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中国融合教育发展研究——脉络、热点及发展趋向

时间:2024-09-13 17:36:01 来源:网友投稿

李 勇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2.安顺学院 教育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20 世纪80 年代末,中国开始对轻度残疾儿童实施随班就读政策,随班就读成为我国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对特殊儿童开展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融合教育在我国从理念到实践不断拓展,研究队伍逐渐形成,研究成果逐年增加,学术交流活动也日渐频繁。纵观我国融合教育研究历程,历经多年的发展,从实践到理论方面已有了丰富的成果积累,但目前特殊教育学界较少对其研究发展现状、热点及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因此,有必要以发展的视角对我国融合教育近30年的研究脉络和现实样态进行梳理,这有利于厘清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理路,也有利于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为我国后续融合教育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此,研究选择文献计量和可视化视角对20 世纪末以来我国融合教育研究脉络、研究热点及趋向进行分析。

(一)样本来源及数据选择

研究以CNKI 数据为检索源,获得主题为“融合教育”的文献5572 篇(截至2023 年5 月26 日),去除会议、报纸、学校简介、访谈等关联性较低的文献,再剔除重复数据,最后获得的4331 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采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8.R3,应用可视化分析方法对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4—2023 年主题为“融合教育”的文献年度发文量、研究机构合作网络与作者、文献共被引以及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方面展开定性与定量分析。

(一)研究脉络分析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融合教育理念逐渐被引入我国教育领域,我国学者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丰富完善我国随班就读理论。许天威等[1]较早介绍西方融合教育理念。通过对文献发表时间、发表数量和发表趋势分布图的检索、绘制和分析,可以比较直观剖析融合教育领域研究的历程与变化趋向。(见图1)。

图1 年份发表文献统计

从1994—2023 年融合教育研究调查情况来看,年度发文量和阶段研究热度均不一致。融合教育研究脉络从年度发文量和研究热度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2004 年,理念交融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学者结合我国随班就读情况,对融合教育思想理念展开学习借鉴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以下方面:一是对国外融合教育理念借鉴研究。如:许天威[1]对加拿大特殊教育改革动向进行研究,介绍加拿大融合教育理念;
曹婕琼等[2]研究比较中国、日本和美国在融合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培训、教学准备、模式与对象以及其他方面的异同点;
钱小龙等[3]从丹麦的特殊师范教育、特殊教育和国家教育三个方面阐述丹麦融合教育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张瑛[4]介绍并引入德国融合教育理念;
卢乃桂[5]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融合教育的基本观念及实践问题深入剖析。二是部分学者开始结合我国随班就读思考融合教育安置,如张宁生等[6]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提出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这一阶段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本土化研究缺失,大量的西方融合教育理念被借鉴和吸纳;
二是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较少,1996、1998、1999 和2001 年文献数为0,其余年份均为12 篇以内,融合教育研究处于理念交融时期。

第二阶段:2005—2017 年,理念融通阶段。

这一阶段显著特征为研究发文量迅速增加。我国对西方融合教育研究成果借鉴数量增多,速度加快,出现许多聚焦国外融合教育的研究者。如:南丁[7]对日本融合教育的研究,曹漱芹[8]对德国不来梅州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等等。这一阶段,在研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中外融合教育比较研究突出。如:邓猛,朱志勇[9]对中西方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周念丽[10]比较研究中、日幼儿园教师学前融合教育意识,等等。

这一阶段另一特征是我国部分研究者开始结合我国国情,对融合教育开展实践探索与实证研究,如:方俊明[11]从融合教育的支持系统、融合教育对现代教师教育的挑战提出自己的建议,雷江华、邓猛针[12]对国内外听觉障碍儿童融合教育的语言教学模式进行解析,等等。

另外,这一阶段开始出现以融合教育主题研究为硕博生毕业论文选题主题现象。如:李春梅[13]以融合教育理念下自闭症儿童治疗方式为研究主题,侯旭[14]以学前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构作为研究主题,等等。

可以看出,这一阶段,除了加速对国外研究成果借鉴之外,我国学者开始尝试把国际融合教育理念与我国融合教育实践融通开展研究。

第三阶段:2017 年至今,新时代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入新时代,融合教育研究也具有新时代特征:一是研究文献数量再创新高,2017 年至2023 年,每年较前一年增减分别为257 篇、175 篇、75 篇、-15 篇、136 篇、17 篇。这一阶段,受疫情影响,2021 年发文量与2020 年基本持平,之后迅速增加,2023年预测发文量925 篇,比2019 年675 篇多出250 篇,呈现蓬勃之势;
二是研究的领域广泛拓展,涉及融合教育、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素养、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听障儿童、孤独症儿童等类型和领域。(见图2);
三是研究受到硕博生高度关注,以“融合教育”为主题的硕士论文达267 篇,博士论文13 篇,较前一阶段显著增加。四川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均为15篇,紧随其后的是华东师范大学14 篇,云南师范大学9 篇,浙江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各8 篇,上海师范大学7 篇(见图3)。四是研究结合新时代热点展开研究突出。如徐琴芳[15]聚焦融合教育创新创业研究、孟万金等[16]关注“五育”融合、姜琨等[17]开展融合教育互联网+研究、邓猛等[18]开展对我国新时期融合教育研究、赵斌等[19]针对《“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开展融合教育政策研究、丁勇[20]对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等成为研究重要焦点。

图2 融合教育研究分类统计

图3 “融合教育”研究硕博论文统计

(二)研究聚类分析

1.核心作者聚类分析

该研究领域近30 年发表相关文献研究者共计1231 人,从收集的文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发文量前20 的作者中,邓猛发文62 篇稳居发文量榜首(见表1)。

表1 核心作者发文量统计

对核心作者进行普赖斯定律分析可知,产出最低的核心作者量N=0.749×ηmax1/2,ηmax 为产出最高作者发文量,ηmax=62,带入得到N≈6。据此算出核心作者人数为59 人,占该领域研究文献作者数的13.70%,小于50%。依据赖普斯定律原理,假如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发文量不高于文献总数的50%,说明该领域研究核心研究团队尚未形成,据此可以肯定融合教育研究领域核心研究团队处于形成状态中。高产研究团队中,以邓猛、王雁、雷江华、赵斌为主的四个研究团队成为高产研究团队。(见图4。)

图4 核心作者聚类

2.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聚类分析

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绘制“融合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共现图谱,图中每个机构所处中心点位置表明该机构在“融合教育”研究中的地位,机构分支越多表明该机构的中心性越强,在研究者中的核心地位越突出。从图5 可知,“融合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核心的研究态势,另外有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等少数几个研究机构建立合作研究关系,研究机构较集中,呈现该研究领域的机构协作样态。(见图5。)

图5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聚类

3.载文期刊情况分析

从4331 篇相关文献中去除1423 篇相关性较弱的文献,纳入研究分析的文献中期刊论文有2908 篇,691 篇(23.7%)发表在核心期刊,2229 篇(76.7%)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中国特殊教育》核心期刊载文量最多,累计发文高达230 篇,占文献总数的34.6%,占期刊发文量总数的8.2%。核心期刊发文量反映出该学科的研究主流,根据普赖斯定律=11.359,结果为11.359,取其整数11,1994—2023 年间载文量最低11 篇以上核心期刊合计刊载融合教育领域研究相关文献为1321 篇,占全部期刊文献数的45.4%,低于50%,依据普赖斯定律原理,该研究领域核心期刊群还未形成。

4.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体现研究文献的主要前沿研究领域及热点情况,通过对收集的融合教育文献中核心关键词聚类分析,对近30 年来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趋向、热点进行梳理;
结合高频关键词具有充分显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的特点,中介中心性高的节点表示为连接2 个不同聚类的衔接点,应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对文献中的关键词作共现分析,绘制出融合教育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6。)

图6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由表2 可见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融合教育、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等关键词。中心性越强关键词出现频率越多越高。(见表2。)

表2 研究文献前20 分布情况

结合表2 由图6 可见该研究领域起到“核心桥梁”作用的核心关键词有3 个;
“融合教育”中心性为0.6,“特殊教育”中心性为为0.28,“随班就读”中心性为0.26。

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基础上,对关键词聚类进行对数似然比(LLR)算法分析,可以更清晰地展示融合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刊载热点(见图7)。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Q 值=0.6939,Q≥0.5,表示聚类结构显著,该聚类结论也是合理的;
聚类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S 值=0.5748,S 值>0.5,说明聚类显著,且结果合理可信,该图谱能较好地反映出研究热点载文样态。该图谱形成标签为12 个较为合理的聚类(见图7),S 值=0.5748,S 值均≥0.6,聚类是令人信服的。这些聚类标签反映出我国融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

图7 关键词聚类

结合时区演化图(见图8)和突现词统计图(见图9),融合教育、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学前融合教育、个案研究、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实践探索、自闭症儿童、教育融合、普特融合、策略研究等等内容成为融合教育研究热点。

图8 Time Zone 时区演化

图9 突现词统计(Citation Burst)

(一)融合教育研究时间、空间分布情况

一是中国知网近年刊载融合教育研究领域文献量呈不断上升趋势,2014 年至2023 年,每年均较前一年增加数,呈不断上升趋势;
二是研究的领域广泛,涉及多类型特殊儿童和丰富的研究领域;
三是研究受到硕博生高度关注;
四是研究结合新时代热点展开研究突出。

该研究领域核心期刊群尚未形成,研究领域核心研究团队尚未完全形成。以邓猛、王雁、雷江华、赵斌为代表的四个研究团队形成高产研究合作团队。

“融合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核心的研究态势,另外有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少数几个研究机构建立合作研究关系,研究机构相对较集中。(见图5)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地区研究机构分布较少,这可能与地区间科技经济以及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有关。

(二)融合教育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与突变分析,总结融合教育主要研究的热点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融合教育诊断与分类研究

根据融合教育对象的特征,融合教育研究主要聚焦于特殊儿童、残疾儿童、特殊幼儿、残疾学生等类型儿童教育。具体包括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研究、残障学生融合教育研究等儿童分类融合教育热点内容。笔者认为,这是融合教育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重要实践研究导向意义。

2.融合教育教育安置研究

在对融合教育研究过程中,教育安置问题是关键。研究发现,融合教育研究热点之一集中于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等教育安置。许多学者就随班就读开展深入探索,如:顾明远[21]264认为,随班就读是残疾人(如肢残、轻度弱智等学生)受教育主要方式之一。华国栋[22]3也持相似观点。邓猛[23]认为随班就读是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对特殊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
随班就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安置方式。

在研究“融合教育”时,对“全纳教育”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如:我国著名学者朴永馨[24]36-37翻译后将“全纳教育”译为“混合教育”“集中教育”“融合”;
朴永馨[25]认为应将其翻译为“包容”较合适;
邓猛认为[26]、[27]230-232“融合教育”一词更能反映出其真正含义,不赞成翻译成“全纳教育”,并且主张译为“融合”。肖非[28]认同台湾学者将“inclusive education”译成“融合教育”。“融合教育”的译法在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使用普遍。

个别化教育或者个别化教育计划本质上就是融合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特殊儿童有其个性,怎样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其教育引导是学术界历来难点和重点之一,也是重要的研究热点。著名学者肖非[29]指出“个别化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基石”,并深入阐述IEP 和个别化教学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IEP 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于素红[30]阐述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现实困境,就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等等。

3.融合教育的保障研究

我国特殊教育走的是一条政府办学道路,特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坚强领导。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规范与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融合教育的政策规定。怎样保障融合教育顺利展开一直以来成为研究重要热点。[31]国务院2021 年7月8 日印发并实施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要求随班就读工作开展,要依托普通学校,加强和完善支持保障机制建设。朱海荣等[32]研究者对构建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保障开展深入研究,等等。

4.融合教育的实证研究

融合教育实证研究具体包括医教结合、融合教育个案、融合教育课程、融合教育教师、融合教育儿童、融合教育教育模式、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等。笔者认为融合教育实践探索研究有利于突破融合教育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对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融合教育理论实践、融合教育理论借鉴与应用,有利于我国随班就读理论与实践的改进,为后续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发现,我国融合教育领域研究面临许多具体问题,主要表现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团队力量不足,研究团队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部地区,并且整体分布较分散;
研究机构协同研究不明显,学术壁垒还存在,学术共同体尚未形成;
研究机构中心性偏低,在学术研究领域内影响力不强;
研究机构集中在少数几所高校,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对该领域研究成果不明显;
融合教育研究地域显示发展不均,主要研究区域集中在华北和华东经济发达地区。

因此笔者认为在融合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发展我国融合教育需要打造核心研究团队,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
加强学术研究机构协同研究,构建学术共同体;
强化本土研究,凸显融合教育研究成果本土性和原创性;
增强实证研究,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实践数据;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加强与国际同频共振,实现融合教育研究国际化;
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融合教育发展之路,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融合教育体制机制。这些需要多学科交流参与、协同创新研究、深度合作才能完成。

猜你喜欢 随班聚类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潍坊学院学报(2021年3期)2021-08-23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变与发展
——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绥化学院学报(2018年7期)2018-07-06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电子测试(2017年15期)2017-12-18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科学与财富(2017年22期)2017-09-10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雷达学报(2017年6期)2017-03-26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电子设计工程(2015年6期)2015-02-27

推荐访问:发展 热点 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