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时间:2024-09-12 10:36:01 来源:网友投稿

郑茂典

从“泥泞水塘”到“现代新城”,从改革开放“试验田”到创新型园区“新标杆”。如今,苏州工业园区已吸引了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集聚了248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创板上市公司17家,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实现“七连冠”。

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园区位于苏州东部,占地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4个功能区、5个街道。1994年2月,苏州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两国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园区的蝶变之路正式开启,苏州工业园区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

从“一片白地”成长为“创新高地”

700多年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发现的“东方威尼斯”苏州,如今成为国外游客的打卡胜地。不仅美景让人流连,苏州还聚集了中国大陆近十分之一的外资企业,连续9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十大城市”。

开放的苏州,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缩影。从中国和新加坡首度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到牛津、哈佛等顶尖高校落户江南水乡;
从明轩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完美落成,到加拿大逸园开门迎客;
从助力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区建设,到“长三角地区对接东盟货物贸易平台”运行……一座城市精彩演绎了“自觉学习世界、自信融入世界、自强增益世界”的开放之道。

30年的发展,离不开苏州改革开放“三大法宝”之一的“园区经验”——借鉴、创新、圆融、共赢,更离不开这片热土上形成的“园区精神”——改革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1994年2月26日,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园区呱呱坠地。30年前,苏州人压根儿想不到新加坡人会“相中”这块烂水地——湖多水密,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划船扬不了帆,走路五分钟就要拐弯”,开发投入成本太大。

轰轰烈烈的建设就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拉开大幕。

按照新加坡的要求,中期合作开发70平方公里,在正式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之前,必须将设施一步到位建设好,并要求地下设施“百年不落后”。这让习惯于“边规划、边建设”的中国人很难理解。

更让人诧异的是,新加坡提出,要让园区达到百年不遇洪涝的防淹能力。按此要求,要把整个70平方公里的园区填起70厘米高,当时填一方土的价格是64元,70平方公里就需30多亿元。

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让苏南一带几乎成为汪洋,而园区却是汪洋中的一片绿地。园区人这才开始理解“为何这么做”——一步到位后,避免了重复建设带来的成本成倍增加和效益降低的恶性循环。

地面工程和招商引资还未见影子,新加坡方面就要求先建一个投资数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并要求园区70平方公里内的污水实现自流通畅。如今,30年的发展验证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规划效益,这成为园区的重要经验。

一位参与筹备的人员介绍,在移植新加坡“软件”的过程中,东西方文化、法律、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与矛盾,几乎无处不在。如何处理和协调这些问题,考验着园区人的能力和思想解放程度。

30年来,园区从借鉴运用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出发,利用“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政策优势,凭着一股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闯劲,演绎出一部改革开放的“史诗大片”。

从“智慧芽”破土而出 到“独角兽”奋力奔跑

据苏州市科技局公示的2023年度拟入库独角兽培育和瞪羚企业名单显示,全市独角兽培育企业224家,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入选98家,占全市超四成;
全市瞪羚企业876家,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入选223家,占全市四分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入选独角兽培育企业和瞪羚企业数量均位列全市第一。

斩获“两个第一”,苏州工业园区靠的是前瞻谋划布局与深耕新领域新赛道。

在苏州工业园区,大部分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分布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深耕创新药、智能驾驶、机器人、数字文娱、云计算等新领域新赛道。这一局面的形成,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前瞻谋划布局密不可分。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的企业扶持体系,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支持一批高估值、高成长的科技企业。

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启动瞪羚、独角兽培育工程,在国内率先出台独角兽企业等新物种培育奖励政策,逐步探索和深化新物种企业梯度培育机制。

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完善企业分层培育链条。

2022年起,苏州工业园区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打造“新物种进化营”,将培育触角向前延伸,进一步挖掘有潜力成长为新物种的早期企业,培养瞪羚等“后备军”队伍。

通过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苏州工业园区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与扶持,全力打造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上市”企业发展梯队,构建全链条企业培育体系,树立和培育了一批独角兽和瞪羚标杆企业集群。

2023年夏天,在苏州工业园区东堰里路东、赵家上路南的工地上,胜科纳米总部大楼拔地而起,如今大楼已投入使用。十几年前,胜科纳米创始人李晓旻在考察了全国多个城市后,毅然决定落户苏州工业园区。随后十余年间,胜科纳米异军突起、逆势突围,并于2022年获评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

“苏州工业园区周边完备的产业生态是多年来支撑我们发展的关键之一。仅在苏州,我们的客户就达到了400多家。足不出园区,我们服务的客户就有140多家。”李晓旻说。

苏州工业园区良好的金融资本体系,也为胜科纳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目前,胜科纳米已进行了多轮融资,得到了多个园区风投的大力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完备的银行授信体系给了我们极大的助力。例如,在我们建立总部大楼的过程中,就有多家银行主动找上门,授信了7亿元,并给予非常优惠的政策。”李晓旻说。

独角兽企业是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的“晴雨表”。因此,苏州工业园区全力打造适合各类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的“土壤”“阳光”“雨露”,创造最优环境,助力潜在独角兽企业蝶变,让“新物种”撑起高质量发展新脊梁。

作为全国开放创新高地,苏州工业园区已累计培育各级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218家,持续在各级独角兽、潜在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榜单中位列第一梯队。

2023年,苏州工业园区有5家企业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49家企业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合计占江苏省的30%。

走好共赢“开放路” 打好服务“创新牌”

企业崭露头角不仅需要自身练就“独门绝技”,也离不开人才、金融、载体、平台等要素的支撑,苏州工业园区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其完善创新生态的一系列强支撑和硬举措。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与创新的互动,让苏州工业园区持续释放更大能量。苏州工业园区的人才政策是更多优秀人才选择在苏州就业的最大原因。根据产业地图绘制人才图谱,苏州工业园区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对顶尖人才团队、重大招商项目给予“一事一议”重点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做好精准服务,从对接洽谈、项目落户、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入手,建立保姆式服务体系。同时,苏州工业园区深入实施的“金鸡湖人才计划”等人才工程,系统布局建设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设立分校或研究院,不遗余力集聚高素质人才和资本。

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苏州工业园区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50.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73.9%。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创新主体加速集聚,构建了以苏州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一区两中心”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内集聚了一批院士专家,集聚大院大所37家。其中,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国家队”科研院所有15家。显著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一批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持续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创新生态也在不断优化。

苏州工业园区瞄准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区域特色新兴产业,通过分析研究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关键环节、重点和空白领域、薄弱环节以及未来爆发点,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滚动编制产业图谱。园区聚焦细分领域,实施精准招商。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东沙湖基金小镇,形成以私募股权为特色的基金全产业链,入驻基金规模近3800亿元。同时,园区设立了规模100亿元产业基金、15亿元科创投资基金,为科技企业提供从初创到IPO上市全生命周期、全场景、全生态的金融服务。

随着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这里正加速打造适宜科技企业奔腾的生态环境。当前,苏州工业园区正奋力迈向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面向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进一步构建科技企业期盼的开放格局、做强科技企业青睐的产业质态、完善科技企业急需的创新生态、优化科技企业渴望的营商环境,持续壮大高成长企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苏州工业园区独角兽园区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中小学校长(2022年4期)2022-05-28寻找独角兽趣味(语文)(2020年10期)2020-07-21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它就是独角兽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19年7期)2019-11-16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现代苏州(2019年20期)2019-11-01自贸区4.0来了,苏州工业园区准备好了吗?现代苏州(2019年18期)2019-10-15园区的开放样本商周刊(2018年24期)2019-01-08从园区化到国际化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遇见独角兽小主人报(2018年11期)2018-06-26认不出了小朋友·快乐手工(2016年4期)2016-11-19

推荐访问:挺进 世界一流 高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