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分级目标制订策略

时间:2024-09-15 14:54:01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简介:林梅梅,1981年生,广西玉林人,在职研究生,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以单元为单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内容特点,制订教学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教学目标。在制订教学分级目标时应遵循持续性、针对性、综合性、动态性原则,确保教学分级目标的科学性,确保能够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大单元;
教学目标;
分级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0-0076-04

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标》)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语文统编教材的内容特点,以12册教材的整体视角和大单元整体教学视角来设计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要求,分级制订和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分级目标的制订原则、路径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以期达到培育和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分级目标的制订原则

《2022年版语文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1]4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具体而言,教师在制订教学分级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持续性原则

语文统编教材具有“双线结构”的特点,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宽广的系统的学习空间。因此,在制订分级目标时,教师应首先确定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项目,并以《2022年版语文课标》为基准,设计相关联的常规目标、年级或学期目标、单元重点目标等多级目标。在设计分级目标时,既要立足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又要立足单元整体,把握教学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文教学目标的一致性,通过设计持续性的目标,将发展核心素养贯穿学生语文学习全过程。

(二)针对性原则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分级目标不仅应围绕教学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来展开设计,还应突出重点目标、关键能力,使目标设计与学生身心特征相符合。首先,分级目标的要求应明确清晰、凸显重点;
其次,分级目标的内容表达应正确、无歧义;
最后,分级目标的标准需合理,避免过于宏大,或者过于琐碎繁杂。每一层级的目标都应结构清晰、注重内在的逻辑性。

(三)综合性原则

设计分级目标要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尽可能调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分级目标的形式和内容应多元化,注重实效性,发挥其多种功能,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四)动态性原则

教学分级目标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它随着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而变化。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有所区别的,如低年级注重识字写字能力,中年级注重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高年级注重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分级目标设计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状况,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
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提供不同的目标达成方式。关于分级目标的形式,教师要控制书面分级目标的数量,增加听、说、读等实践类型分级目标的比例,并按照动态性原则,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符合学生年段特征的教学目标。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分级目标的制订路径

制订分级目标有助于教师梳理单元整体目标,合理分配学习任务,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分级目标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和发展需求,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在制订小学语文教学分级目标时,教师先要对教学总目标进行整体把握,对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单元教学任务和课文教学任务,然后按照“从宏观层面,即从12册教材中分析、确定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从中观层面,即立足单元主题要求,明确单元教学整体目标—从微观层面,即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调整单篇课文教学目标”的步骤去思考和设计。

(一)针对核心素养发展,确定教学总目标

《2022年版语文课标》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出发,构建了素养型目标体系。该体系由“总目标”和“学段要求”两个层次构成,“总目标”层次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通过9年学习最终应该达成的质量标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订有了新的认识。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12册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总体教学目标设计,有助于教师从宏观层面把握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并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分解到小学的各个年级,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得到系统设计。然后,教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规划,确保小学语文总体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教师可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确立课程总目标。具体而言,课程总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运用。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二是文化自信。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培养文化自信。同时,从历史意识、民族情感等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三是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审美创造。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从一至六年级,按照不同年级编排教学内容,有明确的学习进度和知识体系。每一年级的内容都在前一年级的基础上逐渐扩展,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明确的知识点,如字词、句法、情感、修辞等。这些知识点在不同的篇章中渗透和延伸,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掌握、巩固和运用。“语言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它涉及学生对语言的掌握与运用。根据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和教材特点,教师可从以下几个阶段设立“语言运用”的核心素养总目标。低年级教学目标:让学生正确书写常用字,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能正确运用字词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让学生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学会基本句型的组织和运用,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表达交流的信心。中年级教学目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能够在语言表达中运用更加准确、丰富的词语,增加表达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使学生从简单句的学习顺利过渡到复合句的句法学习,能够运用各种句式进行语言表达,能够在语言表达中运用适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的感染力、艺术性和自信心。高年级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结构,如开头、承接、转折、总结等,使学生能够合理组织和布局文章,达到内容清晰、层次分明的效果;
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成语、谚语、名言警句等,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风格,且乐于表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通过设计以上语言运用教学总目标,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从简单的字词运用到句子结构的运用,再到文章布局谋篇和修辞语言的运用。这样的目标设立能够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更好地理解、运用和欣赏语言。

(二)立足单元主题要求,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主题是一个单元的教学方向。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既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深入解读单元主题与课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目标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单元主题的教学目标;
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单元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目标的制订应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符合本单元教材特点和教学实际;
应紧扣单元主题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水平。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体现《2022年版语文课标》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要求,关注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比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教师可根据单元要求确定单元整体目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主题是“让真情自然流露”,由“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等板块构成。“精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交流平台”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梳理总结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初试身手”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了习作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结合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结合单元要求,本单元整体目标可设定为:(1)会写20个字,会写30个词语,理解重点语句;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能够深入理解和感悟精读课文中“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并准确理解和解读其中的情感信息;
(3)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融情于景的方法写几句话;
(4)学习习作例文,能够从真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运用创造性的方式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情感。

又如,六年级下册“民风民俗”单元,教师可设置如下分级目标。(1)初级目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识别课文中描述民俗特色的关键词和句子,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习俗文化。(2)中级目标:能分清课文内容主次,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并运用详略安排的技巧确定文章的重点内容,简单介绍一种风俗或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3)高级目标:深入理解民风民俗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运用多样化的写作手法,生动表达家乡的民俗特色。以上分级目标的设计,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民风民俗的过程中发展各项能力。初级目标适合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中级目标适合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高级目标适合学习较为优秀、喜欢深入探究的学生。这样的分级目标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层次上取得进步。

(三)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调整课文教学目标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手段,并将自身的主观意愿强加于学生,导致学生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分级制订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则能够充分地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或进行自主学习,或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大大提升了小学语文学习效率。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智力、兴趣、学习方式和接受水平都不同,因而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学习特点和发展变化需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变化、出现学习困难等。这就要求教师不能设置“一刀切”的教学目标,而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时,不同的学生对该文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有的学生可能对文章内容感兴趣,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其中的语言表达;
有的学生可能对文章内容产生困惑,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目标。如果学生对文章内容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学生对文章内容存在困惑,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并运用其中的表达方式。在探究主人公的心情变化过程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勾画出表现主人公心情的关键语句,再引导学生注意心情与时间推移之间的关系,用表格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而对于学得快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互动式阅读训练,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共同阅读和讨论文章,从而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阅读素养。通过互动式阅读,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使阅读更有深度和广度。同时,教师可以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和语言表达,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以上调整,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教学质量自然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向,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大单元的教学要求,合理制订教学目标,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符合课程标准,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还要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目标制订的动态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动态调整,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教学目标的调整应该基于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变化的观察和了解,且及时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教学智慧,根据教学动态变化,灵活地调整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的教育和指导。

三、小学语文教学分级目标制订的注意事项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制订不同的教学分级目标,如: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需要教师保护好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因此低学段的教学分级目标制订要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
由于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该学段的教学分级目标制订要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不管是制订教学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还是课文教学目标,教师都要关注不同学段、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加强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制订语文教学分级目标时,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实践。教师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应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分级目标的制订,让学生掌握预习、朗读课文、复习巩固等自主学习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助力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达成语文教学目标。

(三)提高教师创新教学的能力

语文教学分级目标的制订,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动态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应通过分级目标的制订,了解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分级目标。同时,教师应考虑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在落实教学分级目标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学以致用,学会思考和创新,最终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黄惠.通过“五位一体”提升习作单元教学效率的研究[J].广西教育,2021(37):77-79.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大单元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践研究新课程·上旬(2020年11期)2020-08-09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的建构实践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0年5期)2020-06-21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20年10期)2020-05-21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历史教学·中学版(2018年2期)2018-03-06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年12期)2017-01-03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年12期)2017-01-03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语文教学之友(2016年10期)2016-12-26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11期)2016-12-19《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

推荐访问:素养 分级 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