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教育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使命光荣。党的二十大的新理念、新提法、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对校外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性、指导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教育评价等一串串关键词,对校外教育而言,需要深刻地思考、实践、探索,使得校外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探索在均衡发展途中的浙江校外教育
近年来,浙江校外教育在均衡发展的探索中行进,具体表现在五个主要方面。一是做好顶层设计,促进均衡发展。浙江省校外教育延续多个“五年规划”,2021年6月印发的《浙江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发展“十四五”规划》,归属于省级专项规划编制目录体系——社会民生及公共服务类,规划从基础建设、职能建设、队伍建设方面,对场所提出5年内的发展要求。二是精准把握主责,全面做强主业。对场馆不断进行优化,加强共同责任建设,进一步认清场馆、场所的建设,推动场馆场所跟社会取得密切联系。在校外教育服务内容、形式上开展深入的探究与实践,推动活动质量不断提升。在内容上创新探索,浙江始终关注校外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5年1月,全国第一个“流动少年宫”在杭州市西湖区南都德加社区举办,“流动少年宫”把少年宫搬到了青少年的家门口。三是积极紧抓机遇,实现政策牵引。2021年4月,国家颁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通过与省发改委对接,将“流动少年宫进农村、进社区”“假日公益活动”两个项目,纳入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通过节假日、寒暑假,各类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通过流动少年宫活动,將校外教育优质活动资源送到本区域的农村、社区。鼓励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通过流动少年宫活动辐射到本地的偏远区域。在服务标准上,对地市机构、县市机构给予量化要求。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以后,这类活动的支出由市、县两级政府负责。四是勇于探索实践,拓展服务能力。在杭州、宁波、萧山、安吉、海宁、丽水等地,青少年宫多点布局已成新常态。以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青少年宫为例,在原有青少年宫的基础上,不仅建立了新青少年宫,同时在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两所乡镇级少年宫,校外教育覆盖面有效扩大。五是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发展。浙江率先提出《青少年宫教师编制标准》,并将该标准纳入《浙江省青少年宫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常态化实施“浙江省校外教育教师引航工程”,是全面提高浙江校外教育队伍整体素质的保障。“浙江省校外教育教师引航工程” 通过分层分类培训、专业教研、考察学习、专业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与手段,着力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能力。
二、新时代校外教育发展展望
(一)新时代的挑战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2022年一季度的调查显示,以浙江省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约540万人为基数,每万人拥有青少年宫0.17家、科技馆0.03家、图书馆0.19家、博物馆0.74家、妇儿活动中心0.14家。由于上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往往建在中心城区,从数据中可以辨析出校外教育的城乡差异仍然较大。乡村振兴呼唤乡村校外教育的发展。《浙江省乡村中小学生校外教育需求调研报告》显示,有接近3/4的农村青少年学生从没有参加过校外教育活动,其中渴望参加校外教育活动的超过3/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针对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对教育评价改革提出了新目标,通过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使得教育评价体系变得更科学、更符合未来的需要。2022年8月下旬,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浙江通过五类主体“五大改革工程”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到2035年全面形成体现中央要求、富有时代特征、彰显浙江特色的高质量教育评价体系。
共同富裕背景下,以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为重心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进程中,“城乡均衡”“面向全体”成为新时代校外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与挑战。突出公共服务,强化公益属性是青少年宫、妇儿活动中心等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首要职责,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不断走深,校外教育服务也不断深入民生范畴,逐渐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社会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方向与对策
如何实现城乡均衡、面向全体的新时代校外教育,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前期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与创新,校外教育亟待在场所建设、队伍建设、职能建设三方面予以突破。
建设100家“家门口青少年宫”成为2023年浙江省现代社区建设项目之一。在浙江省现代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省文明办、团省委下发统一的“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要求、运行要求、工作要求,作为青少年校外活动微阵地,青少年宫延伸拓展到浙江的各个现代社区,为社区家庭和青少年提供就近便捷服务,丰富活动和服务供给。“浙江省乡村中小学生校外教育需求专项调研”旨在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新运行、新发展。通过推进各级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发展,促进城乡均衡,面向广大青少年儿童,形成与人口分布、需求情况匹配的校外教育新格局,构建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多级校外活动场所校外教育新服务体系,使青少年儿童充分享有校外活动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此外,2022年开始,浙江省全面推动青少年宫主题展馆、童玩空间的建设,推动青少年宫现有场馆、功能及其区域设置的科学化、专业化、智慧化,推动青少年宫提档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征程中,校外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队伍的充实与优化,确保一支专业化人员队伍在数量、结构与场所发展方面相匹配,是校外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校外教育教师是校外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当前薄弱的校外教师队伍亟待充实,形成专门活动场所教师梯队发展格局。2023年修订并即将颁布的《浙江省未成年人校外专门活动场所(青少年宫)等级评定实施办法》将进一步加大队伍建设的考核力度。
展望未来,青少年宫的职能需要做好三方面转变。一是在服务理念方面,要从迎合走向引领。校外教育活动不是迎合家长、家庭的需要,而是以思想引领牵引,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凝聚青少年儿童。随着发展,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将前所未有地面向全体,势必将驱动新时代校外教育活动的设计理念更新,要遵循全体性、开放性、科学性、专业性、公正性、发展性以及有效的社会认可度等活动设计原则,以扩大普及性活动供给,力求形成紧密围绕思想品德教育、科普教育、体育运动、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游戏娱乐等新时代校外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频次均衡、结构均衡的社团活动、培训活动、主题纪念活动、展览活动、交流展示活动、夏冬令营(假日营)活动、网络活动、“流动少年宫”活动、童玩游戏等活动,满足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驱使我们积极反思当前的考级、评测、竞赛等工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科学性、有效性。二是发挥本区域内指导作用,要从局部服务转变为区域服务。区域性校外教育活动的多层次适龄性、面向未来的前瞻性,以及弹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活动研究,是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
同时,校外少先队工作体系的建设,为青少年宫等机构提供了新的组织支持。教师要变身为教研员,在区域内发挥科技、艺术、体育等非学校课程活动的专业指导作用。如艺术类教师能够对中小学相关领域的教师发挥指导作用。三是发挥本区域内青少年评价功能,我们的身份要从传统的“教练”变身为“裁判”,积极投入到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中,使得校外教育领域的项目内容,提供的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跟学生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教育评价全面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