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论文7篇

时间:2023-02-13 18:3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论文7篇,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论文7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期的特征开始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价值运动过程转变为一种对象化的知识,价值的追求开始退隐。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论文(最新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6200字 篇一

标题:论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着力点

摘 要:新形势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努力做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内容讲准讲对,突显理论魅力,忌附加;达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深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其理论特质,忌肤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精选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效果;授课着力点

新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在编写内容上呈现出五个特点: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致力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范畴多,观点集中,理论视野宽,理论境界高;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引用和阐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当代生命力得以彰显;选材组材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得到适度回应。鉴于新修订“原理”教科书在内容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讲授“原理”要在“准”、“深”、“新”、“精”上下工夫。

一、讲授“原理”力求讲“准”

所谓讲准,就是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在授课内容上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理论讲真讲对,突显其理论魅力,忌附加。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不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四个分清”的要害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

1、认真钻研教学材料,把认识统一到新编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备课的基本依据就是教科书,备课中教师需要深刻领会和研究新编教科书的精神和内容。《原理》课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教科书,否则就会出现内容失当甚至错误,也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原理》这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区分开来,吃准吃透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再联系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等思想实际,才能精心编写出富有针对性的授课提纲和讲义。

2、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对包括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研读经典着作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较为系统地研读,这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是带着问题读、把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这需要高屋建瓴,实现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三是把握经典着作的思想精髓、领会其精神实质,这需要深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只有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3、关注学术争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辨别力。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争论异常激烈。应该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主流。如在哲学方面,“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始终是主流意识;在理论经济学界,通过世纪末以来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持久、激烈争论,教科书还是扞卫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杂音也不容忽视。就拿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来说,经过1956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以来的四次争论,论辩主题由主要围绕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发展到物化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甚至有学者从劳动价值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及适用范围到理论内核与分析逻辑,进行了所谓反思,全面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合理性与合法性。

如果对学术论坛不闻不问,对学术争鸣一无所知,就不可能提高理论敏感度,也不可能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学术争论中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鉴别力,对非马克思主义就不具有必要的免疫力。如此,要在课堂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一句空话,更不要说突显其理论魅力、把理论讲准讲对了!讲授“原理”,离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不行,但对文本的理解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也不行,而是要达到其应有的理论深度,领会其精神实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1]

二、讲授“原理”力求讲“深”

所谓讲深,就是要面向历史纵深和当代西方理论思潮,在比较中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在授课内容上力求达到经典作家的理论高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忌肤浅。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完善知识结构,开拓理论视野。中宣部、教育部5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新方案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宽的理论史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哲学史、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等。没有理论史的支撑,讲课就会缺乏历史感、纵深感和立体感。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诸如科学哲学、经济哲学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金吾伦教授在其论着《生成哲学》中,以当代科学实验中出现的“夸克幽禁”为例,提出了“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并以此质疑“物质可以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对此,如果缺乏科学哲学方面的常识,就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不仅如此,不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时空的二重性原理;不了解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状况和规律,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不了解系统论,就不能把黑格尔的矛盾观加以深化;不了解现代科学对近代经典科学的超越,就不可能使机械决定论推进到辩证决定论的高度,等等。同样,缺乏必要的经济哲学常识,就不能有效地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之网把握经济理论、通过理论体系呈现其理论意义。相反,就可能陷入个别范畴的无谓纠缠、甚至陷于应用层面的非基本概念的解释,不能自拔。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成了技术层面的应用经济学,不仅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了。

2、进行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这里的“比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其以前的理论(含同时代人的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何种层次上超越了旧理论;二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上、何种层次上不可超越而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关于第一点,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思考和着重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旧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辩证法、认识观和社会历史观?其二,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而破解了“李嘉 .cn 图之谜”,把剥削论推进到科学的剩余价值论的理论高度?其三,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有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才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呈现其理论特质,划清二者的理论界限,突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的过程中,要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这一点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另一方面,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又是可能的。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实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创立的,本质上属于现代思想和话语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但现时代仍然属于资本主导的历史时代。

例如,通过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进行比较,能更好地认识到效用价值论、特别是边际效用价值论鼓吹者的辩护本质。西方学者出于辩护的需要,可以随意捏造数据,如[美]庸俗经济学家凯里为了鼓吹收入均等化思想,不惜捏造出分别用石斧、铜斧、铁斧、钢斧从事生产时,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份额之比分别是1:3、2.66:5.33、8:8、19.20:12.80;可以编造社会福利函数,如伯格森、萨缪尔森编制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式是:W=F(Z1,Z2,……);可以不顾事实,信口雌黄,如加尔布雷思断言美国已经消除贫富悬殊现象,认为现在美国已经富裕到了“死于实物太多的人比饿死的还多”,富裕到“特别是男人,有时故意把衣着穿得破烂一些”[3]。如此等等。很具伪装性、隐蔽性、欺骗性和虚伪性。研究表明,现代西方效用价值论在理论旨趣上,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对抗社会主义运动;维护“财富所有主”的利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以推行平均主义为名,行功利主义之实。在基本观点上,坚持社会本态论、消费主导论和阶级调和论,以科学为名,行辩护之实。在方法路径上,窄化研究对象,简约经济现实,悬置假设前提,以科学实证为名,行操作主义之实。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准讲深的基础上,也要出新,以突显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感,展示其当代生命力。

三、讲授“原理”力求出“新”

所谓讲新,就是要面向新时代、新实践和新实际,运用新的知识背景和视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理论,在授课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造性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学科前沿问题,往往就是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理论折射。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是捕作现实问题的特有方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所必须,不仅需要一定的学术积淀,具有必要的理论激情,更要有面向实践的理论勇气、服务现实的理论旨趣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过程中,一方面高度关注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和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始终关注学术动向、跟踪学术前沿,悉心搜集创作素材,哪怕是手头有一本自认为重要的书还没有看,就不会动笔写作,并以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修改文稿。马克思说:“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4]为的是使它们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5],以向资产者的脑袋发射最严厉的炮弹。正是因为这些,马克思自豪地说:“工人阶级永远可以把我当做一个忠诚的先锋战士”[6]。讲授“原理”需要把握的学术前沿问题较多,但可以集中跟踪研究和把握诸如实践唯物主义、经济价值论等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

2、紧密联系实际,拓展理论空间。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原理”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现象、新变化和新实践进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这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

四、讲授“原理”力求讲“精”

所谓讲精,就是要面向教学对象,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授课中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简明扼要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讲马列要精,要管用。我们在有限的公共课课堂上,更要注意这一点。

1、理清思路,着眼整体。新编教科书克服了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式地编写模式与体系安排,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致力于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理清思路、把握整体的关键是,把握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对于“原理”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上加以把握与梳理。

从篇章结构看,绪论是引子、统领;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人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前三章所阐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应用到现实中,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第四章和第五章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即通过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第六、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逻辑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从理论视角看,客体视角上可以沿着物质及其运动、人及其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及其发展加以把握;主体视角上可以沿着实践者、历史创造者、雇佣劳动者、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加以把握。

2、攻克难点,把握重点。所谓攻克难点,就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马克思的实践观问题、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等等。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瓶颈,对于把握新教材、讲好“原理”至关重要。其中,对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理解,关键要弄清楚: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价值的源泉?我们的理解是,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主体性活动而言,活劳动主导死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对象性活动而言,脑力劳动主导体力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创新性活动而言,创造性智力因素主导基础性智力因素;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性活动而言,抽象劳动统摄具体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中介性活动而言,延伸态劳动及其关系主导原生态劳动及其关系。“原理”教科书的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在技术上可以结合全书所列57个教学要点和51个关键词以及所设置的53个思考题加以把握。

3、立足现实,精心选材。讲课时,要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承载我们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原理”课教学中力求使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以要注意选择能够体现和有效贯彻教学目的的材料。联系实际时,要把现存问题与现实问题区分开来,去芜存菁,善于舍象,紧紧扭住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现实问题,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避免当下琐碎问题的无谓答疑。当然,所选择的材料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不着边际。这方面马克思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创作《资本论》时从分析商品开始,“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7],所以教学组材选材中努力做到见微知着、立意深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3:382.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

[3][美]加尔布雷思,徐世平译。丰裕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72.

[4][5][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1976:158-159、196、18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1,44卷: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论文 篇二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期的特征开始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价值运动过程转变为一种对象化的知识,价值的追求开始退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传统上的本体论、知识论、逻辑学进行解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了生存论、实践论的“马克思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就在于它是一种追求自身价值的学说,它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任务,放弃这种基本的价值而追求一种所谓的科学意义上的学术,这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希望和要求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知识化:大众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1)03-0051-006

作为在现实基础上追求未来美好社会理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旨在追求人类自身的自由与解放。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践”。这种“实践”的基本特征就是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它需要条分缕析的理论基础、悲天悯人的大众情怀、铁肩担道的责任意识以及舍我其谁的践行精神。马克思之所以把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职业,并为此进行身体力行的革命实践活动。是由于他一生具有的普罗米修斯情结。形成了他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的精神。所以马克思又被称为“人间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的一生都是为了这种情结而生活与实践。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立志选择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职业。为了幸福的大多数,他把深刻的哲学理论与现实社会制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哲学与社会制度的深刻批判。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于其他社会或哲学理论,在于它是一种运动,是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它不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职业,或只是一种理论研究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为了改变不合理社会制度的理论,目的就是“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

哲学开始被认为是关于智慧追求和关于伦理道德思考的学问即“物理学之后”。从古希腊哲学经过近代的法国哲学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哲学的特点从探求世界本源的“本体论”到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论”再到人类认识能力的“主体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书斋里的学问。是人类对于自身与外在世界及其统一性的认识与思考。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就开始了对人自身即主体的认识。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把人类主体与外在的世界奠基在人类的理性之“思”上。德国古典哲学经过康德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把人的认识从对象的客观性转变为人的认识本身即主体性。从而试图解决哲学长期以来在认识上的矛盾问题。康德把人类的世界区分为可以认识的“现象界”和无法认识的“物自体”。现象界是科学产生的基础,是可以认识的;物自体是人类信仰产生的基础,但是无法认识。康德在为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信仰留下了地盘。黑格尔反对把外在世界划分为现象界和物自体。认为这样非但没有解决人类认识的分裂性。反而加剧了认识的矛盾,因此提出“实体就是主体”的观点。把人类的认识统一在“绝对精神”之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哲学要想成为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就要改变传统上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认识上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马克思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恩格斯则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工人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之所以说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反对的恰恰是自称马克思主义者而实际上违背马克思理论的“机会主义者”,他并不反对作为工人阶级斗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种指导广大工人阶级以及被压迫民族反抗斗争的理论。正是在这一点上,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认为传统哲学最大特点就是以“思”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不再只是客观化、对象化的知识,而这正是马克思不同于传统哲学家的地方。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反对知识,而是反对以知识为目的的哲学。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一样首先都是一种知识。是关于思维和外在世界的知识。但是在价值上,马克思哲学走出了传统哲学的内在意识性,走向了改造外在世界的活动。而对世界的改变必须在现实中把哲学转化为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基础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的性质。把认识论意义上的哲学改造为改变现实世界的行动即实践哲学,使哲学玄思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思想武器。使之成为批判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与制度的理论。马克思哲学既非本体论亦非认识论或主体论。而是一种对不合理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造的哲学。“那是对日常的、现实的意识的批判。而且是在历史性地、社会性地相对的这种意识的地平内,作为对‘体系知识’的既成的诸学科的‘批判’。应该是作为这样的体系的批判一批判的体系而存在的东西。”这种批判既是对哲学理论、宗教与文化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还是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即政治经济学。这种经济哲学是马克思哲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实质上是一种关于理想社会的革命与运动,即实践哲学。它不是由现成的知识构成的,而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运动。所以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在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片面理解。这种理解只是对于马克思哲学在知识论上的理解。作为一种知识上的哲学,它只是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前提而非目的。换言之,它是马克思哲学的基础而非本质特征。以传统上理解哲学的方式无法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在知识论的路径上无法跨越玄思的门槛。在传统的框架下根本无法通达革命的社会运动。因此。马克思哲学特质就在于它作为一种运动是以无产阶级为其价值主体基础。以人类的自由和共产主义理想为其价值目的而进行的改造世界的运动。“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始就是把实际地改造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真实目的。”

马克思不只是一位思想家,而且是一位实践自己理想的革命家。他深入地研究了历史上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英法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与传统的哲学思想不同的是。马克思哲学是一种运动的哲学。而不是一种知识哲学,这主要表现为它是关于现实社会发展与变化的学说。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这种哲学在内容上表现为经济哲学,它把哲学的思考与方法运用于现实的社会发展批判之

中,使哲学成为一种批判的思想武器。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批判中彰显哲学的力量。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并不是一种实体意义上的经济学即发家致富术。而是一种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变化之中的社会与政治学说。所以又被称为政治经济学。这种政治经济学说与马克思的哲学内在的目的都是为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改造以及人类的自由与解放。因此,青年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第二国际那种消极观望的科学的唯物主义,而是一种号召民众起来革命、走向解放的批判性号角。”《资本论》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圣经”。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价值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同时还是一部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著作。作为一部经济学著作,它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灭亡过程及其规律,资本主义经济构成的要素工资、利润、地租,资本的有机构成,商品的价值规律及其构成要素。作为一部政治学著作,它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无产阶级的产生与资产阶级剥削的实质以及无产阶级的斗争。揭示了劳动力价值的秘密和剩余价值的来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式的平等掩盖着事实的不平等,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与民主的虚伪性。并揭示了无产阶级被压迫与被剥削的事实,强调了无产阶级斗争与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作为一部哲学著作,《资本论》从现象到本质、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及其发展的历史局限性。所以说《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价值的体现,是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的统一。因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社会批判的学说。“批判的武器”要成为“武器的批判”就要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因此,面向大众,使哲学摆脱对象性知识化倾向与精英化的倾向,也就是要改变哲学存在的方式与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武器。它经过劳动群众即无产阶级的掌握就会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从而指导人们从必然走向自由、从奴役走向解放。

哲学与群众能否结合、哲学能否被群众所掌握,这是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思考的问题。柏拉图把“哲学王”作为统治者的标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然而这种“美德”知识只能为少数人掌握,哲学走向大众的结果就是苏格拉底走向死亡。马克思面对着被剥削与被压迫的广大群众。为了使人类从压抑与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物化”和“异化”状态,他把哲学作为群众解放自己的武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哲学要与群众结合就需要改变哲学自身存在的方式。因此,在社会现实中实现对哲学的改造,使哲学不再是形而上学的沉思。也不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马克思哲学本身就是大众的哲学,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所以。马克思哲学不再是本体论也不是知识论和主体论,而在现实的生产活动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方式,在实践中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

马克思把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积极从事改造现实社会的活动。为了农民的利益,马克思对林木盗窃法进行批判,他参加了1848年欧洲革命。参与1871年的法国巴黎公社运动。“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一种价值与信念。它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它唤醒了工人阶级及广大群众的斗争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地人民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并开始摆脱殖民体系而成立了独立的国家。

20世纪,世界的发展由无产阶级的革命转为各国经济建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不断斗争和殖民地人民的持续反抗。资产阶级在国内外政治和政策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作为一种价值运动的马克思主义走向了知识化的“马克思学”。从最初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到走向客观化“马克思学”,尤其是马克思著作MEGA2的出版,把马克思哲学作为一种知识加以研究开始成为一种趋向。初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精英化倾向,但他们还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而“马克思学”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放弃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追求。“马克思学”也就成为了与社会问题以及大众生活没有任何关系的本体论、认识论或主体论的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在现实中物化。在物化中碎片化,在碎片化中退隐。

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同时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捍卫者的恩格斯。他不但在马克思逝世以后耗费大量的精力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各种手稿和著作。而且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坚决的斗争。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遍的认同。并成为指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但是,这种情况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产阶级国家国内外政策的调整、国内阶级矛盾的缓和以及社会阶层力量的变化。主要是中间阶层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革命与改良的分化,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的思潮泛滥。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像其他学科一样被不断地知识化、对象化。正是在这一时期,学院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知识化的“马克思学”开始兴起。于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目的不再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的追求。知识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追求和目的。无产阶级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运动主体基础的“我们”成为了知识性的“他者”。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出现了实证化,它和工人阶级的现实生活和斗争问题的联系越来越淡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基础即广大群众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质即实践性、革命性开始退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传统哲学的革命性变革经过“辩证的发展”过程之后似乎重新又回到了知识化的“传统哲学”。哲学成为学术研究中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本身成为研究的对象。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未来的理想社会不再是追求和奋斗的目的,现实社会问题不再是研究的目的而是它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成为了研究的目的。这样,马克思一开始就反对的具有知识性、解释性的传统哲学在新时代却成了马克思哲学本身的存在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在东欧和苏联的失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运动越来越成为知识分子的自恋。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刘康在谈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左翼文化理论与批判所发生的变化时指出:“左翼文化理论与批评成为象牙塔内少数知识精英的密

语和获取学术地位与资本的手段。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偏离了其世俗关怀的初衷。”他所指出的左翼文化理论出现的问题其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为一种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事业的马克思主义开始变成了自身生存所需要的一种“职业”,我们失去了关注社会问题的兴趣。面对群众生活以及社会问题我们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痛苦与焦虑感。职业化的生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常态,并且使我们安然如此。知识化的“马克思主义”力图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而转向中立化的、客观化的“马克思学”研究。有利于去除马克思主义中非马克思主义成分,有利于准确地定位马克思哲学在西方哲学历史中的地位以及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脉络,以恢复被肢解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原貌。但是,“我们有些学者试图在学术研究的幌子下,隐性地道说着西方马克思学的变种理论,缺乏了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应有的立场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于它是一种追求自身价值的学说,它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任务,那就是批判现实社会的不合理性。通过斗争与革命摆脱被剥削和被奴役的状态,完成人类的解放。因此,如果放弃这种基本的价值而追求一种所谓的科学意义上的客观学术。实质上就是取消作为一种价值的运动过程。就是取消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这正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希望和所要求的。

随着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霸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因为“资本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最本质内容。它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批判的最高表现。离开了它我们就不能理解和超越现代社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环境改变。特别是随着苏联和东欧的解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欧美国家受到了冲击。但是在我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出现了“重读马克思”热潮,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于是“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和“走进马克思”,从文本学解读方法、从生存论解读马克思,从实践论等各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展开了探索。这些讨论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些讨论明显都是在知识的范围内进行的。过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甚至有些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尤其是群众的生存问题基本上没有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表现为研究内容上的专业化,语言上的西方化。价值上的学院化。话语上的他者化。具有普罗米修斯情结并且为大众谋幸福的马克思主义在普通民众眼里越来越像是孤苦无助且不断重复着向山上推动巨石的西绪弗斯。因此,“回到马克思文本与回到马克思主义真精神并不是一回事,不能停留于只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解释者。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即强烈的时代问题意识、彻底的批评精神(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服务于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强调敏锐地抓住当今人类生存活动中面临的时代的问题,创造性解决现实生活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把握新事物变化规律。实现理论超越与现实超越,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了生存论、实践论、知识论的马克思哲学在实质上和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一样都成为了一种“讲坛哲学”。实质上,知识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存在危机的反映,“世界的哲学化就是哲学的世界化”。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个走向现实生活的运动过程。但是,我们“不少人还沉迷在由政府的行政投入和‘技术化’的‘成果’统计所营造的学科繁荣的氛围里,还没有意识到学科危机已经来临”。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开放的心态吸取世界各国文化。注重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保障群众的民主与权利。在全球化时代条件下保持发展的自主性。这些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资本主义虽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世界范围的战争与贫困并不是资本主义要解决的问题。而恰恰是它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今世界中的生态问题、能源问题、贫困问题就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后果,因此保持自身发展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去资本化的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大众服务的哲学。那就是首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把知识作为一种前提而不是目的本身。这是它作为一种价值运动过程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哲学要走向大众,走向生活。要在现实的大地之中汲取存在和发展的力量,因此要摆脱学术化、精英化倾向。不然,“越来越从权利批判走向大众化批判及与此相连的世俗化批判。这与马克思主张的民众性方向也有迥然之别。这种过强的主体性话语势必带来对普通大众的蔑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内在特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质并不是在语言内容与理解形式上的大众化,而首先是价值立场与意识上的大众化即树立大众的立场和意识。一个语言被群众所理解的理论也有可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理论。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是与本国民族文化相结合。从这一角度来说,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具有民族的形式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再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目的就是使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基础。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与活力最根本的源泉,应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生活相结合,从而使群众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本质决定了它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前提而不是目的本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追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与价值的继承,就是把它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也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改造社会现实责任的承担,从而在群众中汲取发展的力量。这不仅是大众化在方法上的探求。更是在价值立场上的确立,因为立场决定价值,价值决定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在历史的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不变的精神与本质,即批判性、实践性和大众性,失去与大众的血肉联系就是对大众生存问题的一种“痛觉”的消失。也就是从马克思主义走向“马克思学”。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2200字 篇三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入研究,对社会主义发展十分有必要。但是对马克思哲学中的财富问题却没有引起注意。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强对马克思财富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 全面阐述人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根据马克思哲学观点,所有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并具备客观“实体”特征。但是,前人留下的生产力会在新一代中将它作为既定力量,并为“过去”注入“现在”的活力,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可见,生产力的历史就是“个人力量发展”的历史。根据马克思哲学中“真正的财富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生产力”这一论述,是对财富问题本质的追问,这种生产力显然就是“个人独特主体的生产力”,因此具备“主体”特征。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自然力”与“人本身力量”的双重享用和占有。可以看到,“生产力”这一概念正是人的发展与生产财富的统一,并从中获得“实体即主体”的本体规定,可见,生产力不是自然永恒的,而是历史性地生成、发展、变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可以让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循环型或者维持型,并实现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人作为社会劳动的主体及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前者还不属于“发达生产力”,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发达的生产力”。

人作为生产力发达与否的衡量根据,在于个人能否在自由时间中获得“劳动能力”与“真正自由”,能否在充分得以发挥的基础上,作为最大的生产动力而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中。因此,在当前社会自由时间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让人成为最大生产力,并真正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已经将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上升到国家与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

二、人学意蕴中的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学家多用“物质”来界定财富,马克思哲学中,却认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保证生活、为了生活,又需要衣、食、住、行等各种东西,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的新材料,而并非物质生活自身”实际上就是生产财富的过程。因此,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应该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创造并使用财富。

在人学语境中,财富是对人们具有一定作用性,并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或者使用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无论财富是什么样的社会形式,使用的价值最终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因此,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物质产品是财富载体,因此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内容。马克思已经对财富分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两大类。同时又将精神财富又分为两大类:物质产品形式的精神产品、活动形式的精神产品。可见,财富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发展是沿着人的维度进行的。

三、 “以人为本”的财富发展观念

当初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主要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度发达生产力”作为物质的逻辑起点与基础。由于当时马克思研究的主要是社会主义革命问题,因此更多关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而并不是生产力自身发展问题。但是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同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时期,面临了生产力严重不足问题,并需要加大发展生产力。因此,从财富对人的发展主体角度出发,再加上财富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中已成为现实问题。

马克思哲学从财富出发,体会人的发展;又从人的发展反过来理解生产力,最终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理解社会发展逻辑,这对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生产概念的提出,虽然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不再以个人发展为主,而是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主线。但是生产力自身的快速发展也要依赖于财富源泉,并真正开辟社会财富。正因如此,马克思已经在《马达纲领批判》中,将“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与“他们的生产力增长”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并作为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从现实角度出发,当前“放手让一切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及资本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落实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实践。

以我国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社会主义通过大量生产并创造财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还应充分考虑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避免在生产资本主义财富过程中产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悖论、生产悖论及生态悖论,最终确立“以人为本”的财富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在确保我国社会生产已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等,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更好实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这一历史任务,实现我国提出的“通过发展来提升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通过发展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建立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奠定财富理论的基本地位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论文 篇四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

内容提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中,凡属基本原理而不是个别论断或词句,都既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又同样属于当代,具有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整体,并不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属于当代,一部分属于非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的体系,它必须面对当代。不具有当代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结。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 解释学

作者简介: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历史人物,生命是有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是特定时空的经典文本,写作年代是不变的。但他们的生命价值和他们的思想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在于他们著作中所包含的基本原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会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中的每句话奉为金科玉律,也不会期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他们逝世后的一切新问题留下锦囊妙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即它的真理性和有效性。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前进的根本保证。”在当代,除马克思主义之外,没有哪种学说能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和方法上提供一个既具有科学性又能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共同的

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的科学体系。它的核心社会理念,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它的核心理论,是对这个社会理念的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的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不是基于道德原则,也不是基于信仰的宗教千年王国,而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的科学论证作为理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由他们的各国后继者继承、发展和实践的,以追求通过不同方式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达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学说的名称,而是一种学说的本质。它不是任何乐意使用的学者、学说或学派都可以使用的。凡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即不主张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不主张以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同样,凡是摒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甚至以各种方式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人也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者。它可以称为任何别的什么主义,就是不能称为马克思主义,因为它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社会理念和基本原理是相背离的。

马克思主义有其确定的本质。这种观点的最大障碍是唯心主义的哲学解释学。如果把马克思主义本质问题放在这种解释学视域范围内来研究,必然是多元的。因为它强调解释者的政治倾向、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学养对确定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决定意义,而否定马克思主义文本自身所蕴涵的客观价值。

按照这种观点,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只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释。例如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多年前写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书中就说过,“正如大多数复杂的思想家一样,马克思并没有得到人们统一的认识。我们根据他在不同发展阶段写出的书籍,小册子,论文和书信对他的著述做出什么样的说明,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观点,因此,这些说明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代表‘真正的马克思’。”①他还说,“在马克思死后发展起来的种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中,究竟哪一种最接近他的原意?斯大林是不是马克思的唯一(甚或一个)合法的继承人?是列宁吗?是社会民主党吗?不言而喻,他们谁也不是,至少不完全是。”②显然,米尔斯提出的是一个寻找“真正马克思”的难题,这个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共同面对的。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同样如此。它不仅是一种文本,而且是一种实践,是一种运动。它的本质不仅表现在似乎可以任人解读的以语言为载体的文本中,而且表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实践活动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不是可以任意解读的文本,它是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时代提出的问题,与他们的全部政治活动、学术活动和无产阶级政治活动不可分离的理论结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与它的时代的、阶级的和文化的背景存在着因果制约性。如果离开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和时代问题,离开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产生的思想土壤,离开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离开他们全部政治和学术活动,就不可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当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者,用各种方法推翻资本主义是他毕生的事业时,就已经从根本上规定了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最主要之点。

凡属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首要条件,应该是立足实践、面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时代面对的问题和以不同方式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而奋斗。把判断是否真假马克思主义放在对文本的解读上,而不是放在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上,放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时代面对的新问题上,放在实践上,只能陷于永无结论的繁琐争论。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确定的,这并不意味着某一个国家或政党是唯一的马克思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没有“世袭权”,也没有自奉为唯一正确的“解释权”或“唯一模式”。当年苏联曾经垄断马克思主义的“世袭权”和“解释权”,结果由于教条主义和后来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背叛,失去了这种所谓“世袭”和“解释”的绝对权威。

事实证明,只有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才有资格称为马克思主义者。当我现在读到苏联原来红极一时的一些马克思主义权威们的文章,读到当代世界有些自称为马克思主义革新者们的著作,从他们以某一文本中的某段某句为依据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感西方哲学解释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南辕北辙,无法在“谁是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上取得一致的看法。那些以解释学为据自称的马克思主义,往往不是“龙种”而是“跳蚤”。

马克思主义肯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能有众多的拥护者、实践者并在实践中形成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苏东剧变后,多次世界性的马克思主义会议和世界性的共产党与工人党会议证明了这一点。但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泛化。现在理论界常说的苏联马克思主义、东欧马克思主义、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或者其他各种名称的马克思主义,都还只能是个称谓,而不是实质。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不是按地区、按国别划分的,而是按它是否真正属于马克思主义学派来划分的。我们应该明白,所有按地区和国别称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具体人物的情况不尽相同。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者,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做出贡献的学者,但也有以马克思主义自诩而实际上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的队伍需要壮大,对马克思主义表示好感和同情的“左派”学者日益增多,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影响的扩大。我们非常乐意读到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的赞扬。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人运动和“左派”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吸收它们有价值的思想,但不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如何呈现多样化趋势,都不能鼓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多元论。抽象地倡导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体多元,很容易混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界线。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方式不是解释学的而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在实践中发展。在各国革命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真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政党都可以在不同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和民族的特色。当然,理论研究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方式。除了与实践结为一体的理论研究外,即使没有直接参与革命实践,但着力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纯学术的研究,也可能从某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运用做出自己的贡献。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型的理论家,也需要学者型的专家。但这种学者型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样应该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革命精神,以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伟大社会理想和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该坚持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或是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基本原理或者说基本思想。它决定该学说的本质和学科的性质。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它当然包括自己特有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和最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体系的理论支撑。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不符合社会主义运动的实际。

但究竟有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或凌驾其上的普遍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不存在既不属于哲学,也不属于经济学,也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而只属于作为整体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最一般的基本原理。其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之所以统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因有二。

第一,对于揭示的对象而言具有普遍性。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它构成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作为广义经济学揭示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狭义经济学,它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具有不同范围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等等,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来说具有普遍性。所有这些,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离开了这些基本原理,就不存在马克思主义。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寻找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范围外或者说非哲学、非经济学、非社会主义学说的所谓基本原理是没有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分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学科特点,但它们又从属于马克思主义整体,彼此从理论上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不可分离,因此可以统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如果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中,拒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会失去它的马克思主义性质而沦为非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和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学说;同样,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说的主题。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为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服务,它失去作为无产阶级解放大脑的功能,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思辨哲学、经院哲学。如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离开了这个主题,就往往成为为有产者辩护、为利益集团辩护的所谓“发财致富”的学说。反过来说,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它也完全深入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之中。离开它,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中许多重要原理就由于没有经济学依据而失去它的科学性。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很难硬性划界。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又是经济学必须研究的规律,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论证两个必然性必须研究的规律。所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既具有学科特点又具有整体性。硬性规定马克思主义某一基本原理只属于某一学科是错误的。当然研究的角度和着重点可以不同。例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阶级斗争规律、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等等,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都是普遍适用的原则,但又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各个不同学科角度进行具有特点的专门研究。依我看,我们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的一大缺憾就是,既存在马克思主义整体视角的缺失,彼此隔绝;又缺少各学科深入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不能简单化为最大公共性。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程度是不一样的。它的哲学原则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学原理的普遍性,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的规律。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则是一种以资本主义现实为依据的科学预测,具有很大程度的科学假说性质。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为依据的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特征的描述,具有它自身的严格的理论逻辑性但缺乏实证性,在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会重新受到检验、纠正和发展。

基本原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的规定,即它适用范围的有效性问题,而不是量的规定。任何人都不可能确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数量,指定只有哪几条是基本原理。随着实践发展和时代需求,我们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中,从后来马克思主义者的发展中发现新的基本原理,也有些过去被错误认为是基本原理的东西,实践证明并不具有普遍性。普遍原理同样是发展的、变化的。但普遍原理的发展不能成为对普遍原理否定、甚至对普遍原理采取虚无主义态度的根据。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客观规律的理论概括。只要普遍规律和普遍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仍然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有效。

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并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应该发展。毛泽东曾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要犯错误。”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具有某种相对稳定性,但由于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永远面对自己的时代而不是面对自己既有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样要与时俱进,它要根据新的问题,总结新经验,得出新结论,必须以新的原理代替过时的旧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例如,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无产阶级执政党应该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等,对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任何停滞、保守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都是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和实践的精神。

三、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

我们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但文本研究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反过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也不能替代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它们各有特点和功能,应该相得益彰。要真正区分清基本原理和个别论断,必须以科学态度研究文本。

文本的研究,偏重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了什么,怎么说,是在什么条件下针对什么问题说的,一本书的整体限于这一本书。而基本原理的研究则偏重于整个学说的体系,它不限于某一本书,而是贯穿全部著作的基本原则。文本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掌握基本原理,而原理的深入研究则有助于提高文本研究的高度。文本中包含在其他著作中以不同方式重复论述的基本原理,也包含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具有时效性的个别论点;还包含在与对手论战中,由于辩论的需要而对某一方面、某一问题的过分强调。因此要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后人错误的附加和教条主义的理解,当然要研究文本,而且应该从整体角度,从文本的相互对照中研究文本。

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一个特点,凡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著作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是全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核心观点。例如关于唯物主义原则、辩证法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以及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等等观点都是这样。当然,由于每本书写作时间和解决的问题不同、论战的对象不同,论述的方式不同,强调的重点可能不同,而且论述本身也在丰富、准确、发展,但其中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基本原理的根本原则不会变化。例如,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版由恩格斯个人单独署名的序言中,他强调“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⑤其实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不仅贯穿《共产党宣言》,可以说,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无论是《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资本论》、《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直到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著名通信,都遵循和论述了这个原则。马克思主义其他基本原理也无不如此。

个别论断不同,它往往只出现一次。例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性异化与复归的观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之类的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描述以及19世纪中叶恩格斯关于英国即将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丧钟已经敲响的论断等等,都是如此。它后来都为具有科学性的普遍原理所取代,如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取代人性异化与复归的观点,以人的全面发展取代特定活动领域无需分工的浪漫主义描述的观点,以“两个决不会”取代西欧即将发生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革命的观点,等等。这表明,基本普遍原理比个别论断具有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和实践的生命力。

在区分普遍原理和个别论断时,应该更加注意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附加。所谓错误附加,就是把具有特定场景和具体对象的个别论断,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当作具有普遍性的基本原理,而对其他文本中的论述不予理睬。例如,恩格斯晚年在为马克思关于1848-1850法国革命所写的导言中,论述过和平过渡的可能性问题,但并不是作为普遍规律而是针对具体国家的个别论断,可它为第二国际理论家们曲解为普遍规律,为此恩格斯在给拉法格的一封信中说,有人“从我给马克思关于1848-1850年的法国的几篇文章写的导言中,摘引了所有能为他的、无论如何是和平的和反暴力的策略进行辩护的东西。近来,特别是目前柏林正在准备非常法的时候,他喜欢宣传这个策略。但我谈的这个策略仅仅是针对今天的德国,而且还有重大的附带条件。对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来说,这个策略就不能整个采用。就是对德国,明天它也可能就不适用了。”⑥

《共产党宣言》曾经提出著名论断:“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⑦这个论断被简化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完全撇开了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条件,即消灭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的联合体。没有这个前提,把抽象的个人自由当作一切人自由的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由一个共产主义者变为个人自由至上主义者。

当一个有条件的、针对具体对象的论断,被解读为无条件的普遍论断时,就是错误附加。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如果迷信哲学解释学,往往会成为错误附加的制造者。

四、正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态,但不能由此推论出应该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归为所谓经典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甚至是什么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以它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为由而否定它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中的地位,割断它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关系。

马克思主义当然是发展的,但它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发展不同。它不像社会形态的更替那样,是以一种马克思主义形态完全取代另一种马克思主义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表现出多样性和民族特性,但它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每个时代和国家的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的,是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向发展的。正像列宁说的:“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⑧

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划分为三种形态:原生态,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次生态即列宁主义;再生态即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这种称谓和区分并不能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真实本质和历程,而只能引起混乱。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说,这种区分难以成立。我们不能断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就根本不同于所谓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和次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它与所谓原生态和次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各自拥有自己根本不同的基本原理;或者说原生态和次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不再具有当代价值,这是一种变相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在艺术中,凡属原生态的东西都是指称非当代的东西,如原生态音乐,岩洞中的壁画之类。它是极为粗糙的历史的陈迹或历史化石。当代艺术家们、音乐家们都喜欢寻找原生态的东西,也就是寻找原本如此,没有受当代“污染”的东西。如果艺术领域可以这样做,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可不能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可不是什么原生态,而是具有原创的思想理论体系,它是人类思想理论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可以喻之为跃出人类思想地平线的一轮红日。

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中,凡属基本原理而不是个别论断或词句的思想,都既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又同样属于当代,具有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整体,并不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属于当代,一部分属于非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的体系,它必须面对当代。不具有当代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结。

任何一个严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都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根本不同于所谓“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的另一种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始终包括作为马克思主义缔造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贡献。如果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剔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没有恩格斯思想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没有哈姆莱特王子的《哈姆莱特》一样不可思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性,不是它坚持的基本原理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表现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以及由此而得出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改革开放就是具有时代性的课题。改革开放是在当代背景下推动调整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社会基本矛盾的动力。脱离我们时代的大背景和课题,就无法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和创造性发展的时代依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充分考虑到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性质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社会发展水平,又高度重视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与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的风格和气派。

改革开放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样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成就应该为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高度重视。但这种重视不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断裂。任何稍懂一点马克思主义的人,都能从邓小平理论中、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从科学发展观中读到被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当代实际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读到被娴熟运用于中国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原则。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时代相结合、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说的很明白,“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属于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它在当代中国依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认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从德国传来的19世纪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没有用,从俄国传来的列宁主义也没有用,唯一能作为指导的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此说貌似高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际上容易架空、贬低和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本质。没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视为可以分离的两个不同过程,既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也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本质。

毫无疑问,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马克思主义而不能有别的什么主义能作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这里所谓别的“什么主义”指的是非马克思主义,如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或者新儒学之类,而不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属于必须坚持的同一个马克思主义之内,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共产党再三再四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正在于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本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不会终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不可能存在只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剥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清洗”出去,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终结。

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的条件性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普遍性和它运用的条件性是相结合的。这种条件,既可以是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条件,也可以是一个国家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条件。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应该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普遍性永远是与特殊性相结合的,一旦变为抽象的共性就会转变为百无一用的教条。

国家和民族条件不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必然各具民族特色。列宁说过:“只要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差别和国家差别还存在(这些差别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以后,也还要保持很久很久),各国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国际策略的统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消灭民族差别(这在目前是荒。唐的幻想),而是要求运用共产党人的基本原则(苏维埃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时,把这些原则在某些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特色问题。

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由于条件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以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为例。列宁和毛泽东在革命时都曾经大力批判过庸俗生产力论。在俄国这种理论的主张者认为,俄国的工人阶级不应该夺取政权,不应该举行十月革命,因为俄国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举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高度。列宁曾经痛斥过这种理论,称之为庸俗生产力理论。在中国,毛泽东当年也批判党内反对中国革命的这种理论的主张者。俄国和中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可是在革命胜利以后,本应该利用自己手中的政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新制度创造牢固的经济基础,可是,有些理论家们还以反对庸俗生产力为理由,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发展生产力诬为庸俗生产力论。他们完全脱离了两种不同社会环境、抛开了革命和建设两种不同任务,把批评庸俗生产力论当成永恒不变的原理。

在如何对待反对所谓庸俗生产力的问题上,列宁曾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在革命前坚持反对庸俗生产力论的列宁,革命后是生产力论的坚定倡导者。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⑩这是列宁关于发展生产力重要性最著名的论断。前后没有几年,只是由于革命前和革命后条件的变化,列宁由庸俗生产力论的坚定反对者变为发展生产力的倡导者。

邓小平同样是把革命和建设分开的。在中国要不要进行革命战争问题上,他坚决反对庸俗生产力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他坚持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的理论,极力主张大力发展生产力。1977年10月,邓小平在与美国华裔作家林光达夫妇谈话中,非常赞同列宁和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反对庸俗生产力论的态度。他说:列宁在批判考茨基的庸俗生产力论时讲,落后的国家可以搞社会主义革命,我们也是反对庸俗生产力论,我们采取了和十月革命不同的方法,农村包围城市,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生产力论一样。

在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八大报告中,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指出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后期复出后,邓小平大力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被“_”诬为“以三项批示为纲”,鼓吹庸俗生产力论。在粉碎“_”后,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把发展生产力放在中心地位,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采取了与革命时期批判庸俗生产力的完全不同的态度。这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态度。

可以说,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有基本原理都应该采取这种态度,这才是真正唯物辩证的态度,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例如对待资本主义私有制、对待剥削、对待外国资本的进入等等问题都应该根据条件和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政策。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的笔记中说过,我们现在消灭资本主义,将来还可以搞点资本主义。在革命时,我们反对剥削,反对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可革命战争胜利后,在奠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并发展私有制,允许剥削,允许、欢迎并尽可能多的吸收西方资本的进入,这叫吸收外资,包括跨国公司和境外的私人投资。其实,这个既消灭资本主义又发展资本主义的做法,当年列宁在俄国新经济政策时就提倡过。他说,“我们要懂得,这是一种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容许其存在、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将之纳入一定范围的资本主义,因为这种资本主义是广大农民和私人资本所需要的,而私人资本做买卖应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必须让资本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流转能够像通常那样运行,因为这是人民所需要的,少了它就不能生活。”(11)

当代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是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在经历了二十多年以后自己搞起来的。当年我们党领导“三大改造”,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敲锣打鼓,叫社会主义胜利,现在资本主义私人资本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采取教条主义态度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这就是我们现在一些对改革开放持怀疑态度者的“理论心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的具体性,最根本的是规律性起作用的条件性。普遍规律当然具有普遍性,可普遍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并不是普遍的,而是各具特点的,因而对普遍规律作用的认识和运用就不能脱离它起作用的条件。这个条件最集中的就是历史过程本身。规律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规律存在于历史发展过程中。应当从历史过程的分析中来发现和证明规律。不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下手,规律的要求和作用是难以把握的。中国共产党在“三大改造”中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现在又重新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要放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来思考就容易理解。如果中国革命胜利后不消灭官僚资本主义,不进行资本主义改造,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国有经济,那以后邓小平所倡导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同时发展就没有可能和依据。因为一个没有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就不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的任何可能性,存在的只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一统天下或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

如果不经过“三大改造”,中国整个社会性质仍然没有变化,唯一的变化是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夺取了政权。可是这种政权是不可能持久和巩固的。没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经济基础就不存在。一个在经济上处于无权地位的阶级,在政治上不可能处于领导地位。这是最起码的道理,也是最起码的历史事实。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没有任何国家任何历史中出现过经济上处于被统治地位而在政治上处于当权地位的阶级!一个阶级在政治和思想上的领导地位,是它在经济上主导地位的反映。

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放在中国发展历史过程来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在解放前的旧中国,虽然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帝国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的生产关系没有可能容纳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任何空间,中国除了革命以外,别无他途。因此在旧中国,生产力长期萎缩,而它的迅速发展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之后。

西方生产力水平高,但生产关系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也大,特别是它注意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从而可以继续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由于历史条件不同,生产力水平低的中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尖锐程度远远高于生产力高的西方。因而西方没有革命,而中国非革命不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本质是一样的,但历史条件不同,即规律起作用的社会条件不同,它的表现方式和结果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又重新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了剥削又允许剥削,消灭了雇佣劳动又把几千万甚至上亿农民变为雇佣劳动者。这是不是庄子说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灵活性,它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自己的政策,但它又有原则性。灵活性是它的条件性,而原则性则体现为它的最终目的性。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不会脱离实际可行性,置十三亿人民的实际生存和发展的状况于不顾,固守抽象原则。但也不会背弃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个马克思主义的主旨,最终建设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资本制度和雇佣劳动制度,一切成果由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的社会,建设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理想和方向不会变,也不能变。但在这个过程中,或曲折或绕行,或进一步退两步都是可能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依然是有效的。我们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都在朝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方向前进。这正是十七报告中强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坚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范例。

发展资本主义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社会分成私有企业主和被雇佣者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老板”这个称号是特定条件的产物,也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消失。我们需要资本主义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为了在中国建设西方推荐的资本主义制度。任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通向资本主义的“跳板”的理论都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理论,不是随便玩弄的魔棍。我们不把最终目标当成现行政策,也不把现行政策当成最终目标。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裁决现实和裁剪现实,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

六、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具有历史价值,19世纪中叶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变革,是思想天空出现的最耀眼的理论智慧之星。但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东西,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同样具有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不是语录式的价值,不是寻章摘句、咬文嚼字或对号入座。原则不是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突出的表现为作为观察当代问题和解决当代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性问题是讨论最多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否会过时或已经过时的问题。时代会变化,会出现新特征,会出现新的问题,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原理过时的原因,而是马克思主义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实践根据。只要马克思主义能继续为观察和解决新的问题提供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它就不会过时,就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不可战胜的力量不在于它包含所有问题的现成答案,而在于它提供的寻找答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具有时代特性,它的写作年代就是它的时间限定,但它的基本原理与文本不同,基本原理包含有超越文本时间限定的普遍性。它的基本原理与著作出版的时间可以是分离的。可以说,任何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果其中阐述的理论不能超出它的出版时间,就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超出的时间愈长,学术价值愈大。

当代世界,虽然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但仍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强势的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和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当然具有新的特点。但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充分显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观察力。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扩张,是《共产党宣言》中已经预见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因为全球化而改变它的本性和矛盾。国内两极化的加剧和富国与穷国矛盾的加剧,资本主义危机,包括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当前正在影响世界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正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内部社会生产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的外在表现。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没有因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消失,证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分析的科学性。马克思《资本论》的手稿和成书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长达40年,但书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运行的规律至今仍然是我们考察和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特征的钥匙。在当代,只有马克思主义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才能超越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仅仅归结为某些高管个人的失误而深入“原发病灶”——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

在中国,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形成,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充分证明。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们就能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关于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等一系列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如果我们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中,从以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中,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中,看不到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看不到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本质。

全部人类思想史表明,任何对人类思想做出贡献的思想,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永存的价值。至今人们仍在阅读《论语》、《道德经》、《庄子》,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在物质生产领域,人们可以抛弃旧的生产工具,可以以拖拉机彻底代替耕牛,以火车代替牛车;但在思想领域,人类不会抛弃已经获得的精神成果,何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用说我们当代,即使多少世代以后世界上资本主义已不再存在,马克思主义的全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成为现实,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财富仍然是人类最宝贵的文化积累,是人类发展史上永远不可能磨灭的光辉篇章,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性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深深溶入人类的思想文化之中。

福山宣扬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的终结,但历史并没有终结,也不可能终结。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蜕变,被一些西方学者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死亡。但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最强的生命力。无论我们观察当今处于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还是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都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事实能驳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世界上,预言一再破产、声名狼藉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的顽固反对者以及马克思主义阵营中一些对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的理解者。立足实践,面对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当代价值,与新世纪同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2100字 篇五

马克思把批判的哲学定义为“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社会现实和思想现状的批判为支撑,因此,不理解批判精神,也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精神的指引下,一步步推进到个个领域,最后触动整个经济基础。批判的逐步深入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逐步深化,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学说的批判继承态度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 对宗教的批判

马克思生活在宗教遭到普遍批判的时代。启蒙学者对宗教持激烈的否定态度;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较为温和。例如:康德把宗教限定在纯粹理性的范畴之内;谢林虽然没有对宗教持强烈批判的态度,但他的天启哲学却在事实上起到了涣散____信仰的作用;黑格尔沿用了康德宗教理性化的主张,并且做的更彻底,把上帝等同于绝对精神,用辩证法所达到的真理全体代替宗教信仰的直接性和宗教情感的直观。

青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左派和费尔巴哈的影响,曾提出“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观点。随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马克思认识到之前的错误立场,批判的继承前人的学说,在揭示宗教与人的意识关系时,开始和社会现实相联系。

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他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宗教的积极意义,即肯定了宗教具有慰藉心灵、舒缓痛苦的作用。但是,马克思紧接着又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可见,马克思批判性的指出了宗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用来麻醉自己的毒药。

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在于: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即宗教是那些没有获得自我和再度丧失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然而,人并不是抽象在现实世界以外的东西,人的世界是国家社会,宗教的倒置不过是现实世界倒置的投射。因此,批判宗教,必须同时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就是批判国家社会。

二、 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对政治的批判是对宗教批判的延续,这种是从批判黑格尔入手的。正如宗教把人的本质神化,黑格尔把国家的本质神化了。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国家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制对其他国家形式的关系,如同____对于宗教的关系,民主制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制度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存在,而是法律为人存在。

马克思创造性地批判了黑格尔颠倒了国家和人的关系的方面,指出黑格尔实际上是为君主制辩护。马克思认为君主主权和人民主权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人民主权才是国家制度的体现者,民主制就是人民主权的体现。一切国家的现实基础是人民,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有民主制,那么也因此可以说民主制是这些不同国家制度的类本质。马克思把民主制作为判断国家制度合理性的标准,按此标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只是表面上的民主、形式上的民主,只有抽象的民主制。真正的民主只能是人的自由的产物。

人作为国家的现实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却是不自由的人,因此,阶级社会里的国家制度并不是自由的民主制,这就是民主制的异化。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控制一切私人领域的社会生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相对立。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政治自由,却能在这种矛盾中得到思辨的自由,由此,民主制的异化在其自身领域内得到了否定。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的批判,把国家的本质归为民主制,归为现实的人,而对人的考察必须通过哲学的批判。

三、 对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展开了对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指出,哲学是问什么是真理,而不是问什么被看做真理,哲学是研究一般性真理。哲学不是空洞的世界之外的遐想,它有其自身的

深重历史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一定的 哲学形态与它所出现的民族形态是并存的,它与这个民族的法律制度、 社会生活、 艺术 文化等,都是并存的。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在宗教批判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哲学要承担起社会解放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揭露和批判,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哲学成为批判的武器。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须有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即哲学和无产阶级本身,二者相互依存。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成为物质的力量,只有把理论的物质力量和现实的物质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四、 对 经济的批判

马克思对经济的批判主要是对异化劳动的揭示和批判,从而创造性地发现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的原因不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和压迫,恰恰相反,剥削和压迫本身是异化带来的结果。人的异化本身有着人自身意识不到的层面,这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而且考察了造成人异化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寻求消除异化的路径。《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巨著,它还是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书中关于劳动和价值关系的论述,对资本主义生产全过程的分析,都是以新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前提的,哲学的批判作为一条隐性的线索贯穿于经济批判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包含着宗教、 政治、哲学、经济四大层面,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不仅渗透于上层 建筑领域,更触及到经济基础领域。批判的态度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以此面对理论学说,更要以此应对现实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3800字 篇六

首先给哲学观下一个定义,从字面来说,哲学观就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它不是哲学理论中的“一个观念”,而是构成这种理论的“核心观念”、“根本观念”、“灵魂观念”,它决定该种理论的生命力,构成该种哲学理论与其他的理论的原则区别。与其说它是托马斯·库恩的较为复杂意义上的“研究范式”,毋宁说它是伊姆雷·拉卡托斯的较为单纯意义上的“理论硬核” 。[1]这个硬核包括哲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对象、特征和功能等。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是不一样的,必须予以区分。为了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追本溯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对象,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批判哲学,改造世界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它不仅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而且对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最后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进行自我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从深入人心的真理变成了束缚人的教条。哲学的目的是要解放人的思想,这种行为与哲学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有人断言,只有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不是科学的。我想,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实质上则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威严。这样做将会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停滞不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是开放的理论系统,必须在批判中萌发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区别》中,引用原子的偏斜运动,阐述了倾斜运动对直线运动的脱离,表达了一种自由意识。追求一种定在中的自由。在自由民主的社会,哲学批判的功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挥。在专制社会中,人们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的控制,哲学的批判功能就被遮蔽了、弱化了。我们现在的社会以自由民主为发展目标,学术批判是是受到保护的。聂锦芳教授指出,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而学术必须允许自由的争论和批判。这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

马克思具体地提出,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这种制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现象。正像一个低于做人的水平的罪犯,依然是刽子手的对象一样。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对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因此,马克思给哲学提出的历史任务是,锻造一种世界观武器,使之成为一种革命的、批判的思维方式,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而这种无情的批判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

批判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起作用,而且批判不只是破坏性的,也应该是建设性的、超越性的。就像你说我是错的,你必须说为什么我错了,我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才可以体现出一种理论自觉。哲学的社会功能就是对现实社会进行反思、批判、超越。哲学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这是哲学安身立命的理念。

马克思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辩证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在本质上,它是革命的、批判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发展自己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使它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所谓现代精神,就是人类的自我批判精神,就是人类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主体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的主体意识,就是这种现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标

志着人类自我意识从自我迷失进入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阶段。当然,批判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新世界,批判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更是一种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活的灵魂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一定的哲学是关于一定时代的精神产物;其二,哲学是各种思想文化中最高的形式,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精粹。同时,哲学是文明活的灵魂。因为哲学具有人类性,具有超越时代的一面。因为哲学作为一种自我意识的科学,而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哲学必须把握时代最迫切的问题,及时的吸收思想精神,为迫切问题提供一个解释,进而规范和引导社会的发展。

在科隆日报的社论上,马克思首次明确的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3]这个命题被广泛引用,并被确认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的最简洁、最精辟的论断。马克思所赞赏和肯定的哲学是源于时代、源于人民的哲学,是把时代的问题和人民的精髓升华为理论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必须捕捉到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必须把自己时代的迫切问题作为哲学思考的聚焦点。

马克思认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一个好问题能极大的推进社会的发展。问题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问题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正因为如此,哲学必须把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而当人们把哲学同幻想混为一谈的时候,哲学必须严肃地提出抗议。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性和超时代性的统一,既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同时又塑造和引领时代精神。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更引领时代向理想社会前进!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心人、解放人的哲学

马克思提出,他的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而“归宿点”则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立足点、归宿点显示了马克思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的人文情怀,显示了马克思主张以哲学解放全人类的意旨。马克思说,哲学所关心的是一切人的真理,而不是个别人的真理。它所参与的运动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是绝大数人的、为绝大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种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和致力于人类解放的哲学旨趣,是马克思哲学的灵魂,是马克思哲学的普照光,是构成马克思哲学的最为根本的哲学理念。这个哲学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马克思在1843年底至1844年初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中。一开头就指出,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通过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德国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哲学的出发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我们这里是“从人间上升到天国”。[5]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哲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就像中国哲学里讲的道不远人,也是这个意思。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国拉回人间,正是哲学属人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异化的分析,以及如何让消除异化,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哲学的人类性。

四、马克思主义 哲学是一种完整严密的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对自然界、 社会、和人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在内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密切 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肖前、李秀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规定: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完整、严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从物质看世界,从精神看世界,从 实践看世界,这是哲学世界观的三种主要方式。[6]从物质看世界,世 界变成了客观世界,比如拉美特利的名言“人是机器”,这种客观性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抑制了。从精神看世界,正如陆九渊所说,心外无物。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这种哲学把哲学变成完全脱离人世的空中楼阁,空有一个形式。它突出了人的自由和想象,但是抽象地 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从实践的观点看世界,世界的图景就是在物质世界和精神领域中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实践。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从实践的方式观看世界,在两极到中找到了中介。

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还有科学和宗教,道德和 艺术。哲学的方式是独特的,也是最高的。对于哲学与宗教的区别,黑格尔说的好,哲学与宗教在内容是一样的,都是关于整个世界的学问,只是他们的形式不一样,哲学诉诸理性原则,宗教诉诸于感性原则。黑格尔对哲学与科学也有论述,他说,哲学与科学在形式上是一样的,都是理性的思维方式。但是内容不一样。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而科学是关于某一个具体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哲学是世界观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一种。

五、结语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用“现实的理性”批判“抽象的理性”。现实的理性指的就是实践的理性,改造世界的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所追求的思维的全体自由性与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统一起来,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起来,把哲学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统一起来。哲学无定论,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日久日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它强调哲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正视生活对哲学的挑战。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也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3000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2600字 篇七

摘 要: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主题的,由人、实践、社会、历史四个基本范畴相互联系构成的关系之网,它是作为“一整块钢铁”的哲学理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理解这样的马克思哲学。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核心概念;方法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325-01

哲学是一门的反思的学问,哲学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反思,既要有理论内容的反思,又要有思维方式的反思。

一、从理论内容上反思马克思哲学,它是一张关系之网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人”,这个“人”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历史的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每个个人,是全人类。马克思要研究的不仅仅是人这个存在物,更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存在,人现实的存在,具体的存在,历史的存在。这样,“人”就成为了马克思哲学最重要的核心概念。马克思研究人不是抽象的泛泛的去谈全人类,也不是去研究个别的张三或者李四,而是选择了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马克思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活的工人为切入点,研究工人的生存状况,发现工人要生存,首先就要劳动,他说“劳动是每个人的本分”。对于什么是劳动,马克思说道:“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也就是说劳动是人的活动,他把这种活动称为实践活动。这样就引申出“实践”这个概念——马克思的重要核心概念范畴之一。实践活动是马克思用来区别人和动物的本质规定。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目的性活动,是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改造世界的目的性活动。

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这种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变成了一种不自由不自觉的活动,成为工人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去做的活动,并且,这种活动不但没有让工人感到幸福反而感到痛苦,成为了奴役人压迫人的活动。马克思称这种现象为“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发生了异化,从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成为了仅仅维持人自身生存的一种手段。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描述,马克思发现了异化劳动,接下来,马克思开始探讨如何使人扬弃异化,恢复实践活动的自由自觉的特性,为此他提出了作为目标和手段的共产主义。讲共产主义是人向社会的复归,就引出了马克思哲学的又一个核心概念范畴——社会。社会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通过实践活动的一种存在方式,实践活动彰显着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那么社会也就成为人的一种本质存在方式。接着,马克思由社会的概念引出了另一个重要范畴——历史。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历史,历史是人的发展史,是人的本质的发展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史,更是社会的发展史。至此,马克思由他的哲学的核心和主题——人——引申出了他全部哲学的三个重要核心概念,即实践、社会和历史,并说明了人与实践、社会、历史彼此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是统一的。人、实践、社会、历史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核心范畴,他的全部哲学理论都是在这个范畴的基础上展开的,发现这个范畴以及这四个概念相互间的密切联系,是我们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说,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中心,以实践社会历史为基本范畴的一张关系之网。

二、从思维方式上反思马克思哲学,它是“一整块钢铁”

人们研究马克思哲学,通常是从某一个部分入手,有的是研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有的研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还有的研究马克思的社会思想,也有的研究马克思的历史思想等等,这样的研究会让人误以为,马克思哲学是可以分成这样那样的若干部分。而事实上,马克思哲学是“一整块钢铁”,是不能被分成若干部分的,正像上面所论述的那样,它是从人出发,到实践、社会、历史的一个关系的网,在这个关系的网上,每两个概念之间都有若干跟线连着,代表着多种不同的联系,而在这四个主要的概念范畴之下还能分出很多更细小的分支,这些分支间也都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构成了一张完整的网,缺少了哪一根都会变得残缺。或者说马克思哲学像一件针织的毛衣,少了任何一根毛线都最终把整件毛衣破坏掉。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去研究学习马克思哲学呢?这就需要首先有一个整体意识,认识到马克思哲学是“一整块钢铁”,然后找到它的主题和线索即人,由人出发引申出实践、社会、历史,再由这几个概念引申出世界、国家、劳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概念,再由这些概念向外扩大到每个部分的相关理论,只有建立了这个整体的体系,才能全面的了解马克思哲学。

其次,在建立了整体意识之后,就要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文本,用原著的内容来充实我们建立的框架。读原著首先要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史基础上,弄清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尤其是马克思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间的关系。其次,在纵向上注重各部著作之间的联系,特别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与晚期著作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横向上注重每部著作中各个哲学概念范畴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按照这种读书的方法,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还原到各个时期的著作中,进一步了解马克思史如何阐述每一个概念的,从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双向度的掌握。在内容上找到马克思赋予每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和以往哲学家所赋予其的内涵有何种区别和联系,在方法上找到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所实现的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具体应体现,进而全面理解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所实现的哲学革命。

最后,在读书的过程中,重点不在于找到多少固定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发现多少问题。问题是一切哲学理论的出发点,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哲学系研究生学习的首要目标。哲学学习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些列实验推理论证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不是说哲学学习者就不解决问题,而是对于哲学学习者来说,发现问题的能力远远重要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哲学是一门反思的学问,反思的对象和内容就是问题。所以我们读马克思的著作时要不断的思考,刻意地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2000字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关 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论文7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6200字 哲学论文700字