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荣粉,梁文静,陈 晨,屠 艳,桂婷婷
(1.曲靖市马龙区农业农村局,云南 曲靖 655100;
2.曲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云南 曲靖 655000)
(一)产地环境重审查、轻后期监管
绿色有机食品的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由执行认证的现场检查员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一般情况,认证管理部门在认证过程中对产地环境审查评价较为严格,对获证主体后期的生产环境变化关注相对较少。监管部门除对获证基地周边环境的变化持续关注外,也需要对施入土壤的投入品溯源,加强对土壤、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
(二)绿色生产成本和收益不匹配
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成本高,一方面是绿色生资比普通农资价格高;
另一方面是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技术操作要求耗费更多的人工(施用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肥耗费的人工成本较高)。一是绿色农药比传统农药的药效期短,对施药的窗口期要求更高,施药频率增加,相应的用药成本和用工成本都会增加。二是有机食品生产中禁用除草剂,传统种植技术无法有效解决除草问题,人工除草成本高。加之绿色食品的高成本投入不一定意味着高回报。一些经营主体对绿色有机食品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获得认证就意味着容易被市场认可,能够被消费者更好地接受,绿色食品的高售价能够在农业上以高投入取得高收益。但绿色有机食品因价格和信任问题,新兴企业和产品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在产品推广上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和较长的时间。许多农业生产主体尤其是一些中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产品虽然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但营销环节薄弱,销售渠道不畅,品牌影响力低,销售价格与普通产品相差不大,生产收益未达预期。经营者为降低生产成本、保障收益而不按技术要求规范使用绿色生资。
位于马龙区旧县街道的云南嘉华食用玫瑰花种植基地是云南嘉华食品有限公司鲜花饼原料专供基地,食用玫瑰于2014年获得有机认证。完整的产业链及品牌的高附加值保障了食用玫瑰种植端的收益。为保障终端销售的稳定性和产品的持续竞争力,优质、安全、品质稳定的原料供给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自我需求,基地在有机种植过程中规范执行食用玫瑰有机种植标准,不断改进种植技术。食用玫瑰花原料的有机认证和嘉华食品的品牌形象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该典型案例可以看出,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得益于科学技术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广泛、高效、安全、环保的生物农药的研发,绿色、环保、多态化的肥料应用,新的生产技术、种植模式的探索和推广,都有助于绿色农业生产从源头上降本提质增效;
另一方面,销售端畅通,有品牌效应和收益保障的农产品能够倒逼企业在生产端严格自律,规范执行生产标准。
(三)绿色生资的使用与生产技术不配套
在对本地绿色认证企业和农资公司的调研中发现,一些生产者对绿色生资认知有限,习惯性地选择熟悉的或者当地农资市场常规销售的绿色食品可用农药,认证企业的内检员没有真正履职。农资公司的绿色生资多为常见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在用药选择上的局限性,导致使用效果不佳,在病虫害难以有效控制的时候,生产者会使用《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规定外的产品。
绿色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低毒且药效期短,为有效防治病虫害需要配套更加精良的生产技术,包括提高地力和土壤健康等土壤改良措施;
加强管理,提高作物抗病性;
适期防治,规范用药(控制施药浓度、次数、安全间隔期)等。有机肥、农家肥施肥有别于化学肥料,在规模化种植时需要配套与之相适应的种植规格和栽培模式,以便后期的生产管理。一些小微经营主体虽然取得了绿色食品证书,但生产上没有匹配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
对马龙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分析,规模小的本地农业企业在生产技术上存在明显短板,间接加大了生产投入;
外来企业,如获得有机认证的曲靖佳沃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马龙分公司,获得绿色认证的云南蓝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资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销售团队及渠道等方面优势明显,现代化标准化建设蓝莓基地,企业管理规范,有专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团队,蓝莓品质优,产品畅销国内,供不应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加强绿色有机认证企业诚信信息的共建共享
1.建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诚信档案,构建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共享平台。相关监管执法部门对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行使管理职责时,能够积累大量企业诚信信息,搭建信息共享共管平台,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以此作为企业诚信等级评价的参考和依据。企业法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责任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失信行为应纳入法人的社会信用档案。企业诚信档案共建共管,诚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形成,有助于围堵管理漏洞,降低管理执法成本,促进企业诚信自律,发挥社会共同监督作用。
2.完善认证企业诚信信息共享机制。依托各地搭建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地方征信平台、地方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大力推动征信数据采集共享,加强地方征信平台与企业生产经营诚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3.加大绿色有机认证企业失信信息的披露力度。相关部门联合参与,制定针对认证企业失信行为披露公示的办法,加强认证企业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各个环节的失信行为曝光。
(二)加强行业诚信体系的基础内容建设
1.制定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管理办法,加强证后管理。由“重认证”转向“重监督”, 制定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管理办法,对取得认证的企业绿色生资购买使用管理、农残检测抽检、生产技术培训、产地环境年检,一票否决、退出公告等制约机制做具体要求,对获证企业产品农残检测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2.建立绿色有机食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对续展的认证企业开展绿色有机食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赋星管理。将企业的质量管理、环境守法、绿色生产、社会贡献、纳税情况、银行信用等级等方面纳入评价体系,将重点监管企业的失信行为列入一票否决项,通过调取企业申报资料、核实情况、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及监管单位联合审议的方式确定最终评定结果,实行1年1评估的升星和降星动态管理。
3.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强化绿色有机认证企业信用评级结果应用。将评价等级与企业利益绑定,实行差别化管理。在企业行政许可、评优创优、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优待政策;
在品牌建设、市场推广、项目申报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通过信用等级评价管理推动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企业自律,按标准绿色生产,遵守行业诚信。
(三)深化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为绿色有机食品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障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明确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主要负责人身上。与食品安全法相衔接,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行刑衔接作出规定,对经营者起到震慑作用。法律法规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重在执法、普法。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应加强执法,加强联合管理,加大对认证主体的法人、内检员、生产管理人员等经营从业者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2.强化可追溯系统及平台的管理功能。对绿色生资销售,获证企业购买、使用绿色生资,职能管理部门对生产过程监管、对产品检测形成“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改进可追溯系统的可视化、透明化,让广泛的社会监督力量参与其中。
3.广泛宣传和普及绿色有机食品知识。对优质企业和产品做重点推介,以优质的产品和透明的生产管理、严格的质量控制过程来提高绿色有机食品品牌的公信力,推动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社会自觉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诚信有机食品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当代陕西(2019年23期)2020-01-06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我们和诚信在一起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食品造假必严惩少儿美术(快乐历史地理)(2018年3期)2018-09-25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7年4期)2017-07-07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中华海洋法学评论(2017年1期)2017-01-24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有机心不如无机心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