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摘 要]实施“五育并举”,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必须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前那段用鲜血染成的红色历史。“红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底色,“红色文化”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常态化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没有重视红色文化的挖掘、将红色文化教育学科化、红色文化教育大多以专门性活动进行、教学活动没有突出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浸润等问题。红色文化教育价值要最大化地满足青少年成长需求,必须要让红色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因而,在常態课中挖掘红色基因,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提高红色文化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传承红色文化教育的课堂应具备的基本样态、以公开课为抓手循序渐进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为载体传递好核心价值观、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强化党员教师在常态课中传承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升全体教师传承红色文化的能力、教育科研要加强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谨防形式化的红色文化教育等措施融入红色文化。
[关键词]课堂教学;
红色文化;
教育价值;
教育引领
“五育并举”占首位的是德育,因而,近年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被提到空前的高度。在思政教育中,红色革命文化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的需要,是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学校全面贯彻和落实的必要举措。因而,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历来受到各个学校高度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挖掘红色文化教育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开展红色革命文化教育,提升红色革命文化教育价值。通过广大教师的积极努力,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红色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方式与方法,即如何通过红色文化教育促进课堂教学,如何围绕课堂教学进一步传承好中华民族的红色精神。
一、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时代意义
红色,对中华民族而言寓意深刻。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红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红色的,南湖的红船是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色代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例如:中国共产党的党旗是红色的,中国共产党组建的第一支军队命名为红军,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瑞金称之为红都。从战争年代到如今,激励几代人的文艺作品,例如电影《红色娘子军》《红旗谱》,小说《红岩》,歌曲《红梅赞》《红星照我去战斗》《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都与红色有关。
(二)“红色”是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底色
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是需要底色的,这个底色就是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红色”。对于人生观尚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了解新中国成立前那段红色历史,就会知道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就会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将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更好地传承给子孙后代,就会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由于有了家国情怀,他们会更加刻苦地读书,他们会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结合,他们会不计个人得失为社会多做贡献,他们会以更加高远的格局思考人类、思考世界、思考未来。
(三)“红色文化”教育是培植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底蕴,红色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最好传承。由红色构建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通过红色文化教育,能深刻感悟和提炼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例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这些精神不仅是红色文化的精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将红色文化基因融入教育教学,在润物无声中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及价值功能,不仅是传承优秀中华文明的需要,也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二、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成效不显著的原因
绝大多数学校都十分重视红色文化教育,重视中华民族红色精神对师生的引领。由于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开展的好,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部分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成效却不显著,其原因如下:
(一)常态化课堂教学中没有足够重视红色文化的挖掘
关乎价值观塑造的思政教育,常态化课堂的自然而然渗透,其教学效果比专门的课程及活动要好得多。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的常态化课堂教学都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只有在公开课教学中才刻意地渗透课程思政的内容,对红色文化的渗透严重不足。在常态化课堂教学中,只有思政课、历史课、语文课等学科的教学中能涉及一些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其他学科却较少涉及。由于常态化课堂教学中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不足,极大地制约了红色文化的教育效果。
(二)红色文化教育学科化欠缺
提起红色文化教育,很多人将其单一划归为思政课的教学范畴。因而,在很多不教思政课的教师的潜意识里,红色文化教育只是思政教师的教学职责,与自己的教学几乎没有关系。将红色文化教育学科化,势必出现各个学科教学与思政课教学两者之间各扫门前雪的现象,不仅让红色文化教育、思政教育及五育并举教育的效果打了折扣,也影响了学生各门功课学习的格局与视野,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更多的钱,难以树立起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学习的远大志向。当红色文化教育学科化时,学生难以在自然而然中受到更多的红色文化的浸润,其发展潜力必将受到很大限制。
(三)红色文化教育大多以专门性活动方式进行
部分学校将红色文化教育仅仅定位在定期上党(团)课,通过党(团)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红色革命历史;
定期开展共青团(少先队活动),通过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场馆,通过瞻仰红色遗存让学生感悟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通过政治学习向学生传承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由此可见,很多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都是以“专门性”活动进行的,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常态化课堂教学的却不多,在润物无声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就更少了。
(四)教学活动未能有效突出红色文化教育
学校里的教育教学活动很多,例如:研究课、示范课、公开课、教学基本功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
各种比赛也很多,例如:针对教师的优质课评比、班会课评比、教师基本功评比、教学设计评比、教学论文评比等;
针对学生的学习标兵评比、学科知识竞赛、针对某项技能的技能大赛等。每项活动及比赛都有较强的学科属性及专业属性,都是基于本学科知识展开的以检测学科教学及学习能力为目的。在活动目的及比赛要求上,较少有基于红色教育的具体要求。由于在活动及比赛中没有针对红色文化教育的要求,在常态化课堂教学中,“红色基因”的挖掘自然极为稀缺。
三、课堂教学中红色文化融入的路径
在“五育并举”教育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在愛国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塑造。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红色文化教育是重要的教育载体。红色文化教育与教育的结合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任何教育教学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其中课堂教学是红色文化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如何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常态化课堂教学?
(一)传承红色文化教育的课堂应具备的基本样态
课堂教学不是只注重教书,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的的功利课,而是以“育人”为目的,通过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合格的国家建设者。传承红色文化的课堂基本样态是:无论是课程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还是作业布置与学业评价,都应站在国家需要的高度,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探索知识教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如何通过知识教学让学生得到符合自己个性化发展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不要以功利角度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在考试中对提高分数的作用,而应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桥梁作用,该知识点对促进学科发展的奠基作用,激发学生以追求人类福祉的责任感,积极探索该知识点能为学科发展带来哪些值得探讨的新的问题。
(二)以公开课为抓手循序渐进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工作不能脱离教学,脱离教学抓红色文化教育不仅是低效的,而且还会让红色文化教育步入做表面文章追求形式的误区。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地探索科学有效的实施路径。在探索过程中,首先应以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为抓手。开设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的教师大多是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他们不仅教学基本功扎实,而且课程理念先进,更容易做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更容易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核心要素融入知识教学。因而,无论是校内各种公开课,还是省市级公开课,都应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作为基本要求,让授课教师不仅给学生传递好学科知识,也为学生传递好精神及思想的力量。
(三)以红色文化为载体传递核心价值观
一个合格的公民一定有基于国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理想与信念,并为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不懈努力。如何以红色文化为载体传递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本源问题。以毛主席诗词教学为例,选入中小学教科书的毛主席诗词,都是文化与思想精华,不仅要让学生会背、会默写及会解释毛主席诗词每个字词句的含义,还要从思想政治的高度,让学生了解毛主席创作这首诗词的社会背景,了解这首诗词蕴涵的红色文化基因,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词,思考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奠基作用,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毛泽东思想的超越性继承,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未来的精神支撑。
(四)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在常态课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应根据教学内容、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社会焦点问题、学生成长中面临的问题等多个方面,采用多种形式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例如:1.挖掘红色校史,建校于民族危难时刻,甚至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学校不是少数,这样的学校其校史中蕴含着强大的红色基因,常态课教学中要注意对红色校史的挖掘;
2.阅读红色经典,青少年通过阅读《红岩》《青春之歌》《保卫延安》等中长篇小说,不仅会让他们重温那段红色历史,也是青少年形成健康人生观的需要;
3.传唱红色歌曲,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红色歌曲是民族的呐喊,是振奋中华儿女英雄气概的号角,在文史哲教学中,要将传唱红色歌曲融入课堂教学;
4.参观红色教育场馆,通过对革命遗址的参观,让学生牢记历史;
5.开展红色夏令营等。
(五)强化党员教师在常态课中传承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
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应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中的每一名党员通过常态化的课堂教学践行入党时的誓言,践行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因而,党员教师必须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政治觉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扎实的科学素养、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递好知识及知识背后的学习方法。在实施高质量的知识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共产党员不计名利、甘于奉献、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己任的先锋模范作用,让自己成为学生的道德典范。在做好表率的同时,认真挖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红色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每一个教育契机,引导学生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探索将学科中的科学精神、思想方法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探索知识背后家国情怀及人类责任,凭借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让每一节课都散发出浓浓的红色底色及育人色彩。
(六)提升教师传承红色文化的能力
提高全体教师传承红色文化的能力,重点是加强校本层面的培训。首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广大教师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红色文化;
其次,通过教研组、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等教师成长共同体,加强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理论研讨和方法探索;
再次,定期组织在学科教学中传承红色文化的示范课、公开课活动,培育相关教学成果,打造教学品牌,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样本;
最后,以思政课、历史课等学科为主干,加强各学科教研组的横向交流,将在知识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红色文化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与习惯。
(七)要加强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
如何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全体教师开发红色文化课程的能力?如何让红色文化教育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例如:在各类课题研究中,设置红色文化教育选题,以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红色文化教育研究基地,以基地建设开发本土化课程资源,培养本土化骨干教师,为区域红色文化教育高质量开展提供载体和资源;
各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并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向校内外推广。
(八)谨防形式化红色文化教育
几乎每所学校都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但部分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发生理念及方法上的跑偏,例如:注重开展相关活动及活动留痕、注重做材料等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红色文化教育一旦走向形式化,不仅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也会给学生留下失望的记忆。红色文化教育开展的好不好?不能只看外在的形式,唯一的检测标准是教育质量,确切地说是学生的成长质量。所以,以学生成长为本,谨防形式化的红色文化教育,应引起每所学校及教师高度重视。
红色文化倡导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民族强大的内在动力。红色文化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理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不仅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个体成长体系,还对塑造有理想、有格局、有知识、有本领的一代新人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嬖聪.传承红色精神,我们定义可能[J].北京教育,2021(1):40.
[2]孙颃.学校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的融合探究[J].天津教育,2021(2):52-53.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红色文化课堂教学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科教导刊(2016年20期)2016-12-27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6年9期)2016-11-30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10期)2016-11-03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考试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1期)2016-07-05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