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4-09-15 10:54:01 来源:网友投稿

黄博彦

周华章,江门市蓬江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21-2026年),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校本教研基地(江门蓬江)负责人,广东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骨干督学,华南师范大学、五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特聘硕士生导师。

谢国刚,江门市蓬江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小学音乐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18-2026年),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县(市、区)教研基地(江门蓬江)负责人,广东省学校美育工作专家,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小学美育教研中心研究员。

陈振晓,江门市教研院历史教研员,高中历史高级教师,“教育部教材发展中心初中历史学科教研基地示范研究项目”主持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24-2026年),广东省高中历史学科教研基地(江门)负责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培训专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生校外导师,岭南师范学院校外指导导师。

核心素养是当前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其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升级,强调学生运用知识做事、持续地做事、正确地做事,强调知识点从理解到应用,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及其运用。核心素养的培养呼唤着课程教学的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动力。本刊通过对三位名教师进行访谈,呈现他们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课程教学改革的学科之思

《广东教育》:要推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就要在各学科的角度上清晰理解核心素养、学科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周华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应该培育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作,具体化为九大方面的课程总目标。按照循序渐进的培育过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一年级到九年级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的进阶式要求。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依托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落地。为此,我们必须摈弃过去以培养解题能力为主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为着眼点的核心素养。

谢国刚: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它体现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科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音乐学科课程目标旨在通过音乐艺术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持,包括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环境的优化等多个方面。

陈振晓:历史学科课程目标是指通过历史课程达成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课程目标体系的灵魂,因此,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关键的组成部分。课程教学改革必然要推动核心素养“落地”,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以问题驱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改进学习习惯,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也为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客观依据。

《广东教育》:为有效推动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需要解决怎样的问题?

周华章:传统语文课堂偏重于良构问题的研讨,致力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导致“高分低能”等痼疾。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能力,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新问题,真正成为适应新形势需求的“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要解决一直以来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解题,轻解决问题”“重应试,轻真实生活”“重记忆,轻学以致用”等问题。

谢国刚:为了有效推动音乐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我们需要解决几个关键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理论上,我们要明确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确保其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与创造能力。同时,需要深入研究音乐课程标准,确保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与其保持一致。

现实中,我们面临着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挑战。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更多元化、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方式,如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陈振晓:目前,区域间教育资源不平衡,学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想要全面推动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效果最大化,需要更加关注相对薄弱的地区,给予一线教师更加明确、具体的实践方案与实操方法,也就是解决“如何去教”这一问题。例如,教师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设计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精挑细选的教材史料,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等问题,依然需要具体的操作指导。

课程教学改革的学科实践

《广东教育》:在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我们进行了哪些实践探索?

周华章:为了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我与省名教师工作室的成员、区域骨干教师进行了过程化读写训练的研究。我们重视基于“举三反一”的“举一反三”探索,注重引领学生从具体、典型的范例中归纳语用规律,更重视训练学生在生活情境、文学鉴赏情境和语文学习情境中运用规律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狼》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分析艺术形象”这个能力点,先让学生勾划出描写狼的所有语句,跳读后将其分为几类并分析狼的特点,接着归纳出狼贪婪、凶狠、利令智昏等特点,进而告诉学生刚才运用了“由例子到规律”的归纳法。下一步就运用此法分析屠户的形象。课后,进一步运用归纳法分析《变色龙》《范进中举》等课文中的艺术形象。

在阅读教学方面,我们不满足于对单篇课文的精雕细琢,而注重“三联系四到位”,即联系课程标准、联系教材、联系学情,准确定位每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追求知识、能力、思维和情意四类目标到位,坚持“一课一得,得得相连”,从立足于“教”转向服务于“学”。

针对作文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坚持以过程化训练优化初中作文教学。从宏观角度设计好初中“三年一盘棋”式的作文训练序列,在每一届新生入学前就统筹好三年36个单元大作文训练的内容,涵盖作文题目、写作技能、参考范文、主题范围等,加上每学期两次考场作文训练,形成48次大作文训练的系统化设计;
从中观角度构思一次作文训练的完整过程,包括写前指导、初稿评议、二稿升格、定稿分享等环节;
从微观角度设计好不同课型的教学环节。

谢国刚:在省名教师工作室和省教研基地的支持下,我们对音乐学科课程教学进行了多项改革,旨在有效推动音乐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聚焦解决“如何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为此,我们结合省名教师工作室和省教研基地的资源优势,开展了多项创新性的教学教研活动。例如,开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探索音乐情趣课堂”五邑名师大讲堂教学研讨,邀请省市教研员、高校教授到场指导。活动设置同课异构、教研沙龙、专题报告等环节,从实践到理论,深入探讨音乐情趣课堂实施策略。

其次,引入项目式学习法,通过设计一系列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项目任务,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和成长。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活动,发挥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高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我们还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邀请音乐专家进校指导,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为学生搭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创作灵感和实践热情、展示自身才华的实践舞台。

通过这些实践探索,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也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成效。

陈振晓:我们着眼于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以“实慧历史”为总体研究方向,构建了以“主题+问题链”式互动教学法为特色的“实慧”教学新样态,探索出“一体两翼四柱八梁”的一体化全域“实慧”教研新样态,形成了“课题+课堂+研学”三位一体的“实慧”课题研究新样态。

“主题+问题链”式互动教学法,坚持“课标问题化、教材情境化、学生主体化”,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确定鲜明的教学主题来统领全部教学内容,在其下设计3个分主题,并在每个分主题下设计约3个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组成问题链,作为任务驱动的载体;
然后,学生依托教师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材料,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一体两翼四柱八梁”的一体化全域“实慧”教研,即以“市教研员—县(区)教研员—学校历史科组—学校备课组—一线历史教师”贯通式教研队伍为主体,以“课改教研”“高考备考”两大核心任务为两翼,以课改教研团队、高考指导团队、市名教师工作室团队、省教研基地为四柱,以“八大区域教研共同体”为梁,协同推进江门市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协同发展。

“课题+课堂+研学”三位一体的“实慧”课题研究,聚焦“铸魂育人”,基于省级课题“红色纪念馆在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以江门地区为例”“基于智能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开平市K中学为例”,开发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国家历史和文化传统,让红色血脉传承永续。

《广东教育》:在推广、辐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成果方面,我们进行了哪些实践?

周华章:独行速,众行远。为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我们开展了如下实践。

五维并举推进区域教学改革。一是实施系列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全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是开展岗位练兵,落实过程化读写、大单元教学等课程改革要求;
三是组织城乡互动,实现城乡互动送教评教议教活动;
四是实行科研促教,以写作教学课题为引领,带动全区各初中开展深入细致的写作教学研讨活动,力求写作教学基于学情、为了学情、服务学情;
五是推荐优秀教师参与各类业务竞赛,努力实现以赛促教的目的。

深化省名教师工作室内涵建设。我们提炼了“一核双翼八路径”工作室品牌建设策略,即以“勇立潮头,成己达人”为宗旨,通过跟岗研修、专题研读、课题研究和成果凝练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而借助基地建设、送教帮扶、展示交流和成果推广等活动带动更多同行加速发展。

积极开展区外送教展示活动。我们主动与区外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联系,积极推广研究成果。例如,承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送教帮扶活动2次,承担韶关学院优秀学员跟岗培训任务2次,参加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送教活动6次,赴区外推广教研成果累计逾200场次。

谢国刚:首先,积极组织、参与多次教学研讨会和展示活动,邀请众多同行专家和教师前来观摩、交流。通过展示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案例、学生作品以及教学成果,我们共同探讨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有效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分享与借鉴。

其次,充分利用省名教师工作室和省教研基地的平台优势,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我们整理了改革过程中的优秀教案、教学视频和课件等,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和分享,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此外,积极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将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纳入教师培训和教材编写中,通过更广泛的渠道将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传递给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这些实践措施有效地推广和辐射了音乐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为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充分发挥省名教师工作室和省教研基地的资源优势,我们推动了“广东省谢国刚名教师工作室天等县分室”和“广东省基础教育江门市蓬江区教研基地项目天等县实验基地”两个省级品牌项目落户广西崇左天等县,以此促进天等县基础教育教师进入专业成长的“快车道”,推动天等县中小学校美育工作迈向新台阶,推动粤桂教育深度交流和粤桂协作高质量发展,共同描绘“蓬江天等一家亲,双向奔赴共谋发展”的美好蓝图。

陈振晓:为了推广研究成果,我们团队先后承办了省级、市级、区级主题培训和教研活动,如承办“五邑大讲堂——高三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清远汕头江门三市中学历史教学联合教研活动、珠海中山江门三市中学历史学科联合教研活动等。我也接连承担了13场省内专题讲座,以及四次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师全员轮训任务等,内容涉及广东省“三区”全员跟岗培训、名教师名校长跟岗培训、高校师范生培训、韶关市全员教师培训、清远市“蹲点”教研活动等。

依托省学科教研基地,通过教研交流、送教支教的形式,我们将系列化的教学资源和教研成果向江门市内,以及清远、韶关、茂名、湛江等地辐射,推动区域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度转型,提升基层教研组织的教研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程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广东教育》:为进一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未来我们可以在哪些方向进行努力?

周华章:一是切实抓好“三新”背景的课程改革,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之中。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和新中考,语文课程教学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评一致性”必将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因此,必须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旨归,真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收获知识,形成能力,发展素养。

二是深化整本书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应遵循“一起走、扶你走、放你飞”的思路,真正落实“课内得法悟法,课外用法得益”的理念,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活用学法、培养兴趣、形成习惯和素养。

三是强化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打通课堂内外和校园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未来每学期应以不少于10%的时间与精力开展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的的跨学科学习活动。

谢国刚:首先,我们要深化课程内容的教学转化,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的紧密对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与创造能力。其次,继续深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如引入数字化音乐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再次,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最后,加强学校与社区、音乐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音乐实践平台,进一步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和实践经验。

陈振晓:目前,我们应聚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和一线历史教师教学专业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目标的达成,主阵地都在课堂,为此,我们需要摆脱落后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历史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推动区域教师水平的整体提升,切实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让教师清晰理解其作为学生学习实践的指导者、设计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和任务,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教研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近观天和核心舱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05-04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8期)2015-02-27

推荐访问:视域 教学改革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