音乐中时间的局部可逆性问题。在歌剧表演研究方面,美国密苏里大学威廉· 埃弗里特(William Everett)教授以《蓬帕杜夫人》(Madame Pompadour)为例,指出在音乐戏剧的体裁中,翻译的理念可以有多种形式。翻译的过程可能包括表演语言的转换,根据当地与特定体裁的规范进行的声乐风格转换,根据当地习惯及特定表演者,进行关于定型角色类型的相关重新思考及从记谱到声音的转换等。

剑桥大学尼古拉斯· 库克教授(Nicholas Cook)与墨尔本大学简· 戴维森教授(Jane Davidson)的讲座均带有较强的社会学视野。库克教授在题为《音乐也重要》(Performance matters)的讲座中指出,音乐中大部分个人的、人际的和社会性的意义都是谱面音符无法体现的。如音乐被定义为表演而非记谱,那么其核心社会作用就在于创造相聚;
而新冠疫情蔓延给音乐在社会上的作用带来了新的启示,即使人们身体上相互隔绝,不能接触彼此,但也可被音乐所触动,音乐由此具有了人格品质及推进社会发展的潜力。作为音乐表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戴维森教授首先对自己以问题意识为引领的学术历程进行了总结,然后介绍了近期完成的《关于某古典室内乐系列表演者、观众与场馆员工体验的案例研究》(A case study of performer,audience and venue staff experiences of a classical chamber music series),探索专业室内乐音乐家、场馆及出席观众之间的微观(人际的)与宏观(机构的/文化的)体验。结果表明,“合奏的艺术”是一个分布式的过程,依赖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较为重要的互助业务往来。

除上述几位任职于综合大学的资深学者外,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两位“70后”中青年专家维尔纳· 格布尔教授(Werner Goebl)与阿伦· 威廉蒙教授(Aaron Williamon)。两人分别来自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RCM),且各自掌管着享有国际盛誉的音乐声学系—维也纳声音风格研究所(Institut für musikalische akustik—Wiener klangstil,IWK)和表演科学中心(Centre for Performance Science,CPS)。格布尔教授团队主要介绍了他们近期承担的奥地利科学基金项目《维也纳的标志性声音:量化分析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Signature sound Vienna:quantifying the signature sound of the Vienna Philharmonic’s new year’s concerts),采用可发现、可获取、可互操作及可重复使用(findable, accessible, interoperable, and reusable,FAIR)的数据管理模式来探索这一著名文化名片的全方位特征,并借此助力数字音乐学与表演科学的突破性发展。而威廉蒙教授则在题为《发展和强化音乐卓越性的跨学科视角》(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developing and supporting musical excellence)的讲座中,首先梳理了表演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随后指出音乐教育者、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应提供把身心健康问题整合于专业音乐训练之中的支撑性环境,并展示最新升级的表演模拟器(performance simulator)等相关设备。两位教授的讲座,不仅对如何将前沿科技手段有效运用于艺术实践与提升音乐生活水平具有参考价值,更对我国一流音乐艺术院校如何从体制上支持新文科、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的创新融合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海外学者关于拓展学科边界的讲座基础上,国内十余位专家的主题发言涵盖了音乐表演研究的各个方面。

从音乐表演的历史、分析与文化维度来看,哈尔滨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的发言《音乐表演研究的历史维度及相关反思》首先回顾了音乐表演研究近年来的发展历史,肯定了国内青年学者在引进西学与研究方法拓展等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随后杨燕迪教授介绍了其对于古尔德、切利毕达克、傅聪等几位大师的个案研究,并指出现存海量音像资料对研究者梳理各行当艺术家表演历史的重要性。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与上海师范大学李亚副教授以《再论音乐人类学的表演研究》为题,在系统梳理中西音乐人类学的表演研究基础上,就其话语谱系在学科史的脉络与发展给出定位,提出“身体在场”对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并追问经由感觉呈现的文化经验和认知模式等相关问题。上海音乐学院李诗原教授在《声音的文化形象及其文化冲突》的发言中指出,音乐创作和表演从本质上说是对声音的把控,因此须充分认识和把握声音所固有的文化形象,并力图避免音乐所塑造的文化形象与音声固有文化形象之间的文化冲突,而中国当代音乐创演中存在大量因无视声音文化形象而造成的内在文化冲突现象,值得讨论或反思。上海音乐学院邹彦教授的发言《自东徂西、殊方同致—德勒兹哲学视域中的中西音乐表演观念》采用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部分理论,分析复杂多样的当代音乐表演现象,进而提出多元是未来音乐表演实践的趋势,每一位演奏者都应努力“画出”属于自己的逃逸线。

在偏向于科学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层面,上海音乐学院李小诺教授在题为《音乐表演多觉统合联动与脑机制研究》的发言中,结合实例说明音乐表演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而复杂的生理 — 心理过程,以身体有机运动的方式展现音乐的表现性;
为此,大脑通过对运动及多重知觉功能的整合,完成音符符号体系(如旋律、节奏、调性、结构等)解码、句法加工、音乐语义记忆等复杂功能。哈尔滨音乐学院宋蓓教授在其近期研究《音乐表演活动中的人际交流与互动机制》中采用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um instrument,fNIRS),以及超扫描(Hyperscanning)技术,测量合唱过程中两位被试的大脑同步,结果明确发现参与者之间存在脑间交互现象,且被试者本身的音乐素养,包括音乐记忆能力、对音乐和节奏的感知与模仿能力等在脑间互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央音乐学院周全教授的发言《音乐表演速度(时间性)分析的理论与意义》,梳理近年来音乐表演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得失,提出一套关于演奏速度分析的理论框架,可以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演奏中速度和速度变化,并为音乐分析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论基础。上海音乐学院洪丁副教授在题为《从范式反转到视界融合:音乐表演研究的方法论反思》的发言中,首先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音乐表演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从阿德勒体系的音乐学框架中衍生出的主要是“对音乐表演的研究”,而从音乐人类学体系中延伸出的则是“关于音乐表演的研究”,并进一步反思总结了从历史与哲学、音乐分析、科学实证等不同角度研究音乐表演的利弊得失。

本次论坛有多个主题发言涉及歌剧表演话题。其中,中国音乐学院康啸教授以《反派丑角在中文歌剧诞生之后》为题,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在中文歌剧中,丑角往往与反派相结合而形成“新行当”,但随着歌剧类型化发展,反派丑角在经历了崎岖成长或逐步消失的道路后,成为当今歌剧创作的一个痛点。中国海洋大学邹威特教授的发言《歌剧〈茶花女〉的表导演研究—1994年伦敦皇家歌剧院版的“传统”与2015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版的“现代”》深入分析了歌剧文本舞台化呈现的两种倾向:遵循“传统”观念忠实地再现歌剧文本的时间、地点、人物;
或是穿越时空,让某些传统歌剧在“现代”观念引导下充分展现当代人的生活与情感。浙江师范大学李晶教授在发言《歌剧现代制作的符号化倾向—以策姆林斯基歌剧〈侏儒〉为例》中从现代制作的角度切入,展开多版本的比较分析,指出歌剧现代制作符号化倾向对传播与接受的重要意义。长春人文学院韩彦婷教授则分享了《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歌剧教学的实践探索》,认为歌剧学的学科属性、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与新文科建设的逻辑契合,决定了其作为打开高校传统声乐教学局限的突破口。

此外,不少学者还作了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及西方音乐本土化的专题研究汇报。例如,浙江师范大学郭克俭教授在《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话语“润腔”研究六十年》中指出,虽然“润腔”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距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广博的音声外延、丰厚的学术底蕴和强大的理论张力,还远远不够,值得在未来作进一步的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王晓俊教授的《论中国民族乐器“技法母语”的学理内涵》指出,中国民族乐器“技法母语”是唤起记忆、构建民族乃至国家认同的重要媒介,也是当今中国民族音乐价值重估与学理重建的根本依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李祖胜教授在其发言《生命律动的艺术显现:二胡揉弦技法分类的学理阐释及其频谱实证研究》中,尝试采用频谱分析来揭示二胡揉弦技法分类的艺术规律,启发音乐表演专业艺术硕士探索以唱奏技法为研究对象,打破“作品历史背景+作品分析+表演处理”的惯用写作套路。上海师范大学刘洪教授在《音乐表演学派的“民族化”与“本土化”》的研究中则通过对欧洲、美国及中国百年来小提琴艺术的历史考察,指出小提琴学派在中国的“本土化”不仅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更是“中国乐派”整体发展进程中紧密相关的构成部分。

本次活动的分组论坛发言者主要是各大高校的在读研究生与青年教师,其参会论文大都是对国内外专家已涉及话题的延伸与拓展。例如,在历史表演风格方面,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朱苑宁、上海光启音乐进修学校的朱云及西南大学的常闻皓均对巴洛克时期、特别是巴赫的音乐表演风格展开深入剖析;
在研究方法层面,前两者偏向于哲学美学与历史文献梳理的方法,而后者更多地采用科学实证的手段。中央音乐学院的刘黛妮与西南大学的王媛媛则分别向前和向后拓展,应用历史表演的相关理念方法展开研究。前者探讨了中世纪音乐演奏中的复原、重构与当代演绎问题,而后者分析了现代钢琴家对于肖邦“非常规”指法记号的理解与诠释。在中国传统音乐方面,上海音乐学院的刘婷婷在发言中,创造性地把历史知情表演(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HIP)的西方概念运用到对《二泉映月》的理解与诠释中。云南大学的刘睿与李建民、济宁学院的白洁分别从结构性叙事、历史传承等角度,梳理传统音乐表演的民族志书写问题。华南师范大学的仲立斌与广西艺术学院的秦栋各自涉足戏曲表演与“礼乐同构”问题。江汉大学的胡萍与刘熙,以及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王珂分别尝试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当代室内乐的创演和器乐教学中。

在歌剧与声乐表演研究方面,上海音乐学院的贾佳子、徐晓玉与厦门大学的林晨分别从舞台呈现与镜头呈现、歌剧音乐指导及交织表演文化(interweaving performance cultures, IPC)等角度探讨中外歌剧的排演问题。中国音乐学院的刘旭光对近十年来的数百篇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回顾。哈尔滨音乐学院的王佳男梳理总结了喻宜萱(1909—2008)对中国声乐艺术的贡献。宁波大学的陈帅从科学角度探讨声乐教学中“运动伤害”问题。在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方面,上海音乐学院的杨丹赫分享了其关于美国专业钢琴教育行会之运营模式与学术热点的研究;
刘穗通过德勒兹的哲学理论,探讨肖邦《幻想即兴曲》在演奏“重复中的差异”;
南京艺术学院的金晶则分析了肖邦《第一叙事曲》在电影《钢琴家》中的应用。河北大学的刘熙盈提出在“双增”背景下拓展青少年钢琴学习曲库的建议;
华东理工大学的唐纯探讨了舒曼早期钢琴作品中的“蝴蝶”意象;
湖北文理学院的赵勇研究了在多重人文身份视域下江文也钢琴创作中的民族性基因阐释问题。

偏向于科学实证的可视化分析方法与具身认知问题在分组论坛中也有大量涉及。例如,上海音乐学院的张珊借助频谱分析等方法,探讨哈萨克族乐器斯布孜额的双声结构及其表演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的李伟彤和广州大学的胡蝶通过可视化方法分别分析了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唱词音声与演唱风格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薛碧芸综合运用Vmus.net等工具梳理总结孙以强的钢琴艺术特征;
中山大学的苏莹莹与上海音乐学院的周晓玲分别探讨了创作与表演及音乐教学中的具身认知问题。除此以外,分组论坛中还有一些较为个性化的专题研究,例如东北石油大学的杨育林分享了其在中外比较视域下,对高校古典吉他专业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
淮南师范学院的胡曼丽探讨俄罗斯声乐浪漫曲中的意境交融与民族情感渗透问题;
江汉大学的胡婷婷指出“自然”审美思想在古筝演奏中的体现与运用;
上海音乐学院的李宜蒨考证梳理了古筝演奏家梁在平(1910—2010)的生平与著作;
华南师范大学的江媛解读美国钢琴演奏博士的培养体系;
武汉音乐学院的李怡霖与陈阳比较剖析了《表演的艺术》(The art of performance)与《古典与浪漫的表演实践》(Classical and romantic performance practice)两本论著中关于演奏速度的表述,再次强调速度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作为特色单元,本届论坛共举行四场讲座音乐会,九位主讲人携不同论题,从不同视角,分享其最新研究成果。“讲座音乐会”这一形式极具音乐表演研究的学科特色,一方面延续着传统讲座的学术性与专题性,另一方面又增添了音乐会的艺术性与直观性。本届论坛的讲座音乐会,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注,又有对西方音乐经典的新解重构,还有原创音乐作品的展演与剖析,以及跨学科多元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其中,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担任主讲的《唐代音乐的复原及其音乐重构问题》在明确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所用乐器及乐谱形态的基础上,以严谨切实的态度面对古乐复兴。经过多年努力,团队搜集了近两万页的高清乐谱,并先后复原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直项琵琶、箜篌、横笛、羯鼓等30余件乐器。讲座音乐会上,音乐家以多首古曲展示古乐复原的初步成果,该项研究对打破中国古代音乐史长期以来作为“无声音乐史”的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生陆平以贝多芬《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1)为例,探讨《音乐表演视域下的贝多芬晚期风格若干面向》,从音乐表演自身的视域属性出发,以“结构的重建”“技法的重拾”“乐思的重塑”等具体手法观察作曲家、作品、表演者和聆听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并借助手稿、乐谱、录音、乐器等介质与现有研究成果形成共振效应,揭示贝多芬晚期风格的艺术价值。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颜梦娇的讲演题目为《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钢琴作品的诠释路径》,以音乐表演为导向展开研究,分析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A调小夜曲》的文本、乐谱、录音版本及相关演奏家的采访,展现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理解其音乐语言与多维度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钢琴表演者的诠释决策提供有效路径。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林咏瑜以美国作曲家罗奇伯格的《50首随想变奏曲》为对象,探讨罗奇伯格创作于1970年的小提琴作品如何以“组合艺术”技法融合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等不同音乐风格,并结合现场演奏解析部分变奏的风格引用问题。

上海音乐学院崔岚副教授的选题聚焦钢琴合作艺术研究。挑选三首德彪西早期艺术歌曲《星夜》《美丽的黄昏》《皮埃罗》,以钢琴演奏家和声乐艺术指导的双重身份,从作品的背景、流派、诗词、语音、结构、和声、调性等方面论述合作钢琴演奏的“渲染”手法。其与女高音歌唱家的现场合作表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术观点与艺术理念的传递更加生动。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胡庭银的《管风琴艺术学科建设在中国》从音乐教育角度出发,对比中国音乐院校与欧洲音乐院校管风琴演奏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阐述各国管风琴艺术的风格特点及在我国的演出和教学现状,剖析其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陈卉的讲座音乐会关注当代中国钢琴作品中“韵”之表达,结合其原创钢琴组曲《树II》,从音乐创作分析与钢琴演奏的双重视角,探寻如何“自己写自己、自己弹自己”,进而解读当代中国钢琴作品中创作意念、思路及创作手段的独特性。中央音乐学院硕士艾鹏飞以其与一位古琴演奏家共同创作的二重奏《和鸣》为例,观察在音乐表演和当代创作中的文化色彩。基于演奏者视角,通过现场表演,辅以演奏直观感受和创作客观意图,力图使音乐本身实现自我表达,阐释用音乐打破文化壁垒的可能性。武汉音乐学院冯欣欣副教授以“音画视听会”的形式探索音乐表演的跨媒介表达,致力于视听艺术汇聚的创作与表演,体现出艺术与科技、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使其不只停留于带有视觉装饰的音乐表演形式,而上升为带有创造性的音乐演绎方式。

音乐表演专业硕士与专业博士的培养是本次论坛的重点话题,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论坛主席廖昌永教授在书面致辞中特别指出:“要通过音乐表演研究的学科发展来推动中国式音乐艺术专业博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这一问题,有三位专家进行了专题发言,另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专题研讨。曾长期分管研究生工作的上海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华天礽教授认为,应充分重视表演专业艺术史的课程建设,例如弦乐艺术史、管乐艺术史、声乐艺术史、钢琴艺术史等等,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养,拓展其在音乐声学与乐器声学等方面的知识面。在上音长期担任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课程的刘红教授指出,音乐表演专业博士生的培养与学习应首先认清不同的国情和实情,才有利于把相关的事情做好;
在我国音乐院校教师普遍要求博士学位的大背景下,专业博士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具有丰富理论修养与卓越研究能力的大学教师,而不是演奏(唱)家;
基于这一共识,学位论文的写作能力训练应成为重中之重。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高拂晓教授也认为音乐表演专业博士生培养应贯彻学术性思维、培养研究精神;
主张通过改革传统课程模式,以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实现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的转化;
同时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环节应体现思维能力训练,并建立以舞台表演呈现为导向的教学思路。

在专题研讨中,上海音乐学院冯磊副院长首先提出两点看法,其一是站在既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高度,进行中国音乐表演专业博士培养的顶层设计;
其二是对专业型与学术型博士的区分具有相对性,要站在人一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尺度上来规划培养计划的制定。在先前主题发言的基础上,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杨燕迪教授在专题研讨中又进一步补充,认为音乐表演专业博士要设置明确和规范的学位评价规格,专业技能、艺术呈现和理论能力并重,毕业音乐会有学术规格,包括风格、表演形式(例如与乐队合作的协奏曲)等要素。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原主任张巍教授认为,当务之急是对最新学科目录调整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再基于不同地区与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差异,以及硕、博之间的学术层级差异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副主编李诗原教授特别强调表演专业论文的写作范式问题,认为目前音乐表演方面论文模式化的情况较为严重,且没有把研究问题充分落实到实践层面,尽管各刊物均支持表演研究的发展,但一定程度论文发表依然困难。

对于各位专家的不同观点,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秘书康啸教授认为,当前的学科目录调整及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正表演艺术家与理论家“错行”的问题;
当然,未来的专博培养仍要遵循学术与专业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大家也已基本形成“上海共识”。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施忠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郑艳教授不约而同地提到,在美国音乐艺术博士(Doctor of musical arts,DMA)培养体系启发下,加强音乐分析与音乐表演之间紧密联系的重要性;
此外,郑艳还提出借助社会资源与行业导师力量开放办学的设想。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王晓俊教授基于先前担任研究生处领导的经验,进一步提出两点意见:一是研究生招生目录的调整具有明显的就业导向;
二是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别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很多专业导师并没有充分发挥积极性。最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诺教授强调,要站在音乐表演者的立场上去构建音乐表演专业博士的培养体系,特别是课程体系;
而音乐心理学对音乐表演专业发展具有较为有利的支撑作用,因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本次音乐表演研究国际学术论坛暨跨学科系列讲座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2023年不仅是疫情后国际学术交流基本恢复正常的第一年,同时也是音乐表演研究(musical performance studies)作为带有鲜明新文科特征的交叉学科领域被全面引入中国的第十个年头。在此期间,中国的青年学者已通过海外留学、译著译文,以及国际参会、论文发表与获奖等方式实现了研究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并由原先以单向引进学习为主逐渐转为双向学术交流及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本次论坛让国内外学术名家与青年学者们汇聚一堂,共商学科发展大计,成为历年来规模最大、国际化与普及程度最高的同类活动之一,标志着中国的音乐表演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尤其令人欣慰的是,本次论坛有较多在读研究生与青年教师共同参与,以论文宣讲或讲座音乐会等形式展现了年轻人特有的才华与活力,显示出音乐表演研究在中国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通过本次活动发现,该领域目前还存在诸问题,有待今后解决:例如,国外专家讲座中所提到的一些尤为适合中国音乐院校借鉴的“表演科学中心”等跨学科资源整合方式,暂未得到体制化支持;
同时,国内专家主题发言中所涉及的诸如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的提议,也较难得到落实;
在分组论坛的部分青年学者发言中,能看到缺乏针对性研究范式指导的盲目自发行为;
而在讲座音乐会中,则明显存在缺乏表演研究相关问题意识,仅停留在普及讲演层面的情况。此外,在音乐表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从对新版专业目录的解读到人才培养定位目标等诸多方面,专家们依然存在不少争议与分歧。但可以肯定,在未来全面推进中国式音乐艺术专业拔尖人才培养进程中,基于本次活动的长远影响,遗留的问题均能得到圆满解决。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 上海音乐学院来我校考察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齐鲁艺苑(2023年3期)2023-07-09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刘排教授简介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2期)2021-04-09“当代”或是期待?——2016上海音乐学院第九届“当代音乐周”回思人民音乐(2017年7期)2017-07-19希望的回响——评“春天的律动Ⅲ”上海音乐学院民乐重奏合奏音乐会人民音乐(2017年7期)2017-07-19《海上·音》大型原创音乐剧在上海音乐学院上演人民音乐(2016年1期)2016-11-07音乐东方艺术·大家(2016年6期)2016-09-05音乐数位时尚·环球生活(2009年8期)2009-11-19秋夜的音乐中学生英语高中综合天地(2008年10期)2008-12-22恐怖的教授故事会(2006年19期)2006-01-12

推荐访问:跨学科 表演 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