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实践:本质要求与实践进路

时间:2024-09-15 11:00:04 来源:网友投稿

彭思越

摘 要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师教育观念革新、教师发展是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与结果。教师应以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理论为先导,聚焦教育观念与教师发展,明确开展实践的本质要求,探索并走好“锻造过硬政治素质、锤炼高尚道德品质、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实践进路,在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为纲的教师成长实践中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  教育观念  教师发展  语文教学  实践进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须实现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教师实践推进。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对基础教育整体具有奠基作用,语文教师在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教师实践中使命重大。语文教师应以学习、理解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理论为先导,明确开展实践的本质要求,探索语文教师推进现代化实践的进路,为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语文教师的智慧与力量。

一、以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理论为实践之先导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开展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教师实践首先需要教师学习、理解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本质要求等理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本质要求,欧阳修俊、梁宇健基于此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描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发展人民民主教育制度,积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有效促进人民共同富裕,努力促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创造人类文明教育新形态”[1]。郭元祥将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描述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人民满意、高质量发展,立德树人、素质全面发展,资源配置优化、治理体系科学”[2]的现代化,并将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指标描述为教育观念、育人体系、教师队伍、教育治理和教育环境的现代化[3]。

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同向同行,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基础教育现代化领域的具化和延展,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发展道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人民满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民共同富裕,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探索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

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本质特征、关键指标与本质要求,为教师开展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先导。

二、明确教师推进现代化实践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是党领导下的教育观念、育人体系、教师队伍、教育治理和教育环境的现代化,一线教师作为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基层”力量,其推进现代化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教育观念、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建设中,具体表现为教师教育观念革新和教师自我发展。以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理论为先导,聚焦教育观念与教师发展,可以明确教师推进现代化实践的本质要求。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教育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教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4]。这是教师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总方向。

第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教师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全部实践之中。这为教师推进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三,实现课程教学高质量,用“小课堂”推进“大发展”。课程教学是教师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的集中具象体现,课堂即成为教师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课题研究、校本课程研修等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基础教育发展计划落到实处的主要实践阵地,因而实现课程教学高质量是教师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之一,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才有可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这是教师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前提。

第五,拓展语文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教育具有丰富教育客体精神世界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5],语言文字及与其相关联的知识均是教师用以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源。“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本质要求在教师实践领域的具化和延展。

第六,关注学生综合发展,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通过基础教育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学生升学就业、成长成才和实现理想具有筑基作用,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有促进作用。“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是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在教师实践领域的具化和延展。

第七,挖掘语文教学的生态文明教育内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态文明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意识和观念的建构有先导作用,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有诸多包含“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文本、活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挖掘相关内涵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和意识,在基础教育实践中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观念基础。

第八,发挥一线教师智慧,探索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基层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与中国式现代化同向同行的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也必将在党的领导下、在广大教师的探索实践中得到推进。一线教师应积极探索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基层”路径,为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三、实践进路: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语文教师

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需要明确推进现代化实践的本质要求,更需要在落实本质要求的过程中探索具体可行的实践进路。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关键”[6]。“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是对教师教育教学与个人发展的综合评价,教师开展以教育观念革新、教师自我发展为抓手的实践,可以之为纲,统整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落实要求的进程中探索推进现代化的实践进路。

1.锻造过硬政治素质

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需要教师锻造过硬政治素质。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应当在坚定自身信念信仰的同时成为信念信仰的“传播者”。在坚信方面,教师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拥护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爱党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主动参加各级各类理论学习培训班,系统、长效、深入学习并主动探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政策等的语文教学实践进路,将理论付诸实践,在真学真信中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在传播方面,教师作为党的“传道”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传播者,应当积极培育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赤诚热爱,立足“大思政”格局,发挥语文教学直接、隐含的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师生教、学互动中成为彼此的共同信念和坚定信仰。

2.锤炼高尚道德品质

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需要教师锤炼高尚道德品质。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应当在涵养自身高尚师德的同时成为高尚道德品质的“弘扬者”。在自身修养方面,教师应当保持对崇高道德修养、人格品质的不懈追求,以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等为标杆,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见贤思齐中养成高尚师德、雅正师风。在弘扬高尚道德品质方面,教师应当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创设能够培育学生道德品质的、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情境,如与学生共同策划开展中华文化进社区等以语文知识为内核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真实情境中落实语文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实现教师品德对学生品德的感召与学生品德对教师品德的感慕趋向,让中华民族的良好道德风尚在师生教、学互动中内化为师生共勉之高尚品德。

3.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需要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根基。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对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地方和学校教学要求等的学习;
以基础教育类、语文教学类学术期刊为视窗,了解学科研究、基础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研习相关文献,革新教育教学理念,让新理论、新理念、新背景赋能教育教学。此外,教师还应了解学科教学的相关知识(如网络教育及应用等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掌握教情、学情(如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调整教学,通过观察、谈话等了解学生社会、文化背景以因材施教等),以学科和教育学理论知识为基点,联结相关教育时政、跨学科知识、教情和学情,建构专业精深、内容广博的知识储备体系。

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需要综合运用储备的知识。这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培养应对教育情境变化的机智。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可以追求理解为目标,预先设计讲解引导学生在“比较归类—抽象概括—例据验证”的演绎过程中归纳总结规律,并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和检验规律,设计以获取评估证据为内核的提问,动态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按照“示范—练习—反馈—评估—调整”的设计逻辑安排教学活动。机智的培养则需要教师以学情评估为基础,在“教—学—评”一体化进程中不断调整教育教学以实现预期目标,积累应对教学变化的经验。

4.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需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响应拓展课程资源、促进综合发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内涵等新要求,在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中创新教育教学。

教师可以跨学科学习为抓手进行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拓展课程资源。跨学科学习是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语文实践活动,其以语文学科学习为核心,连接着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等多元资源。内容创新方面,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引入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如在古诗词意象教学中为不同诗句配乐、配画,引导学生在多感官审美过程中体会同种意象在不同情境中的寄情效果,深化对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之美的体验。形式创新方面,教师可以打破教学的教室空间限制,利用互联网、社区等拓展语文课程的情境,如在中华文化进社区宣讲活动的筹备环节,指导学生通过具有权威性的学术平台搜集文化资源,并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多媒介语文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创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依据教学经验、以知识和技巧的领会运用为核心进行设计的惯性思维,这与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发展指向不相适应。教学设计应表现出指向核心素养的“四维关注”,即对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关注。教师可以使用逆向教学设计理念,预设以语言、思维、审美综合发展实现理解、增强文化自信的预期结果,设计判断四维关注是否实现发展的评估证据,设计获取评估证据、促进理解的教学活动安排,设计全过程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用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生态文明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新关注点,教师应予以关注。对于教材中相关主题的文本和活动,教师可以教材为基点,链接相关资源,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如《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等体现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文章、“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篇文本与活动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生态问题,增强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情感决心。对于未表现出明显主题的文本和活动,教师则应深挖其中的教育结合点,在文本解读或活动设计中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如“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教材中的古诗词、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探“和”之义、寻“和”之用,并适当补充“和”在当今中国的“义”与“用”,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引导学生明确今日之“和”包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让学生在贯古通今之“和”中全面理解中国的“和”文化。

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为纲,锻造过硬政治素质,锤炼高尚道德品质,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实践,语文教师要以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理论为先导,用教育观念之革新与教师之发展落实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实践的本质要求,走好实践进路,用教师教育观念现代化与教师发展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语文教师实践的本质要求与进路,其科学性与实效性期待广大语文教师的实践检验,其本身也期待着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色的创新实践。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欧阳修俊, 梁宇健.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价值与战略进路[J/OL].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https://doi.org/10.13766/j.bhsk.1008-2204.2022.1570 :
3.

[2] [3] 郭元祥, 叶 飞, 刘志军, 雷 浩, 王正青. 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3(01):68-69.

[4] 习近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 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53.html, 2018-09-11/2023-02-0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6-7.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https://www.uta.edu.cn/fzghc/2021/1224/c1958a108579/page.htm, 2019-02-23/2023-02-08.

猜你喜欢 实践进路教育观念教师发展 新时代增强党的创造力:必然逻辑、原则导向及实践进路理论导刊(2020年11期)2020-12-14理解高校资助育人科学内涵的三个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年3期)2020-08-11习近平党建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党史博采·理论版(2019年1期)2019-03-05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与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1期)2019-02-19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继续教育(2016年11期)2016-11-24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6期)2016-11-21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化学教与学(2016年10期)2016-11-16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

推荐访问:进路 实践 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